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简单机械 期末考试专题练 湖南省2021—2022学年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下册(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2章 简单机械 期末考试专题练 湖南省2021—2022学年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下册(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74.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2-06-07 22:10:0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12章 简单机械 期末考试专题练 湖南省2021—2022学年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下册
一.选择题(共20小题)
1.(2021春 会同县期末)在日常生活中,用小于100N的力一定能提升重100N的物体的简单机械是(  )
A.杠杆 B.斜面 C.一个定滑轮 D.一个动滑轮
2.(2021春 炎陵县期末)在探究杠杆平衡条件的实验中,多次改变力和力臂的大小主要是为了(  )
A.减小摩擦
B.使每组数据更准确
C.获取多组实验数据归纳出物理规律
D.多次测量取平均值减小误差
3.(2021春 龙山县期末)下列关于机械效率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机械效率可以提高到100%
B.机械效率总小于1
C.做功越多的机械,机械效率越高
D.机械效率越高,有用功就越多
4.(2021春 南县期末)如图所示,国旗杆顶部装有一个滑轮,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它是动滑轮 B.用它可以省功
C.用它可以改变力的方向 D.用它可以省力
5.(2021春 隆回县期末)下列属于费力杠杆的是(  )
A.启瓶器撬瓶盖 B.羊角锤撬钉子
C.筷子夹食物 D.天平称质量
6.(2021春 临澧县期末)用如图所示简单机械,使重力同为G的物体都保持静止状态,不计摩擦、机械自重及绳重,其中用力最小的是(  )
A. B.
C. D.
7.(2021春 长沙期末)如图所示,滑轮组悬挂在水平钢架上,某工人站在水平地面上,竖直向下拉动绳子自由端,5s内使物体A匀速上升1m,提升过程中拉力F的功率为160W。已知物体A重720N,该工人重600N,不计绳自身重力和绳与滑轮间摩擦。关于该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绳子移动的速度为0.2m/s
B.动滑轮重100N
C.该工人对地面的压力为200N
D.工人利用该滑轮组提升物体的最大机械效率为90%
8.(2021 宜昌)下列有关机械做功、功率、机械效率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效率越高的机械,功率越大
B.做功越多的机械,功率越大
C.做有用功越多的机械,效率越高
D.功率越大的机械,做功越快
9.(2021 南山区二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机械效率高的机械,做功就越多
B.功率大的机械,做功就越多
C.功率小的机械,其机械效率越低
D.功率大的机械,做功就越快
10.(2021春 衡阳期末)如图所示,三个滑轮下悬挂重物的质量相等,若滑轮、绳的重力及滑轮与轴的摩擦忽略不计,则F1、F2、F3的关系为(  )
A.F1>F3>F2 B.F1=F2=F3 C.F3>F1>F2 D.F2>F3>F1
