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8张PPT)
第三单元
单元写作指导
布 局 谋 篇
目录
写作导航
01
写作任务
02
范文引路
03
写作导航
一、什么是布局谋篇?
布局,对某事物的整体结构所做出的规划安排;谋,这里指的是谋划;篇,可指一篇文章,向广义上伸展,也可以说成是家事、国事、天下事。布局谋篇是在审题立意、选材之后,对材料的组织、结构的安排等做整体谋划。
二、在给文章布局谋篇时,主要从以下三方面考虑进行:
1. 根据主题进行布局谋篇
没有主题,布局谋篇只能算是瞎想。解决好这一问题,文章的框架基本上就能够构建起来了。
2. 根据具体材料进行布局谋篇
没有具体材料,空有框架,文章也只不过是一张死皮。没有材料,就无法检验布这个局、谋这个篇的效果如何,只有把具体的材料放到具体的框架中去考虑,并处理好它与具体的框架之间的关系,才能使文章的结构丰满起来。
3. 根据具体的文体进行布局谋篇
不同的文体对文章的主体与具体材料的选取要求各不一样,如果在布局谋篇时忽略这一问题,则容易导致写出来的文章驴唇不对马嘴,即不像样,或者说,文章不是文体所要求的文章,也即文不对体。
三、布局谋篇的结构和方法:
1. “串珠”法——画面连缀(并列式结构)
所谓“串珠”,就是围绕文章中心选择几个具有代表性的画面——“闪光点”,通过几个画面连缀,突出文章主题,构成一篇完整的文章。如给文章设置“小标题”;以“小剧本”的形式构成一幕幕情景等。
2.“追问”法——层层深入(递进式结构)
先描述事情,然后追问事情的原因是什么,逐步展开分析,展现文章中心。次要事情放在前面,主要的原因、人物的品质精神放在后面;次要的材料略写,笔墨少些;主要的材料详写细描,多下笔墨。按时间顺序、地点转移、情感变化等顺序来安排材料的先后。
3. “事回情转”——欲扬先抑(对比式结构)
先表达对所描写的事物或人的不满之情,在一两件小事中,突然转变看法。但在转变的过程中,情感要自然,这样才能引起读者的共鸣。这种手法的好处是,能够很好地表达出作者充沛的感情,使情节波澜起伏,造成鲜明的对比,容易使读者在阅读的过程中产生恍然大悟的感觉,留下比较深刻的印象。
如《阿长与〈山海经〉》中作者对“长妈妈”的情感变化:不大佩服—不耐烦—空前敬意—憎恶—新的敬意—怀念,作者的情感随着事情的发展而变化,一个真实、可亲、可爱的“长妈妈”形象跃然纸上。
写作任务
任务一:在人们的心中,家乡有道不尽的情致与韵味。为了更好地展现家乡特色,让更多的人了解、喜爱上你的家乡,请仔细寻找家乡有代表性的物产、名人风俗等,完成下面的思维导图,梳理写作材料。
名片一:①________
建筑(骑楼)
②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
④_________________
建筑的内涵。
建筑的历史。
建筑引发的其他联想。
家乡的名片
名片三:⑧__________
名人(邓世昌)
名片四:⑨__________
风景(广州塔)
色、香、味: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色香味俱全,外皮薄而晶莹,虾饺鲜香,口感、味道丰富。
承载的文化: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虾饺的做工十分讲究,好的虾饺外皮最多可以有十二道褶,馅料有虾,有肉,有笋。虾饺体现的是家乡人民对食物精细和鲜美的追求,是家乡人民智慧的产物,是家乡人民味觉的记忆。
名片二:⑤________
美食(虾饺)
任务二:仿照《昆明的雨》的行文思路,编列写作提纲。
《昆明的雨》“串珠”法
我的写作提纲:“串珠”法(并列式结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任务三:以《家乡的名片》为题,写一篇作文。不少于600字。
