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课社会生活的变迁 课件(61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9课社会生活的变迁 课件(61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106.7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2-06-07 14:32:3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61张PPT)
社会生活的变迁
部编版八年级下册 第19课






1
3
5
图说历史

数读历史



可以通过哪些史料了解 迁呢?

4
2
口述历史
新中国成立前:物价飞涨,民生凋敝。
日常生活的变化

背景
新中国成立后:人民当家做主,经济恢复,物价稳定,人民生活发生了根本变化, 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从1955年起,五花八门的票证进入了老百姓的生活,没有票证有钱也“寸步难行”。在物资紧缺的年代,“票比命重要”。
为什么当时要发行这些票证?
生产力水平落后,物资匮乏
二:新中国成立后——改革开放前
“春节市场供应开始的前一晚,全家人都没睡好。半夜三点多,父亲就摸黑出门了,因为他负责购买平日罕见的水产,每人限定二斤,去晚了就没了。我也在天蒙蒙亮的时候被母亲喊醒,揣着母亲给的糖票走出家门去排队。”
——“70后”杨霞
“春节前母亲想给家人做新衣服,但布票很有限,满打满算,每个人最多只能裁做一身衣裳的布,做成的衣裳一穿就是一年,就算破了缝缝补补还得接着穿,布的颜色也非常单调,不是蓝色就是黑色 。”
——“60后”古先生
票证时代的小故事
凭票供应,数量有限
色彩和样式单调
改革开放

食物匮乏,凭票供应,结构单一
有的农村温饱还是问题
住房比较拥挤,室内设施简单
的社会生活
凭票供应,数量有限
色彩和样式单调
改革开放

食物匮乏,凭票供应,结构单一
有的农村温饱还是问题
交通条件落后
步行、自行车、公交车
住房比较拥挤,室内设施简单
通信条件落后
的社会生活
“自行车票的紧俏程度令许多票证都“望尘莫及”,一个单位一年也只有寥寥几张。那时候能骑一辆自行车,比现在开奔驰宝马还要神气。”
——北京陈女士
六七十年代的四大件——“三转一响”
“以前主要是寄信,遇到急事就发电报,要给香港亲戚通电话,得到县级的电话局,交完押金再排五六个小时的队。”
——“50后”庞伯
二:新中国成立后——改革开放前

中山装
列宁装
50年代
60、70年代
不爱红妆爱武装
人人爱穿绿军装

70年代
我校学生合影
凭票供应


正装
休闲装
运动装
中西式礼服
日常服饰
如今,各种场合
各种款式
各种材料
……
人们买衣服要凭布票,不仅数量有限,色彩和样式也很单调。
改革开放前——
列宁服、中山装,清一色的蓝、灰、黑
日常生活的变化

表现
改革开放后——
丰富多彩、显示风度、展示个性

凭票供应,数量有限
色彩和样式单调
改革开放

丰富多彩,
显示风度、展示个性

国统区的人民在乞讨
新中国成立前人民生活状况如何?
民生凋敝!
一:新中国成立前
“平时能用稀粥和咸菜勉强果腹,至于吃肉,过年能有一点都是烧了高香。”
——“30后”张奶奶
新中国成立前后人民生活状况如何?为何会出现这种变化?
一:新中国成立前后人民生活变化
1953年天津市一家人吃年夜饭
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二:新中国成立后——改革开放前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年夜饭
“为了能吃好一次年夜饭,需要攒半年左右的肉票。”
——“40”后刘秋玲
三:改革开放后
上世纪八十年代的年夜饭
1980年以后,年夜饭中开始年年有鱼,家家户户从腊月二十开始蒸馒头、烙煎饼、炸刀鱼,每天都充满了“香喷喷的年味”。
——“70后”许仕玲
二十一世纪的年夜饭
“为寻求吉利彩头,取好事成双之意,今年年夜饭我准备了18道菜,庆贺全家团圆。”
——“80后”刘建雯




