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史料实证中走进历史史事
——部编教材《挽救民族危亡的斗争》教学设计
一、设计思路
部编教材《中外历史纲要》(上)第18课《挽救民族危亡的斗争》是该教材第五单元《晚清时期的内忧外患与救亡图存》的第三课,教学内容有“戊戌维新运动”、“义和团运动”、“八国联军侵华”、“民族危机的加深”四目。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版2020年修订)对这一单元的教学要求是:认识列强侵华对中国社会的影响,概述晚清时期中国人民反抗外来侵略的斗争事迹,理解其性质和意义;认识社会各阶级为挽救危局所作的努力及存在的局限性。
据此笔者认为本课教学重心应该放在19世纪末民族危亡背景下出现的戊戌维新与义和团这两场运动。从学术研究看:对戊戌维新运动,学界通常是从变法目的、内容和影响角度肯定这场运动,同时也对导致运动最终失败的原因进行了多方面的探讨。义和团运动,学界充分肯定这场运动的反帝爱国性质,最终使列强放弃了瓜分中国的企图,同时也指出这场运动所具有的盲目排外的局限性。部分学者认为这场运动从最终效果看是一场误国的悲剧。总的来说,戊戌维新运动代表了当时改革的方向——近代化,是中国知识分子和清政府内部的开明人士在中国民族危机背景下做出的符合历史潮流的选择;而义和团运动作为中国下层民众挽救民族危亡的斗争,具有强烈的反帝爱国倾向,但也存在着缺乏理性思考,盲目排外的局限性,19世纪末的这两场运动由于各自的局限性都不能挽救民族危机,特别是义和团运动更被清政府所利用,从而引发了八国联军侵华战和由此带来的民族危机的加深。基于以上分析,本课的教学重点是挽救民族危亡的两场斗争主要体现在第一、二目,第三和第四目是挽救民族危亡的斗争的结果。从教学资源角度看,围绕“戊戌维新运动”与“义和团运动”,有大量可供研讨的史料,学术界对不少具体问题还存在争议。从学情分析看,学生学习本课的疑点主要围绕在为什么这两场运动未能挽救危亡?对戊戌维新运动与义和团运动的评价等。
基于以上综合分析,笔者确定了本课的课魂:民族危难之时,只有基于理性走向近代化,并采取恰当的策略才有可能挽狂澜于既倒。与此相对应,设计了由三个主问题构成的问题链:戊戌维新运动的改革方向及其局限?义和团运动是爱国还是误国?挽救危亡的斗争为什么最终没有阻止危机的加深?依据课魂及问题链,将教材整合成以下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戊戌维新运动—战略与策略,主要讲授戊戌维新运动的相关史实以及历史评价;第二部分:义和团运动——爱国与误国,主要讲授义和团运动的相关史实以及历史评价;第三部分:挽救危亡与危机的加深,简要讲授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及《辛丑条约》的签订,使得民族危机进一步加深;同时探讨两场挽救民族危亡的斗争为什么最终没能阻止危机的加深,以此点明本课主旨:民族危难之时,只有基于理性走向近代化,并采取恰当的策略才有可能挽狂澜于既倒。
二、教学目标
基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时空框架和民族危机的时代底色,借助问题链的引导,通过对不同类型史料的解读和互证,了解戊戌维新运动和义和团运动的基本史实和局限,了解《辛丑条约》签订后民族危机加深的史实,认识到民族危难之时,只有基于理性走向近代化,并采取恰当的策略才有可能挽狂澜于既倒。在关注五大学科素养涵养的同时,聚焦史料实证这一核心素养的培育。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戊戌维新运动的基本史实和评价。
教学难点:义和团运动的历史评价。
四、教学过程
【导入】
材料1:初中教材“戊戌维新运动”的相关图片(略)
问题1:关于“戊戌维新运动”,同学们了解些什么?能说说这个重大历史事件发展进程中的几个关键点吗?(背景?序幕?开始?结束?)
问题2:关于这场运动留下了不少历史之谜(对于其中的一些具体史事,记载各不相同,历史学家们也有不同看法)。你们听说过吗?
教师总结:公车上书、光绪帝“衣带诏”、袁世凯告密、谭嗣同绝命诗等。
问题3:教材是如何处理这些历史之谜的呢?(如何表述?)
教师过渡:我们先来看看“戊戌维新运动”的基本过程与基本内容。然后再探讨“公车上书”这一历史谜团。
【设计意图】这是一个史料实证型的问题链导入设计。采用这样的问题链导入,第一问引导学生回顾旧知,并以此直接切入本课内容,完成本课教学重点的知识脉络梳理;第二问呼应本课学科核心素养培育之重心“史料实证”,为进入这个环节作好铺垫;第三问回归课本,指导学生深度研读教材。
环节一:戊戌维新运动——战略与策略
教师过渡:19世纪末,在一群知识分子的推动下,中国出现了戊戌维新运动。这场运动虽然发生在近代,却留下了不少谜团,限于时间关系,今天只讨论其中一个,即康有为、梁启超领导的“公车上书”这一史事是否存在?
