2.6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进程 ——以我国珠江三角洲地区为例
【学习目标】
1.以小组为单位全员参与、积极讨论、踊跃展示、大胆质疑;
2.激情投入,享受成功,学会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重点与难点】
以珠江三角洲为例,分析该区域工业化和城市化的推进过程,以及在此过程中产生的主要问题,了解解决这些问题的对策措施。
【使用说明与学法指导】
1.课前依据 “问题导学”梳理课本知识,勾划课本并写上提示语,疑惑的地方用红笔划出。
2.课堂上小组积极合作,互相交流探讨,高效展示点评,分层达成目标。
3.完成用时 30分钟,及时上交。
【导学过程】
【自主学习】
珠江三角洲的地理位置和范围:
珠江三角洲位于广东省 ,珠江 。包括 、 、 、
、 、 、 等市的全部和 、 的部分县市。广义的珠江三角洲还包括 、 。
一、珠江三角洲的城市化进程
阶段 改革开放初期 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后
形成原因 以发展 为主导, 发展迅速,分布具有 性 (广州、深圳)辐射带动作用
进程特点 结合,农业与非农产业相混杂的城乡一体化 形成以 (广州)为中心的 和城镇高度密集的 体系
珠江三角洲城市化水平较高的四个方面表现:一是 。城镇人口比重高达 。二是 。三是
。四是 。
二、工业化对珠江三角洲城市化的推动作用
珠江三角洲的工业发展:
工业化进程 存在问题 解决措施
夯实基础阶段 稳步发展阶段
20世纪 年代以来,大力发展“三来一补”企业。引进 和 ,努力拓展 ,促使工业发展步伐加快,形成了以 工业为主的轻型工业体系 20世纪 年代以后,工业发展在高速度的基础上更加注重 和 , 得到优化调整,技术水平明显提高, 速度保持较高水平 不足, 有限 发展泛珠江三角洲经济区,扩大经济腹地
泛珠三角地区包括福建、江西、 、广东、 、 、四川、 、 九个省区和香港、澳门两个特别行政区(简称“9+2”)。
1.工业化加速了 向城市的集中
毗邻 向城市集中
华侨众多 经济稳步发展
加速了农村城市化
2.工业化加速了 向城市的集中。
工业化所带来的大机器生产为吸纳大量劳动力 。随着珠江三角洲工业的蓬勃发展,越来越多的农民进城 ,推动了城市经济的发展,加速了城市化进程。
3.工业化加速了 和 的转变。
现代化的 和严格的企业管理制度改变原先农村中“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 。
三、珠江三角洲的工业化和城市化问题
珠江三角洲工业化与城市化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主要有: 、 过度密集、 严重、 偏低等。
珠江三角洲城市问题:
城市问题 产生原因
一、 城镇密集,分布以江河或国道、公路为中心
二、 建设项目多,大量占用耕地
三、 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直接排入
四、 火电厂排出大量SO2等酸性气体,随降水降落
五、 人口增加、生活水平提高,产生大量固体废弃物
【合作探究】
一.课本65页最底下活动
2.
3
二.课本70页活动
1.
2
【当堂检测】
1.“有一位老人有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这个“圈”大致位于
A、珠江三角洲 B、长江三角洲 C、海南 D、广西壮族自治区
2.珠江三角洲利用其紧邻港澳的位置,国家特殊的政策,成为我国最早发展何种经济的地区之一?
A、外向型 B、内销型 C、辅助型 D、内向型
3、珠江三角洲地区与港澳台地区在位置上相邻,而且与港澳地区形成了什么形式的地域分工与合作模式?
A、前厂后店 B、前店后厂 C、前后皆厂 D、前后皆店
4.下列现象中,与城市化进程有必然联系的是
A.绿地面积不断减少 B.非农业人口比重增加
C.住房紧张与交通拥挤 D.环境污染日趋严重
5.珠江三角洲地区工业化发展的首先得益于
A.良好的区位条件 B.国家对外开放政策
C.著名的侨乡,广大侨胞的投资、引商、引资 D.劳动力资源丰富
6.目前,珠江三角洲城市分布的主要特点是
A城市与乡村界限模糊不清的城乡一体化 B.城乡一体化和城镇高度密集的城市群体系
C.大城市连为一体的超级城市体系 D.农业产业消失的城市一体化地域
7.下列关于工业化对珠江三角洲城市化推动作用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工业化加速了非农产业向城市的集中 B.工业化加速了人口向城市的集中
C.工业化扩展了农业生产的地域空间 D.工业化加速了人的观念和生活方式的转变
8.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开放早期外贸工厂生产的一般模式中,不属于外商提供的是:
A、资金 B、劳动力 C、生产设备 D、技术指导
9.东莞的工业化与城市化是从“三来一补”起步的。“三来一补”是指:
A、来料加工、来图来样加工、来件装配和补偿贸易
B、来人指导、来料加工、来件装配和补偿贸易
C、来料加工、来样来样加工、来件装配和进口贸易
D、来料加工、来件装配、来人指导和补充贸易
10.下列说法中,不属于珠江三角洲地区工业化与城市化发展中出现的问题是:
A、环境污染严重 B、产业结构层次偏低
C、外贸额占全国比重逐年上升 D、城市建设相对落后
11.珠江三角洲地区各城市正在加速相互分工与合作,以构建泛珠江三角洲城市群,下列城市中不是这一城市群的核心城市的是:
A、深圳 B、珠海 C、广州 D、香港
12.在夯实基础阶段,珠江三角洲的工业属于
A.资金密集型工业 B.技术密集型工业 C.劳动密集型工业 D.资源密集型工业
13.中国大陆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最高的城市是
A.广州 B.深圳 C.上海 D.珠海
14.改革开放以后,珠江三角洲地区的工业化进程呈现出几个发展阶段?
A、一个 B、两个 C、三个 D、四个
15.下列有关“一镇一品”模式的优越性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充分利用当地的公共设施,节省投资②便于相互协作交流,开发新产品③专业化程度高,具有规模效应④利于集中治污,改善生态环境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6.不符合珠江三角洲地区工业化加快了城市化进程表现的是:
A、城市人口比重逐步提高 B、呈现出城市与乡村交错分布的景观
C、许多乡村地区迅速变成城镇、城镇数量猛增 D、城市的规模迅速扩大
17.伴随珠江三角洲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发展而出现的主要问题是
A.农副产品不足 B.水资源不足 C.资金不足 D.发展空间不足
【课后作业】
思考:从地理角度看,与长三角相比,珠三角的劣势有哪些?
PAGE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