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压强 期末考试专题练 湖南省2021—2022学年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下册(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9章 压强 期末考试专题练 湖南省2021—2022学年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下册(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94.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2-06-07 21:59:5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9章 压强 期末考试专题练 湖南省2021—2022学年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下册
一.选择题(共22小题)
1.(2022 沙坪坝区校级模拟)甲、乙为两个大小不同的正方体(尺寸大小关系如图),把甲乙放在水平地面上时,它们对水平面的压强相等。现沿水平方向切去不同厚度,使剩余部分对水平面的压力相同。则甲乙的密度ρ甲、ρ乙和切去的质量Δm甲、Δm乙满足的关系是(  )
A.ρ甲>ρ乙,Δm甲>Δm乙 B.ρ甲<ρ乙,Δm甲>Δm乙
C.ρ甲<ρ乙,Δm甲<Δm乙 D.ρ甲>ρ乙,Δm甲<Δm乙
2.(2021春 蒸湘区期末)如图所示,水平桌面上有一长为L,质量分布均匀的木板M,右端与桌边相齐,在水平力F的作用下,M的右边沿直线向右匀速离开桌边一小部分。在此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  )
A.M对桌面的压强变小,压力不变
B.M对桌面的压强不变,压力不变
C.M对桌面的压强变大,摩擦力不变
D.M对桌面的压力变小,摩擦力变小
3.(2021春 会同县期末)如图所示,放在水平桌面上底面积为S的柱形薄壁容器(足够高)中有密度为ρ的液体,再将重为G0,密度为ρ0的小球从液面处缓慢释放,待小球静止后,下列推导不正确的是(  )
A.容器对桌面增加的压强不一定是
B.容器对桌面增加的压强一定是
C.液体对容器底增加的压强可能是
D.液体对容器底增加的压强可能是
4.(2021春 邵阳县期末)如图所示,一个未装满水的瓶子,正立放置时,瓶底对地面的压强为pA,液体对瓶底的压强为p'A;倒立放置时瓶盖对地面的压强为pB,液体对瓶底的压强为p'B。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pA>pB p'A>p′B B.pA=pB p′A=p′B
C.pA<pB p'A<p′B D.无法判断
5.(2021春 怀化期末)如图所示的托里拆利实验装置中,下列哪种情况能使玻璃管内外水银面的高度差发生变化(  )
A.将管倾斜
B.外界大气压发生变化
C.向水银槽中加入少量水银
D.将玻璃管变粗
6.如图所示,利用海绵、小桌、砝码探究“影响压力作用效果的实验”。通过对比能够解释“骆驼为什么会有宽大的脚掌”这一现象的是(  )
A.甲与乙 B.乙与丙
C.甲与丙 D.甲、乙、丙都需要
7.(2021春 炎陵县期末)如图为喷雾器的工作原理图,当喷雾器工作时,空气从细管B的右端快速喷出,液体就沿着细管A的管口成雾状喷出,这是因为此时细管A上方的空气(  )
A.流速大,压强小 B.流速大,压强大
C.流速小,压强小 D.流速小,压强大
