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解析】四川省宜宾市叙州区2021-2022学年第一学期三年级科学期末试题

文档属性

名称 【精品解析】四川省宜宾市叙州区2021-2022学年第一学期三年级科学期末试题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84.6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2-06-07 12:00:12

文档简介

四川省宜宾市叙州区2021-2022学年第一学期三年级科学期末试题
一、判断题(正确的在括号内画“√”,错误的画“×”,再把答案填涂在答题卡上,每题2分,共40分)
1.(2022三上·叙州期末)冬天天气很冷,水是不会蒸发的。
【答案】错误
【知识点】水的蒸发
【解析】【分析】蒸发在任何温度下都能进行的。任何温度是指:无论温度低,还是温度高,都能发生蒸发现象,题目的说法是错误的。
2.(2022三上·叙州期末)煮食物时,锅里的水会不断减少。
【答案】正确
【知识点】水的蒸发
【解析】【分析】煮食物时,锅里的水会受热由液态的水变为气态的水蒸气分散到空气中,因此锅里的水会不断减少。
3.(2022三上·叙州期末)不能用燃着的酒精灯点燃其他酒精灯。
【答案】正确
【知识点】酒精灯的使用
【解析】【分析】点燃酒精时,用火柴点燃,绝对禁止用燃着的酒精灯去点燃另一个酒精灯,会引起酒精失火。
4.(2022三上·叙州期末)冬天湖面结冰,是因为温度低于了0℃。
【答案】错误
【知识点】水结冰过程中的变化
【解析】【分析】根据水结冰条件的认识,当水的温度下降到0℃时,开始结冰。而不是低于0℃才结冰。
5.(2022三上·叙州期末)将一个压瘪的乒乓球放在热水中变还原了是利用气体的热胀冷缩。
【答案】正确
【知识点】气体的热胀冷缩
【解析】【分析】利用热胀冷缩的原理,将压瘪的乒乓球放入热水中,由于热传递,热水中的热量传递给了乒乓球内的气体,乒乓球内气体的温度会升高,里面的微粒间距加大,导致气体膨胀,从而使球重新鼓胀。
6.(2022三上·叙州期末)我们可以用先溶解再过滤的方法分离盐和沙。
【答案】正确
【知识点】物质的分离
【解析】【分析】食盐和沙混合后,先把食盐溶在水中,沙子不溶于水,利用滤纸过滤含有沙的食盐水,最终留在滤纸上的是沙,把沙分离出来;然后利用蒸发的方式来分离食盐和水。
7.(2022三上·叙州期末)木屑和铁屑混合在一起没有办法进行分离。
【答案】错误
【知识点】物质的分离
【解析】【分析】 木屑和铁屑混合在一起可以用磁铁来吸引铁屑,从而把铁屑分离出来。
8.(2022三上·叙州期末)空杯子里没有空气。
【答案】错误
【知识点】认识空气;空气的特征
【解析】【分析】根据对空气性质的认识,空气看不见摸不着,具有流动性,能够占据空间,所以没有盖子的空杯子里充满了空气。题目的说法是错误的。
9.(2022三上·叙州期末)物体可以分为固体、液体和气体三种状态。
【答案】正确
【知识点】物体的分类
【解析】【分析】由物理常识可知,自然界中常见的物质可以分为固态、液态和气态三种状态。
10.(2022三上·叙州期末)乌鸦喝水的故事里,因为石头占据了瓶内的部分空间,水位升高了,所以乌鸦能喝到水。
【答案】正确
【知识点】固体的认识
【解析】【分析】“乌鸦喝水”的故事中乌鸦衔来石块放入水中,随着石子的增多,水慢慢升高,直到喝到水。说明石子能够占据空间。题目的说法是正确的。
11.(2022三上·叙州期末)加足了气的自行车轮胎里,空气被压缩了。
【答案】正确
【知识点】压缩空气
【解析】【分析】空气没有固定的形状,易压缩;加足了气的自行车轮胎很硬,轮胎里的空气被压缩了。
12.(2022三上·叙州期末)空气很轻,所以没有质量。
【答案】错误
【知识点】探究空气是否具有质量;测定一袋空气的质量
【解析】【分析】两个充满空气的气球放在杠杆尺的两侧平衡,刺破一个气球后,平衡就会被破坏,说明空气是有重量的,虽然感觉不到空气,但是空气是有质量的。
13.(2022三上·叙州期末)风是空气流动形成的。
【答案】正确
【知识点】风
【解析】【分析】 风是由空气流动引起的一种自然现象。太阳光照射在地球表面上,使地表温度升高,地表的空气受热膨胀变轻而往上升。热空气上升后,低温的冷空气横向流入,上升的空气因逐渐冷却变重而降落,由于地表温度较高又会加热空气使之上升,这种空气的流动就产生了风。
