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选择性必修3 1.1 自然环境的服务功能 同步练习
一、单选题
1.由于人类活动不当,森林遭到破坏,最终影响了生物多样性,首先是自然环境的哪种服务功能出现问题 ( )
A.供给服务功能 B.调节服务功能 C.文化服务功能 D.支撑服务功能
2.长宁区苏州河岸升级改造,融合华政校园“思孟园”、“格致园”等校园景观风貌,新增河畔步道、风景廊道。从城市功能的角度看,该河岸的改造主要发挥的是( )
A.文化教育功能 B.休闲观光功能 C.科技创新功能 D.金融贸易功能
蚂蚁森林是支付宝客户端为首期“碳账户”设计的一款公益行动:用户通过步行、地铁出行、在线缴纳水电燃气费、网上缴交通罚单、网络挂号、网络购票等行为,减少相应的碳排放量,可以用来在支付宝里养一棵虚拟的树。这棵树长大后,公益组织、环保企业等蚂蚁生态伙伴们,可以“买走”用户在蚂蚁森林里种植的虚拟“树”,并在现实某个地域种下一棵实体的树。2019年9月19日,中国“蚂蚁森林”项目获联合国“地球卫士奖”。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3.该公益活动主要针对的生态环境问题是( )
A.生物多样性减少和全球变暖 B.水土流失和土地荒漠化
C.土地荒漠化和全球变暖 D.生物多样性减少和水土流失
4.截至2019年8月,蚂蚁森林已累计种植和维护真树1.22亿棵,分别种植于内蒙古阿拉善、鄂尔多斯,巴彦淖尔和甘肃武威等地,这些树的主要功能是( )
A.保持水土 B.涵养水源
C.防风固沙 D.净化空气
5.在上述地区进行这项工作时,最适宜选种的植物可能是( )
A.橡胶树 B.椰子树
C.沙拐枣 D.桉树
6.下列有关自然环境服务功能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供给服务主要是为人类提供相对适宜的生存环境
B.调节服务为人类提供自然资源
C.文化服务是指人类从自然环境中获得的物质财富
D.支撑服务的作用是维持自然环境自身的相对稳定状态。是供给服务、调节服务和文化服务的基础和前提
生态系统服务指人类从生态系统中得到的产品或惠益。作为陆地生态系统的主体,森林持续地提供木材产品、气候调节、生物多祥性保护及文化娱乐等多种生态系统服务,其服务价值约占陆地生态系统服务总价值的38%~46%。数据显示,我国三峡库区的森林覆盖率逐年增加,已由31.72%增至53.48%。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7.相对于其他陆地生态系统,森林最不可替代的生态系统服务是( )
A.提供建材 B.文化娱乐 C.调节气温 D.固碳释氧
8.三峡库区的森林提供的生态系统服务主要是( )
A.保持水土 B.调节气候 C.提供木材 D.涵养水源
自然环境按人类对它们的影响程度及它们所保存的结构形态、能量平衡,可分为原生环境和次生环境。人类改造原生环境,使之适应于人类的需要,促进了人类经济的发展。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9.下列属于原生环境的是( )
A.热带种植园 B.南极洲冰原
C.我国东北平原 D.印度德干高原
10.一般说来,与原生环境相比,次生环境对人类提供的服务更多体现在( )
A.供给服务方面 B.支撑服务方面
C.文化服务方面 D.调节服务方面
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被定义为人类从生态系统与生态过程中所获得的满足自身生存的自然环境条件和效益。下图为某区域湿地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图(内环为2000年,外环为2016年)。
完成下列各题。
11.湿地生态系统服务中价值最大的是
A.气体调节 B.土壤形成与保护
C.生物多样性 D.废物处理
12.该区域土地利用类型最可能发生变化的是
A.水田面积增大 B.湖泊面积减少
C.草地面积减少 D.建设用地减少
生态系统服务供给指生态系统为人类提供产水、食物供给、碳固持和土壤保持等产品与服务,需求则是人类对生态系统生产的产品与服务的消费与使用。读兰州市行政区划示意图和兰州部分区县生态系统部分服务供需特征表。完成下面小题。
产水服务(m3/km2) 食物供给服务(t/km2) 碳固持服务(t/km2)
供给 需求 供给 需求 供给 需求
城关区 2442.38 53903.54 79.62 1946.84 5959.09 14446.41
安宁区 2459.80 3228.87 113.25 1693.93 5159.55 7901.30
