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信息的传递》教学设计
课题 第二单元 第四章 第二节 信息的传递(课题内容)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1、概述神经系统的组成2、概述神经系统的功能3、概述神经元的组成与功能二、过程和方法: 1、分组学习讨论,提高学生知识归纳能力2、培养学生合作学习、自主学习的习惯3、结合生活实际,培养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培养学生爱护生命,团结协作的情感;培养合作探究意识及创新意识
学情分析 信息的传递涉及人体的许多微观结构,如神经元等学生的知识基础较薄弱,同时本节课的新名词术语较多,学生接受起来有一定的困难。因此在学习本节知识时,一定注意微观知识与宏观现象的联系,减少学生被动的机械记忆。
重点难点 重点:神经系统的组成与功能难点:神经元的组成与功能
教学方法 直观教学法、实验教学法、合作学习法
教具学具 教学图片、教学动画等
教学流程图 通过复习上节内容,从而引入本课书---演示学习目标,让学生了解所要解决问题点---演示预习提纲,让学生根据提纲阅读课文---神经系统的组成及功能---神经元的结构与功能---知识小结---练习、作业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复习引入 1.视觉的形成过程2.听觉的形成过程 思考、回答问题。 复习巩固问题引入
演示本节学习目标 1、概述神经系统的组成(重点) 2、描述神经系统的功能(重点) 3、概述神经元的组成(重难点) 4、描述神经元的功能(重难点) 学生观看教师讲解 了解本节学习方向及应解决的问题
演示预习提纲 1、神经系统分为哪两个部分? 2、中枢神经系统包括什么? 3、周围神经系统包括什么? 4、什么叫脊神经? 5、什么叫脑神经? 6、神经系统的主要功能是什么? 7、什么叫神经元?包括几部分? 8、神经元的功能是什么? 学生根据学习提纲去阅读课文,并把相关问题解决。学生回答问题 带着问题阅读课文,提高学习学习兴趣
神经系统的组成 神经系统的组成:中枢神经系统和周围神经系统中枢神经系统:脑和脊髓周围神经系统:脑神经和脊神经 学生总结学生阅读学生讨论结合图片学习 图文学习激发兴趣
神经系统的功能 调节人体的各种生命活动。对外:对外界的各种刺激作出反应对内:对体内的微小变化,作出迅速、准确的反应 学生思考联系生活实际 结合例子,激发学生兴趣
神经细胞 又叫神经元,是构成神经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神经元包括细胞体和突起。 其中,突起又包括树突和轴突。轴突或长的树突以及套在其外面的髓鞘构成神经纤维。其末端的细小分支叫做神经末梢。 学生阅读相关文字内容,把相应知识点标注出来 知识总结合作学习
神经细胞模式图 演示空白模式图,让学生思考: 学生进行思考作答 巩固知识图文结合
神经元的基本功能 树突:接收外界信息 轴突:将接收的信息传递出去 基本功能:接收刺激,产生并传导冲动。 通过教师的讲述,自己总结相应知识,并在课本上标注。通过阅读加深理解能力 图文结合激发兴趣
知识小结
板书设计
第二节 信息的传递一、神经系统的组成1.中枢神经系统:脑和脊髓2.周围神经系统:脑神经和脊神经二、神经系统的功能调节人体的各种生命活动。1.对外:对外界的各种刺激作出反应2.对内:对体内的微小变化,作出迅速、准确的反应三、神经细胞---神经元神经元包括细胞体和突起。 其中,突起又包括树突和轴突。树突:接收外界信息 轴突:将接收的信息传递出去 基本功能:接收刺激,产生并传导冲动。
课后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