14.(2022三上·叙州期末)动物生活离不开空气,没有空气植物能生存下去。
【答案】错误
【知识点】认识空气
【解析】【分析】空气是地球上的重要资源之一,人的生活离不开空气,动物的生长离不开空气,植物的生长离不开空气,因为人类和动物呼吸、植物的光合作用都离不开空气,空气为植物生长提供养料。故题干说法错误。
15.(2022三上·叙州期末)天气,指的是一个地方在某一短时间里大气的冷暖、阴晴、雨雪以及风等情况。
【答案】正确
【知识点】天气现象
【解析】【分析】从天气的定义出发,理解天气就是指一个地方在某一短时间里大气的冷暖、阴晴、雨雪以及风等情况。
16.(2022三上·叙州期末)测量温度的仪器叫体重计。
【答案】错误
【知识点】温度计
【解析】【分析】测量温度的仪器叫温度计。题目说法不正确。
17.(2022三上·叙州期末)降雨量通常根据一个地方一个月的降雨量的多少来确定降雨的等级。
【答案】错误
【知识点】降雨量等级
【解析】【分析】降雨量是在一定时间内降落在地面上的某一点或某一单位面积上的水层深度,以毫米计算。
18.(2022三上·叙州期末)国旗微动的风速等级是3级。
【答案】错误
【知识点】风的大小和方向
【解析】【分析】根据蒲福风力等级,3级叶动红旗展,国旗微动说明风速等级不是3级。
19.(2022三上·叙州期末)风向是风吹去的方法。
【答案】错误
【知识点】风的大小和方向
【解析】【分析】风向并不是风吹去的方向,而是风吹来的方向,即风从哪里来,就是什么风。
20.(2022三上·叙州期末)中央一台每天播报的天气预报只是凭有经验的人观察测来的结果。
【答案】错误
【知识点】天气预报的制作
【解析】【分析】天气预报的制作要经过一个复杂的过程,首先通过气象卫星、探空气球、气象飞机、气象雷达等收集气象资料,再进行气象分析、传递到气象站,然后由气象站发射到移动、电视台、电台,通过电视台、电台整理后,发射到电视机、收音机、手机,题目观点错误。
二、单项选择题(将正确答案番号填在题后的括号内,再把答案填涂在答题卡上,每题2分,共60分)
21.(2022三上·叙州期末)想从海水里获得食盐,可以通过(  )的方法。
A.过滤 B.蒸发 C.溶解
【答案】B
【知识点】物质的分离
【解析】【分析】海水是咸的,因为含有大量的盐分,若想从海水里获得淡水,我们可以通过蒸发的方法,随着水分的蒸发,食盐就慢慢析出来。水蒸气冷凝后收集起来就是淡水,这是分离食盐与水的常用方法。可见B符合题意。
22.(2021三上·菏泽期中)下面使用温度计的方法正确的是(  )
A. B. C.
【答案】A
【知识点】温度计
【解析】【分析】温度计的使用方法:1.用手拿温度计的上部。2.将温度计的玻璃泡浸在水中,不要接触容器壁和容器底。3.等温度计内的液柱静止后,读出温度。4.读数时,温度计不能拿出水面,视线要与温度计液柱顶端相平。
23.(2022三上·叙州期末)水变成水蒸气后,体积会(  )。
A.增加 B.不变 C.减少
【答案】A
【知识点】水的蒸发
【解析】【分析】 沸腾时,温度达到100℃,温度不再升高,大量气泡上升、变大,至水面破裂释放出里面的水蒸气。水变成水蒸气后,体积会大大增加。水的三态变化,气态的体积最大。
24.(2022三上·叙州期末)通常情况下,水沸腾的温度是(  )。
A.100℃ B.0℃ C.50℃
【答案】A
【知识点】水在加热过程中的变化
【解析】【分析】通常情况下,水沸腾时的温度是100℃,这个温度叫做水的沸点,水结冰时的温度是0℃.这个温度是水的冰点。
25.(2022三上·叙州期末)下列物质不能在水中溶解的是(  )。
A.食用油 B.食盐 C.糖
【答案】A
【知识点】溶解
【解析】【分析】溶解指物质均匀地、稳定的分散在水中,不会自行沉降,也不能用过滤的方法把溶液中的物质分离出来。不能在水中溶解的是食用油,所以A符合题意。
26.(2022三上·叙州期末)在一杯20℃的水中,食盐溶解得小苏打比(  )。
A.多 B.少 C.一样多
【答案】A
【知识点】水的溶解能力
【解析】【分析】在一杯20℃的水中,食盐溶解的量大于小苏打溶解的量,说明食盐的溶解能力比小苏打强。
27.(2022三上·叙州期末)下列变化后已经不是原来的物质的是(  )。
A.把纸撕碎 B.水蒸发 C.白糖加热变糊
【答案】C
【知识点】化学变化
【解析】【分析】水蒸发、把纸撕碎变化过程中没有生成新物质,属于物理变化;白糖加热变糊变化过程中输出量新物质,属于化学变化。
28.(2022三上·叙州期末)食盐在哪一种(  )水中溶解的最快?