西固区 2617.93 587.88 270.99 209.87 5220.65 1438.59
榆中县 2574.14 235.00 690.80 77.50 6086.43 575.06
永登县 2733.25 169.03 301.32 55.74 3649.31 413.64
皋兰县 2054.09 111.61 115.71 36.81 4609.20 273.12
13.下列兰州市各区县中,区域生态环境压力最小的是( )A.城关区 B.安宁区 C.榆中县 D.西固区
14.下列关于兰州市部分区县发展措施的叙述,合理的是( )
A.水登县加快推进工业化进程,提高土地资源利用率
B.榆中县扩大粮食生产规模,提高向城关区输入粮食的力度
C.城关区调整人口布局与工业结构,减轻环境压力
D.皋兰县大力开办造纸等企业,提高森林资源利用率
读“森林的覆盖率和表面土流失程度的关系图”,完成下面小题。
15.图中反映的是森林的哪种生态环境效应( )
A.防风固沙 B.保持水土 C.净化空气 D.平衡大气成分
16.与上图中森林的主要生态环境效应相同的是( )
A.城市园林 B.西北地区的防护林带 C.长江上游的防护林带 D.热带沿海的红树林
生态系统服务是指人类生存与发展所需要的资源归根结底都来源于自然生态系统。自然生态系统提供的服务通常分为供给服务、调节服务、支持服务和文化服务四大类。如图示意某年我国五种生态系统服务价值量一年内的动态变化。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7.图中甲物质可能为( )
A.碎石 B.草甸
C.荒漠 D.冰川积雪
18.依图判定,影响生态系统服务价值量大小的主要因素为( )
A.水热条件 B.地形地势
C.土壤肥力 D.灌溉水量
19.对于我国西北地区来说,增加生态系统服务价值量的途径宜为( )
A.拓展林草面积 B.建设人工绿洲
C.加大冰川融水 D.减少荒漠化土地
地坑院也叫天井院,是古代人们穴居方式的遗留,被称为中国的“地下四合院”,据说已有约四千年历史了,现今在河南省分布较多。地坑院就是在平整的地面上挖一个正方形或长方形的深坑,深6-7米,然后再坑的四壁挖若干孔洞,其中一孔洞内有一条斜坡通道拐个弧形通向地面,是人们出行的门洞。
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20.地坑院反映的当地环境是( )
A.土层深厚 B.冬暖夏凉 C.降水稀少 D.木材短缺
21.右上图中地坑院出入通道周围的砖墙主要作用是( )
A.挡风 B.防水 C.阻沙 D.遮阳
生态系统服务是指人类从生态系统获得的所有惠益,其供给区域(贡献区)和消费区域(受惠区)存在下图的四种关系模型。完成下面小题。
22.与图中甲、乙、丙、丁模型相符合的生态服务吻合的是( )
A.固碳服务、水源保护、风暴潮防御、自给农业
B.自给农业、固碳服务、水源保护、风暴潮防御
C.自给农业、风暴潮防御、固碳服务、水源保护
D.风暴潮防御、自给农业、水源保护、固碳服务
23.根据该模型,在自然保护区的生态建设过程中,须( )
A.在消费区域保护生物多样 B.对消费区域进行生态补偿
C.在供给区域加大资源开发 D.对供给区域进行生态补偿
亚马孙雨林是功能强大的生态系统,被称为“地球之肺”,但雨林生态系统又是非常脆弱的。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4.亚马孙雨林被称为“地球之肺”,原因是热带雨林能够( )
A.吸纳和滞蓄大量降水
B.为人类提供大量的生物资源
C.促进水循环,调节全球水平衡
D.深刻影响着地球大气中的碳氧平衡
25.下列雨林开发方式中,属于保护性开发的有( )
①雨林观光
②生态旅游
③选择性采伐与更新造林相结合
④发达国家保护本国资源与采伐亚马孙雨林相结合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读人类活动与环境质量联系图,回答下列小题。
26.关于图中序号的含义,表述不正确的是( )
A.①为生产规模过大
B.②为过度利用自然资源
C.③为生产活动遵循自然规律
D.④为破坏生态环境
27.下列关于该图所反映的人类与自然环境的关系,说法错误的是( )
A.人类必须停止开发资源,恢复自然环境原始面貌
B.人类与自然环境具有对立性
C.必须促进人与自然环境的协调统一
D.人类与自然环境的关系向恶性循环方向发展
“十二五”期间,江苏省累计造林31.5万公顷。江苏省人工造林有以用材为主的杨树林,以防护和绿化功能为主的杂阔林,以果品生产为主的经济林。下表为“十二五”期间江苏省造林类型结构表。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造林类型 2011年 2012年 2013年 2014年 2015年
