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五四制八年级化学 2.1空气 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五四制八年级化学 2.1空气 教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145.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五四学制)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2-06-07 23:49:2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空气
1、课题名称:《空气》
2、设 计 者:
3、教学设计思路
1. 教材简析:
本课为第二单元课题1空气第一课时的教学内容。通过对空气成分的探究,了解空气的组成。
2. 教学重点:空气的组成、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实验。
教学难点: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实验。
3. 教学理念:
本课题主要采用问题探究来设计教学,始终贯穿“设置主题──分析思考──实验探究──总结交流”的教学流程,积极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努力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探究精神。
4. 教学流程:
引入课题→探究1:证明空气的存在
→探究2:探讨空气成分(包括:空气中有哪些物质;科学家探索空气成分的历史)
→探究3: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4、学习目标
1. 掌握测定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的实验方法。
2. 了解空气的主要成分,各成分占空气体积的体积分数。
3. 知道物质的组成;明确概念,能区分混合物和纯净物。
5、教学方法:演示实验法、自学指导法、讨论法等教学方法。
6、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
谜语:(打一物质)
一物到处有,用棒赶不走;
眼睛看不见,手摸也没有;
咀嚼无滋味,没它活不久。
导入新课: 第二单元 我们周围的空气
第一课题 空 气
(2)展示目标(全班女生读学习目标):(见上面)
(3)学习指导
主题1.空气是真实存在的。
想一想:列举事实或者演示实验说明(证明)空气是真实存在的。
[提示]:同桌的同学,前后桌的同学可以小声讨论
1.瘪的密实袋开袋后抖动,然后封好
答:双手挤压,有压力。
2.吹密封瓶内(如图)的气球,能否吹大?(叫几名学生上来吹密封瓶内的气球)
答:吹不大,因为瓶子内和气球内的气压同时增大
3.扇子朝脸扇、树叶在动
答:有风
4.给车胎打气
答:涨起来
主题2. 空气是由什么组分组成的呢?(是单一的组分,还是多种组分组成的)
[提示]:同桌的同学,前后桌的同学可以小声讨论
学生根据已有知识,联系生活经验,收集到的事实可能有:
1 动物进行呼吸作用需要氧气,并放出二氧化碳;
2 植物进行光合作用要吸收水和二氧化碳,并放出氧气;
3 煤等燃料燃烧需要消耗氧气并放出二氧化碳;
4 夏天,从冰箱里拿出冰矿泉水,片刻后,矿泉水瓶外壁就会有水珠凝结;
5 酥脆的饼干在空气中长时间放置会受潮变软……
做出结论:空气中含有氧气、二氧化碳、水蒸气和其他杂质(如尘埃)等多种物质。
思维延伸:空气中还有其他成分吗?
学生自主学习1:引导学生看书第26页,学习科学家拉瓦锡对空气成分的研究过程。 拉瓦锡通过这一实验得出了什么结论?
获得结论:空气中含有氧气、氮气、二氧化碳、水蒸气和其他杂质(如尘埃)等多种物质。
主题3.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九年级化学第一次的定量实验)
你能测定出老师带来的实验中,广口瓶里氧气的体积吗?
[提示]:同桌的同学,前后桌的同学可以小声讨论
1.学生的设计方法可能有:
①想办法把氧气拿出来,直接测氧气的体积;
②换一个矿泉水瓶子,想办法把瓶内的氧气消耗掉,看瓶子变瘪了多少;
③利用拉瓦锡的实验方法再进行实验;
2.思维迁移:教师提供如右图的实验装置及红磷,我们能否利用它来测定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呢?
[知识背景]
磷+氧气 点燃 五氧化二磷(白色固体)
五氧化二磷可溶于水
3.实验探索:多媒体播放实验2-1,提示学生观察现象并思考产生此现象的原因。
【实验现象】
1 红磷燃烧产生大量的白烟,放出热量。
2 冷却后,打开止水弹簧夹,水顺着导管流入集气瓶,进入集气瓶中水
的体积约占瓶内空间的1/5。
变化的文字表达式:磷+氧气 点燃 五氧化二磷
【实验结论】
氧气约占空气体积的1/5
4. 提问讲评
(1)在实验中如果进入的水体积小于集气瓶空气总体积的1/5,是什么原因?
a.红磷的用量不足或集气瓶中的氧气没有消耗完。
b.未冷却至室温就打开弹簧夹。
c.装置漏气。
d.导管中还残留有一些水。
(2)集气瓶中先加少量水的作用?
a.防止燃着的红磷溅在集气瓶上,使集气瓶炸裂
b.吸收生成的白烟五氧化二磷同时降温
(3)集气瓶中的水为什么会上升?
