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课《那一刻的我》
教学目标
认知领域:了解不同场景中人物的动态和表情特征。
操作领域:根据命题进行创作,联系自己的生活和学习经历,表现成长过程中最难忘的那一刻。
情感领域:体会成长的快乐,感受那一刻的心情,表现热爱生活的美好意愿。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抓住主体人物的表情动态特征,表现那一刻的心情。
难点:根据命题进行创作,用不同的方法表现人物动态。
教学方法
游戏情境法 ②观察引导法③物象分析法④作品赏析法⑤过程指导法。
学情分析
小学四年级学生能大胆发表自己的想法和意见,学生已具有了通过观察较准确地表现对象整体造型的能力,但对通过细节刻画表现物体特征的能力尚在起步阶段;对色彩的运用能力相对于造型来说较成熟些,能用一些特定的色彩来表达不同的情感;构图能力方面,刚学过《主体与背景》,具有了初步的突出主体,用背景来烘托渲染气氛的知识技能。并能大胆地发挥想象,作品内容丰富,富有生活情趣;有较高的创新意识和较好的心理品质。
五.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师生谈话交流:“同学们喜欢玩游戏吗?玩过闯关游戏吗 我们今天一起来玩闯关游戏。” 2.分红蓝两队,如果闯关成功,就可以带着大家一起乘坐时光机,穿越时空隧道,去探寻同学们的旧时光,回到某年、某月、某日的那一刻。
(二)闯关游戏:
第一关:火眼金睛
1.请分别用一个字的动词来表述图中人物的动态。时光机将带我们去哪里呢?师用马赛克虚化照片,请用你的火眼金睛看一看照片中是哪位同学?他在做什么?镜头1——激流勇进(刺激的一刻)镜头2——课间活动(开心的一刻)镜头3——生日许愿(幸福的一刻)(奖励小勋章)
2.请说出下列运动标识所表示的运动项目。闯关成功就可以从三原色和三间色中选择时光机的颜色。我们有请照片中的同学谈一谈那一刻在做什么,心情又如何?老师当一次小记者,现场采访一下镜头中的同学。
3.展示范例(彩色电线制作的抽象人物),引导学生仔细观察,老师用了什么材料制作了哪些运动中的人物。
4.德育渗透:老师也想和同学们分享一下那一刻我的心情,老师手里为什么要捧着一束鲜花呢?答案就在视频中,(观看视频)八年前警察叔叔为12岁的上海小姑娘捐献了骨髓,这让我们想起了一首歌《爱的奉献》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
第二关:你演我猜
1.游戏规则:请两位同学前来闯关,甲同学面对屏幕做动作,乙同学背对屏幕来猜动作,全猜对挑战成功。表现那一刻的我不仅要抓住人物的动作特征,还要注意人物的表情。
2.小游戏:变脸红蓝两队大闯关游戏激发学习兴趣观察照片中的同学在游戏、运动时的精彩瞬间,镜头中的同学讲述那一刻的故事,分享那一刻的心情,分析人物动态特征自主探究,积极参与学习活动,并在活动中体验着快乐仔细观察范例抽象人物动态特征认真观看视频,丰富情感体验通过表演动作,学生细致的观察分析人物的动态特征老师说成语请同学们做表情:愁眉苦脸、开怀大笑、闷闷不乐等。
第三关:对对碰连一连与图片相对应的表情,并用一个字表述。(喜怒哀乐)
小组讨论:如何留住那一美好瞬间呢?表现方法:摄影、儿童画、剪纸、泥塑、版画、铁艺、综合材料等。
(三)课堂检测——
考考你:1.请说出人物的三种动态__、__、__。2.那一刻的心情有__、__、__、__。3.人物的四种表情__、__、__、__。4.那一刻的我表现方法:__、__、__、_。
(四)第四关:留住美好时光—接力赛选择你喜欢的方法表现那一刻的你,留住那一刻的感动、喜悦、温暖、忧伤、拼搏、认真、坚持、努力......比一比谁的作品更有创意、最具表现力!
1.创作要求:抓住人物表情和动态特征,主题突出,色彩明快,大胆创新。鼓励运用废旧材料制作,变废为宝!
2.小组合作:绘画组、剪贴组、泥塑组、铁艺组、综合材料组等。
3.师作为学生的伙伴参与活动,指导制作,启发灵感,鼓励创新。
4.作品展评——我的作品最出彩黑板的作品展区设有彩色相框,将作品张贴在相框内欣赏。互评:请四位小评委把宝贵的一票投给自己最喜欢的作品,并说一说喜欢的理由。自评:最热烈的掌声请组长介绍一下绘制方法。评奖:票数最多的作品获得今天最具表现力奖,小勋章最多的队获得闯关王的称号。
(五)拓展延伸:
1.我们可以把这些精彩的瞬间记录下来,制作一本成长画册——致童年
2.我们还可以让它动起来,做成翻页动画书,非常有趣!(展示范例)通过做表情宣泄自己内心的情感,感受那一刻的心情小组内讨论交流表现方法,各抒己见当堂检测,及时反馈,巩固提高以小组为单位,说一说想表现哪一刻的自己小组讨论创作主题,组长分工,团结协作,用喜爱的方法对工具材料进行创造性的使用展示优秀作品,共同欣赏,小组互相评析,组长介绍创作方法大胆尝试制作成长画册和翻页动画书
(六)情感升华:
小结:生活给了我们美好的瞬间,定格成了永久的回忆,成长中的美好记忆,汇聚成了璀璨的星河,那束光照亮了我们的童年。生活就是七彩瓶,每一种颜色都会给我们不一样的感触,我们要用眼睛去捕捉,用心去体会,用画笔去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