8.(2021春 岳阳期末)如图所示,小明同学利用砝码、小桌、海绵等实验器材,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实验通过海绵的凹陷程度来显示压力的大小
B.丙图中砝码对小桌的压力就是砝码的重力
C.由甲、丙实验能得出压力作用效果与压力大小的关系
D.由甲、乙得出的实验结论可以解释交通管理部门通过限载来控制货车对路面压强的大小
9.(2021春 新化县期末)关于大气压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水的沸点随大气压强升高而升高
B.马德堡半球实验证实了大气压强的存在
C.托里拆利实验中,当玻璃管倾斜时,水银柱的高度与长度都会变长
D.1个标准大气压的数值等于高度差为760mm 水银柱产生的压强
10.(2021春 长沙期末)长沙目前已开通了5条地铁线,横贯城市的东西南北,为市民的出行提供了便捷。地铁驶过车站时,站台上的人必须站在安全线以外的区域,因为这时列车周围的空气(  )
A.流速增大,压强减小 B.流速减小,压强减小
C.流速增大,压强增大 D.流速减小,压强增大
11.(2021春 株洲期末)如图所示,一未装满橙汁的密闭杯子,先倒立放在桌面上,然后反过来正立在桌面上,则橙汁对杯子底部的压强分别为p甲、p乙,橙汁对杯子底部的压力分别为F甲、F乙,则(  )
A.p甲<p乙,F甲>F乙 B.p甲>p乙,F甲>F乙
C.p甲<p乙,F甲<F乙 D.p甲>p乙,F甲<F乙
12.(2021春 龙山县期末)一艘民航飞机在到达机场前要减速飞行才能逐渐降落。这样做的原因是(  )
A.飞机有惯性
B.飞机减速可使升力减小,升力小于重力时才可下降
C.飞机减速可节省燃料
D.飞机减速可使升力增大,利于降落
13.(2021春 永兴县期末)疫情期间,小丽帮妈妈做家务时,发现生活中处处有物理。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A.茶壶的壶嘴和壶身组成连通器
B.菜刀的刀刃很锋利,是为了减小压强
C.利用大气压把吸盘式挂钩压在平滑的瓷砖上
D.浴室内的防滑垫表面凹凸不平是为了增大摩擦
14.(2021春 衡阳期末)甲、乙两个完全相同的容器装满水放在水平地面,设容器对地面压力为F1,F2;压强为p1,p2;水对容器底压力为F3,F4;压强为p3,p4。则下列等式正确的是(  )
A.F1=F2 B.p1=p2 C.F3=F4 D.p3>p4
15.(2021春 永州期末)下列事例中利用大气压的是(  )
A.飞机起飞
B.坦克装有宽大的履带
C.护士推动活塞给病人注射药液
D.用吸管将杯中饮料吸入口中
16.(2021春 凤凰县期末)如图所示是汽车修理师傅用凹痕修复器修复汽车凹痕的情景,用气泵抽出吸盘中的空气,吸盘就会紧贴在汽车凹痕处,再用力向外拉,使凹痕平复,吸盘能紧贴在车上是因为(  )
A.人对吸盘的压力
B.吸盘对汽车凹痕处有粘性
C.人对吸盘的拉力
D.大气压的作用
17.(2021春 南县期末)下列事例中属于增大压强应用的是(  )
A.推土机有两条宽大的履带
B.篆刻刀的刀口很薄
C.火车铁轨下面铺上了枕木
D.滑雪时用了两块大大的滑雪板
18.(2021春 攸县期末)新冠肺炎疫情期间,海军军医大学研发了防护凝胶贴片,有效地减轻了医护人员佩戴护目镜和口罩在脸上勒出的勒痕,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压痕深说明压强较小
B.要减轻压痕,只能把口罩系得松一些
C.防护凝胶贴片可以减轻压痕,是由于减小了压力
D.防护凝胶贴片可以减轻压痕,是由于增大了受力面积
19.(2021春 隆回县期末)一块质量分布均匀的长方体木块,如图甲所示放在水平地面上,此时地面受到的压强为p;若沿着虚线切去一半,将其放在另一半的上边如图乙所示,此时地面受到的压强为(  )
A.2p B.4p C. D.
