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力 期末考试专题练 湖南省2021—2022学年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下册
一.选择题(共21小题)
1.(2021秋 蓝山县期末)两个表面潮湿的相同的篮球落到地面上留下了如图所示的印迹,则两球中受到的弹力( )
A.a球大 B.b球大
C.一样大 D.无法比较大小
2.(2022 邵阳模拟)下列哪种仪器可以用来测量力( )
A.天平 B.弹簧秤 C.比重计 D.气压计
3.(2021秋 通道县期末)下列数据中,最接近生活实际的是( )
A.物理课本的长度大约是50cm
B.一名初中生质量大约50kg
C.干松木的密度大约是3g/cm3
D.一只一次性水杯的容积约是500ml
4.(2021秋 蓝山县期末)下列图象中,能正确反映“物体所受的重力跟它的质量的关系”的是( )
A. B.
C. D.
5.(2021春 江永县期末)在弹性限度内,弹簧的弹力大小与弹簧的伸长量成正比,即F=kx,其中F为弹力大小,x为伸长量,k为弹簧劲度系数,已知某弹簧劲度系数为100N/m,原始长度为25cm,则在弹力为5N时,弹簧长度可能为( )
A.20cm B.25cm C.30cm D.40cm
6.(2021春 江永县期末)关于重力,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重力的施力物体是地球
B.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的
C.在同一地点重力的大小与物体的质量成正比
D.在地球表面重力随纬度的增加而减小
7.(2021春 邵阳县期末)新宁脐橙是湖南邵阳的特产,如图所示,质量为600g的脐橙,从树上落下的过程中,受到重力的作用(不计空气阻力),对于脐橙所受重力的大小和方向(g取10N/kg),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等于600g,方向竖直向上
B.等于600g,方向竖直向下
C.等于6N,方向竖直向下
D.等于6N,方向竖直向上
8.(2021春 湘乡市期末)下列选项中与1N力大小相当的是( )
A.一头大象受到的重力 B.一只蚂蚁受到的重力
C.两只鸡蛋受到的重力 D.一个小孩受到的重力
9.(2021春 湘乡市期末)5月30日5时01分,天舟二号货运飞船和天和核心舱进行了交会对接。天舟二号对天和核心舱的引力为F1,天和核心舱对天舟二号的引力为F2。则F1与F2的大小关系为( )
A.F1<F2 B.F1>F2 C.F1=F2 D.无法确定
10.(2021春 炎陵县期末)“足球进校园”活动的开展,使同学们越来越喜欢足球运动,下列现象中属于力改变物体形状的是( )
A.足球在空中沿弧线飞行
B.足球在草地上越滚越慢
C.被踩在脚下的足球变扁
D.守门员用头顶回飞来的足球
11.(2021春 永州期末)用力推课桌的下部,课桌会沿地面滑动,而推课桌的上部,课桌可能会翻倒,这说明力的作用效果与( )
A.力的作用点有关 B.力的大小有关
C.力的方向有关 D.受力面积有关
12.(2021春 南县期末)下列各力中,不属于弹力的是( )
A.磁铁对小铁球的吸引力 B.手对弹簧的拉力
C.手对弓的拉力 D.人对跳板的压力
13.(2021春 南县期末)关于足球运动员踢球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运动员用力踢球和用头顶球,仅仅使球的运动方向发生了改变,而球的速度大小不变
B.运动员用力踢球和用头顶球,使球的运动状态发生了改变
C.运动员用头顶球时,头感觉很痛,说明球给头的力比头给球的力大
D.运动员用脚踢足球时,脚并没有感觉疼痛,说明球没有给脚力的作用
14.(2021春 天元区期末)图中关于重力的示意图正确的是( )
A.正在上升的小球 B.挂在墙上的小球
C.斜抛向空中的铅球 D.斜面上静止的木块
15.(2021春 长沙期末)酷夏季节,烈日炎炎,长沙市多日维持在35摄氏度以上的高温,很多人喜欢通过游泳来缓解炎热。但为了生命安全,请同学不要下河下塘游泳。下列关于游泳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使人向前运动的力的施力物体是水
