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20张PPT。———————————————————青岛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第一单元
《乘法的初步认识》第一课时乘法的初步认识说课流程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模式教学设计板书设计课堂评价资源开发教学内容乘法与加法的关系0和1相关的乘法教材分析相同加数的连加知识技能问题解决数学思考情感态度教材分析通过乘法的初步认识,使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体验自主获取知识的快乐。结合具体情境,初步体会乘法的意义,认识乘号,会读、写乘法算式。学会独立思考,在图中发现数学信息。了解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一些基本方法,从日常生活中发现和提出简单的数学问题,并尝试解决。学段目标1、结合具体情境,借助相同加数连加的计算,体会乘法的意义,能根据加法算式列出乘法算式,知道乘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2、经历数与算的过程,体会乘法产生的必要性以及加法之间的关系,感受乘法计算的简捷性,初步有符号感。3、体验乘法与日常生活
的密切联系,在个性化
学习及交流中获得成功
的体验,初步形成合作
的意识。教材分析单元目标知识与技能:能用同数连加的方法计算生活中物品的总数。过程与方法:体验生活中存在的大量同数连加的现象,初步感受乘法产生的必要性。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和数学学习的趣味性,体验自主学习的快乐。课时目标重点:能用同数连加的方法计算生活中物品的总数。
难点:体验生活中存在的大量同数连加的现象,初步感受乘法产生的必要性。 教材分析 本单元属于起始教材,是学生第一次接触乘法,能否打好基础对今后学习表内乘除法及多位数乘除法,乘除法应用题都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由于学生没有乘法的概念,而且这个概念又难以建立,在这种情况下,教材十分重视结合学生生活实际中具体活动情景,专门教学乘法的初步认识。首先教材给出了一幅学生最为感兴趣的“变魔术”图,再用所学的加法算出每种所变物品的总数,从学生认识同数相加开始,结合具体的事例,通过动手操作、观察、探究等学习活动,逐步体会乘法产生的必要性,感受乘法的意义,掌握乘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这样在学生活动中由相同加数相加的计算引出乘法,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对“乘法”产生亲切感,从而进一步领会乘法的意义。一年级的孩子年龄小,各方面的学习能力相对薄弱,所以教材在第一课时只编排了“同数相加”的内容。本课时的教学是学习乘法的基础课,重点通过自主学习感受同数相加在生活中的应用,为第二课时的学习做铺垫。
二、学情分析1、创设情境,明确目标
2、自主学习,探索新知
3、小组汇报,教师点拨
4、联系实际,巩固深化
5、课堂总结,情知共融
三、教学模式课堂三要素:
课前研究
小组合作
巩固深化四、教学设计及时间预设:1、创设情境,明确目标 7’
2、自主学习,探索新知 5’
3、小组汇报,教师点拨 12’
4、联系实际,巩固深化 8’
5、课堂总结,情知共融 3’
1、创设情境,明确目标 7’ 我在课堂开始设计的是“摆一摆算一算”的游戏活动(咱们大家都是心灵手巧的孩子,现在咱们一起来做一个摆一摆,算一算的游戏好不好?)用操作活动引入新课,激发孩子学习探究的兴趣。(根据孩子的汇报板书出同数连加的算式,便于孩子后面寻找总结规律。)摆一摆,算一算。一共用了多少根小棒?课前小研究:2、自主学习,组内交流 5’4.我发现:今天的加法计算加数都( )。
5.我的例子:组内交流课前小研究,在组内达成共识,培养合作习惯。3、小组汇报,教师点拨 12’ 指名小组在全班汇报本组交流的结果,质疑,评价,达成全班共识,总结规律,揭示课题。
这一环节是这节课的焦点所在,通过小组之间对自主学习、小组合作后的学习展示,老师和学生的板书,发现同数连加的规律,突出了本节课教学的重点,轻松引出课题。4、联系实际,巩固深化 8’仔细观察,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利用信息窗1主题图,在孩子总结发现规律的基础上,自主提问并解答,为了培养孩子仔细观察的习惯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1、一共变出了多少朵花?
2、一共有多少个灯笼?
3、一共有多少条鱼?
4、一共有多少盏灯?试一试,我最棒!算一算,说一说。算式: ( )个( )相加算式:
( )个( )相加算式:
( )个( )相加算式:
( )个( )相加算式:
( )个( )相加5、课堂总结,情知共融 3’说说我的收获和表现设计意图:引导孩子们对本节课的学习做一个回顾整理,通过自我评价和对他人的评价,激励孩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五、板书设计同数连加3+3+3+3 4个3相加
4+4+4 3个4相加
3+3+3+3+3+3 6个3相加
6+6+6 3个6相加
2+2+2+2+2+2+2+2+2 9个2相加每个算式里的加数都是相同的数。 设计意图:
简洁的板书会让学生对本节课的学习重点内容一目了然,更能抓住本节课学习的关键,系统地掌握知识。课堂评价对学生学习习惯和学习态度的评价对学生合作探
究的评价对学生知识技能
的评价六、课堂评价七、资源开发 为了设计本节课的教学,我在网上、书籍等通过多渠道翻阅大量资料,搜集了除青岛版外的其他版本教材中的学习素材,结合孩子的年龄和心理发展特点,制作了形象生动的多媒体教学课件。我觉得这些素材能接近孩子的生活,便于孩子学习知识,更能激发孩子数学学习的兴趣。再见,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