示例:第一部分以怀念家乡开头,引出对家乡名片的叙述与描写。第二部分详细介绍家乡的建筑、美食、名人、戏曲等家乡名片。第三部分总结全文,赞美家乡,表达对家乡的怀念和热爱。
第一部分:以“我”想念昆明的雨点题引出下文。
第二部分:具体描写昆明雨季带给作者的感受及雨季中的人、事、景物。
第三部分:照应开头,深化文章主旨——“我”想念昆明的雨。
范文引路
(一)家乡的名片
故事中,那朵美丽、娇嫩的小黄花,从我出生到这个美丽的城市那年就飘着。14年的生活像一粒粒沙子,随风而逝,但终究会堆积在一起,成为土丘。而九江,这座依靠在庐山旁的城市,见证了我的成长,我也关注着她的变迁。家乡——九江,在我眼中也有一张属于她的名片。
水是家乡的名片。甘棠湖、南门湖坐落在城市的中央,相映成趣。小坝两旁高耸的梧桐,像擎天的巨人,与周围的树木,一同把两湖抱在怀中,免受周遭的侵害。水,是最有活力和灵性的,湖面上泛着涟漪,在落日余晖的斜射下波光粼粼。水底却蕴藏着无限生
机与活力,鱼儿们正在那儿嬉戏。九江也正是这样的城市,人们生活平淡质朴,内心却有着一股向上的激情。用水来做名片的开端,既体现了水的重要性,也说出了九江人民的心声。
山也是家乡的名片。庐山是九江东南角的一座风景秀丽的名山,险峻的弯道被人们称作九十九道弯。她在春天赋予树木生机,夏季送上阵阵清风,深秋红了枫叶,寒冬里那满山的白雪更是让人流连忘返。四季不同的景观,让身处亚热带地区的九江人,能够欣赏南北不同的景色,这是上天赐予我们的礼物啊!正如毛爷爷在《七律·登庐山》中写的“一山飞峙大江边,跃上葱茏四百旋”,庐山的雄奇与蜿蜒,足以让人叹服。
而情,是家乡的第三张名片。淳朴的民风和热情爽朗的九江人更让这座城市增添了风采。有时候,人们在忙碌中难免出现烦躁、焦虑和不安的情绪,但这些情绪很快就会被他们的热情所掩盖。山水赋予了九江人陶渊明般的悠闲,让我们能够留心世间万物,留心身边的一切。
山水无情,却令人难以忘怀;草木无声,却让人寄情于此。家乡的名片,已贴上了最完美的图画,做出了最完美的诠释,也保留着最真挚的情感。
(二)家乡的名片
我承认,至少在我的小学时代,是不喜欢那些“咿咿呀呀”的腔调的。我完全不理解郭沫若“听罢南梆又北梆,激昂慷慨不寻常”的心情。好吧,是不懂得欣赏传统,只是飘在那个空想的世界里。
当我上初中之后,我告诫自己要做一个有高尚情操的人,于是在奶奶的引领下,开始了解我们山西的特色——晋剧。晋剧,又叫“中路梆子”,亦称“山西梆子”,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定为晋剧。它与蒲州梆子、北路梆子、上党梆子并称为山西四大梆子。晋剧的流传范围很广,受到各地区人民的欣赏。写到这里,不免有一种自豪感,即便它并不属于自己,却也是一种来自家乡的骄傲。
晋剧在清代咸丰、同治年间就已盛行,具有独特的艺术风格。记得在老家的农村里有一个大戏台,小时候过节的时候经常跑去凑热闹。戏台两边挂着大红灯笼,台上有一些老式的桌椅,台面宽大,却没什么装饰。记忆中最为清晰的是《打金枝》,虽然我也听不懂唱的是什么,可是演员的装束、动作和唱腔,令我兴趣盎然。小时候嘛,这些新奇的玩意儿,也够我探究、兴奋上几天的。
晋剧,即使你不明白它唱的意思,也会被它的表演折服,正如我的家乡山西一般,也是一个会令人赞不绝口的地方。
晋剧约有四百余个传统节目,以须生、青衣、花脸、小生的唱功戏为多。在长期的艺术发展过程中,晋剧保留了蒲州梆子和北路梆子慷慨激昂的艺术特色,而且又具有婉转细腻的风格,善于表现气势雄壮的场面,也能演出风趣活泼的场面。
晋剧中亦有不同的特色,老一代表演家十三红宽厚的唱腔;盖天红的演唱;老三儿生的走台步;说书红高文翰的耍碗特技等。
当我开始了解晋剧的时候,才知道,这些古老的文化的魅力在于可以让人用心去倾听历史,去感悟历史。正因为它带有家乡的味道,又更显亲切。晋剧,山西的动态名片,令人耳目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