B.人对水的推力和水对人的推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
C.加速向前游动时,力改变了人的运动状态
D.向前游泳过程中,浮力方向可能不是竖直向上
16.(2021春 永州期末)以卵击石,石头没有损伤而鸡蛋破了,这一现象中,石头对鸡蛋的作用力大小与鸡蛋对石头的力相比较( )
A.前者小 B.相等 C.前者大 D.无法比较
17.(2021春 洪江市期末)托起下列物体所用的力,最接近1N的是( )
A.一袋方便面 B.一个学生用的板凳
C.一枚大头针 D.一头大象
18.(2021春 梁园区期末)甲、乙、丙三个同学使用同一个弹簧拉力器锻炼身体,每位同学都可以将弹簧拉力器拉开至两臂张开伸直,其中甲同学体重最大,乙同学手臂最长,丙同学手臂最粗。当他们两臂张开伸直时对弹簧拉力器拉力最大的是( )
A.三个同学都一样大 B.手臂粗的同学
C.体重大的同学 D.手臂长的同学
19.(2021春 永州期末)下列有关力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物体必须要相互接触才能产生力的作用
B.一个物体不可能是受力物体的同时又是施力物体
C.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力不能离开物体单独存在
D.人推车没推动是因为人对车的推力小于车受到的摩擦力
20.(2021春 隆回县期末)对力的认识,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是力的三要素
B.一个力必须有两个物体
C.物体间不接触,就不会有力的产生
D.力能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21.(2021春 宁远县期末)如图所示用力拉弹簧,弹簧就伸长,用力压弹簧,弹簧就缩短,这个现象说明力的作用效
果跟( )
A.力的方向有关
B.力的大小有关
C.力的作用点有关
D.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点都有关
二.作图题(共1小题)
22.(2021秋 蓝山县期末)在图中画出小球所受力的示意图,图为细绳拉着小球在竖直面内摆动。(忽略空气阻力)
三.实验探究题(共5小题)
23.(2021春 凤凰县期末)地球附近物体都要受到重力,某实验小组的同学们认为物体的重力大小与物体的质量有关,他们用天平、钩码、弹簧测力计进行了如下的探究:
(1)如图甲所示是同学们第4次测量中弹簧测力计的读数,该测力计的分度值是 N,此时测力计的示数是 N。
(2)同学们将实验数据记录在表中,请你根据表格中的实验数据,在图乙中作出重力随质量变化的图像。
质量m(kg) 0.05 0.1 0.15 0.2 0.25 0.3
重力G(N) 0.5 1 1.5 2 2.5 3
(3)根据图像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
24.(2021春 望城区期末)在探究“重力的大小跟什么因素有关系”的实验中,按照图所把钩码逐个挂在弹簧测力计上,分别测出它们受到的重力,并记录在表格中。
质量m/g 100 300 500 600
重力G/N 1.0 3.0 4.0 5.0 6.0
(1)表格中的空格的数据应该是 。
(2)图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 N。
(3)如图利用弹簧测力计测量钩码重力,使测力计内弹簧伸长的力是 。
A.钩码的重力
B.钩码和测力计的总重力
C.钩码对弹簧的拉力
D.弹簧对钩码的拉力
25.(2021春 武陵源区期末)小瑾同学在探究重力的大小跟质量的关系的实验中得到下表所示的实验数据。
被测物体 质量m(kg) 重力G(N) 比值G/m(N/kg)
物体1 0.1 0.99 9.9
物体2 0.2 1.96 9.8
物体3 0.3 2.91 9.7
(1)在实验过程中,需要的两个测量工具: 、 。