材料2:1899年1月,康有为在回忆“公车上书” 时说:“再命大学士李鸿章求和,议定割辽台,并偿款二万万两。三月二十一日电到北京,吾先知消息,即令卓如(梁启超)鼓动各省,并先鼓动粤中公车,上折拒和议,湖南人和之……时以士气可用,乃合十八省举人于松筠庵会议,与名者千二百人,以一昼二夜草万言书,请拒和、迁都、变法三者……至四月八日投递,则都察院以既以用宝(光绪帝批准和约),无法挽回,却不收。许多论著据此认为康有为发起和组织了“公车上书”,并将之视为资产阶级改良派走上政治舞台的标志。
一一摘编自《康南海自编年谱》等
材料3:材料二:茅海建详细查阅清朝军机处《随手档》《早事档》《上谕档》《电报档》《洋务档……等档案,提出:“从二月二十七日至四月二十一日,在不到两个月的日子里,上奏、代奏或电奏的次数达154次,加入的人数超过2464人次…四月初八日(5月2日),即康有为所称‘不收’其上书的当日,都察院代奏了官员举人的上书共计十五件。”“由此可以证明,康有为组织的十八行省公车联名上书,并非都察院不收,而是康有为根本没有去送。”
一一摘编自茅海建《戊戌变法史事考二集》
材料4:我的看法与茅先生刚好相反, 我认为就主要的过程和情节来看, 从《公车上书记序》到《杂记》再到《自编年谱》,是越来越真实了。 这道理也很简单, 康有为是亲身参与者, 他当然更了解事件的来龙去脉, 并且是写在秘不示人的《自编年谱》中, 既无公开宣传的功利, 又无避讳之考虑, 所以就更真实。
——《康有为与公车上书——读《“公车上书”考证补》献疑(二)
问题4:材料2是什么类型的史料?材料3学者研究所依据的史料属于什么性质史料?
问题5:比较材料2和材料3,对公车上书这一史事的阐述有何不同?材料4的学者倾向于哪种观点?
问题6:综合上述材料,你认为康有为组织过公车上书吗?理由?
问题7: 教材对公车上书的史事是如何表述的?为什么这样表述?
教师总结:材料2属于亲身经历者的个人回忆,是一手史料;材料3是当时的宫廷档案,也是属于一手史料;两则材料对公车上书这一史事的阐述的最大不同是,材料2康有为发起和组织了“公车上书”,但都察院未收;材料3的作者认为康有为组织多省举人联名上书,是一次流产的政治事件,即康有为组织的公车上书,并非都察院不收,而是康有为根本没有去送;材料2作为一手史料,对研究记述者或史事有较高史料价值,后来许多论著据此认为康有为发起和组织了“公车上书”;但近年来有学者对康有为组织公车上书这一史事提出质疑:认为康有为的个人回忆录可能蕴含着原作者“有意”以自己的文字左右时人和后人视听的可能性,同时材料3作者茅海建也依据大量宫廷档案的研究,对公车上书得出了不同的阐述。而材料4的作者却认为康有为秘不示人的《自编年谱》中, 既无公开宣传的功利, 又无避讳之考虑, 所以就更真实。由此可见,学界对公车上书这一史事存在较大争议,教材的表述因此极富弹性:“虽未送达”一词,可以理解为康有为上书了但未送达,也可理解为康有为没有上书。可见,教材编写是学术性与艺术性的统一。研读教材,要注意体会编写者的苦心。
【设计意图】本环节设计了一个重点突破型的问题链。第1问引导学生关注史料的性质;第2问引导学生认识到目前学界对公车上书这一史事的争议;第3问是一个开放性问题,引导学生在辨析三则史料的类型及价值的基础上,依据史料结合所学,得出自己的观点。第4问引导学生借助这一案例学会研读教材。总之,通过问题链的层层推进,培育学生的史料实证素养。
材料5:
政治 经济 军事 文化教育
裁并机构,精简人员,任用维新人士,准许百姓向朝廷上书等 设立农工商总局和铁路、矿产总局,鼓励私人兴办工矿企业 训练新式海陆军,裁剪旧军队等 废除八股文,开办新式学堂培养才人,翻译西方书籍,派人出国留学
材料6:
维新党的计划太轻率了,太危险了,每一个步骤都需要一位强者的勇气……皇帝的方向是正确的,但是他的顾问康有为和其它人等都缺乏工作经验,他们把足够九年吃的东西,不顾它的胃量和消化能力,在三个月之内都填塞给它吃了。
——(美)马士《中华帝国对外关系史》
问题8(核心问题1):结合材料5、6和所学,指出戊戌维新运动改革的方向(战略)及其局限(策略)是什么?