A.开水 B.温水 C.冰水
【答案】A
【知识点】加快溶解
【解析】【分析】温度越高,溶解能力越强,所以开水中食盐溶解的最快。
29.(2022三上·叙州期末)冰块在融化之后变化了(  )。
A.固体 B.液体 C.气体
【答案】B
【知识点】冰的融化
【解析】【分析】融化是指冰或雪由于温度或者是太阳光的照射使它化成液态水的过程,故固体的冰融化后变成了液态的水。
30.(2022三上·叙州期末)用控制变量法研究搅拌是否可以加快溶解,实验时要改变的条件是(  )。
A.水的温度 B.是否搅拌 C.水量不同
【答案】B
【知识点】加快溶解;对比实验
【解析】【分析】用控制变量法研究搅拌是否可以加快溶解,实验时要改变的条件是是否搅拌,水的温度、水量要保持不变。
31.(2018三上·罗湖期末)空气占据的空间是可以改变的,因为(  )
A.空气看不见 B.空气很容易被压缩 C.空气会流动
【答案】B
【知识点】压缩空气
【解析】【分析】空气是由许多氧分子,氮分子和稀有气体组成的,分子之间有间隔且间隔较大,因此空气相比于液体与固体更容易被压缩,B选项符合题意。
32.(2022三上·叙州期末)空气和水的相同点是(  )。
A.都是会流动 B.都是白色的 C.都是摸不到的
【答案】A
【知识点】探究水的特征;空气的特征
【解析】【分析】根据对空气和水比较的认识,空气和水都没有颜色,没有气味味道,具有流动性。空气看不见摸不着,水看得见摸得着。
33.(2022三上·叙州期末)注射器里抽进空气,堵住口,用力推活塞,观察到活塞(  )。
A.推不动
B.能推到底
C.推到一定程度推不动
【答案】C
【知识点】压缩空气
【解析】【分析】 堵住口注射器内封闭了一段空气,用力推活塞,由于气体可以被压缩一定的程度,所以可以推动一段距离。
34.(2022三上·叙州期末)将干纸团粘在杯子内侧底部,再把杯子竖直倒扣入水中,纸团(  )打湿。
A.会 B.不会 C.不知道
【答案】B
【知识点】空气能占据空间
【解析】【分析】把一团纸放在一个杯子的底部,然后将杯子竖直倒扣入水中,纸巾不会湿,因为杯中的空气占据一定的空间,避免了纸团和水接触,故选项B正确,AC错误。
35.(2022三上·叙州期末)水、石块和空气三种物质中,能占据空间的是(  )。
A.水、石块和空气 B.水、石块 C.石块
【答案】A
【知识点】空气能占据空间
【解析】【分析】水是液体,石块是固体,空气是气体,液体气体固体都能占据一定体积。
36.(2022三上·叙州期末)在测量空气的质量时,适合作标准物的是(  )。
A.回形针 B.小石块 C.棉花
【答案】A
【知识点】测定一袋空气的质量
【解析】【分析】根据对空气质量的认识,空气很轻,所以在选择称量空气质量的“标准物”选择是应该选择比较轻的物体,比如回形针、绿豆等,小石块太重,棉花太轻,不适合。
37.(2022三上·叙州期末)往盛满空气的玻璃瓶里,再打进一些空气,瓶内的空气的变化情况是(  )。
A.质量增大,体积也增大
B.质量减小,体积不变
C.质量增大,体积不变
【答案】C
【知识点】压缩空气
【解析】【分析】空气是气体,具有占据空间,有重量,有质量,能够流动,能被压缩等,压缩空气有弹性。所以用打气筒往一个装满空气的有封口的厚玻璃瓶里再打进一些空气,瓶子里空气的变化情况是质量增加,体积不变。
38.(2022三上·叙州期末)房间的暖气片一般安排在房间的(  )。
A.上部 B.下部 C.不确定
【答案】B
【知识点】对流;气体的热胀冷缩
【解析】【分析】暖气附近的空气受热后会上升,周围的冷空气会补充过来,然后变热后又上升,冷空气又补充过来,通过冷热空气的对流,室内的空气变热了。房间里的暖气片安在下面更容易让空气形成对流,使室内温度上升。
39.(2022三上·叙州期末)扇子能扇出风,是因空气(  )。
A.能占据空间 B.有质量 C.可以流动
【答案】C
【知识点】风
【解析】【分析】扇子能扇出风来,是因为空气具有流动的特点,空气的流动就形成了风。与空气能占据空间、有质量等性质无关。故C正确,AB选项错误。
40.(2022三上·叙州期末)空气是一种(  )。
A.单一的气体
B.由两种气体组成的气体
C.由很多种气体组成的混合气体
【答案】C
【知识点】认识空气
【解析】【分析】根据对空气成分的认识,空气是一种混合气体,由氮气、氧气、二氧化碳、氢气、氢气、水蒸气等多种气体组成。
