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分100分 时间60分钟
一、选择题(共20小题,每题2分,共40分。每题有一个正确选项,请将所选选项的字母代号填入答题纸的相应表格内。)
1. “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皮日休诗中的“千里赖通波”是指大运河( )
A.成为南北交通枢纽 B.有千里之长 C.起到防洪作用 D.发挥灌溉作用
2. 唐太宗知道治理好国家的关键是选贤用能,虚心纳谏。直言上谏二百多次的名臣是:( )
A.隋炀帝 B.程咬金 C.武则天 D.魏征
3. 下面是唐朝三省六部制的示意图,对于三省六部制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三省六部分工合作,相互制约,加强了中央集权
B.三省六部分工合作,集思广益,提高了行政效率
C.三省六部互相牵制,互相扯皮,降低了行政效率
D.唐朝沿用和完善了隋代的三省六部制
4. ( )统治时期,注重减轻农民负担,采取各种措施促进社会生产继续发展,史称有“贞观遗风”。括号里应该填:
A.隋文帝 B.武则天 C.唐太宗 D.唐玄宗
5. “开元盛世”的局面是在哪位皇帝时出现的( )
A、唐太宗 B、唐玄宗 C、唐中宗 D唐穆宗
6. 雄伟壮观的布达拉宫始建于公元7世纪,是藏王松赞干布为远嫁西藏的唐朝公主而建。这位密切了汉蕃关系、受到汉藏两族人民尊敬的唐朝公主是( )。
A.文成公主 B.蔡文姬 C.王昭君 D.金城公主
7.下列选项中,能反映唐代农业生产新技术的是( )
A.骨耜 B.耦犁 C.翻车 D.曲辕犁
8. 我国的科举制度对西方近代文官考试制度的形成产生了较大影响,有人称它是中国古代的“第五大发明”。我国的科举制度正式创立于( )
A.隋朝 B.唐朝 C.明朝 D.清朝
9. 唐朝的社会习俗从饮食,服饰到音乐舞蹈都体现出什么样的特点?( )
A.封闭、保守 B.胡汗交融、中西贯通
C.完全模仿北方少数民族 D.完全模仿周边国家
10. 下面有关唐朝博大宏放的精神风貌描述不正确的是( )
A、博大宏放出现的原因是:国运鼎盛,政局安定
B、唐朝不允许不同民族、不同国家的人参加科举考试和做官
C、体现了唐太宗“车轨同八荒,书文混四方”的追求
D、整个社会激荡着为国建功立业的进取精神
11. 唐代的繁荣与开放在很大程度上与中外交流的发展有关,以下最能体现中国人学习外国文化的人物及事件是:( )
A.玄奘西行 B.鉴真东渡 C.文成公主入藏 D.遣唐使到来
12. 世界现存最早有明确时间记载的雕版印刷品是晚唐印刷的( )
A.《黄帝内经》 B.《九章算术》 C.《金刚经》 D.《千金方》
13. 火药用于军事和有文献记载最早出现于哪个朝代?( )
A.西汉 B.唐代 C.宋代 D.明朝
14. 敦煌艺术是唐朝艺术的一个缩影,其中敦煌壁画的象征是:( )
A.泥塑 B.书法 C.诗歌 D.飞天
15. 中华民族的历史是由各族人民共同缔造的,各民族之间有分有和,在交流与碰撞中不断的融合。两宋时期,曾出现了宋与辽、西夏、金几个政权并立的局面。下列 ( http: / / image. / i ct=503316480&z=&tn=baiduimagedetail&word=%C1%F5%BC%D2%B9%A6%B7%F2%D5%EB&in=24330&cl=2&lm=-1&pn=8&rn=1&di=16601009490&ln=697&fr=&fmq=&ic=&s=&se=&sme=0&tab=&width=&height=&face=&is=&istype=" \t "_blank ) ( http: / / image. / i ct=503316480&z=&tn=baiduimagedetail&word=%C4%CF%CB%CE%BA%A3%B4%AC&in=21851&cl=2&lm=-1&pn=34&rn=1&di=27880741815&ln=909&fr=&fmq=&ic=0&s=0&se=1&sme=0&tab=&width=&height=&face=0&is=&istype=2" \t "_blank )能正确反映南宋与少数民族政权并立的示意图是( )