教师总结:这场改革涉及政治、经济、军事和文化教育等各个方面,改革的方向是引领中国走向近代化。运动推动了资本主义的发展和新思想的传播,冲击了旧式官僚体制;由于守旧势力强大,缺乏可靠社会基础,没有严密的组织,寄希望于并未完全掌握实权的皇帝,故而失败。总而言之,改革的方向是正确的,但改革的策略存在问题,这也体现了改革的某些局限性。
环节二:义和团运动——爱国斗争与误国悲剧
学生活动1:结合教材,梳理义和团运动的基本史实,完成下列表格。
背景 (甲午战争后,列强掀起瓜分狂潮,民族危机加剧;反洋教)
主要力量 (农民和手工业者等下层民众)
口号 (“扶清灭洋”)
活动范围 (山东、直隶等地农村)
问题9(核心问题2):结合表格,思考义和团运动是一场反帝爱国运动吗?
【设计意图】通过表格一方面梳理义和团运动的基本史实,另一方面辅之以设问,引导学生回到历史现场,了解义和团运动是在民族危机加剧且民众与西方洋教势力冲突的时代背景下兴起的,因此这场运动体现了当时参加运动的农民、手工业者等下层民众朴素的爱国逻辑,这场运动具有反帝爱国的性质。
材料7:
每一次齐射之后,我们都听到了刺耳的号叫声,只见红灯掉落了,溃散了,熄灭了。但是团民们仍然挥舞大刀长矛,高喊“义和拳!红灯照!”向车站前进。……他们中有一位师傅,是个脸色阴沉的高个子老头。走在前头的小孩子举着大旗,上面写着“义和团”三个大字。一排子弹射过去,大旗倒下了,又举了起来,接着又倒了下去。
——俄国记者契维茨基《八国联军目击记》
问题10:这则史料属于什么类型的史料?你从中读到了哪些信息?
教师总结:这则史料作为俄国记者“目击”记录,属于回忆类第一手史料。从这则史料可以获取的信息有:义和团中有孩子和老人的参与;交战双方武器悬殊,联军一方火枪,而义和团一方是大刀长矛;义和团成员非常英勇,不怕牺牲;同时也似乎有点无知。
问题11:上述材料只是一个外国记者的记述,反映的信息真实可靠吗?我们如何判断?
教师总结:判断是否真实可靠,可以借助其他史料的互证。
材料8:
团与洋人战,伤毙者以童子最多,年壮者次之,所谓老师、师兄者,受伤甚少。传言童子法力小,故多伤亡;年壮者法力不一,故有伤、有不伤;老师、师兄则多神术,枪弹炮弹近身则循衣而下,故无伤;人多信之。……临阵以童子为前队,年壮者居中,老师、师兄在后督战,见前队倒毙,即反奔。
——佚名《天津一月记》
问题12:这则史料是否能印证材料7中的关于义和团运动的历史信息呢?
教师总结:这则史料虽为佚名,但是经考证是当时的中国人的记述。 表明义和团运动中确有儿童存在,武器确实比较落后,而且儿童牺牲的比较多,与材料7的信息基本一致。
问题13:以上是我们从两则文字史料中得出的信息,那么还可以找到其他类型史料进一步互证吗?
材料9:
义和团部分成员合影
教师过渡:通过图片史料(义和团民的年龄结构、武器等)进一步验证了我们刚才的结论。
问题14:为什么有学者认为,义和团运动是一场误国的悲剧?
材料10:许多传教士和外国人、中国教民被杀,甚至“夙有不快者,即指为……。他们要消灭一切带“洋”字的东西,铁路、电线、机器、轮船等都在捣毁之列。有用洋物者“必杀无赦”……
——雷颐《义和团运动:一场无与伦比的历史悲剧》
材料11:
义和团揭帖
问题15:以上两则材料分别属于什么类型史料?反映出义和团运动有怎样的局限?
教师总结:两则材料分别属于文字史料和图片史料(二手史料和一手史料),共同反映了义和团运动以“扶清灭洋”为口号,仇视、滥杀洋人、中国教民和破坏一切外洋事物,这与历史发展趋势(近代化趋势)不符合,是逆趋势而行,因此这场运动具有盲目排外的局限。总之,这场运动一方面爱国反帝,另一方面又充分表现出了非理性的盲目排外,违背近代化历史潮流。
【设计意图】此环节设计了一个难点突破型的问题链。意在引导学生从史料中捕捉重要
信息,如义和团组成人员、运动局限等;同时通过多则不同类型史料的相互印证,引导学生认识到还原真实的历史需要借助其他史料互证;在解读史料用于证史之前,兼采其他记载以求旁证,培养史料实证的重要观念和方法。
教师过渡:义和团运动由于其盲目排外性,他们滥杀洋人、中国教民和破坏一切外洋事物达到疯狂的状态,并和清军联手攻打北京东郊民巷的使馆界达数月之久,引发了严重的后果,请看下图,这场运动成为那一场侵华战争的导火线呢?