41.(2022三上·叙州期末)下图的风向标所示的是(  )。
A.东风 B.西风 C.无法确定
【答案】A
【知识点】风的大小和方向
【解析】【分析】风向是指风吹来的方向,如北风是由北向南吹来的风,西风是由西向东吹来的风,东南风是由东南向西北吹来的风。风向可以用风向标来测量。风向标的箭头指向的是风吹来的方向,我们用它来描述风向。图中风向标的箭头指东说明是东风。
42.(2022三上·叙州期末)我们在野外,通过观察炊烟,可以判断(  )。
A.气温 B.降雨量 C.风向
【答案】C
【知识点】风的大小和方向
【解析】【分析】风向是指风吹来的方向,炊烟会随风飘动,例如炊烟向东飘,说明风从西方来,此时是西风。所以我们在野外,通过观察炊烟飘动的方向,可以判断风向。
43.(2022三上·叙州期末)测量气温时,应该把温度计放在(  )。
①室内 ②室外 ③阳光下 ④通风处 ⑤阴凉处
A.② ④ ⑤ B.① ④ ⑤ C.② ③ ④
【答案】A
【知识点】测量气温
【解析】【分析】气温计的使用方法:放在阳光照射不到且空气通畅的地方;悬挂在空气中;保持干燥;让视线和液柱顶端保持齐平;示数稳定后再读取。所以测量气温时,应该把温度计放在②室外、④通风处、⑤阴凉处。
44.(2022三上·叙州期末)当天空中云比较多,有时可以看到太阳时是(  )。
A.晴天 B.多云天 C.阴天
【答案】B
【知识点】天气现象
【解析】【分析】天空中云比较多,有时可以看到太阳。这样的天气属于多云天气。
45.(2022三上·叙州期末)下列天气现象中,不属于降水形式的是(  )
A.雪 B.暴雨 C.龙卷风
【答案】C
【知识点】降水形式
【解析】【分析】降水是云中的水分以液态或固态的形式降落到地面的现象。它包括雨、雪、雨夹雪、米雪、霜、冰雹、冰粒和冰针等降水形式,AB都是降水形式,C不是降水形式。
46.(2022三上·叙州期末)下面的容器中,最适合做量雨器的是(  )。
A. B. C.
【答案】A
【知识点】雨量器
【解析】【分析】A容器两端一样大小,并且是透明的,因此最适合做量雨器。
47.(2022三上·叙州期末)最高气温指一天中气温的最高值,一般出现在(  )。
A.凌晨日出前 B.中午12点
C.下午4点到5点 D.下午2点
【答案】D
【知识点】测量气温
【解析】【分析】一天中的最高温出现在下午两点钟左右,最低气温一般出现在日出前后。
48.(2022三上·叙州期末)下图中气温计的读数是(  )。
A.13℃ B.零下13℃ C.零下7℃
【答案】C
【知识点】认识气温计
【解析】【分析】图中气温计的一个小格代表1摄氏度,图中的液柱在0刻度以下过7个小格,是零下7摄氏度。
49.(2022三上·叙州期末)我们在测量降雨量时,读数后要带的单位(  )。
A.毫米 B.厘米 C.摄氏度
【答案】A
【知识点】降雨量等级;雨量器
【解析】【分析】气象站有一种用来测量降水量的仪器叫雨量器,我们可以用一个直筒透明杯子来代替。测量降雨量的多少要收集24小时的雨水,以毫米为单位。可见A符合题意。
50.(2022三上·叙州期末)下面关于云的说法,错误的是(  )。
A.云是空气中的水蒸气形成的
B.云可以变成雨
C.天空中的云都在空中的同一高度上
【答案】C
【知识点】云的种类
【解析】【分析】云是空气中的水蒸气形成的,云可以变成雨,气象学家通常把云分成积云、卷云、层云三类,层云是由微小的冰晶组成,靠近地球的表面,AB观点正确,C观点错误。
1 / 1四川省宜宾市叙州区2021-2022学年第一学期三年级科学期末试题
一、判断题(正确的在括号内画“√”,错误的画“×”,再把答案填涂在答题卡上,每题2分,共40分)
1.(2022三上·叙州期末)冬天天气很冷,水是不会蒸发的。
2.(2022三上·叙州期末)煮食物时,锅里的水会不断减少。
3.(2022三上·叙州期末)不能用燃着的酒精灯点燃其他酒精灯。
4.(2022三上·叙州期末)冬天湖面结冰,是因为温度低于了0℃。
5.(2022三上·叙州期末)将一个压瘪的乒乓球放在热水中变还原了是利用气体的热胀冷缩。
6.(2022三上·叙州期末)我们可以用先溶解再过滤的方法分离盐和沙。
7.(2022三上·叙州期末)木屑和铁屑混合在一起没有办法进行分离。
8.(2022三上·叙州期末)空杯子里没有空气。
9.(2022三上·叙州期末)物体可以分为固体、液体和气体三种状态。
10.(2022三上·叙州期末)乌鸦喝水的故事里,因为石头占据了瓶内的部分空间,水位升高了,所以乌鸦能喝到水。