20.(2021春 新田县期末)如图所示的托里拆利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玻璃管里有少量空气时,玻璃管内的水银柱会变长
B.玻璃管倾斜放置时,玻璃管内的水银柱会变长
C.换用粗玻璃管做实验,管内外水银柱高度差将减小
D.将此装置从地面移至山顶,玻璃管内的水银面会上升
21.(2021春 隆回县期末)装有一定量的水的细玻璃管斜放在水平桌面上,如图所示,g取10N/kg,ρ水=1.0×103kg/m3,则此时水对玻璃管底部的压强为(  )
A.1.6×103Pa B.2.0×103Pa C.1.6×104Pa D.2.0×104Pa
22.(2021春 隆回县期末)甲、乙两物体放在水平面上,它们的质量之比为m甲:m乙=2:3,它们与地面的接触面积之比为S甲:S乙=3:4,则它们对地面的压力之比F甲:F乙与它们对地面的压强之比p甲:p乙分别为(  )
A.2:3,9:8 B.3:2,1:2 C.2:3,2:1 D.2:3,8:9
二.实验探究题(共4小题)
23.(2021春 会同县期末)小花利用标有最大刻度值4.5mL的注射器等器材,对大气压的值进行测量,实验步骤如下:
a.先让注射器吸入少量水,然后将活塞推至注射器底端,当注射器的小孔充满水后,再用橡皮帽封住注射器的小孔;
b.用细绳拴住注射器活塞颈部,使绳另一端与弹簧测力计挂钩相连,然后水平向右拉注射器,如图甲所示。当注射器中的活塞移动时,记下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8.1N;
c.用刻度尺测出注射器全部刻度的长度为6cm;d.根据测量数据,算出大气压的值。
(1)实验所用的器材为:注射器、刻度尺、细绳、橡皮帽、水和    。
(2)此注射器活塞横截面积是    cm2;根据实验数据计算出大气压强是    Pa,比真实值    (选填“偏大”或“偏小”)。
(3)小花又用塑料吸盘挂钩对大气压的值进行测量,如图乙。她将吸盘紧紧压在厚玻璃上,测出吸盘的直径为D,然后用弹簧测力计缓慢地拉塑料吸盘直至使其脱离玻璃,读出拉开瞬间的拉力为F,算出大气压的值为    (用字母表示)。她发现测出的大气压值比真实值    (选填“偏大”或“偏小”)。导致这种结果的原因是:   。
(4)小花与同学们分析实验时,发现测得的大气压值误差较大,对此找出了下列可能的原因:①橡皮帽封住的注射器小孔中有残余气体 ②活塞与注射器筒壁间有摩擦 ③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没有读准 ④活塞与注射器筒壁不完全密封。上述原因一定会使测量值小于真实值的是    。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24.(2021春 炎陵县期末)如图是小明和小华利用压强计、刻度尺和装有适量水的容器,探究液体内部压强与液体深度的关系的实验。
(1)甲实验中金属盒在水中的深度为    cm。
(2)甲、乙实验中金属盒受水的压强大小关系:p甲   p乙。(填“>=<”)
(3)若保持金属盒的位置不变,往容器    (填“甲、乙”)中加水,当水面到容器底的距离为    cm时,就能使甲、乙图中h1=h2。
25.(2021春 湘乡市期末)在“探究影响压力作用效果的因素”时,某同学利用小桌,海绵和砝码等器材进行了如图所示的实验。
(1)实验中,通过    来显示压力的作用效果,这主要采用了    (选填“控制变量”或“转换”)的研究方法。
(2)比较甲图和乙图,在    一定的情况下,压力越大,压强越    (选填“大”或“小”)。
(3)比较    两幅图可以得到:在压力一定的情况下,受力面积越大,压强越    (选填“大”或“小”)。
26.(2021春 长沙期末)小华在探究“影响压力作用效果的因素”时,取三个质量相同的圆柱形容器A、B、C,它们底面积的关系是SA=SB<SC。在三个容器中分别倒入适量的水和盐水,其中B、C两容器中液体质量相同,将它们分别放在三块相同的海绵上,如图甲、乙、丙所示。
