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学年沪教版第二册八年级生物第4章第1节植物(二)被子植物的形态结构与功能教案(表格式)

文档属性

名称 2022--2023学年沪教版第二册八年级生物第4章第1节植物(二)被子植物的形态结构与功能教案(表格式)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4.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沪教版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2-06-07 12:59:0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题:被子植物的形态结构与功能——根、茎、叶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知道被子植物具有根、茎、叶三种营养器官。
2.知道叶的组成结构、单叶和复叶、叶的着生方式、叶片的结构。
4.懂得植物的形态结构与环境相适应。
5.解释光合作用的意义和分析蒸腾作用。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观察植物叶的形态结构,分析和讨论各部分的功能,培养观察和分析能力。
2.通过制作简单的叶的标本,巩固所学知识,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从生命科学角度去欣赏植物,体会植物的精美及其对人类的重要意义。
2.通过学习植物叶各部分的形态作用的意义,树立植物的形态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观点。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叶的形态结构与功能。
难点:理解光合作用和蒸腾作用的意义。
三、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四、教学过程
教学内容 教师行为 学生行为 教学说明
引入 1.我们认识了很多不同的植物,其中哪一类植物是现今世界上分布最广泛、种类最多的类群?(被子植物)被子植物又具有怎样的形态结构和功能特征呢?今天我们一起来进一步学习被子植物。 2.展示一幅完整的被子植物图片,提问:一株完整的植物应该具有哪些结构? 3.展示植物的根、茎、叶、花、果实和种子,前三者为营养器官,后三者为繁殖器官。 4.出示根尖模型并进行讲解,指导学生归纳根的作用。 5.茎:出示茎的模型,讲述维管束结构,指导学生归纳茎的作用。 回忆旧知。 明确学习任务。 描述植物的主要器官。 植物的选择应为被子植物,用多媒体展示该植物的花、果实和种子作为补充。
一、植物叶的结构 完全叶 不完全叶 单叶 复叶 植物叶的着生方式 1.展示一株棉花的图片,介绍叶的组成部分:叶柄、叶片、托叶。 2.何为完全叶?不完全叶? 3.展示不同叶的图片,请学生观察并提问:各种叶有什么不同? 请学生阅读教材P8回答老师的问题。 4.多媒体展示:羽状复叶、掌状复叶、三出复叶。再次强调复叶的叶片同出于一个叶柄。 5.动画展示,请学生观察不同植物叶序,讲解:互生、对生、轮生。 学生观察图片,学习叶的组成。 学生观察比较。 学生通过自学,准确说出:单叶、复叶。 观察叶的着生方式。 培养学生的观察、描述能力。
二、叶片的结构与功能 1.为什么植物的叶有不同的着生方式,这样的着生方式有什么意义? (植物体通过一定的叶序,使叶均匀地、适合地排列,充分地接受阳光,有利于光合作用的进行。) 2.根据学生回答引导学生回忆植物需要光进行光合作用,并简单介绍光合作用是植物的叶绿体利用光能制造有机物的过程。 3.那么叶绿体位于植物叶片的什么部位呢?接下来我们将植物叶片放大观察。如果我们要观察叶的横切面结构应该选哪种切的方向? 4.播放动画,介绍叶片的结构,强调叶的形态结构与环境的适应。 表皮 上、下表皮,保护作用,其上面有气孔,是叶片与外界进行物质(气体)交换的门户。 叶肉的结构与功能 简单了解叶肉的组成,叶肉由海绵组织和栅栏组织组成。根据叶片横切结构模式图,请学生思考叶肉结构可以分为几部分?它们的细胞形态、排列方式分别是怎样的?叶绿体分布? 接近叶片上表皮的是栅栏组织(细胞呈圆柱形,排列较整齐),接近叶片下表皮的是海绵组织(排列疏松,性状不规则)。叶肉细胞内含有叶绿体,光合作用主要在椰肉细胞中进行。 提问:叶肉是什么颜色的?叶肉细胞是绿色的是因为什么结构?所以叶肉的功能是什么? 叶肉是绿色的,因为叶绿体,功能是进行光合作用。 光合作用: 叶脉的结构与功能 叶脉分为网状叶脉和平行叶脉。 无论是叶脉、还是植物的茎,都是一样的组成结构,什么结构呢?显微镜下可以看到,叶脉细胞就像是一个个管状细胞紧密地一束一束排列在一起,这就是维管束结构。 提问:叶脉的维管束结构是什么颜色的?说明叶脉中是否存在叶绿体?否。那么它的功能是什么呢? 疏导水分、养分和支持叶片的作用。 讨论 请学生小组讨论以下问题: (1)叶肉细胞、表皮细胞、叶脉分别是什么颜色的?为什么是这样的结构 绿色、无色、无色。 叶片中各部分的结构和它们的功能相统一。 2为什么松针叶片的结构是周围一圈栅栏组织,中间一圈海绵组织,最中间是叶脉? 普通的叶片是正面朝上,正面更能晒到阳光进行光合作用,但松针叶是直立生长的。叶片最外面一圈都能晒到阳光,所以是这样的。这也说明了叶片的结构是和环境相适应的。 思考并能联系到植物叶片与光的关系。 回忆旧知,学习新知。 植物叶的着生方式有利于植物更好地接触阳光,进行光合作用。 通过读图和思考问题了解叶肉和叶脉的组成结构,为后续的观察实验打下基础。 通过问题思考与讨论初步形成叶片的结构和功能相统一以及结构功能与环境相适应的生物学观念。 培养学生的观察、描述能力。 科学课上,学生已经知道了植物的光合作用,所以在这里学生能很快回忆,但是蒸腾作用较难想到。
植物叶片的主要生理功能 植物不能行走无法躲避阳光,在烈日下如何保全自己的生命,不被阳光灼伤? 引导:人会流汗来降低温度,植物呢? 一株玉米从出苗到结实的一生中,维持植物生理过程的水仅占植物吸入体内水分总量的1%,那其余的99%的水分“跑”到哪里去了呢? 如此大的水分消耗量还有什么作用呢?仅仅是散热吗?(讲解蒸腾作用形成巨大拉力使水分和无机盐能吸收上升。) 蒸腾作用:水分以气体状态从生活的植物体内散失到大气中的过程。 蒸腾作用与叶表面的结构息息相关。
叶的变态 介绍叶刺等。适应环境的结果。
小结 请学生谈本节课收获 总结
作业 采集叶和茎做成简单标本,标出:单叶/复叶类型、完全叶/不完全叶/叶片、托叶、叶柄、叶的着生方式。 完成作业 知识的巩固与应用。
五、板书
第1节 植物
二、被子植物的形态结构与功能
(一)营养器官
1.根:吸收水和无机盐,固定作用
2.茎:运输和支持
3.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