11.(2022三上·叙州期末)加足了气的自行车轮胎里,空气被压缩了。
12.(2022三上·叙州期末)空气很轻,所以没有质量。
13.(2022三上·叙州期末)风是空气流动形成的。
14.(2022三上·叙州期末)动物生活离不开空气,没有空气植物能生存下去。
15.(2022三上·叙州期末)天气,指的是一个地方在某一短时间里大气的冷暖、阴晴、雨雪以及风等情况。
16.(2022三上·叙州期末)测量温度的仪器叫体重计。
17.(2022三上·叙州期末)降雨量通常根据一个地方一个月的降雨量的多少来确定降雨的等级。
18.(2022三上·叙州期末)国旗微动的风速等级是3级。
19.(2022三上·叙州期末)风向是风吹去的方法。
20.(2022三上·叙州期末)中央一台每天播报的天气预报只是凭有经验的人观察测来的结果。
二、单项选择题(将正确答案番号填在题后的括号内,再把答案填涂在答题卡上,每题2分,共60分)
21.(2022三上·叙州期末)想从海水里获得食盐,可以通过(  )的方法。
A.过滤 B.蒸发 C.溶解
22.(2021三上·菏泽期中)下面使用温度计的方法正确的是(  )
A. B. C.
23.(2022三上·叙州期末)水变成水蒸气后,体积会(  )。
A.增加 B.不变 C.减少
24.(2022三上·叙州期末)通常情况下,水沸腾的温度是(  )。
A.100℃ B.0℃ C.50℃
25.(2022三上·叙州期末)下列物质不能在水中溶解的是(  )。
A.食用油 B.食盐 C.糖
26.(2022三上·叙州期末)在一杯20℃的水中,食盐溶解得小苏打比(  )。
A.多 B.少 C.一样多
27.(2022三上·叙州期末)下列变化后已经不是原来的物质的是(  )。
A.把纸撕碎 B.水蒸发 C.白糖加热变糊
28.(2022三上·叙州期末)食盐在哪一种(  )水中溶解的最快?
A.开水 B.温水 C.冰水
29.(2022三上·叙州期末)冰块在融化之后变化了(  )。
A.固体 B.液体 C.气体
30.(2022三上·叙州期末)用控制变量法研究搅拌是否可以加快溶解,实验时要改变的条件是(  )。
A.水的温度 B.是否搅拌 C.水量不同
31.(2018三上·罗湖期末)空气占据的空间是可以改变的,因为(  )
A.空气看不见 B.空气很容易被压缩 C.空气会流动
32.(2022三上·叙州期末)空气和水的相同点是(  )。
A.都是会流动 B.都是白色的 C.都是摸不到的
33.(2022三上·叙州期末)注射器里抽进空气,堵住口,用力推活塞,观察到活塞(  )。
A.推不动
B.能推到底
C.推到一定程度推不动
34.(2022三上·叙州期末)将干纸团粘在杯子内侧底部,再把杯子竖直倒扣入水中,纸团(  )打湿。
A.会 B.不会 C.不知道
35.(2022三上·叙州期末)水、石块和空气三种物质中,能占据空间的是(  )。
A.水、石块和空气 B.水、石块 C.石块
36.(2022三上·叙州期末)在测量空气的质量时,适合作标准物的是(  )。
A.回形针 B.小石块 C.棉花
37.(2022三上·叙州期末)往盛满空气的玻璃瓶里,再打进一些空气,瓶内的空气的变化情况是(  )。
A.质量增大,体积也增大
B.质量减小,体积不变
C.质量增大,体积不变
38.(2022三上·叙州期末)房间的暖气片一般安排在房间的(  )。
A.上部 B.下部 C.不确定
39.(2022三上·叙州期末)扇子能扇出风,是因空气(  )。
A.能占据空间 B.有质量 C.可以流动
40.(2022三上·叙州期末)空气是一种(  )。
A.单一的气体
B.由两种气体组成的气体
C.由很多种气体组成的混合气体
41.(2022三上·叙州期末)下图的风向标所示的是(  )。
A.东风 B.西风 C.无法确定
42.(2022三上·叙州期末)我们在野外,通过观察炊烟,可以判断(  )。
A.气温 B.降雨量 C.风向
43.(2022三上·叙州期末)测量气温时,应该把温度计放在(  )。
①室内 ②室外 ③阳光下 ④通风处 ⑤阴凉处
A.② ④ ⑤ B.① ④ ⑤ C.② ③ ④
44.(2022三上·叙州期末)当天空中云比较多,有时可以看到太阳时是(  )。
A.晴天 B.多云天 C.阴天
45.(2022三上·叙州期末)下列天气现象中,不属于降水形式的是(  )