(1)实验过程中可以通过观察海绵的    来比较压力的作用效果。
(2)通过比较甲、乙两次实验,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压力大小的关系,得到的结论是:在    相同时,压力越大,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请举出生活中与此类似的实例    。
三.计算题(共3小题)
27.(2021秋 开福区校级期末)如图所示,不吸水的长方体A固定在体积不计的轻杆下端,位于水平地面上的圆柱形容器内,杆上端固定不动。容器内盛有10cm深的水,物体下表面刚好与容器内的水面相平。往容器中缓慢注水,加水过程中水没有溢出。当加500cm3的水时,轻杆受力为6N,容器底部受到的压强较注水前变化了Δp1;当加2000cm3的水时,轻杆受力为3N,容器底部受到的压强较注水前变化了Δp2,且Δp1:Δp2=1:4.(ρ水=1.0×103kg/m3)求:
(1)加水前水对容器底的压强;
(2)加2000cm3的水时,加入水的质量;
(3)物块A的重力GA。
28.(2021春 蒸湘区期末)如图所示在一个重2N,底面积为0.01m2的容器里装8N的水,容器中水的深度为0.05m。把它放在水平桌面上,不计容器厚度。g=10N/kg,ρ水=103kg/m3。求:
(1)水对容器底的压强;
(2)水对容器底的压力;
(3)桌面受到的压强。
29.(2021春 岳阳期末)如图所示,盛有40kg水的柱形容器甲、乙置于水平地面上,容器足够高,它们的底部用根细管(体积忽略不计)连通。已知甲、乙容器底面积分别为S甲=0.1m2、S乙=0.3m2,水的深度为0.1米,水的密度为1.0×103kg/m3,求
(1)水的重力
(2)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
(3)现将一均质小球A放入甲或乙容器中,小球静止后沉底且浸没,过程中水未溢出,发现甲、乙容器对地面的压力增加量相等。判断小球放入甲容器还是乙容器中并说明理由,同时求出小球的密度大小。
第9章 压强 期末考试专题练 湖南省2021—2022学年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下册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共22小题)
1.【解答】解:(1)正方体对水平地面的压强:pρgh,
切割之前它们对水平面的压强相等,p甲=p乙,即ρ甲gh甲=ρ乙gh乙,
由图可知,h甲<h乙,所以,ρ甲>ρ乙,故BC错误;
(2)由图知S甲<S乙,在切割之前p甲=p乙,
由F=pS可知,切割之前甲、乙对地面的压力F甲<F乙,
因为正方体对水平地面的压力等于其重力,且G=mg,
所以,切割之前,m甲<m乙﹣﹣﹣﹣﹣﹣﹣﹣①
当沿水平方向切去不同厚度,剩余的压力相同,即F甲剩=F乙剩,
则甲、乙剩余部分的质量:m甲剩=m乙剩﹣﹣﹣﹣﹣﹣﹣﹣﹣﹣﹣②
所以由①②可知,切去的质量△m甲<△m乙,故D正确,A错误。
故选:D。
2.【解答】解:(1)木板向右运动的过程中,对桌面的压力始终等于木板的重力,而木板的重力大小不变,所以这一过程中木板对桌面的压力不变;
由于这一过程中受力面积逐渐减小,由p可知,木板对桌面的压强逐渐变大;
(2)因为压力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都不变,所以木板受到的滑动摩擦力不变,故C正确。
故选:C。
3.【解答】解:AB、将容器和小球看作一个整体,桌面受到压力的增加量为小球的重力,因此容器对桌面增加的压强为:Δp,故A错误,符合题意,B正确,不符合题意;
