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7张PPT)
大一统王朝的兴衰
第4课 西汉与东汉(BC202——AD220)
第4课
西汉和东汉
导言
▲ 东汉铜奔马(俗称:“马踏飞燕”)
甘肃省武威市雷台汉墓出土
中国旅游的标志
▲ “马踏匈奴”石刻
西汉大司马骠骑将军霍去病墓
第4课
西汉和东汉
西汉建立
西汉灭亡
东汉建立
东汉灭亡
两汉时期的基本历史线索
BC202
AD9
25
220
汉与匈奴的初遇
文景之治
光武中兴
BC141
BC87
武帝时代
大一统王朝的强盛
马邑之谋
卫青、霍去病三次大规模进击匈奴
BC60
匈奴内乱,放弃西域,汉设置西域都护府
昭君出塞
与匈奴关系恶化
王莽改制
匈奴分裂为南北两部
窦固、窦宪大败北匈奴匈奴汗国至此彻底崩溃
东汉中后期
大一统王朝的衰落
184
黄巾起义
第4课
西汉和东汉
冒顿:陛下独立,孤偾独居。两主不乐,无以自虞,愿以所有,易其所无。
吕后:年老气衰,发齿堕落,行步失度,单于过听,不足以自污。
——《汉书·匈奴传》
白登之围(BC201)
思考:汉初,在双方关系中,汉匈各处于什么地位?为什么?
地点:白登山(山西大同东北马铺山)
参战方:西汉与匈奴
指挥官:刘邦、冒顿单于
结果:匈奴围困汉军七日,刘邦“乃使使间厚遗阏氏”,成功逃脱。
第4课
西汉和东汉
汉兴,接秦之敝(同弊)……,民失作业,而大饥馑。凡米石五千,人相食,死者过半……,自天子不能具醇驷(四匹马的毛色一样),而将相或乘牛车。
至武帝之初七十年间,国家亡事,非遇水旱,则民人给家足,都鄙廪庾尽满,而府库余财。京师之钱累百钜万,贯朽而不可校。太仓之粟,陈陈相因,充溢露积于外,腐败不可食。
黄老
无为
轻徭薄赋
提倡节俭
与民休息
和亲匈奴
文景之治——大一统王朝的恢复
第4课
西汉和东汉
汉武帝时代——大一统王朝的强盛
思考:汉武帝要想彻底击败匈奴这一强劲的对手,应该从哪些方面做出准备?
集中权力:专制制度加强
1
2
积攒粮饷:实行统制经济
3
选拔人才:察举制的推行
4
寻觅盟友:张骞出使西域
5
坚定信仰:思想定于一尊
尚书令
侍 中
常 侍
丞 相
御史大夫
太 尉
皇 帝
九 卿
中 朝
外 朝
虽置三公
事归台阁
执行机构
决策机构
中外朝
第4课
西汉和东汉
(一)集中权力:专制制度加强
第4课
西汉和东汉
(一)集中权力:专制制度加强
推恩令的颁布
大国不过十余城,小侯不过十余里
第4课
西汉和东汉
(一)集中权力:专制制度加强
汉武帝将全国分为13个州部,每州派刺史一人,代表朝廷监视州部内的地方官吏、豪强及其子弟,严禁他们为非作歹。
刺史六条问事
一、豪强强占田宅超过定制,以强凌弱;
二、郡国长官背公向私,侵渔百姓;
三、郡国长官不恤百姓,肆意杀人;
四、郡国长官任人不当,徇私弃贤;
五、郡国长官的子弟付势欺人,为非作歹;
六、郡国长官与豪强勾结,背令枉法。
汉武帝还任用酷吏治理地方,严厉打击豪强、游侠。
第4课
西汉和东汉
(二)积攒粮饷:实行统制经济
为了补给财用,元狩中,武帝打破商人不得为吏的禁令,任用大盐商东郭咸阳、大冶铁家孔仅为大农丞领盐铁事,任用洛阳贾人子桑弘羊主持算计。
——范文澜《中国通史简编》
盐铁官营
均输平准
算缗告缗
改革币制
统制
经济
得民财物以亿计,于是商贾中家以上大率破。
——司马迁《史记·平准书》
思考:统制经济政策的实施,会给汉王朝造成什么样的影响?