答:红磷燃烧消耗氧气,导致集气瓶内气压减小,外界大气压大于集气瓶内的气压,所以水就被压到集气瓶中了
(4)根据实验现象,分析瓶内剩余气体具有怎样的性质
答:无色、气体,难溶于水,不能燃烧,也不能支持燃烧
(5)红磷燃烧后生成的“大量白烟”可以说“大量白雾”吗?
答:不能,烟是固体微粒;雾是小液滴。
(6)能否用木炭(C)、硫(s)、细铁丝(Fe)代替红磷?为什么?
答:不能,因为木炭和硫分别与氧气反应后,生成物都是气体,密闭容器内的压强几乎不变,因而不能使水进入集气瓶中,也就无法测出空气中氧气的含量,而铁丝在空气中不能燃烧,它只有在纯净的氧气中才燃烧。
5.空气组成的结论(定量的)
学生自主学习2:看书第27页(在19世纪末以前,人们深信空气中仅含有氧气和氮气。两个自然段.)获得空气中各气体体积组成的结论
【巩固练习】
1. 小白鼠在装有空气的密闭容器中可存活一段时间,说明空气有 ( )
2. 石灰水长期露置在空气中表面会出现白膜,说明空气中有 ( )
3. 夏天盛放冰棒的杯子外壁上面附有一层水珠,说明空气中有 ( )
4. 食品袋内充入空气中的一种气体可延长食品保质期,这种物质可能是( )
主题4. 混合物和纯净物
学生自主学习3:看书第27页最后两个自然段,获得结论。
混合物: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混合而成的物质叫做混合物。(不能用具体的化学符号表示。)
如:空气
纯净物: 由一种物质组成的物质叫做纯净物(纯净物可以用具体的化学符号表示。)
如:氧气(O2)、氮气(N2)、二氧化碳(CO2)等
注意:判断一种物质是纯净物,还是混合物,关键是看这种物质由几种物质组成,不能与物质的名称混淆。如酒,是混合物,酒精是纯净物,冰水共存物,实际是纯净物。
(四)反馈检测
1.法国化学家 首先用实验的的方法证明了空气主要是由氧气和氮气组成。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是 ,它的体积约占空气总体积的 ;含量居第二位的气体是 ,它大约占空气体积的百分比是 。
2.澄清石灰水长期露置于空气中会逐渐变浑浊(与生物课上向石灰水中吹气的实验原理是一样的),可证明空气中含有少量的 ;盛有冰水的杯子,放在常温下的空气中,外壁会潮湿,这说明空气中含有 ;镁条在空气中能燃烧,说明空气中含有 。
3.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通常状况下,空气是无色无味的气体
B.通常状况下,无色无味的气体一定是空气
C.空气不是单一物质,而是由多种气体组成的混合物
D.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约为21%
4.生活离不开水,下列各种“水”属于纯净物的是( )
A 矿泉水 B蒸馏水 C红墨水 D 自来水
(5)拓展升华
1. 认识相似装置
2.用来测定空气成分的方法很多,如图所示的是小明用红磷在空气中燃烧的测定方法。实验过程是:
第一步:将集气瓶容积划分为五等份,并做好标记。
第二步:点燃燃烧匙内的红磷,伸入集气瓶中并把塞子塞紧。
第三步:待红磷熄灭并冷却后,打开弹簧夹,发现水被吸入集气瓶中,进入集气瓶中水的体积约为集气瓶总容积的1/5。
请回答下列问题:
(1)上面的实验同时证明了氮气有 的化学性质。
(2)实验完毕,若进入集气瓶中水的体积不到总容积的1/5,你认为导致这一结果的原因可能是 。
(3)某同学对实验进行反思后,提出了改进方法(如图2所示),你认为改进的有点是 。
图2
(六)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还有什么疑问?
(老师根据同学们做课堂练习的情况以及同学们课堂的总结情况,再整体地做出归纳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