CD、当小球漂浮或悬浮时,容器底部增加的压力:ΔF′=G0,则液体对容器底增加的压强:Δp,故C正确,不符合题意;
当小球下沉到容器底部时,液体增加的高度:Δh,
容器底部增加的压力:ΔF″=Δp'S=ρgΔhS=ρgS,
液体对容器底增加的压强:Δp,故D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选:A。
4.【解答】解:正放时,瓶底对桌面的压力等于瓶子和水的重力之和,FA=G总;倒放时,压力FB=G总;
由于瓶子和水的重力不变,所以压力相等,即FA=FB;
由于瓶盖的面积小于瓶底的面积,根据公式p可知,倒放时,对桌面的压强大,即pA<pB。
由图可知:倒放时水的深度大于正放时水的深度,根据p=ρgh可知:p'A<p′B,故C正确。
故选:C。
5.【解答】解:在做托里拆利实验时,只要外界大气压不变,管内外水银面的高度差就不变,改变玻璃管的粗细、改变管的倾斜程度,以及改变水银槽内水银面的高低都不能影响到管内外水银面的高度差;当外界大气压发生变化时,玻璃管中内外的水银面的高度差才能发生变化,故ACD不能使玻璃管内外水银面的高度差发生变化,B符合题意。
故选:B。
6.【解答】解:骆驼有宽大的脚掌是在压力一定的情况下,通过增大受力面积来减小压强。
比较图乙和图丙可得,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受力面积有关,在压力大小一定时,受力面积越大,压力的作用效果越不明显,故B正确,ACD错误。
故选:B。
7.【解答】解:当喷雾器工作时,空气从细管B的右端快速喷出,导致细管A上方空气的流速突然增大,气压突然减小,细管A内液面上方气压小于细管A外液面上方的气压,液体就沿细管A的管口流出,同时受到气流的冲击,形成雾状向右喷出。
故选:A。
8.【解答】解:A、该实验是通过海绵的凹陷程度来显示压力的作用效果,用到了控制变量法,故A错误;
B、丙图中砝码对小桌的压力大小等于砝码的重力,但由于压力和重力的受力物体不同、方向不同、作用点不同,不能说砝码对小桌的压力就是砝码的重力,故B错误;
C、甲、丙两图中,压力大小和受力面积均不同,不符合控制变量法的要求,不能得到压力的作用效果既与压力大小有关,故C错误;
D、由甲、乙两图实验可以看出,压力不同,受力面积相同,作用效果不同,因此可得出:在受力面积一定时,压力越大,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可以解释交通管理部门通过限载来控制货车对路面压强的大小,故D正确。
故选:D。
9.【解答】解:A、液体沸点随气压的升高而升高,大气压升高水的沸点随之升高,故A正确;
B、最著名证明大气压存在的实验是马德堡半球实验,托里拆利实验测量出了大气压的数值,故B正确;
C、若外界气压不变,当玻璃管倾斜时,水银柱的高度不变,但水银柱的长度会变长,故C错误;
D、一个标准大气压的数值等于高度差为760mm水银柱产生的压强,故D正确。
故选:C。
10.【解答】解:
如果人离列车太近,列车开动时,使人和列车之间的空气流动速度快,压强变小,离站台远的地方气体相对流速较慢,压强较大,人在内外压强差的作用下,被强大的气流压向列车,从而造成危险。
故选:A。
11.【解答】解:(1)如图,橙汁的体积一定,倒立时橙汁的深度小于正立时橙汁的深度,即:h甲<h乙,橙汁的密度一定,根据公式p=ρ橙汁gh可知,倒立时橙汁的对杯底的压强小于正立时橙汁的对杯底的压强,即:p甲<p乙;
(2)甲、乙两图中,橙汁的重力不变,大小可表示为:G橙汁=m橙汁g=ρ橙汁V橙汁g,
在甲图中,橙汁对杯底的压力可表示为:F甲=p甲S甲=ρ橙汁ghS甲,由于杯子形状上小下大,则hS甲表示的体积大于橙汁的实际体积V橙汁,可见,F甲>G橙汁,
在乙图中,橙汁对杯底的压力可表示为:F乙=p乙S乙=ρ橙汁ghS乙,由于杯子形状上大下小,则hS乙表示的体积小于橙汁的实际体积V橙汁,可见,F乙<G橙汁,
综上可得:F甲>F乙。故A正确,BCD错误。
