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9张PPT)
路在何方
——《国家出路的探索与列强侵略加剧》
“数千年未有之大变局”
1840年
1842年
1856年
鸦片战争
《南京条约》
1860年
第二次鸦片战争《天津条约》
《瑷珲条约》《北京条约》等
林则徐、魏源
“师夷长技以制夷”开眼看世界
路在何方?
1856年
(一)“人间天国” 之路
1851金田起义
1853年定都天京
1864年天京陷落
材料1:“凡天下田,天下人同耕,” 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也。” ——《天朝田亩制度》
材料2:东王、北王、翼王奏请天王请真不能米粮: “……建都天京,兵士众多,宜广积粮,以充军储而国课。弟等细思安徽、江西米粮广有,宜令镇守佐将在彼晓谕良民照旧交粮纳税……”天王批道:“胞等所议是也,即遣佐将施行之”。
——张德坚《贼情汇纂》
对农民来说这个社会好吗?
材料3:洪仁玕的《资政新篇》政治上,它主张“以法治国”、舆论监督和直接选举政府官员,即提出了初步的民主法制思想。经济上,它鼓励发展工商业,奖励技术发明,提倡保险事业。文化思想上,它反对迷信,提倡新式教育。外交上,它主张自由往来、平等互利。
——《中国近代史纲要》
当时中国最完整的发展资本主义的纲领
材料4:玕王的见闻较之其他诸王和领导人广阔些,甚至超过了洪秀全。他很了解英国和欧洲列强强盛的奥秘……但是他是孤立的,没有人支持他付诸实施。——容闳《我在美国和中国的生活追忆》
这个方案先进吗?
材料5:洪秀全得了南京以后,我们更能看出他的真实心志不在建设新国家或新社会,而是建设新朝代。他身居宫中,务求享受做皇帝的福,对于政事不放在心上。宫廷的建筑宫女的征选,金银的聚敛,官制公制的规定,这些事情是天王最注意的。
杨秀清向他报告国事时,他回答说:“朕奉上帝圣旨、天兄耶稣圣旨,下凡作天下万国独具一真主,何惧之有?不用尔奏,政事不用尔理,欲出外往,欲在京住,由于尔朕铁桶江山,你不扶,有人扶。尔说无兵,朕之天兵多过水,何惧曾(国藩)妖呼?”
——蒋廷黻《中国近代史》
(二)“自强”“求富”之路
“今日和议既成,中外贸易有无交通,购买外洋器物,尤属名正言顺。购成之后,访募覃思之士,智巧之匠,始而演习,继而试造,不过一二年,火轮船必为中外官民通行之物,可以剿发逆,可以勤远略。” ——1861年曾国藩《复陈购买外洋船炮折》
你能理解洋务新政的目的吗?
天津机器局
江南制造总局
安庆内军械所
福州船政局
创办军事工业
汉阳铁厂
开平煤矿
轮船招商局
湖北织布局
上海机器织布局
北洋海军
福建海军
南洋海军
创办民用工业
创建新式海军
创办学校培养人才
19世纪60—90洋务运动
思考:“自强”“求富”之路在当时成功了吗?
湖北、新疆、台湾、广州都设立各种新式学校,福州船政学堂培养出邓世昌、林永升、严复等人才。
1883法入侵越南,中法战争爆发,最终签订
《中法越南条款》
1864年新疆内乱
英、俄势力介入
左宗棠收复新疆
1884年建省
二、危机再现——西北边疆、西南边疆
甲午战争
二、危机再现——
材料2:台人骤闻之,若午夜暴闻轰雷,惊骇无人色,奔走相告,聚哭于市中,夜以继日,哭声达于四野。 ——江山渊《徐骧传》
三十年洋务,竟毁于甲午一役!
泱泱之大国,竟败于弹丸东夷!
1895年《马关条约》签订
材料1:世间无物抵春愁,合向苍冥一哭休。
四万万人齐下泪,天涯何处是神州?