(2)实验时,为得到重力与质量关系,多次测量的目的是 。(3)小华同学通过学习,知道重力与质量的比值g=9.8N/kg。她在分析了小瑾的测量数据后,认为小瑾的测量数据有问题,接着便直接修改了数据,质量0.1kg,重力0.99N改成0.98N;质量0.3kg,重力2.91N改成2.94N。你认为小华的做法 (选填“合理”或“不合理”),其理由是 。
26.(2021春 衡阳期末)小聪做“探究影响重力大小的因素”的实验,实验记录如表所示。
实测物体 物体质量/kg 重力/N 重力与质量的比值(N/kg)
物体1 0.1 0.98 9.8
物体2 0.2 1.96 9.8
物体3 0.3 2.94 9.8
(1)在探究过程中,需要的测量工具有 、 ;
(2)分析表中实验数据,得出的结论是: 。
27.(2021 江汉区模拟)在探究“重力的大小跟什么因素有关系”的实验中,按照如图7.3﹣15甲所示,把钩码逐个挂在弹簧测力计上,分别测出它们受到的重力,并记录在表格中。
重量m/g 100 200 300 500
重力G/N 1 2 3 4 5
(1)把表格中的空格填写完整;
(2)如图甲所示,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 N;
(3)根据表格中的实验数据,在图乙中画出重力与质量的关系图象;
(4)由此可知物体所受的重力跟质量成 。
第7章 力 期末考试专题练 湖南省2021—2022学年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下册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共21小题)
1.【解答】解:由图可知,篮球落到地面上时,b篮球的形变程度更大,所以b篮球产生的弹力更大,即其对地面的作用力更大。根据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我们可以推导出地面也对b篮球的作用力更大,即b篮球受到的弹力更大。
故选:B。
2.【解答】解:A、天平实验室常用的测量质量的工具,故A错误;
B、弹簧秤是专门用来测量力的工具,故B正确;
C.比重计是测量密度的仪器,故C错误;
D.气压计是测量气压的工具,故D错误。
故选:B。
3.【解答】解:
A、一根筷子的长度在25cm左右,物理课本的长度略大于此数值,在26cm左右。故A不符合实际;
B、成年人质量在70kg左右,中学生质量比成年人小得多,一般在50kg左右。故B符合实际;
C、水的密度是1g/cm3,干松木会漂浮在水面上,其密度小于水,不可能是3g/cm3.故C不符合实际;
D、一杯一次性水杯所盛水的质量在150g左右,杯子的容积在V150cm3=150ml左右。故D不符合实际。
故选:B。
4.【解答】解:A、如图,重力跟质量成正比,重力随质量的增大而成倍增大。符合题意。
B、如图,重力是定值,不随质量的变化而变化。不符合题意。
C、重力跟质量成反比,质量增大,重力减小。不符合题意。
D、如图,重力随质量的增大而增大,但不成正比。不符合题意。
故选:A。
5.【解答】解:根据公式,弹簧的伸长量x0.05m=5cm,弹簧的原长L0=25cm,所以弹簧的长度L=L0+x=25cm+5cm=30cm。
故选:C。
6.【解答】解:A、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叫重力,则重力的施力物体是地球,故A说法正确;
B、重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下的,故B说法正确;
C、由G=mg可知,在同一地点(g值一定)重力的大小与物体的质量成正比,故C说法正确;
D、在地球表面上纬度越高,g值越大,所以同一物体在地球表面的重力随纬度的增加而增大,故D说法不正确。
故选:D。
7.【解答】解:物体质量为600g=0.6kg,物体受到的重力:G=mg=0.6kg×10N/kg=6N,重力是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产生的,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
故选:C。