第4课
西汉和东汉
(五)坚定信仰:思想定于一尊
董仲舒
▲ 《春秋》大一统者,天地之常经,古今之通谊也。……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
▲ 天子受命于天,天下受命于天子。受命之君,天意之所予也。
▲ 凡灾异之本,尽生于国家之失。国家之失乃始萌芽,而天出灾害以谴告之。
——《汉书·董仲舒传》
尊崇儒术
君权神授
天人感应
融合多家思想,包容性;直面社会现实,时代性;
服务封建皇权,政治性;糅入神学理论,神秘性。
第4课
西汉和东汉
(六)开疆拓土:征伐四夷天下平
▲ 前127年,卫青夺回河南地
▲ 前121年,霍去病出陇西,又出北地,夺回祁连山与河西。设置“河西四郡”(武威、张掖、酒泉、敦煌)
▲ 前119年,卫青由定襄至赵信城。霍去病至代郡,大坡左贤王,北征至瀚海。
亡我祁连山,
使我六畜不蕃息;
失我燕支山,
使我嫁妇无颜色
北——击匈奴
南——征百越
西——通西域
东——灭朝鲜
第4课
西汉和东汉
(一)最高统治者的错误:王莽改制
▲ 王莽建新朝后,把汉宣帝颁给呼韩邪单于的金质“汉匈奴单于玺”索回,另发“新匈奴单于章”,蓄意压低单于的政治地位;将“匈奴单于”称号改为“恭奴善于”,后改为“降奴服于”。激起了匈奴的不满,连年侵扰北方边塞。西域诸国先后沦入匈奴势力范围。
任己而不师古,秦氏以之致亡;师古而不适用,王莽以之身灭。 沈约《宋书》
王莽法令……没有一件能够真正推行而达到目的。 吕思勉《秦汉史》
中国第一位社会主义者。 胡适《王莽》
第4课
西汉和东汉
(二)朝廷内部的危机:外戚与宦官轮流专政
序号 皇帝 即位年龄 死亡年龄
… …… …… ……
4 和帝 10 27
5 殇帝 1 2
6 安帝 13 31
7 顺帝 11 30
8 冲帝 2 3
9 质帝 8 9
10 桓帝 15 36
11 灵帝 12 34
12 少帝 14 14
13 献帝 9 54
思考:为什么在东汉中后期会出现外戚和宦官轮流专政的现象?
直如弦,死道边。曲如钩,反封侯。
质帝称梁冀“跋扈将军”,梁冀怒,进鸩加煮饼,帝即日崩。
灵帝:张常侍是我父,赵常侍是我母。
第4课
西汉和东汉
(三)基层控制的松弛:豪强势力的坐大
▲ 追随刘秀一统天下的28员大将,成为朝廷新贵,权倾朝野,并逐渐形成“累世公卿”集团,即豪强地主。他们占有大量的土地和人口,形成自成一体的庄园。
▲ (东汉豪强地主南阳樊氏)治田殖至三百顷。广起庐舍,高楼连阁,波陂灌注,竹木成林,六畜放牧,鱼蠃梨果,檀棘桑麻,闭门成市,兵弩器械,资至百万。
政治上:累世公卿
经济上:自给自足、拥有雄厚财力
军事上:拥有私人武装力量
第4课
西汉和东汉
(四)社会矛盾的累积:农民起义的爆发
绿林、赤眉
大起义
黄巾起义
军阀割据出现
东汉名存实亡
第4课
西汉和东汉
本课总结:大一统与中国古代的治乱循环
《春秋》所以大一统者,六合同风,九州共贯也。
——《汉书·王吉传》
轻徭薄赋
减轻刑罚
与民休息
皇权加强
经济统制
思想专制
皇权旁落
土地兼并
赋役减少
天灾人祸
社会动乱
群雄并起
其兴也勃焉
其亡也忽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