A.雪 B.暴雨 C.龙卷风
46.(2022三上·叙州期末)下面的容器中,最适合做量雨器的是(  )。
A. B. C.
47.(2022三上·叙州期末)最高气温指一天中气温的最高值,一般出现在(  )。
A.凌晨日出前 B.中午12点
C.下午4点到5点 D.下午2点
48.(2022三上·叙州期末)下图中气温计的读数是(  )。
A.13℃ B.零下13℃ C.零下7℃
49.(2022三上·叙州期末)我们在测量降雨量时,读数后要带的单位(  )。
A.毫米 B.厘米 C.摄氏度
50.(2022三上·叙州期末)下面关于云的说法,错误的是(  )。
A.云是空气中的水蒸气形成的
B.云可以变成雨
C.天空中的云都在空中的同一高度上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错误
【知识点】水的蒸发
【解析】【分析】蒸发在任何温度下都能进行的。任何温度是指:无论温度低,还是温度高,都能发生蒸发现象,题目的说法是错误的。
2.【答案】正确
【知识点】水的蒸发
【解析】【分析】煮食物时,锅里的水会受热由液态的水变为气态的水蒸气分散到空气中,因此锅里的水会不断减少。
3.【答案】正确
【知识点】酒精灯的使用
【解析】【分析】点燃酒精时,用火柴点燃,绝对禁止用燃着的酒精灯去点燃另一个酒精灯,会引起酒精失火。
4.【答案】错误
【知识点】水结冰过程中的变化
【解析】【分析】根据水结冰条件的认识,当水的温度下降到0℃时,开始结冰。而不是低于0℃才结冰。
5.【答案】正确
【知识点】气体的热胀冷缩
【解析】【分析】利用热胀冷缩的原理,将压瘪的乒乓球放入热水中,由于热传递,热水中的热量传递给了乒乓球内的气体,乒乓球内气体的温度会升高,里面的微粒间距加大,导致气体膨胀,从而使球重新鼓胀。
6.【答案】正确
【知识点】物质的分离
【解析】【分析】食盐和沙混合后,先把食盐溶在水中,沙子不溶于水,利用滤纸过滤含有沙的食盐水,最终留在滤纸上的是沙,把沙分离出来;然后利用蒸发的方式来分离食盐和水。
7.【答案】错误
【知识点】物质的分离
【解析】【分析】 木屑和铁屑混合在一起可以用磁铁来吸引铁屑,从而把铁屑分离出来。
8.【答案】错误
【知识点】认识空气;空气的特征
【解析】【分析】根据对空气性质的认识,空气看不见摸不着,具有流动性,能够占据空间,所以没有盖子的空杯子里充满了空气。题目的说法是错误的。
9.【答案】正确
【知识点】物体的分类
【解析】【分析】由物理常识可知,自然界中常见的物质可以分为固态、液态和气态三种状态。
10.【答案】正确
【知识点】固体的认识
【解析】【分析】“乌鸦喝水”的故事中乌鸦衔来石块放入水中,随着石子的增多,水慢慢升高,直到喝到水。说明石子能够占据空间。题目的说法是正确的。
11.【答案】正确
【知识点】压缩空气
【解析】【分析】空气没有固定的形状,易压缩;加足了气的自行车轮胎很硬,轮胎里的空气被压缩了。
12.【答案】错误
【知识点】探究空气是否具有质量;测定一袋空气的质量
【解析】【分析】两个充满空气的气球放在杠杆尺的两侧平衡,刺破一个气球后,平衡就会被破坏,说明空气是有重量的,虽然感觉不到空气,但是空气是有质量的。
13.【答案】正确
【知识点】风
【解析】【分析】 风是由空气流动引起的一种自然现象。太阳光照射在地球表面上,使地表温度升高,地表的空气受热膨胀变轻而往上升。热空气上升后,低温的冷空气横向流入,上升的空气因逐渐冷却变重而降落,由于地表温度较高又会加热空气使之上升,这种空气的流动就产生了风。
14.【答案】错误
【知识点】认识空气
【解析】【分析】空气是地球上的重要资源之一,人的生活离不开空气,动物的生长离不开空气,植物的生长离不开空气,因为人类和动物呼吸、植物的光合作用都离不开空气,空气为植物生长提供养料。故题干说法错误。