8.【解答】解:A、一头大象的质量约5t,故重力约:G=mg=5000kg×10N/kg=50000N,故A错误;
B、一只蚂蚁的质量约0.1g,故重力约:G=mg=0.0001kg×10N/kg=0.001N,故B错误;
C、两只鸡蛋的质量约100g,故重力约:G=mg=0.1kg×10N/kg=1N,故C正确;
D、一个小孩的质量约20kg,故重力约:G=mg=20kg×10N/kg=200N,故D错误。
故选:C。
9.【解答】解:天舟二号对天和核心舱的引力F1和天和核心舱对天舟二号的引力为F2是一对相互作用力,相互作用力大小相等,所以F1=F2,故C正确。
故选:C。
10.【解答】解:A、足球在空中沿弧线飞行,其运动方向和速度大小均发生变化,说明力改变了物体的运动状态,故A不符合题意;
B、足球在草地上越滚越慢,其速度变小,说明力改变了物体的运动状态,故B不符合题意;
C、被踩在脚下的足球变扁,足球的形状变化,说明力改变了物体的形状,故C符合题意;
D、守门员用头顶回飞来的足球,足球的运动方向和速度大小均发生变化,说明力改变了物体的运动状态,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11.【解答】解:用力推课桌的下部和上部,推课桌下部时课桌会沿地面滑动,而推课桌的上部,课桌可能会翻倒,两次力的作用点不同,力的作用效果也不同,说明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作用点有关。
故选:A。
12.【解答】解:A、磁铁对小铁球的吸引力是磁场力,不是弹力,该事例中不存在弹力,符合题意,故A正确;
B、手拉弹簧时,弹簧变长发生弹性形变,会产生弹力,不符合题意,故B错误;
C、手拉弓时,弓会发生弹性形变,会产生弹力作用,不符合题意,故C错误;
D、跳板在人的压力作用下弯曲,发生弹性形变,会产生弹力作用,不符合题意,故D错误。
故选:A。
13.【解答】解:A、运动员用力踢球和用头顶球,使球的运动方向发生了改变,并且球的速度大小也发生变化,故A错误;
B、运动员用力踢球和用头顶球,使球的运动状态发生了改变,体现在求的速度大小和方向发生变化,故B正确;
C、运动员用头顶球时,头感觉很痛,说明力的作用是相互的,且球给头的力等于头给球的力,故C错误;
D、运动员用脚踢足球时,由于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所以球给脚有作用力,故D错误。
故选:B。
14.【解答】解:
重力方向是竖直向下的,作用点在物体重心上。
A、重力方向应该是竖直向下的,而图中小球所受重力的方向竖直向上,故A错误;
B、小球受到的重力方向竖直向下,作用点在重心,故B正确。
C、重力方向应该是竖直向下的,而图中小球所受力的方向斜向上,故C错误;
D、重力方向应该是竖直向下的,而图中木块所受力的方向垂直斜面向下,故D错误。
故选:B。
15.【解答】解:ABC、游泳过程中,人用手和脚向后划水,对水施加向后的力,由于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因此水就会对手和脚施加向前的反作用力且水对人的推力等于人对水的推力,它们是一对相互作用力,人就前进,水的推力使人前进,改变了人的运动状态,所以ABC正确;
D、浮力方向始终是竖直向上,故D不正确。
故选:D。
16.【解答】解:根据以上分析,可以判断石头和鸡蛋相互作用,它们肯定都受到了力的作用,这一对力就是一对相互作用力,所以它们的大小相等,故B正确。
故选:B。
17.【解答】解:
A、一袋方便面的质量约在100g=0.1kg,重力约为1N,故A符合题意;
B、一个学生用的板凳的质量约为5kg,重力约为50N,故B不符合题意;
C、一枚大头针的质量远远小于100g,重力远远小于1N,故C不符合题意;
D、一把大象质量约为5000kg,重力约为50000N,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18.【解答】解:每位同学都可以将弹簧拉力器拉开至两臂张开伸直,在弹性限度内,弹簧的弹性形变量越大,产生的弹力越大,手臂长的同学,弹簧的弹性形变量最大,拉力最大。
故选:D。
19.【解答】解:A、在发生力的作用时,两个物体不一定接触(如:磁铁吸引铁钉),故A错误;