故选:A。
12.【解答】解:A、惯性的大小与速度无关,飞机到达机场前要减速飞行可使升力减少,不能减小惯性,故A错误。
B、飞机升力来自于机翼产生的压强差,速度越慢,上下机翼产生的压强差越小,升力越小,于是飞机下降,故B正确。
C、减速可少耗燃料,但并非一定节省,经济速度有专门的规定,这与下滑的目的是不一样的,故C错误;
D、飞机减速,其主要目的是为了减小升力,利于降落,故D错误。
故选:B。
13.【解答】解:A、茶壶是一个上端开口、底部连通的容器,静止时水面相平,故A正确;
B、刀刃很锋利,是在压力一定时,减小受力面积来增大压强,故B错误;
C、用力将吸盘压在光滑瓷砖上,排出里面的空气,由于吸盘内的空气减少,内部气压小于外界大气压,外界大气压将吸盘紧压在瓷砖上,故C正确;
D、浴室内的防滑垫表面凹凸不平,是在压力一定时,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增大摩擦,故D正确。
故选:B。
14.【解答】解:两个完全相同的容器装满水放在水平地面,容器对地面压力都等于自身的重力,所以F1=F2;
容器对水平面的压强是固体压强,故据公式:p可知,F相同,第一种情况的接触面积大于第二中情况的接触面积,故第一种情况的压强小,故p1<p2;
由于第一种情况的容器是上窄下宽,所以液体对容器底的压力F3大于液体的重力G;由于第二种情况的容器是上宽下窄,即有一部分液体压在了容器的侧壁上,所以液体对容器底的压力F4小于液体的重力G;所以F3>F4;
据液体内部的压强的计算公式p=ρgh可知:液体的密度相同,深度相同,所以液体对容器底的压强相同,即p3=p4。
故选:A。
15.【解答】解:A、飞机起飞利用的是流体压强和流速的关系,不属于大气压的利用,故A不符合题意;
B、坦克装有宽大的履带,是在压力一定时,通过增大受力面积来减小压强,不属于大气压的利用,故B不符合题意;
C、用注射器注射药液是由于受到推力作用的缘故,与大气压无关,故C不符合题意;
D、用吸管吸饮料时,吸管内气压小于饮料瓶中的气压,在大气压的作用下,把饮料压入口内,属于大气压的利用,故D符合题意。
故选:D。
16.【解答】解:
用气泵抽出吸盘中的空气,吸盘内大气压几乎为零,吸盘就在外界的大气压的作用下紧贴在车上,这是大气压的应用,故ABC错误,D正确。
故选:D。
17.【解答】解:A、推土机有两条宽大的履带,是在压力一定时,通过增大受力面积来减小压强,故A不合题意;
B、篆刻刀的刀口很薄,是在压力一定时,通过减小受力面积来增大压强,故B符合题意;
C、火车铁轨下面铺上了枕木,是在压力一定时,通过增大受力面积来减小压强,故C不合题意;
D、滑雪时用了两块大大的滑雪板,是在压力一定时,通过增大受力面积来减小压强,故D不合题意。
故选:B。
18.【解答】解:A、压痕深,即压力作用的效果明显,说明压强较大,故A错误;
B、要减轻压痕可以把口罩系的松一点,也可以增大受力面积,故B错误;
CD、防护凝胶贴片是在压力一定时,通过增大受力面积来减小压强(减轻压痕),并没有减小压力,故C错误,D正确。
故选:D。
19.【解答】解:
设甲物体的总重力为G,甲物体与水平地面的接触面积为S,则乙物体的总重力仍为G,乙物体与水平地面的接触面积为,于是甲图中地面受到的压强为p,乙图中地面受到的压强为,即乙图中地面受到的压强为2p;
故选:A。
20.【解答】解:A、如果管中进了些空气,少量的空气产生的压强+水银柱产生的压强=外界大气压,玻璃管内的水银柱会变短,故A错误;
B、在托里拆利实验中,玻璃管倾斜放置时,玻璃管内的水银柱高度不变,长度会变长,故B正确;
C、换用粗的玻璃管作实验时,水银柱的高度不变,故C错误;
D、因为大气压随高度的升高而降低,故将此装置从地面移到山顶,管内被托起的水银将下降,故D错误。
故选:B。
21.【解答】解:由图可知,液体底部到页面的高度为16cm,根据液体压强公式:
p=ρgh=1×103kg/m3×10N/kg×0.16m=1.6×103Pa.