面积比例/%
杨树林 25.0 18.7 18.5 15.6 13.7
杂阔林 44.7 48.4 52.6 53.6 55.8
经济林 20.6 21.5 21.9 22.7 23.4
其他 9.7 11.4 7.0 8.1 7.1
28.“十二五”期间,江苏省林业发展战的核心目标有( )
①增强森林调节服务,推进生态文明建设②增加森林供给服务,提高造林存活率
③增强森林支撑服务,促进区域可持续发展④增加森林文化服务,提高林地生产力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29.“十二五”期间,江苏省造林结构的变化可能引起森林服务功能发生的变化有( )
①支撑服务——生物多样性增加②调节服务——森林覆盖率降低
③供给服务——果品供应能力下降④供给服务——木材供需缺口加大
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②④
二、综合题
30.读人类社会演进示意图(图甲)和人地关系示意图(图乙),回答下列问题。
(1)图甲所示三种社会形态中,哪些属于图乙所示人地关系原理的范畴?
(2)列举两项中国古代破坏自然环境支撑服务功能的农业生产活动。
(3)影响人地关系演变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31.读洞庭湖生态系统的演替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
(1)人类____活动使得湖泊面积减小。
(2)洞庭湖面积缩小,影响湖泊的____服务、____服务和____服务功能。
(3)可持续利用洞庭湖生态系统服务的主要措施有加强入湖河流上游地区的____保持工作;还应撤掉____,退田还湖;同时建立湿地自然保护区,完善相关法律法规的制定和落实。
32.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在人工染料出现之前,英国军服所用的染料是采自巴西以仙人掌为食的胭脂虫。为了获得更多的染料,英国从巴西西南部热带草原引种仙人掌及胭脂虫到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州东南部培养(如下图)。仙人掌忌水涝,耐干旱,由于气候原因,仙人掌在新南威尔士州引种失败,但胭脂虫产业发展残留的仙人掌种子被动物带到了昆士兰州。多年后,澳大利亚昆士兰州中西部的仙人掌泛滥成灾。
(1)从引种仙人掌目的角度指出仙人掌的服务功能。
(2)分析澳大利亚引种仙人掌到新南威尔士州培养失败的原因。
(3)简述昆士兰州仙人掌过度繁殖的危害。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D
【详解】
自然环境的支撑服务是供给服务、调节服务和文化服务的基础和前提,并通过这些服务间接为人类提供服务。如果自然环境的支撑服务功能出现问题,其他服务功能也会受到影响。故答案选D。
2.B
【详解】
据材料可知,河岸升级改造,优化河岸的景观,所以是发挥河岸的休闲观光功能,B正确;没有体现文化教育功能、科技创新功能、金融贸易功能,ACD错误。所以选B。
3.C
4.C
5.C
3.
结合材料可知蚂蚁森林是为了减少碳排放量,这是针对全球变暖问题;该公益活动会在某个地域(主要是在我国西北地区)种下实体树,因此该公益活动主要针对的土地荒漠化问题。C对;生物多样性减少和水土流失不是该公益活动主要针对的问题,该公益活动无法针对解决大气污染问题,ABD错。故选C。
4.
森林的作用包括涵养水源、保持水土、防风固沙、美化环境、净化空气等。森林的分布不同,其主要作用也不尽相同,内蒙古、甘肃一带土地荒漠化现象较为突出,在这些地区植树造林主要是为了防风固沙,C项正确。其他选项不是其主要功能,ABD错误。故选C。
5.
内蒙古、甘肃位于我国西北干旱、半干早地区,经常选用梭梭、沙拐枣、柠条等耐旱植物作为优良的固沙植物,C项正确。橡胶树、椰子树是热带植物,澳大利亚,桉树主要分布在中国四川、云南,ABD错误。故选C。
森林的主要功能以及破坏后的影响总结如下图:
6.D
【详解】
供给服务主要是为人类提供自然资源,满足人类生存和发展的空间与物质需求,A错误;调节服务为人类提供相对适宜的生存环境,B错误。文化服务指人类从自然环境中获得的精神享受、审美体验等非物质收益,C错误。支撑服务的作用是维持自然环境自身的相对稳定状态。是供给服务、调节服务和文化服务的基础和前提,D正确。故选D。
7.D
8.A
7.