——谭嗣同
材料3:即设海军,必全按西法,庶足以御外侮。西人创立海军多年,期中利弊,著书立说,无微不至。我国海军章程,与泰西不同,缘为我朝制所限,所以难而尽仿,所以难而操胜算也。
——盛宣怀档案资料《甲午中日战争》
你能说说甲午战争中国失败的原因吗?
海军管理制度落后
材:2:1885年以后,由于日本表面上对朝鲜和中国不动声色,尽量避免刺激行径,遂使李鸿章等人全然不以日本为意,却对当时尚不能对中国构成根本威胁的俄国大加警戒,因此有挪用海军经费加练东北旗军之事,以及针对西伯利亚铁路的筹建而抢先修筑关东铁路之举。——《黄海海战失利原因再检讨》
战略误判
材料1:以我堂堂天朝,幅员之广大,人民之多,财赋之后,兵卒之精。十倍于尔,尔乃不自量力,轻启兵端,是不明呼大小定势矣。
——《申报》(1894年7月28日)
舆论自大轻敌
材料4:从1884年起,日本便开始了长达10年的大陆作战准备……明治天皇于1887年对当时的总理大臣伊藤博文下了如下谕令,并从内库中拨出30万日元作为海防补助费使用。伊藤首相接到御旨深为感动,便召集地方长官作了传达。全国华族和富豪也无不为之感动,竞相申请为海防捐款。海军将这些捐款和天皇的赐金全部用于扩充海军军备。 ——[日]外山三郎《日本海军史》
日本举国备战
材料5:在西太后的心目中,颐和园比海军更重要,因此,每年“由海军经费内腾挪三十万两”以建造颐和园……武器装备的差距是一种现象。拨开这种现象,可以看到两国不同的社会政治之间的差距。 ——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晚清政府腐败
愈演愈烈的瓜分狂潮
三、路又在何方?
甲午战争是中国近代史上的分水岭,在此之前,尽管中国遭遇无数的失败,但士大夫们认为中国制度和文化始终还是优秀的,西方只是在在物质层面,坚船利炮上优于中国。但是,被同属东亚的一个与中国同一时期被迫开放的小国打败,这事给予中国士大夫心理上的震动是根本性的。加上此后愈演愈烈的瓜分狂潮,促使中国人民思考对社会制度进行彻底变革,甚至抛弃清朝统治……
——卜宪群主编《中国通史明清篇》
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国际环境日趋复杂,不稳定性不确定性明显增加,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广泛深远,经济全球化遭遇逆流,世界进入动荡变革期,……,善于在危机中育先机、于变局中开新局,抓住机遇,应对挑战,趋利避害,奋勇前进。
——2020.10.29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
70页图
洋务运动时期创办了第一个大型的近现代军工企业——江南制造总局,创办了第一个中国的民族航运公司——轮船招商局,还创办了第一个关于煤矿的中国企业——开平矿务局,此外还创办了第一个通信公司天津电报总局等
轮创招商局1896年又投资中国近代第一家银行,中国通商银行,也就是现在招商银行的前身,同一年还创设了南洋公学,就是现在西安交通大学的前身
中国早期现代化的尝试
那个时候的中国,顽固是一种社会病症,因事及人,(洋务)新政的遭遇不可能不连累新政的主持者。奕 排行第六,又力倡洋务,于是被目为“鬼子六”;洋务能手丁日昌则有“丁鬼奴”之称;李鸿章一生事业与洋务有关,久被攻讦,曾心酸自慰:“三十年来无时不在被谤”。尤为凄惨的是中国第一驻外(西方)使节郭嵩焘,在一片冷嘲热骂中歩出国门,作为洋务运动同辈里见识、才干高人一头的早熟者,他因讲真话太多备受攻击,体无完肤。生前,《出使日记》被毁版,死后,还有人奏请戮他的尸体,以谢天下。
——摘编《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看完这些你有什么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