“一顿稠来两顿稀,多下红芋少下米。
大人勒紧裤腰带,莫让小孩哭肚饥。”

90年代初,票证退出历史舞台
粤菜菜式,传统点心,外来风味……
2019年,网购“半成品”年夜饭,已经成为80后、90后年轻消费者的新选择。与此同时,不少老年人也开始学会使用手机网上订菜,这一比例在阿里平台上同比去年增长了172%。
——网购“半成品”年夜饭成风尚
吃的方面,饮食结构比较单一,有些农村甚至没有解决最基本的温饱问题。
改革开放前——
日常生活的变化

表现

改革开放后——
人们不但能“吃饱”,而且还要要“吃好”,讲究营养均衡粗细搭配,绿色食品等科学卫生的概念也日益深入人心。
凭票供应,数量有限
色彩和样式单调
改革开放

丰富多彩,
显示风度、展示个性

饮食结构单一,凭票供应
有些农村温饱还是问题
吃饱 + 吃好
讲究营养均衡,粗细搭配

泥巴墙,茅草房,
支口锅,铺张床。

筒子楼

六十年代住草房,七十年代建瓦房,八十年代加走廊,九十年代盖楼房,现在实行建洋房,盖处别墅讲花样。

安居工程
住房比较拥挤,室内设施也很简单。
改革开放前——
人均住房面积扩大,室内装修和居住环境明显改善。
改革开放后——
日常生活的变化

表现

凭票供应,数量有限
色彩和样式单调
改革开放

丰富多彩,
显示风度、展示个性

饮食结构单一,凭票供应
有些农村温饱还是问题
吃饱 + 吃好
讲究营养均衡,粗细搭配
住房比较拥挤,室内设施简单
人均住房面积扩大
装修和环境明显改善
凭票供应,数量有限
色彩和样式单调
改革开放

食物匮乏,凭票供应,结构单一
有的农村温饱还是问题
交通条件落后
步行、自行车、公交车
住房比较拥挤,室内设施简单
通信条件落后
的社会生活
“自行车票的紧俏程度令许多票证都“望尘莫及”,一个单位一年也只有寥寥几张。那时候能骑一辆自行车,比现在开奔驰宝马还要神气。”
——北京陈女士
六七十年代的四大件——“三转一响”
“以前主要是寄信,遇到急事就发电报,要给香港亲戚通电话,得到县级的电话局,交完押金再排五六个小时的队。”
——“50后”庞伯
二:新中国成立后——改革开放前

曾经的“自行车王国”

如今出行方式的多样化有赖于交通的飞速发展
以中山市为例
改革开放初,全市仅有公路324.4公里,高速公路 为0。
至2016年底,公路总里程超3000公里,路网总密度居全省前列。
2018年,中山站开通直达北京、上海、贵阳、郑州、长沙等数10个大中城市的高铁服务。
至2011年底,建成高速公路117公里。
2018年,中山港新客运码头正在建设,通航后中山至深圳机场仅需28分钟,至香港和澳门机场仅需50分钟左右。
2018年,在建高速公路里程达215公里,包括深中通道和多条连接周边的高速公路。
①截至2010年底,中国铁路营运里程已居世界第二位。1997年以来全国铁路实现了几次大提速,大大提高了运营效率。
2018年末,中国铁路营业总里程13.2万公里,比1949年增长了5倍,高铁从无到有,现在通车里程达到了2.9万公里,世界第一。
交通、通讯的不断变化

交通
②公路运输也获得较快发展。全国建立起比较密集的公路网在黄河、长江等急流阻隔的江河上架设了一座座公路大桥,许多偏远闭塞的山区也通了汽车。
交通、通讯的不断变化

交通
截至2018年12月,中国高速公路总里程已达14万千米,位居全球第一 。
凭票供应,数量有限
色彩和样式单调
改革开放

丰富多彩,
显示风度、展示个性

食物匮乏单调,凭粮票供应
营养不足,温饱还是问题
吃饱,还能吃好
讲究营养均衡,粗细搭配
交通条件落后
步行、自行车、公交车
形成综合交通运输网
汽车、火车、飞机、高铁等
住房比较拥挤,室内设施简单
人均住房面积扩大
装修和环境明显改善

