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质量 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初步认识质量的概念,知道质量的单位及其换算关系.
2.知道质量是物体本身的一种属性,它不随物体的位置、状态、形状的变化而变化.
3.了解常见的测量质量的工具及托盘天.平的构造.
4.对常见物体的质量形成较为具体的量级观念.
二、能力目标
培养观察、对比、分析、归纳等能力.
三、情感目标
1.通过介绍神舟系列载人飞船,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2.通过了解质量知识的广泛应用,培养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
【教学重点】
1.质量的概念.
2.质量的单位和换算.
【教学难点】
质量是物体一个基本属性,与物体的状态、形状、所处的空间位置变化无关.
【教学用具】
托盘天平和砝码多套,多媒体课件.
【教学方法】
1、 具体采用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
1.充分联系生活,利用多媒体课件,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引导他们从大量的现象中提取本质的方法.
2.鼓励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探究,使学生学会思考,学会合作,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
2、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课件显示自行车图片
1.自行车主要是用哪些材料制成的
点明:自行车为物体,钢铁橡胶等称为物质.
2.铁锤、铁钉、桌子、椅子这些物体分别由哪些物质组成
点明:所有物体都是由物质组成.
设计意图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前提".新课伊始,我创设了学生常见的"自行车"情境图,使学生对"物体"、"物质"的模糊理解顿时变得清晰明了,为学习新知识作好铺垫.
二、联系生活,学习新知
(一)巧妙设问,直奔重点--学习质量的概念.
课件显示铁锤、铁钉、桌子、椅子图片
1.这些物体都是由哪些物质组成
2.它们所含物质的多少是否一样
引导学生观察,归纳得出:
a.铁锤比铁钉含铁多;
b.桌子比椅子含有木材多.
讲解 由此我们知道组成物体的物质有多有少.
物理学中把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叫做 物体的质量.
(设计意图 针对质量的概念比较抽象、难理解,我采用对比铁锤、铁钉;桌子、椅子等生活中常见的物体,明白"组成物体的物质有多有少".从而归纳出质量的概念.老师有意识的引导,学生凭借生活经验,轻而易举地掌握了质量的概念. )
(二)顺势而导,化难为易--掌握质量的基本属性
课件显示铁块铸成铁锅的照片
1.铁块铸成铁锅,什么改变 假设没有任何损失,质量变不变
(物体的形状变了 质量没有变化) 课件显示冰块溶化成水的照片
2.冰块溶化成水,什么改变 质量变不变
(物体的状态变了 质量没有变化)
3.宇航员离开地球来到太空什么改变 质量变不变
我国自行研制的"神舟五号""神舟六号"载人飞船已成功把杨利伟、费俊龙、聂海胜等宇航员送入太空,2008年将要发射的神舟七号届时将实现宇航员出舱,这是宇航员在太空漫步的图片.
我们从市场上买了多少质量的水果,带回家水果的质量有没有变
(空闻位置变了 质量没有变化)
小结 只要物体中含有物质的多少不变,
它的质量就不变.可见物体的质量不随物体的形状、位置、状态而改变.
质量是物体的一个基本属性,与物体的状态、形状、所处的空间位置变化无关.
(设计意图 质量是物体一个基本属性。是本节课的难点.我从学生的认知特点和规律出发,分别围绕"形状、位置、状态"创设三个情景,如:"神舟五号""神舟六号"载人飞船是中华民族的骄傲,让学生了解前沿科学,关心科技发展,并产生民族自豪感;从"市场上买了水果带回家"的现象又是学生熟悉的身边事,这样化抽象为具体,化难为易,直观形象地使学生懂得"物体的质量不随物体的形状、位置、状态而改变".)
(三)合作探究,再奔重点--学习质量的单位
1.请学生自学书本有关质量单位的内容.
思考:质量有哪些单位呢 符号各是什么 它们之间是怎样换算关系
2.学生自主探究,同伴合作.
3.师生互动,交流反馈.
(设计意图 《物理课程标准》注重科学探究,提倡学习方式多样化。我留给学生充分的时间自主探究后,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并组织讨论。使学生在讨论的过程中学会合作,使所有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根据学生的反馈情况,老师有的放失,适当点拨.这样既提高了效率,又培养了学生探究合作的能力.)
4.简介国际千克原器
(底面直径和柱高均为39 mm的铂铱合金圆柱体,它的质量是kg的标准)
5.感知常见物品,加深了解
过渡:对于质量单位,和我们的生活联系非常紧密,很多商品上都标出了质量值.鼓励学生多观察,做生活的有心人.
a.出示大米包装袋、饼干、方便面 等
b.请同学们看书上的图片内容.
6.练习
5 t= kg 50 kg= g
lO g= mg 50 mg= g.
设计意图 本环节充分体现了生活与物理紧密联系的原则,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生活的理念.让学生感到物理并不是高深莫测,难以理解的理论,对物理学科产生亲切感,知道生活中处处有物理.
(四)观察实物,具体感知--了解质量的测量工具
1.介绍常用测量质量的工具
你们知道哪些工具可以测量质量呢
学生讨论交流.教师课件显示一些测量工具.
着重指出:杆秤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发明的。已经应用了许多年,但由于精确度不够,后来人们又发明了台秤,电子秤,希望同学们今后能发明出更便于使用、更精确的测量质量的仪器.
过渡:虽然目前测量质量的仪器很多,但我们在学校实验室中常使用天平测量质量.常见的天平有托盘天平和物理天平.由于托盘天平使用较简便,因此我们要掌握托盘天平的使用方法,这节课我们先来了解天平的构造.
2.了解托盘天平的构造,认识托盘天平主要部件的名称.
(托盘天平的构造:底座、横梁、托盘、平衡螺母、指针、分度标尺、游码、称量标尺)
三、归纳总结.加深记忆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相信大家都有一定的
感受,谁愿意谈谈,让同学们分享自己的收获.
1.质量是物体的基本属性.
2.质量的单位.
3.质量的测量工具.
小结 大家谈得非常精彩,希望你们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一是能掌握所学知识、二是能学以致用.
四、实践应用。巩固知识
(一)判断
1.一块铁从空气中放入水中时质量变大 ( )
2.一支粉笔在黑板上写字变短了,质量没变( )
(二)在横线上填上合适的单位 '
1.一个成年人的质量约为60 .
2.一个苹果的质量大约是150 .
4 /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