材料12:
(
义和团运动和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形势图
)
教师总结:义和团运动成为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的导火线。
第三部分:挽救危亡与危机加深
问题16:八国联军侵华,最终迫使清政府签订《辛丑条约》,这个条约对中国意味着什么?
材料13:
(
▲
)《辛丑条约》签订现场
学生活动2:请根据教材完成《辛丑条约》内容的相关表格
内容 危害
赔款4.5亿两 加剧了中国的贫困和经济的衰败
划使馆界 国中之国”,成为列强策划侵略中国的大本营。
拆炮驻兵 严重破坏中国的主权完整
严禁反帝,惩办“首祸诸臣”,禁止华北科举考试 清政府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堕落为“洋人的朝廷”
教师总结:总而言之《辛丑条约》签订标志着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民族危机加深。
【设计意图】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与《辛丑条约》的签订,这部分内容学生初中已经有所了解,这一环节,通过表格的方式进一步顺理相关知识点,并且着重引导学生认识到《辛丑条约》签订的危害: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材料14:1900年6月6日)无论其会不会,但论其匪不匪。教民、拳民均为国家赤子,朝廷一视同仁,不分教、会。
——金家瑞,林淑惠《有关义和团上谕》
材料15:义和团的悲剧说明,仅有正义远远不够,因为仅有正义并不能救国,甚至可能“误国”。所以除了正义、激奋、英勇等,重要的还要有理性,要有思想启蒙
——雷颐《从甲午到辛亥:清王朝的最后时刻》
材料16:中国人民“含有无限蓬勃生气”,“无论欧美日本各国,皆无此脑力与兵力可以统治此天下生灵四分之一”。
——八国联军统帅瓦德西
问题17(核心问题2):请结合以上材料和所学,你认为义和团运动是一场误国的悲剧吗?
教师总结:义和团运动具有反帝爱国的性质,并使得列强认识到“瓜分一事,实为下策。”但是我们不能因为其反帝爱国性质,就忽视其盲目排外的局限性,同时也不能把引发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完全归咎于义和团运动。因为这场运动因其“扶清灭洋”,而被清政府所利用,“慈禧太后采用‘招抚’义和团的办法,企图对义和团加以控制利用。……8月中旬,北京失陷……逃亡途中,慈溪太后发布铲除义和团的谕旨。”(教材表述),所以将八国联军侵华以及之后引发的民族危机的加深全部归罪于义和团运动是有失公允的。
【设计意图】通过研读史料和教材,引导学生辩证地评价义和团运动,既看到运动的意义又看到局限性,同时既认识到义和团运动与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的关联性,又能够认识到不能将所有引发国难的责任全部归咎于这场运动。体现了对义和团运动学界研究成果的应用。
问题18(核心问题3):那么为什么19世纪末这两场挽救民族危亡的斗争最终没有阻止危机的加深?
教师总结:维新运动的领导者虽然看清了时代方向——近代化,明确挽救危机的关键是政治经济的改革,其方向是正确的,但具体改革过程中由于种种局限即改革的策略问题,最终没有成功;义和团运动是一场反帝爱国运动,但缺少先进阶级的领导,具有盲目排外的局限。我们应该了解并敬重前人的努力,同时也看清他们的局限。
教师过渡:义和团运动发生时,还有一个历史事件值得关注:刘坤一、张之洞等东南督抚违抗清政府支持义和团的命令,策划“东南互保”,这表明东南各省地方势力崛起、中央权力式微,清政府的统治岌岌可危,这为接下来的辛亥革命武昌起义后全国各地的纷纷响应埋下了伏笔。下节课我们将学习《辛亥革命》。
总结升华:回顾本节课的学习,我们通过基于问题链的不同类型史料(一手史料、二手史料、文字史料、图片史料等)的解读与互证,了解了民族危亡下挽救民族危亡的斗争(维新变法和义和团运动),认识到他们局限性。从对这些史事的分析中我们认识到:爱国主义不能只有激情和勇敢,更需要把握时代方向,只有基于理性走向近代化,并采取恰当的策略才有可能挽狂澜于既倒。
【设计意图】五大学科素养的培育当自然在渗透于本课中。限于课时,本节课聚焦培育史料实证这一素养。教师回顾本课学习中采用的各类型史料,进而总结证史的路径和方法,进一步引导学生关注史料实证素养的涵养,掌握学史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