森林里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具有固碳释氧的效果,这是其他陆地生态系统不具备的。故D正确。A、B、C错误。故选D。
8.
三峡库区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多暴雨,且位于山区,易发生水土流失,因此该地森林提供的生态系统服务主要是保持水土。故A正确。B、C、D错误。故选A。
本题考查森林的生态效益。
9.B
10.A
9.
根据材料可知,原生环境受人类活动影响程度低,比较四个选项可知,南极洲冰原符合题意,故选B。
10.
次生环境是人类改造原生环境而来的,主要体现在使自然环境的供给服务更多,从自然环境中获得更多食物、淡水、木材、矿产等各种资源,促进社会经济发展,有利于人类生存,A项与题意相符;支撑服务主要是维持自然环境自身的相对稳定状态;文化服务主要指人类从自然界获得精神享受、 审美体验等非物质收益;调节服务是为人类提供相对适宜的生存环境,BCD三项与题意不符。故选A。
自然环境服务功能的类型:(1)供给服务:是为人类提供自然资源足人类生存和发展的空间与物质需求;(2)调节服务:人类提供相对适宜的生存环境;(3)文化服务:是指人类从自然环境中获得神享受、审美体验等非物质收可以丰富人类的精神世界;(4)支撑服务:作用是维持自然环境自身的稳定状态。自然环境的支撑服务是供给服务、调节服文化服务的基础和前提,并通过这些服务间接为人类服务。
11.D
12.B
本题考查湿地的开发与保护。
11.读图可知,废物处理在湿地生态系统服务中价值最大,D正确。
12.读图可知,湿地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中食品生产和娱乐文化的价值增大,应是建设用地面积增加使得湖泊面积减小,B正确。
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的能力,调动和运用地理基本知识的能力,逻辑推理能力。
13.C
14.C
13.
结合材料信息,区域生态环境压力大小可以生态系统服务供给和需求的对比来判断,读取表中数据可知,城关区和安宁区各生态系统服务供给均小于需求,所以两区的生态环境压力较大,城关区压力最大,A、B错误;西固区和榆中区各生态系统供给均大于需求,两区的生态环境压力较小,其中榆中区供给大于需求更多,所以榆中区生态环境压力最小,C正确,D错误。故选C。
14.
结合材料信息和表中数据,永登县生态环境压力较小,加快工业化进程会导致生态环境破坏,A错误;兰州各区县的食物总体供给大于需求,因而榆中县不要扩大粮食生产规模,B错误;城关区各项服务远小于需求,说明水资源短缺,大气污染严重,环境压力大,因而需要调整人口布局和工业结构,以减轻环境压力,C正确;皋兰县大力开办造纸等企业会造成森林资源破坏,D错误。故选C。
人类生存与发展所需要的资源归根结底都来源于自然生态系统。它不仅为人类提供食物、医药和其他生产生活原料,还创造与维持了地球的生命支持系统,形成人类生存所必需的环境条件.同时还为人类生活提供了休闲、娱乐与美学享受。
15.B
16.C
15.
图中反映的是森林覆盖率和表面土流失程度的关系,森林覆盖率越高表面土流失越少,说明森林有保持水土的功能,B正确。防风固沙、净化空气和平衡大气成分从材料和图中无法体现,ACD错误。故选B。
16.