B、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物体受到力的同时,也对另一个物体施加了力,施力物体也是受力物体,故B错误;
C、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发生力的作用时,至少要有两个物体,故C正确;
D、人推车没推动,车受到平衡力作用,所以人对车的推力等于车受到的摩擦力,故D错误。
故选:C。
20.【解答】解:A、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合称力的三要素,它们都能影响力的作用效果。故A正确;
B、力不能离开物体而存在,有力至少有两个物体,一个是施力物体,一个是受力物体。故B正确;
C、力包括两种:接触力和非接触力。两个物体不接触,也可以产生力的作用,如磁体间的相互作用力。故C错误;
D、物体的运动并不需要力来维持,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故D正确。
故选:C。
21.【解答】解:用力拉弹簧,弹簧就伸长;用力压弹簧,弹簧就缩短,用力的方向不同,效果不同;这个现象说明力的效果与力方向有关;故A正确故BCD错误。
故选:A。
二.作图题(共1小题)
22.【解答】解:小球悬挂在细绳下来回自由摆动,忽略空气阻力,共受到拉力和重力的作用,过球心作竖直向下的重力和沿绳子斜向上的拉力。如图所示:
三.实验探究题(共5小题)
23.【解答】解:
(1)2~3N间有5条刻度线,即5条刻度线表示1N,所以两条相邻的刻度线的长度表示0.2N,即此弹簧测力计的分度值为0.2N,此时的示数为2N;
(2)重力随质量变化的图像如下:
(3)根据图像可知,物体重力与质量成正比例函数关系,所以结论为:物体所受重力与其质量成正比。
故答案为:(1)0.2;2;(2)如上图;(3)物体所受的重力跟它的质量成正比。
24.【解答】解:(1)通过观察表格中的数据发现,每一栏中的重力与质量的比值都是固定的数值,
由得:
m400g;
(2)由图可知,弹簧测力计的量程是0~5N,分度值是0.2N,弹簧测力计指针指示的数字是2,故图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2.0N;
(3)力能使物体发生形变,利用弹簧测力计测量钩码重力时,使测力计内弹簧伸长的力是钩码对弹簧的拉力,故选C。
故答案为:(1)400;(2)2.0;(3)C。
25.【解答】解:
(1)在探究“物体所受重力大小与物体质量的关系”的实验中,需要测量重力及质量的大小,所以需要用到弹簧测力计及天平;
(2)实验时,多次测量的目的是使结论具有普遍性,避免偶然性;
(3)实验中难免会出现误差,但是绝不能随意修改数据,应以实验测量的数据为准,若出现误差较大的情况,可以多测几次;故小华修改数据的做法是不正确的,理由是:实验的误差不可避免,应尊重事实。
故答案为:(1)弹簧测力计;天平;(2)使结论具有普遍性,避免偶然性;(3)不合理;实验的误差不可避免,应尊重事实。
26.【解答】解:(1)在探究“探究影响重力大小的因素”的实验中,需要的测量重力及质量的大小,故用到弹簧测力计及天平
(2)从表中数据知,物体的质量增大几倍,物体所受的重力大小也增大几倍,重力大小与质量的比值相等,所以得到结论:物体所受的重力与它的质量成正比
故答案为:天平;弹簧测力计;物体所受的重力与它的质量成正比
27.【解答】解:
(1)由得:
m400g;
(2)观察图象发现,弹簧测力计的量程是5N,弹簧测力计的分度值是0.5N,弹簧测力计指针指示的数字是2,故图甲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2N;
(3)根据表格中记录的数据在表格中描绘出相应的点,再连成线;如图所示:
(4)根据表中数据可知,物体所受的重力跟质量的比值是一个定值,满足正比例函数关系,分析图象也能发现这两个量是成正比的,由此可知物体所受的重力跟质量成正比。
故答案为:(1)400;
(2)2;
(3)如图所示;
(4)正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