11.(2021春 郴州期末)小凯分别用如图所示的甲、乙两个滑轮组(每个滑轮的重力相同)匀速提起相同的重物。不计绳重及摩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更省力,甲的机械效率较大
B.甲更省力,甲、乙机械效率一样大
C.乙更省力,乙的机械效率较大
D.乙更省力,甲、乙机械效率一样大
12.(2021春 临湘市期末)如图,用同一滑轮匀速提升同一重物(不计绳重、摩擦),图中F1、F2、F3、F4之间的大小关系正确的是(  )
A.F1=F2 B.F3=F4 C.2F2=F1 D.2F2=F4
13.(2021春 临湘市期末)如图所示,用一个始终水平向右的力F,把杠杆OA从图示位置缓慢拉至水平的过程中,力F的大小将(  )
A.变小 B.不变
C.变大 D.先变大后变小
14.(2021春 赫山区期末)用图示甲、乙两种方式匀速提升重为100N的物体,已知滑轮重20N、绳重和摩擦力不计。则(  )
A.手的拉力:F甲=F乙;机械效率:η甲=η乙
B.手的拉力:F甲<F乙;机械效率:η甲<η乙
C.手的拉力:F甲>F乙;机械效率:η甲<η乙
D.手的拉力:F甲>F乙;机械效率:η甲>η乙
15.(2021春 双峰县期末)为探究动滑轮和定滑轮的特点,设计如下两种方式拉升重物,下面关于探究的做法和认识正确的是(  )
A.用动滑轮提升重物上升h高度,测力计也上升h高度
B.若用定滑轮拉重物,当拉力竖直向下最省力
C.减小动滑轮质量可以提高动滑轮的机械效率
D.若拉升同一物体上升相同高度,用动滑轮拉力更小,且做功更少
16.(2021春 怀化期末)如图所示,在一水平地面上,木箱重400N,受到的摩擦力为200N,用力F拉动木箱使它在5s内匀速直线运动了3m(不计滑轮重力及绳与滑轮间的摩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拉力F的大小为200N
B.绳子自由端移动的速度为0.6m/s
C.绳自由端移动了6m
D.拉力F的功率为60W
17.(2021春 邵阳县期末)关于机械效率的问题,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做的有用功越多,机械效率一定越高
B.单位时间内做功越多,机械效率一定越高
C.省力越多的机械,机械效率一定越高
D.额外功在总功中所占比例越小,机械效率一定越高
18.(2021 十堰二模)如图所示的滑轮组,用F=30N的拉力,拉动水平地面上重为300N的物体,使物体匀速前进了2m。物体和地面之间的摩擦力为45N,在此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拉力做的功是120J
②绳子自由端移动的距离是2m
③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是75%
④A点受到的拉力为300N
A.①④ B.②③ C.①③ D.③④
19.(2021春 攸县期末)如图所示,国旗的旗杆顶上有一个滑轮,升旗时往下拉动绳子,国旗就会上升,该滑轮的作用是(  )
A.动滑轮,省力 B.定滑轮,省力
C.动滑轮,改变力的方向 D.定滑轮,改变力的方向
20.(2021春 道县期末)如图所示,甲、乙两斜面(不计摩擦)高度均为h,但甲比乙长,现把质量相等的两个物体从斜面底端匀速推到斜面顶端,则推力F1与F2的关系为(  )
A.F1>F2 B.F1<F2 C.F1=F2 D.无法确定
二.实验探究题(共3小题)
21.(2021春 江永县期末)在探究杠杆平衡条件的过程中,我们把支点放在质地均匀的杠杆中间,这样做的目的是    。实验时,首先调节杠杆两端的平衡螺母,并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这样做的好处是    。同学们通过多次实验,得出以下数据,分析得出杠杆平衡条件是    (将序号A、B、C填入上面的空格中),并请你应用杠杆平衡条件,把表格中的数据填写完整。