故选:A。
22.【解答】解:(1)静止在水平面上的压力等于物体的重力,所以它们对地面的压力之比为:

(2)根据公式即可计算出压强之比为:

故ABC错误,D正确。
故选:D。
二.实验探究题(共4小题)
23.【解答】解:(1)根据公式p可知,需要测量力的大小,所以要用到弹簧测力计;
(2)注射器的容器V=4.5ml=4.5cm3,注射器全部刻度的长度:L=6cm;
根据V=SL可知,注射器活塞横截面积:S0.75cm2=7.5×10﹣5m2;
大气压强:p1.08×105Pa;
一个标准大气压的值是1.01×105Pa,所以所测的大气压值大于真实值;
(3)由吸盘的直径为D可知,吸盘的面积:S=πR2=π()2;
大气压的值:p′;
由于吸盘内由空气残留,会导致所测的力F偏小,大气压的值偏小;
(4)①橡皮帽封住的注射器小孔中有残余气体,会导致所测的拉力偏小,则大气压值偏小,故①正确;
②活塞与注射器筒壁间有摩擦,会导致所测的拉力偏大,则大气压值偏大,故②不正确;
③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没有读准,导致所测的拉力可能偏大也可能偏小,则大气压值可能偏大也可能偏小,故③不正确;
④活塞与注射器筒壁不完全密封,会有空气进入注射器筒内,导致所测的拉力偏小,则大气压值偏小,故④正确;
故选:B。
故答案为:(1)弹簧测力计;(2)0.75,1.08×105,偏大;(3),偏小,吸盘内有空气残留;(4)B。
24.【解答】解:(1)由图甲可知,水的深度为16cm,金属盒到底部的距离为9cm,则金属盒的深度为h=16cm﹣9cm=7cm;
(2)比较甲、乙两图可知,金属盒在水中的深度越深,U形管液面的高度差越大,则受到的压强越大,所以p甲>p乙;
(3)探究液体内部某处的压强与到容器底的距离的关系时,采用的是控制变量法,需要控制该处到液面的距离相同,甲中金属盒到液面的距离为7cm,则乙中金属盒到水面的距离也应该为7cm,所以往乙容器中加水至水面到容器底的距离L需要满足L=11cm+7cm=18cm;当液面高度等于18cm时,乙中U形管的液面的高度差等于甲中型管液面的高度差,即h1=h2。
故答案为:(1)7;(2)>;(3)乙;18。
25.【解答】解:(1)该实验是通过海绵的凹陷程度来显示压力的作用效果的,这种研究方法叫转换法;
(2)比较甲、乙实验可知,受力面积相同,乙中压力大,压力作用效果明显,故得出的结论是:受力面积相同时,压力越大,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
(3)根据乙、丙实验可知,压力相同,乙中受力面积小,压力的作用效果明显,故得出的结论是:在压力相同时,受力面积越小,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
故答案为:(1)海绵的凹陷程度;转换;(2)受力面积;大;(3)乙、丙;小。
26.【解答】解:(1)实验中,海绵的凹陷程度越大,压力作用效果越明显,用海绵的凹陷程度来反映压力作用效果。
(2)比较甲、乙两图所示实验可知,受力面积相同,压力越大,海绵凹陷程度越大,故可得结论:受力面积一定时,压力作用效果与压力大小有关;
实例:按压图钉时,小孩用力小图钉压不进墙壁里,成年人用力大能够把图钉深深压入墙壁里。
故答案为:(1)凹陷程度;(2)受力面积;按压图钉时,小孩用力小图钉压不进墙壁里,成年人用力大能够把图钉深深压入墙壁里。
三.计算题(共3小题)
27.【解答】解:(1)加水前,水的深度为:h=10cm=0.1m,水对容器底的压强为:p水=ρ水gh=1.0×103kg/m3×10N/kg×0.1m=1000Pa;
(2)由ρ可知,加2000cm3的水时,加入水的质量:Δm水2=ρ水V水2=1.0×103kg/m3×2000×10﹣6cm3=2kg;
