冀教版7下生物 4.3信息的处理 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冀教版7下生物 4.3信息的处理 教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33.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冀教版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2-06-07 18:20:0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4.3 信息的处理
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反射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概述人体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反射。举例说明反射弧的基本结构。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图片与模型,认识反射弧的组成部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认识人体神经系统,关注神经系统的健康和卫生。
二、重点难点
重点:举例说明反射弧的基本结构。
难点:区分条件反射和非条件反射。
三、课时安排:一课时
四、教学过程
1、复习
回忆我们上节课学习过的内容:神经系统的组成部分有哪些?神经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什么?它的结构是?
导入:刚开始学自行车时,你能掌握身体的平衡吗?当自行车要倒时,你最初的反应是怎样的?当一个物体在你眼前突然出现时,你会有何反应?出现这些现象的原因是什么?
我们都有这样的生活经历,当手突然碰到很烫的东西时,手就会立刻缩回来。人体对不同的刺激的反应,都是通过神经系统来调节的,你知道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什么吗?
其实,这都是神经调节的具体表现,这些反应我们称为反射。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就是反射。
2、实验:膝跳反射
请两位同学到讲台上做实验员(带一把椅子)
过程:
①A同学坐在椅子上,一条腿搭在另一条腿上(二郎腿),要自然,腿部的肌肉一定不能紧张,要很放松,否则实验不能成功;
B同学用手掌内侧边缘叩击A同学膝盖下的韧带,注意:在叩击膝盖下面的韧带时,要先用手摸到髌骨的下沿,找到要叩击的部位;叩击的力量不一定要很大,但速度一定要快,而且叩击部位要准确。
分析:在实验中,用手掌内侧边缘快速地扣击膝盖下位的韧带,这对韧带来说是什么呢?
(是一种刺激。小腿突然跳起是对这种刺激所发生的反应。这种反射叫做膝跳反射)
叩击韧带时,小腿以膝盖为轴,突然地跳起来──迅速前伸。这种反射很小的孩子就有,是生来就有的。
②请受试者有意识控制膝盖,在这种情况下,重复实验,看看反应如何?
学生再次实验。分析实验结果。发现仍然出现膝跳反射。说明膝跳反射不受大脑的控制。
思考:膝跳反射受大脑控制吗?受试者会不会产生被叩膝的感觉?
膝跳反射来不及思考,有关的神经中枢在脊髓内,所以不受大脑的控制。但是,在完成膝跳反射的同时,脊髓中通向大脑的神经会将这一神经冲动传往大脑,使人感觉到膝盖被叩击了。
反射:是指人(或动物)通过神经系统,对外界或内部的各种刺激所发生的有规律的反应。
为什么有的反射可以不受大脑控制呢?要弄清这个问题,需要研究反射的结构基础——反射弧。
3、反射弧
阅读课本P77相关文字与图片,找到膝跳反射反射弧的组成部分。
感受器:指感觉神经末梢或者接受刺激的结构。可以接受刺激并产生神经冲动。
传入神经:神经冲动通过传入神经传到脊髓的膝跳反射中枢。
神经中枢:神经中枢的神经元接受冲动信号,并将冲动传导到传出神经。
传出神经:神经冲动沿着传出神经传到效应器。
效应器:指运动神经末梢及其所支配的肌肉或者腺体等。接收到冲动信号,做出收缩反应并带动小腿向前踢。
不同的反射有不同的反射弧。
例:缩手反射。请同学们思考,受试者是先感觉到烫还是先缩手?
注意:有刺激才能引起反射。反射弧必须是完整的才能完成反射。反射弧的任何一部分受损,反射都不能发生。
反射的意义:人体通过各种简单或复杂的反射,来调节自身的生命活动,从而能够对体内外的刺激迅速作出适当的反应。
4、条件反射和非条件反射
像缩手反射、膝跳反射、吮吸反射、排尿反射等都是相对来说比较简单的反射,下面我们再看一个例子:望梅止渴。
人类在吃到酸梅时,会分泌唾液吗?看到呢?谈到呢?
分析:吃梅止渴(中枢在脑干,人和某些动物都会):酸味刺激——味觉感受器——神经中枢——唾液腺——分泌唾液。
望梅止渴(大脑皮层参与,人和某些动物都会):形态刺激——视觉感受器——视觉中枢——大脑皮层神经中枢——唾液腺——分泌唾液。
谈梅止渴(大脑皮层语言中枢参与,人类特有):语言刺激——听觉感受器——语言中枢——大脑皮层神经中枢——唾液腺——分泌唾液。
人类的反射有条件反射和非条件反射两类。
非条件反射:生来就有,不用学习就会的先天性反射。由大脑皮层以下的神经中枢(脑干、脊髓)参与完成,是一种比较低级的神经活动。比如:吮吸反射(婴儿生下来就会吸吮)
条件反射:是在生活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后天性反射,是一种高级神经活动。建立在非条件反射的基础上,在大脑皮层的参与下才能建立。比如:动物杂技表演、学生听到上课铃响了马上进教室。这个内容我们放在下节课再来学习。
刚才我们说到非条件反射由大脑皮层以下的神经中枢完成,最主要的是脊髓。脊髓是细细的管束状的神经结构,位于脊柱的椎管内且被脊椎保护;是源自脑的中枢神经系统延伸部分。上端与脑相连,下端与第一腰椎下缘齐平。内部由灰质(主要是神经元的细胞体)和白质(主要是神经纤维)组成。由脊髓发出脊神经,分布在躯干和四肢的皮肤、肌肉里。不仅具有反射的功能,还具有传导的功能,是脑与躯干、内脏之间的联系通路。
我们身体的大部分感觉,除了头部之外,都必须通过脊髓传递到大脑,大脑发出的命令也由脊髓传递到身体的各处。如果脊髓的某个部位受到损伤,它所控制的身体相应部位的感觉就会丧失或者造成瘫痪。比如上节课我们看到过的小儿麻痹症患者走路的样子,这就是脊髓灰质炎病毒通过消化道或呼吸道侵入婴儿的脊髓,并且破坏脊髓中的运动神经元,留下肢体萎缩、畸形等后遗症,可以通过口服糖丸——脊髓灰质炎疫苗来预防。
5、拓展:多种类型的神经元(开眼界)
6、作业:当堂练、课时练
课后题:小孩避雨的活动,是不是反射 从接受刺激到作出反应的途径是怎样的
耳、眼—神经—大脑的神经中枢—脊髓与大脑相通的神经—脊神经—与下肢活动相关的肌肉。
五、教学反思
让学生亲自参与实验,大家的学习热情高涨。174班一组实验员互换,全部成功;173前后换了7组,只有2组成功。我反思后认为失败的原因可能有:被叩击者双腿用力了,不够放松;实验员叩击的位置不正确。175和176有所注意,均1组成功,由于时间富裕,另外叫了2组体验一下。
学生理解了膝跳反射,再理解缩手反射就很容易。此时提出更为复杂的“望梅止渴”,学生无法正确解释,又直觉认为这也是一种反射活动,好奇心和求知欲旺盛。由“吃梅”“看梅”到“谈梅”,层层递进,诱导学生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