15.【答案】正确
【知识点】天气现象
【解析】【分析】从天气的定义出发,理解天气就是指一个地方在某一短时间里大气的冷暖、阴晴、雨雪以及风等情况。
16.【答案】错误
【知识点】温度计
【解析】【分析】测量温度的仪器叫温度计。题目说法不正确。
17.【答案】错误
【知识点】降雨量等级
【解析】【分析】降雨量是在一定时间内降落在地面上的某一点或某一单位面积上的水层深度,以毫米计算。
18.【答案】错误
【知识点】风的大小和方向
【解析】【分析】根据蒲福风力等级,3级叶动红旗展,国旗微动说明风速等级不是3级。
19.【答案】错误
【知识点】风的大小和方向
【解析】【分析】风向并不是风吹去的方向,而是风吹来的方向,即风从哪里来,就是什么风。
20.【答案】错误
【知识点】天气预报的制作
【解析】【分析】天气预报的制作要经过一个复杂的过程,首先通过气象卫星、探空气球、气象飞机、气象雷达等收集气象资料,再进行气象分析、传递到气象站,然后由气象站发射到移动、电视台、电台,通过电视台、电台整理后,发射到电视机、收音机、手机,题目观点错误。
21.【答案】B
【知识点】物质的分离
【解析】【分析】海水是咸的,因为含有大量的盐分,若想从海水里获得淡水,我们可以通过蒸发的方法,随着水分的蒸发,食盐就慢慢析出来。水蒸气冷凝后收集起来就是淡水,这是分离食盐与水的常用方法。可见B符合题意。
22.【答案】A
【知识点】温度计
【解析】【分析】温度计的使用方法:1.用手拿温度计的上部。2.将温度计的玻璃泡浸在水中,不要接触容器壁和容器底。3.等温度计内的液柱静止后,读出温度。4.读数时,温度计不能拿出水面,视线要与温度计液柱顶端相平。
23.【答案】A
【知识点】水的蒸发
【解析】【分析】 沸腾时,温度达到100℃,温度不再升高,大量气泡上升、变大,至水面破裂释放出里面的水蒸气。水变成水蒸气后,体积会大大增加。水的三态变化,气态的体积最大。
24.【答案】A
【知识点】水在加热过程中的变化
【解析】【分析】通常情况下,水沸腾时的温度是100℃,这个温度叫做水的沸点,水结冰时的温度是0℃.这个温度是水的冰点。
25.【答案】A
【知识点】溶解
【解析】【分析】溶解指物质均匀地、稳定的分散在水中,不会自行沉降,也不能用过滤的方法把溶液中的物质分离出来。不能在水中溶解的是食用油,所以A符合题意。
26.【答案】A
【知识点】水的溶解能力
【解析】【分析】在一杯20℃的水中,食盐溶解的量大于小苏打溶解的量,说明食盐的溶解能力比小苏打强。
27.【答案】C
【知识点】化学变化
【解析】【分析】水蒸发、把纸撕碎变化过程中没有生成新物质,属于物理变化;白糖加热变糊变化过程中输出量新物质,属于化学变化。
28.【答案】A
【知识点】加快溶解
【解析】【分析】温度越高,溶解能力越强,所以开水中食盐溶解的最快。
29.【答案】B
【知识点】冰的融化
【解析】【分析】融化是指冰或雪由于温度或者是太阳光的照射使它化成液态水的过程,故固体的冰融化后变成了液态的水。
30.【答案】B
【知识点】加快溶解;对比实验
【解析】【分析】用控制变量法研究搅拌是否可以加快溶解,实验时要改变的条件是是否搅拌,水的温度、水量要保持不变。
31.【答案】B
【知识点】压缩空气
【解析】【分析】空气是由许多氧分子,氮分子和稀有气体组成的,分子之间有间隔且间隔较大,因此空气相比于液体与固体更容易被压缩,B选项符合题意。
32.【答案】A
【知识点】探究水的特征;空气的特征
【解析】【分析】根据对空气和水比较的认识,空气和水都没有颜色,没有气味味道,具有流动性。空气看不见摸不着,水看得见摸得着。
33.【答案】C
【知识点】压缩空气
【解析】【分析】 堵住口注射器内封闭了一段空气,用力推活塞,由于气体可以被压缩一定的程度,所以可以推动一段距离。
34.【答案】B