A.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 B.便于测量力臂 C.让杠杆的重心竖直通过支点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第四次
L1/m 0.1 0.15 0.2 0.2
F1/m 0.5 0.5 1.5    
L2/m 0.06 0.05 0.1 0.1
F2/m 1 1.5 3 4
22.(2021春 会同县期末)某实验小组按如图所示的方式组装滑轮组,进行“探究影响滑轮组机械效率的因素”实验。实验时,他们先用弹簧测力计测量钩码所受的重力G,再将钩码挂在滑轮组下端,向上拉动弹簧测力计,使钩码缓慢匀速上升,并得到下表实验数据:
实验次数 钩码重G(N) 钩码上升 高度h(m) 绳端拉力 F(N) 绳端移动 距离s(m) 机械效率η
1 2.0 0.1 1.0 0.3 66.7%
2 3.0 0.1 0.3
3 4.0 0.1 1.8 0.3 74.1%
(1)若进行第2次测量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如图所示F=   N,则此时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   (保留一位小数)。
(2)若实验时,弹簧测力计拉绳子移动的速度增大,仍使钩码缓慢匀速上升,则所测的机械效率将    (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3)分析表中数据可知,同一滑轮组,物重    ,滑轮组的机械效率越高。
(4)在进行第2组数据测量时,物体上升的速度为0.1m/s,则拉力F的功率为    W,滑轮组做的额外功为    J。
23.(2021春 湘乡市期末)如图甲所示,弹簧测力计的量程为    N,它的示数为    N。在“探究杠杆平衡的条件”实验中,如图乙所示,为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可调节杠杆右端的平衡螺母向    (选填“左”或“右”)移动;将杠杆调为水平位置平衡,一是为了减少杠杆自重的影响,一是为了    ,方便操作。调节杠杆平衡后,在图丙的A位置挂6个相同钩码,则应在B位置挂    个相同的钩码,才能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现在 A、B位置各加挂1个相同的钩码,杠杆将    (选填“静止”、“顺时针转动”或“逆时针转动”)。
三.计算题(共3小题)
24.(2021秋 蓝山县期末)已知斜面长为L=5m,斜面高为h=3m。小明同学用绳子沿斜面将重为G=500N的木箱由斜面底端匀速拉到顶端。拉力大小为F=400N,绳重不计。求:
(1)小明对木箱做的有用功;
(2)斜面的机械效率;
(3)物体所受的摩擦力。
25.(2021春 湘乡市期末)如图所示,用动滑轮匀速提起质量m=10kg的物体,在t=5s内将物体匀速提升h=4m,不计摩擦和绳子重力,已知竖直向上的拉力F=60N。求:
(1)物体上升的速度v=   m/s;
(2)动滑轮受到的重力大小G动=   N;
(3)滑轮的机械效率。(结果保留一位小数)
26.(2021 长沙模拟)某实验小组用如图所示滑轮组向三楼搬运重物,在20s内将重为210N的重物向上提起6m,绳自由端的拉力F为150N。求:
(1)重物上升的速度;
(2)提升重物做的有用功;
(3)该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第12章 简单机械 期末考试专题练 湖南省2021—2022学年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下册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共20小题)
1.【解答】解:因为用小于100N的拉力要提起重100N的物体,使用的机械一定是能省力的机械,而在杠杆、斜面和动滑轮能达到省力的目的,只有定滑轮不能达到省力的目的,而杠杆只有当动力臂大于阻力臂时才能达目的,动滑轮只有当物体重力大于滑轮重时才能达目的,所以用小于100N的拉力一定能提起重100N的物体是斜面。