16. 在宋代跃居粮食产量首位的作物的是( )。
A.小麦 B.水稻 C.粟 D.棉花
17. 如果你是宋朝人,下列那种现象你是不会看到的( )
A浙江居民能吃到当地产的占城稻 B商人能够到非洲从事贸易活动
C汴京人用大量的木材生火做饭 D四川人用纸币购买到定窑的瓷器
18.归纳阶段特征是历史学习和重要方法之一。辽、宋、夏、金时期的阶段特征是( )
A.国家统一 B.政权并立 C .三国鼎立 D.和平共处
19.下列对岳飞的介绍,错误的一项是( )。
A.一生廉洁奉公 B.从不计较个人利害得失
C.他的部队作战勇敢,纪律严明 D.最后因谋反朝廷被杀害
20. “苏湖熟,天下足”反映的实质性问题是( )。
A.苏湖地区粮食获得了大丰收 B.全国的经济重心从黄河流域转移到长江流域
C.苏湖地区人们非常勤劳 D.宋朝时粮食产量非常大
二、非选择题(共60分)
2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7分):
材料一
隋大运河示意图
(1)大运河是哪位皇帝时开凿的?它的中心点是哪里?(5分)
(2)大运河从南到北依次沟通了哪五大水系 (5分)
(3)大运河的开凿有什么积极影响 (4分)
(4)在隋朝还有一项重要桥梁建筑也体现了我国古代人民的智慧,请写出这项工程的名称。(3分)
2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4分)
材料一刚平定京师的时候,宫中美女珍玩,无院不满。但隋炀帝意犹未足,还征求无度,东西征讨,穷兵黩武,百姓不堪忍受,因此推翻了隋朝统治。这些都是我亲眼看到的,所以我每天孜孜不倦的努力,就是想使天下太平无事。
——唐太宗
材料二 舟所以比人君,水所以比黎庶,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唐太宗
材料三 国家安定的根本,最重要的是人才……用人应该最重视才干,假如没有才干的话,就算是自己的至亲也不能用……假如有才干,哪怕是你的仇人都可以重用。
——唐太宗
(1)阅读材料一,可以看出隋朝灭亡的原因是什么?(3分)
(2)材料二表明唐太宗认识到了什么问题?(3分)
(3)根据材料三可以看出唐太宗的用人原则是什么?试举一例说明他是如何用人的。(5分)
(4)唐太宗通过努力,最终取得了很好的统治局面。人们把他的统治时期称为什么?(3分)
23.阅读下列材料(15分):
材料一 辽、北宋、西夏形势图
材料二 “大宋皇帝谨致誓书于大契丹皇帝阙下:共遵诚信,虔奉欢盟,每岁以绢二十万匹、银一十万匹……送至雄州交割。”
——《续资治通鉴长编》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图,在下面横线上填出西夏、北宋的都城名称。(4分)
西夏: 北宋:
(2)材料二反映的是中国历史上的澶渊之盟,请问该事件发生在哪两个政权之间?(4分)
(3)对材料二提及的议和,历来有两种评价:第一种主要是否定,认为这是一个不平等的、屈辱的盟约。第二种主要是肯定,认为签订这个盟约是件好事。
你认为应该怎样评价澶渊之盟?请结合史实谈谈你的看法。(7分)
24.看图回答下列问题:(14分)
图一 图二
(1)世界上最早的纸币叫什么?在什么时候产生?(6分)
(2)在上图中哪幅图反映的是最早的纸币?(4分)
(3)纸币出现的原因是什么?它的出现有什么意义?(4分)
杨凌高新中学2012—2013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考试
初一历史试题答案
一、选择题
题 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 案 A D C B B A D A B B
题 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 案 A C B D C B C B D B
二、非选择题
A B C 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