城市园林的主要作用是净化空气、美化环境,A错误。西北地区的防护林带的主要作用是防风固沙,B错误。长江上游防护林带的主要作用是保持水土,与上图中森林的主要生态环境效应相同,C正确。热带沿海的红树林的主要作用是保护海岸、保护生物多样性,D错误。故选C。
森林的生态环境效益“气水净美物尘沙”:气:调节气候,稳定大气成分。水:涵养水源,保持水土。净:净化空气,美化环境。物:维护生物多样性。尘:吸烟除尘。沙:防风固沙。
17.B
18.A
19.B
17.结合图中已知四种物质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量一年内的变化情况,可推导出生物生态系统服务价值量变化的一般规律,再结合甲物质生态系统服务价值量小且变化不大,可判定甲物质可能为草甸,故选B。
18.依据材料可以看出,从冬季到夏季,气温升高,降水量逐渐增大,各种植被的生长加快,生态系统提供的生态服务价值量在7月达到最大,故可以判定是水热条件的影响,选A。
19.我国西北地区是典型的干旱区,水源是制约其生物发展的主要因素,因此,合理建设人工绿洲,可有效地提升生态系统服务价值量,故选B。
20.A
21.B
试题考查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20.“地下四合院”是当地人民根据当地的地理环境发明的传统民居,首要条件是土层深厚,A正确;这种建筑冬暖夏凉,不是当地环境,当地环境为冬季寒冷、夏季高温;由材料“现今在河南省分布较多”可知,当地为温带季风气候,夏季降水较多;这种建筑并不能体现当地木材的丰缺程度。
21.由材料“现今在河南省分布较多”可知,当地为温带季风气候,夏季降水较多,多暴雨,且降水强度大,为了阻挡雨水通过门洞流进家里,人民在地坑院出入通道周围修建了砖墙,B正确。
22.B
23.D
22.
甲区域既是供给区域,又是消费区域,所以是自给农业;乙区域贡献区在中央,受惠区在四周,为固碳服务;丙图中,资源由供给区域调入消费区域,为水源保护;丁图中,贡献区位于消费区的一侧,符合风暴潮防御的生态服务,所以选B。
23.
因供给区域付出了生态保护的代价,须对供给区域进行生态补偿,才利于生态保护的可行性和持续性。所以选D。
本题主要考查区域以及区域合作的相关知识
24.D
25.A
24.
吸纳和滞蓄大量降水、促进水循环,调节全球水平衡,被称为“蓄水海绵”,A、C错;为人类提供大量的生物资源,属于生物基因库功能,B错;亚马孙雨林被人们称为“地球之肺”是因为它能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深刻影响着地球大气中的碳氧平衡,D正确。故选D。
25.
雨林观光、生态旅游、选择性采伐与更新造林相结合属于保护性开发,①②③正确;发达国家保护本国资源与采伐亚马孙雨林相结合属于破坏性开发,④错。①②③正确,故选A。
雨林的保护措施:1.鼓励保护性的开发方式,如雨林观光、生态旅游等。2.加强雨林管理和保护,建立自然保护区。3.加强环境教育,提高公民环保意识。4.设立国际基金,使当地从管理和保护中获益。5.森林选择性采伐与更新造林相结合。6.加强雨林缓冲区的建设,减少移民与农耕进入雨林区的机会。
26.C
27.A
26.人口过多,需要更多产业养活人口,导致生产规模过大,①表述合理;生产规模过大,需要消耗更多资源,导致过度利用自然资源,从而导致资源枯竭,生态恶化,使得环境质量下降,②表述合理;人口素质低,使得人们盲目进行生产活动,不会遵循自然规律,③表述不合理;生产活动违反自然规律,会给生态环境造成巨大压力,极有可能破坏生态环境,使得环境质量下降,④表述合理。综上所述,C符合题意,排除A、B、D。故选C。
27.人类必须停止开发资源,恢复自然环境原始面貌,不可能实现,A说法错误。如果人类发展和生产活动不合理,人类就会破坏环境,破坏后的环境会惩罚人类,从这一点来看,从图中信息显示来看,人类与自然环境具有对立性,B说法正确。人类如果要持续发展,必须促进人与自然环境的协调统一,C说法正确。从图中信息显示来看,人类与自然环境的关系向恶性循环方向发展,D说法正确。A符合题意,故选A。
28.B
29.C
28.
读表可知,“十二五”期间,江苏省造林类型中杂阔林的面积比重一直最大,可推断出其林业发展战的核心目标应该是增强森林调节服务和支撑服务,进而促进生态文明建设和区域可持续发展,①③正确;经济林和杨树林比重少于杂阔林,可推测出增加森林供给服务和森林文化服务不是其核心目标,②④错。故选B。
29.