故选:B。
2.【解答】解:
探究杠杆平衡的条件时,多次改变力和力臂的大小主要是为了获取多组实验数据,排除偶然性,得到普遍规律;所以ABD错误,C正确。
故选:C。
3.【解答】解:AB、有用功始终小于总功,所以始终小于1,故A错误,B正确。
C、机械效率是有用功与总功的比,做功越多,机械效率不一定高,故C错误;
D、机械效率是指有用功与总功的比值,机械效率高,说明有用功在总功中所占比例大,但有用功多少不能确定故D错误。
故选:B。
4.【解答】解:由图可知,旗杆顶部滑轮的轴是固定不动的,为定滑轮,使用定滑轮的优点是可以改变力的方向,但不能省力;根据功的原理可知,使用定滑轮也不能省功。
故选:C。
5.【解答】解:A、启瓶器撬瓶盖时,动力臂大于阻力臂,是省力杠杆,故A不符合题意;
B、羊角锤撬钉子,时动力臂大于阻力臂,是省力杠杆,故B不符合题意;
C、筷子夹食物时,动力臂小于阻力臂,是费力杠杆,故C符合题意;
D、天平属于等臂杠杆,在利用天平测质量时,不省力也不费力,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6.【解答】解:在不计摩擦、机械自重及绳的重量的理想状况下:
A、由F1l1=F2l2可得,拉力F1G=2G;
B、由F1l1=F2l2可得,拉力F1GG;
C、由图可知,n=3,拉力F2G;
D、由Gh=Fs可知,拉力F1GGG;
综上可知,D选项中用力最小。
故选:D。
7.【解答】解:
A.由图可知,滑轮组承担物重绳子的有效股数n=2,5s内绳子自由端移动的距离s=nh=2×1m=2m,绳子移动的速度v0.4m/s,故A错误;
B.由PFv可得,绳子自由端的拉力F400N,不计绳自身重力和绳与滑轮间摩擦,由F(G+G动)可得,动滑轮重G动=nF﹣G=2×400N﹣720N=80N,故B错误;
C.该工人对地面的压力F压=G人﹣F=600N﹣400N=200N,故C正确;
D.工人施加的最大拉力F′=G人=600N,不计绳自身重力和绳与滑轮间摩擦,提升物体的最大重力G大=2F′﹣G动=2×600N﹣80N=1120N,此时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最大,滑轮组的最大机械效率η100%100%100%100%≈93.3%,故D错误。
故选:C。
8.【解答】解:A、机械做功快慢与机械效率没有关系。故A错误;
B、由P可以看出,功率大小决定于做功多少和所用时间。做功较多,时间不确定,功率大小不能确定。故B错误;
C、机械效率是有用功与总功的比值,有用功较多,总功不确定,机械效率不能确定。故C错误;
D、功率描述的是物体做功的快慢,所以功率越大的物体,做功越快。故D正确。
故选:D。
9.【解答】解:A、机械效率等于有用功与总功的比值,反映了有用功在总功中所占比例的大小,所以机械效率高的机械,做功不一定越多,故A错误;
B、功率大的机械,做功不一定越多,因为做功的时间不明确,故B错误;
C、功率和机械效率是两个不同的物理概念,二者没有必然的联系,故C错误;
D、功率表示物体做功快慢的物理量,机械功率越大,则机械做功越快,故D正确。
故选:D。
10.【解答】解:若滑轮、绳的重力及滑轮与轴的摩擦忽略不计,
左侧定滑轮绳子的有效股数n1=1,则绳子的拉力F1=G,
中间滑轮组绳子的有效股数n2=3,则绳子的拉力F2GG,
右侧滑轮组绳子的有效股数n3=2,则绳子的拉力F3GG,
所以,F1>F3>F2。
故选:A。
11.【解答】解:由图可知,n甲=2,n乙=3,
不计绳重及摩擦时,绳端的拉力F(G物+G轮),
则绳子受的拉力F甲(G物+G轮),F乙(G物+G轮),
所以,F甲>F乙,即乙更省力,故AB错误;
因动滑轮重相同,提升的物体重和高度相同,W额=G轮h,W有用=G物h,
所以,利用滑轮组做的有用功相同、额外功相同,总功相同,
由η100%可知,滑轮组的机械效率相同,故C错误、D正确。
故选:D。
12.【解答】解:
A、甲图是动滑轮,当拉力竖直向上时,不计绳重和摩擦,则F1(G物+G动);当拉力与竖直方向有夹角时,拉力的力臂变小,而阻力、阻力臂不变,由杠杆平衡条件可知拉力变大,则F2>F1,故A错误;
B、乙图是定滑轮,只能改变力的方向,不计绳重和摩擦,则F3=F4=G物,故B正确;
C、因为F2>F1,所以2F2>F1,故C错误;
D、因为F1(G物+G动),
所以F1G物,
即F1F3F4;
又因为F2>F1,
所以F2F4,即2F2>F4,故D错误。
故选:B。
13.【解答】解:
如图,用一个始终水平向右的力F,把杠杆OA从图示位置缓慢拉至水平的过程中,阻力的大小不变(等于物重G),阻力臂变大,动力臂不断变小,根据杠杆平衡条件F1L1=F2L2可知,动力将变大。
故选:C。
14.【解答】解:已知物重G=100N,滑轮重20N,且绳重和摩擦力不计,
由图可知,甲滑轮是定滑轮,使用该滑轮不省力,所以拉力等于物体的重力F甲=100N;
乙滑轮是动滑轮,使用该滑轮可以省一半的力,则手的拉力:F乙(G+G轮)60N,故F甲>F乙;
两幅图中的有用功是克服物体重力做的功,在提升高度相同的,由W有=Gh可知有用功相同;
而乙图中还要克服动滑轮的重力做额外功,即使用动滑轮所做的总功多,根据机械效率公式η100%可知,有用功相同时,总功越大的,机械效率越小,则η甲>η乙,故D正确,ABC错误。
故选:D。
15.【解答】解:
A、使用动滑轮时,拉力端移动的距离等于提升物体升高高度的2倍,所以用动滑轮提升重物上升h高度,测力计上升2h高度,故A错误;
B、用定滑轮拉重物,向各个方向的拉力都等于物重,故B错误。
C、减小动滑轮质量,可以减小额外功,可以提高动滑轮的机械效率,故C正确。
D、使用动滑轮能省力;拉升同一物体上升相同高度,有用功相同,用动滑轮时,提起动滑轮需要多做额外功,所以做功较多,故D错误。
故选:C。
16.【解答】解:
A、由图知,n=2,不计滑轮重及绳与滑轮间的摩擦,拉力Ff200N=100N,故A错;
BC、绳自由端移动的距离:s=2s物=2×3m=6m,
绳子自由端移动的速度v1.2m/s,故B错、C正确;
D、拉力F做功功率PFv=100N×1.2m/s=120W,故D错。
故选:C。
17.【解答】解:A、机械效率是有用功与总功的比值,有用功多,总功不确定,有用功占总功的比例不一定高,所以机械效率不一定高。故A错误;
B、有用功占总功的比例与单位时间内做功多少无关。故B错误;
C、省力多的机械的机械效率往往偏低。如物重一定时,使用滑轮组提起物体,动滑轮个数越多越省力,但效率越低。故C错误;
D、额外功在总功中所占比例越小,说明有用功在总功中所占的比例越大,机械效率就越高。故D正确。
故选:D。
18.【解答】解:
(1)由图可知,n=2,则绳子自由端移动的距离:
s绳=2s物=2×2m=4m;故②错误;
拉力做的功:
W总=Fs绳=30N×4m=120J;故①正确;
(2)克服物体和地面之间的摩擦力做的功为有用功,则有用功:
W有=fs物=45N×2m=90J,
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η100%100%=75%.故③正确;
(3)因物体在水平地面上做匀速运动,则此时A处绳子的拉力与物体受到的摩擦力是一对平衡力,
所以,A点受到的拉力:FA=f=45N;故④错误;
综上分析可知,正确的是①③。
故选:C。
19.【解答】解:因为滑轮的轮轴固定在旗杆上,所以该滑轮是个定滑轮,使用定滑轮的优点是可以改变拉力的方向。
故选:D。
20.【解答】解:根据题意,甲图的斜面倾角小于乙图的斜面倾角,因为不计摩擦,假设斜面倾角足够小甚至水平,则会用非常小的力甚至不用力,物体靠惯性就可能做匀速运动,所以F1<F2。
故选:B。
二.实验探究题(共3小题)
21.【解答】解:(1)杠杆重心在其支点处,杠杆重力的力臂为零,这样就减小了杠杆的自重对实验的影响;
(2)力臂等于支点到力的作用线的距离,当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时,力的方向与杠杆垂直,力臂可以从杠杆标尺刻度上直接读出来;