曾经的“通信难”
受访人:庞伯
年纪:70多岁
住址:中山市城区大柏山
上世纪70年代末,“要给香港的亲戚通个电话真不容易,没有五六个小时的等候是轮不到你打电话的。”打电话去香港还得到县级的电话局,先交押金,再排队。当时一个月工资也就三四十元,但押金就要将近一个月的工资。所以 “很少打电话,除非是遇到什么特别重要的事情。”
稿源:《南方都市报》

曾经的“装机贵”
受访人:钊哥
年纪:52岁
住址:中山市石岐区
1979年,市民主要的联系方式是寄信,遇到紧急事情就发电报,电话很罕见,父亲所在的国有纸厂也仅有一部电话,是手摇式的。1985年,迫于工作需要,钊哥家装了电话,装机费就200多元,“不吃不喝也差不多要攒一年的钱才能装”。
稿源:《南方都市报》

1986年市邮电局开设无线寻呼台
1994年中山市启用新长途区号0760
2007年中山市实现信息化村村通
1988年,中山开通了第一部移动电话

现在的“通信易”
受访人:在座的同学们
年纪:14岁
住址:中山市
说说你使用手机、电脑、互联网的现状。
……
凭票供应,数量有限
色彩和样式单调
改革开放

丰富多彩,
显示风度、展示个性

食物匮乏单调,凭粮票供应
营养不足,温饱还是问题
吃饱,还能吃好
讲究营养均衡,粗细搭配
交通条件落后
步行、自行车、公交车
形成综合交通运输网
汽车、火车、飞机、高铁等
住房比较拥挤,室内设施简单
人均住房面积扩大
装修和环境明显改善
通信条件落后
普遍使用电话,
互联网普及率越来越高

1
3
5





4
2
富 裕
便 捷
得更加……
老中山人孙爷爷感叹地说道:我们改革开放这四十年的发展进步离不开_____啊!
小组讨论 : 社会生活变迁的原因。
四大件
新四大件
新新四大件
“四大件”反映出的社会生活变迁
城乡居民恩格尔系数变化情况表
注:恩格尔系数是指食品支出占家庭总支出的比重,系数越低,家庭生活水平越好,20%—40%为富裕,20%以下是最富裕。
改革开放

的社会生活
丰富多彩,
显示风度、展示个性
吃饱,还能吃好
讲究营养均衡,粗细搭配
人均住房面积扩大
装修和环境明显改善
形成综合交通运输网
汽车、火车、飞机、高铁等
普遍使用电话,
互联网普及率越来越高
震惊世界的“中国速度”——复兴号
“中国奇迹”的“超级工程”——港珠澳大桥
按照最新国际适航标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干线民用飞机——c919
探究: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原因
材料一:二十多年的改革开放和发展,使我国的生产力水平迈上了一个大台阶,商品短缺状况基本结束。
——《人民日报》2000.10
材料三:我的信念是:借助科技进步,中国完全有能力解决自己吃饭的问题。
——袁隆平
材料二:我们确定了一个政治目标:发展经济……人民生活水平达到小康。
——邓小平
1、实行改革开放,生产力水平提高
2、党的正确领导
3、科技水平进步
探究: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原因
材料五:
1978—2017年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5、人民收入水平提高
材料四
1979年,法国时装设计师皮尔.卡丹带领模特来中国走秀,国人第一次知道了什么是“品牌”与“时尚”;1990年10月,中国内地第一家麦当劳在深圳开业,人们不惜花“重金” 去品尝洋快餐……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的思想观念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超前消费已普遍被人们所接受。
4、西方品牌的进入解放了国人的思想;民众消费观念转变
你认为可以采取哪些措施改善这些问题?
四、社会发展中出现的问题
肩负责任,实现价值!
世界是你们的,
也是我们的,
但是归根结底是你们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