江苏省造林面积增加,森林支撑服务功能增强,生物多样性增加,森林覆盖率提高,①正确,②错误;以果品为主的经济林面积增加,森林的供给服务功能增加,果品供应能力提升,③错误;以用材为主的杨树林面积比重下降,会导致森林的供给服务受影响,木材供应不足,木材供需缺口加大,④正确。故选C。
自然环境的供给服务主要是为人类提供自然资源,满足人类生存和发展的空间与物质需求.自然环境的调节服务为人类提供相对适宜的生存环境,如自然界中的水能够调节温度的波动幅度、净化空气、容纳和降解人类排放的废弃物等。自然环境的文化服务是指人类从自然环境中获得的精神享受、审美体验等非物质收益,可以陶冶人们的情操,丰富人类的精神世界。自然环境支撑服务的作用是维持自然环境自身的相对稳定状态。自然环境的支撑服务是供给服务、调节服务和文化服务的基础和前提,并通过这些服务间接为人类提供服务。
30.(1)农业社会、工业社会
(2)放火烧山;围湖造田
(3)科学技术;社会生产力或生产工具;人类对人地关系的认识;人口数量
本题以读人类社会演进示意图(图甲)和人地关系示意图(图乙)为背景,主要考查人地关系思想的转变,考查学生对图形信息解读和提取能力,要求学生根据图示信息的提醒,结合教材知识进行分析作答,考查学生读图分析能力和综合分析能力。
(1)
从图乙中可判断此时人类不断开发自然环境,从环境中获取资源,并大量地向环境中排放废弃物,人类对环境带来了影响,使人地关系不协调,所以应出现在农业社会和工业社会时期。
(2)
中国古代不利于生态平衡的农业生产活动就是滥垦。滥垦一方面反映了古人对生态环境认识的局限;另一方面也反映了人口的增加,经济重心南移;江南地区人口增加,为获得更多耕地资源,人们围湖造田,破坏湿地。
(3)
由材料中信息可以判断,随着社会的发展、生产力水平的提高,人地关系不断发生了变化,进而可以得到影响人地关系演变的主要因素有科学技术,社会生产力或生产工具,人类对人地关系的认识,人口数量。
31. 圩垸 供给 调节 支撑 水土 圩垸
本大题以洞庭湖生态系统的演替示意图为材料,涉及湿地的生态功能、保护措施相关内容,考查学生的读图分析能力和知识迁移运用能力,人地协调观、综合思维等地理学科素养。
【详解】
(1)从图中看,退田还湖的箭头由圩垸指向湖泊,可判断出圩垸使得湖泊面积减小。
(2)洞庭湖湖泊面积减小后,对长江的调蓄能力减弱,长江的洪涝灾害可能加重,影响湖泊的调节服务功能。湖泊生物的生存空间减小,渔业资源受到影响,生物多样性减少,影响湖泊的供给服务功能。同时湖泊水量减少,围湖造田等农业活动对湖泊的污染加剧,水质恶化,导致生态环境恶化,影响湖泊的支撑服务功能。
(3)读图可知,湖泊由于湖沙沉积,逐渐变为泥沙滩地,随着高程增加,植被生长,逐渐被人类开垦为耕地,因此应加强入湖河流上游地区的水土保持工作,减少泥沙沉积。从图中看,应撤掉圩垸、退田还湖,加强湿地自然保护区的建设。
32.(1)供给服务功能。
(2)新南威尔士州东南部属于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年降水丰富,仙人掌易腐烂,不能正常生长;新南威尔士州东南部冬季气温较低,仙人掌易受冻害。
(3)占据草地、牧场,影响畜牧业发展;占据耕地,造成农业减产;挤占其他生物生存空间,导致生物多样性减少,造成生态失衡。
本题以澳大利亚仙人掌为材料,涉及自然环境功能、农业区位因素以及生态问题的相关知识,考查学生图片材料信息提取能力、地理知识调用分析能力,体现了区域认知、综合思维以及地理实践力的地理学科核心素养。
(1)
根据材料信息“在人工染料出现之前……东南部培养”可知,引种仙人掌主要是为了给胭脂虫提供食物,饲养胭脂虫,体现了仙人掌的供给服务功能。
(2)
由新南威尔士州的地理位置可知,新南威尔士州东南部属于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年降水丰富,仙人掌忌水涝,耐干旱,湿润气候使得仙人掌易腐烂,不能正常生长;仙人掌是热带作物,新南威尔士州东南部纬度位置较高,冬季气温较低,仙人掌易受冻害。
(3)
仙人掌占据原有的草地、牧场等,导致当地牧草产量降低,影响畜牧业发展;占据耕地,可用于种植农作物的耕地面积减少,造成农业产量减产;挤占其他生物生存空间,导致生物多样性减少,破坏生态环境。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