(3)先将数据中的各自的力与力臂相乘,然后分析实验数据,找出关系式为F1l1=F2l2(或 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故选A;
(4)第4次实验中,F1L1=F2L2,因此F12N。
故答案为:C;B;A;2。
22.【解答】解:(1)测力计的分度值为0.2N,测力计示数为1.4N;
第2次测量时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η100%≈71.4%;
(2)根据机械效率的计算公式η可知,机械效率的大小与物体移动的速度无关,故弹簧测力计拉绳子移动的速度增大,仍使钩码缓慢匀速上升,则所测的机械效率将不变;
(3)分析1、2、3次实验数据可知,三次实验所用滑轮组相同,提升的物体越重,滑轮组的机械效率越高,所以可得结论:用同一滑轮组提升重物时,重物的重力越大,滑轮组的机械效率越高;
(4)物体上升的速度为0.1m/s,则绳子自由端的速度:v=3×0.1m/s=0.3m/s,
则拉力F的功率为:PFv=1.4N×0.3m/s=0.42W;
第2组数据的有用功为:W有用=Gh=3.0N×0.1m=0.3J,
总功为:W总=Fs=1.4N×0.3m=0.42J,
滑轮组做的额外功为:W额=W总﹣W有用=0.42J﹣0.3J=0.12J。
故答案为:(1)1.4;74.1%;(2)不变;(3)越大;(4)0.42;0.12。
23.【解答】解:(1)如图甲所示,弹簧测力计测量最大值为5N,其量程为0~5N;
弹簧测力计的一个大格1N分为5个小格,每一个小格为0.2N,示数为2N+1×0.2N=2.2N;
(2)在“探究杠杆平衡的条件”实验中,如图乙所示,杠杆右端下沉,为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可调节杠杆右端的平衡螺母向左移动;将杠杆调为水平位置平衡,一是为了减少杠杆自重的影响,一是为了测量力臂,方便操作;
(3)设一个钩码的重力是G,杠杆一个小格代表L,
如图丙,杠杆的左边:F1L1=6G×2L,
杠杆的右边:F2L2=nG×4L,
根据杠杆平衡条件得,F1L1=F2L2,
所以,6G×2L=nG×4L,
解得,n=3,故在B点挂3个钩码;
若在A、B两点同时加挂一个相同的钩码,
杠杆的左边:F'1L1=7G×2L=14GL,
杠杆的右边:F'2L2=4G×4L=16GL,
故杠杆的右侧下沉,杠杆顺时针转动。
故答案为:0~5;2.2;左;测量力臂;3;顺时针转动。
三.计算题(共3小题)
24.【解答】解:
(1)小明对木箱做的有用功:
W有用=Gh=500N×3m=1500J;
(2)拉力做的总功:
W总=FL=400N×5m=2000J,
斜面的机械效率:
η100%=75%;
(3)克服摩擦力所做的额外功:
W额=W总﹣W有=2000J﹣1500J=500J,
由W额=fs可得物体受到的摩擦力:
f100N。
答:(1)小明做的有用功为1500J;
(2)斜面的机械效率为75%;
(3)物体所受的摩擦力是100N。
25.【解答】解:
(1)物体上升的速度:v0.8m/s;
(2)物体的重力:G=mg=10kg×10N/kg=100N,
由图可知n=2,不计绳子和摩擦时,拉力F(G+G动),
则动滑轮的重力:
G动=nF﹣G=2×60N﹣100N=20N;
(3)该动滑轮的机械效率:
η100%≈83.3%。
答:(1)0.8;(2)20;(3)滑轮的机械效率为83.3%。
26.【解答】解:
(1)重物上升的速度:
v0.3m/s;
(2)拉力做的有用功:
W有用=Gh=210N×6m=1260J;
(3)由图知,n=2,绳子自由端移动的距离s=2h=2×6m=12m,
拉力F做的功(总功):
W总=Fs=150N×12m=1800J;
该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η100%=70%。
答:(1)重物上升的速度为0.3m/s;
(2)提升重物做的有用功为1260J;
(3)该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