(3)第二次轻杠受到的力为3N小于第一次轻杠受到的力为6N,说明第一次A未被浸没且所受浮力小于重力,第二次加水比第一次多,故第二次加水后长方体A受到的浮力比第一次大,轻杠对A有向上的拉力,则圆柱形容器底部受到的水的压力的增加量等于长方体A受到的浮力与加入水的重力之和,即ΔF1=ΔG水1+F浮=ΔG水1+GA﹣F拉1;第二次A所受浮力可能小于重力,轻杠对A可能有向上的拉力,或者浮力大于重力,轻杠对A有向下的压力,则圆柱形容器底部受到的水的压力的增加量等于长方体A受到的浮力与加入水的重力之和,即ΔF2=ΔG水2+F浮=ΔG水2+GA﹣F拉2,
或ΔF2=ΔG水2+F浮=ΔG水2+GA+F压,则:
第一次加入水的重力为:ΔG水1=Δm水1g=ρ水ΔV1g=1.0×103kg/m3×500×10﹣6m3×10N/kg=5N,
第一次压力变化量为:ΔF1=ΔG水1+GA﹣F拉1=GA+5N﹣6N=GA﹣1N
第二次加入水的重力为:ΔG水2=Δm水2g=2kg×10N/kg=20N,
第二次压力变化量为:ΔF2=ΔG水2+GA﹣F拉2=GA+20N﹣3N=GA+17N,或ΔF2=ΔG水2+GA+F压=GA+20N+3N=GA+23N;
因为Δp,所以:
Δp1①
Δp2②
或Δp2③
Δp1:Δp2=1:4……④
由①②④解得:GA=7N,
由①③④解得:GA=9N。
答:(1)加水前水对容器底的压强为1000Pa;
(2)加2000cm3的水时,加入水的质量为2kg;
(3)物块A的重力GA为7N或9N。
28.【解答】解:
(1)水对容器底的压强:p=ρ水gh=1.0×103kg/m3×10N/kg×0.05m=500Pa;
(2)由p可得,水对对容器底的压力:F=pS=500Pa×0.01m2=5N;
(3)容器对桌面的压力等于水的重力加上容器的重力,因此桌面受到的压力:F压=G水+G容器=2N+8N=10N,
桌面受到的压强:p′1000Pa。
答:(1)水对容器底的压强为500Pa;
(2)水对容器底的压力为5N;
(3)桌面受到的压强为1000Pa。
29.【解答】解:(1)G水=m水g=40kg×10N/kg=400N;
(2)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
p=ρ水gh=1.0×103kg/m3×10N/kg×0.1m=1000Pa;
(3)因甲、乙的底部用一根轻质细软管连通形成连通器,
所以,甲、乙容器中水面始终相平,实心小球A放入容器中两边水对容器底部压强的增加量相同,
又因S甲<S乙,
所以,由F=pS可知,甲容器中水对容器底的压力增加量小,
又因为柱形容器中液体对容器底的压力增加量等于容器中增加的液体的重力,
而容器对地面的压力增加量也等于容器中增加的液体的重力,
所以柱形容器对地面的压力增加量与液体对容器底的压力增加量相等,
设小球对容器的压力为F压,
因甲、乙容器对地面的压力增加量相等,
由ΔF压=△F水+F压可知,小球必须对甲容器底有压力,即小球放入甲容器;
因物体对水平面的压力和自身的重力相等,且甲、乙容器对地面的压力增加量相等,所以,ΔF甲容=ΔF乙容,
设实心小球A的体积为VA,则水面上升的高度:Δh,
水对乙容器底压强的增加量:Δp水=ρ水gΔh=ρ水g,
水对乙容器底压力的增加量:ΔF水=Δp水S乙=ρ水gS乙,
实心小球A的重力:GA=mAg=ρAVAg,
由ΔF乙容可得,ρ水gS2ρAVAg,
则ρA1.5×103kg/m3。
答:(1)水的重力为400N;
(2)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为1000Pa;
(3)因甲、乙的底部用一根轻质细软管连通形成连通器,甲、乙容器中水面始终相平,实心小球A放入容器中两边水对容器底部压强的增加量相同,因为S甲<S乙,由F=pS可知,甲容器中水对容器底的压力增加量小,而柱形容器对地面的压力增加量与液体对容器底的压力增加量相等,所以放入小球A后因水的压力增加导致容器对地面的压力增加量甲要小于乙,因此小球A应放入甲中;小球的密度为1.5×103kg/m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