【知识点】空气能占据空间
【解析】【分析】把一团纸放在一个杯子的底部,然后将杯子竖直倒扣入水中,纸巾不会湿,因为杯中的空气占据一定的空间,避免了纸团和水接触,故选项B正确,AC错误。
35.【答案】A
【知识点】空气能占据空间
【解析】【分析】水是液体,石块是固体,空气是气体,液体气体固体都能占据一定体积。
36.【答案】A
【知识点】测定一袋空气的质量
【解析】【分析】根据对空气质量的认识,空气很轻,所以在选择称量空气质量的“标准物”选择是应该选择比较轻的物体,比如回形针、绿豆等,小石块太重,棉花太轻,不适合。
37.【答案】C
【知识点】压缩空气
【解析】【分析】空气是气体,具有占据空间,有重量,有质量,能够流动,能被压缩等,压缩空气有弹性。所以用打气筒往一个装满空气的有封口的厚玻璃瓶里再打进一些空气,瓶子里空气的变化情况是质量增加,体积不变。
38.【答案】B
【知识点】对流;气体的热胀冷缩
【解析】【分析】暖气附近的空气受热后会上升,周围的冷空气会补充过来,然后变热后又上升,冷空气又补充过来,通过冷热空气的对流,室内的空气变热了。房间里的暖气片安在下面更容易让空气形成对流,使室内温度上升。
39.【答案】C
【知识点】风
【解析】【分析】扇子能扇出风来,是因为空气具有流动的特点,空气的流动就形成了风。与空气能占据空间、有质量等性质无关。故C正确,AB选项错误。
40.【答案】C
【知识点】认识空气
【解析】【分析】根据对空气成分的认识,空气是一种混合气体,由氮气、氧气、二氧化碳、氢气、氢气、水蒸气等多种气体组成。
41.【答案】A
【知识点】风的大小和方向
【解析】【分析】风向是指风吹来的方向,如北风是由北向南吹来的风,西风是由西向东吹来的风,东南风是由东南向西北吹来的风。风向可以用风向标来测量。风向标的箭头指向的是风吹来的方向,我们用它来描述风向。图中风向标的箭头指东说明是东风。
42.【答案】C
【知识点】风的大小和方向
【解析】【分析】风向是指风吹来的方向,炊烟会随风飘动,例如炊烟向东飘,说明风从西方来,此时是西风。所以我们在野外,通过观察炊烟飘动的方向,可以判断风向。
43.【答案】A
【知识点】测量气温
【解析】【分析】气温计的使用方法:放在阳光照射不到且空气通畅的地方;悬挂在空气中;保持干燥;让视线和液柱顶端保持齐平;示数稳定后再读取。所以测量气温时,应该把温度计放在②室外、④通风处、⑤阴凉处。
44.【答案】B
【知识点】天气现象
【解析】【分析】天空中云比较多,有时可以看到太阳。这样的天气属于多云天气。
45.【答案】C
【知识点】降水形式
【解析】【分析】降水是云中的水分以液态或固态的形式降落到地面的现象。它包括雨、雪、雨夹雪、米雪、霜、冰雹、冰粒和冰针等降水形式,AB都是降水形式,C不是降水形式。
46.【答案】A
【知识点】雨量器
【解析】【分析】A容器两端一样大小,并且是透明的,因此最适合做量雨器。
47.【答案】D
【知识点】测量气温
【解析】【分析】一天中的最高温出现在下午两点钟左右,最低气温一般出现在日出前后。
48.【答案】C
【知识点】认识气温计
【解析】【分析】图中气温计的一个小格代表1摄氏度,图中的液柱在0刻度以下过7个小格,是零下7摄氏度。
49.【答案】A
【知识点】降雨量等级;雨量器
【解析】【分析】气象站有一种用来测量降水量的仪器叫雨量器,我们可以用一个直筒透明杯子来代替。测量降雨量的多少要收集24小时的雨水,以毫米为单位。可见A符合题意。
50.【答案】C
【知识点】云的种类
【解析】【分析】云是空气中的水蒸气形成的,云可以变成雨,气象学家通常把云分成积云、卷云、层云三类,层云是由微小的冰晶组成,靠近地球的表面,AB观点正确,C观点错误。
1 / 1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