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阳市实验学校2021—2022学年度(下)
八年级物理学科线上学习情况摸底(二)
(考试时间:80分钟,试卷满分:85分)
一.选择题(共计32分,1-7题为单选题,每题2分,8-13题为多选题,每题3分)
(1-7题为单选题)
1.有关中学生小明的数据中,符合实际情况的是( )
A.双脚站立在水平地面上对地面的压强约为1.3×103Pa
B.在水中受到的浮力约为60N
C.从一楼跑到三楼用了10s,则他在上楼过程中的功率大约是300W
D.1s心跳大约70次
2.班里组织一次比赛活动,从一楼登上三楼,比比谁的功率最大.为此,需要测量一些物理量,下列物理量中必须测量的量是( )
①三楼地面到一楼地面的高度
②从一楼到达三楼所用的时间
③每个同学的质量或体重
④一楼到三楼楼梯的长度.
A.①② B.①④ C.①②③ D.②③
3.如图所示,小明在操场上跑步,他跑了三圈回到起点停了下来,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小明站在地面上静止时,他对地面的压力和他受到的重力是一对平衡力
B.跑到终点时,他不能马上停下来,是因为速度太大,惯性就大
C.起跑时,地面给小明蹬地那只脚的摩擦力的方向是向前的
D.由于他又回到起点,他的位置没有变化,所以整个过程中他没做机械运动
4.如图所示,两个人分别用水平力在同一水平面上匀速推一个箱子,都前进了5m,两个箱子与水平面间的粗糙程度相同,大箱子重250N,小箱子重150N,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推大箱子做的功多 B.推小箱子做的功多
C.做的功一样多 D.以上说法都不对
5.掉在水平地面上的弹性小球会跳起,而且弹跳的高度会越来越低。如图所示是小球弹跳的频闪照片,小球在1、2位置的高度一样,位置3是小球某一次向上弹跳到最高处。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小球在位置1、2时的动能相同
B.小球在位置1、2时的机械能相同
C.小球在位置1时的动能一定大于在位置2时的动能
D.小球在位置3时的动能一定大于在位置2时的动能
6. 使用底部连通的AB两容器装水,如图所示,AB两容器里面水的液面相平,已知AB两容器底面积关系为SA:SB=2:3,同时将质量相等,密度之比为5:2的甲乙两个实心物体分别浸没在AB两容器内(水未溢出),则两容器中的水将( )
A.从B容器流向A容器
B.从A容器流向B容器
C.不会从一个容器流向另一个容器
D.以上三种情况都有可能
7. 如图所示,一木块立在光滑的水平平板小车上,并随小车一起沿粗糙的水平地面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当小车突然加速,车上的木块将
A.也跟着小车加速运动
B.向左平滑出小车,落地后向右倾倒
C.向左平滑出小车,落地后向左倾倒
D.向左倾倒在小车上
(8-13题为多选题)
(多选)8. 现在全市各校都在开展“足球进校园”活动。关于同学们在足球比赛中涉及到的物理知识,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足球鞋底凹凸不平,主要是为了增大对地面的压力
B.足球能在空中飞行,是因为受到了运动员的脚对它有力的作用
C.用头顶足球攻门时,头感到疼,说明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D.守门员一下子抱住射门的足球,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多选)9. 有关大气压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在同一地点大气压强的值是固定不变的
B.茶壶利用了连通器原理,茶壶盖上小孔的巧妙设计与大气压强有关
C.马德堡半球实验证明了大气压强的存在
D.用注射器向肌肉中注射新冠疫苗利用了大气压强
(多选)10.共享单车是节能环保的交通工具。关于小明骑共享单车上学的情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小明骑行的速度最高可以达到50m/s
B.小明骑车转弯时,受到非平衡力的作用
C.遇到紧急情况时,小明用力捏车闸是增大压力从而增大了摩擦力
D.小明下坡时不蹬车,刚好匀速直线下坡,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
(多选)11. 一定质量的货物在吊车钢索的拉力作用下,竖直向上运动(不考虑空气的阻力和钢索重力),货物运动的路程(s)一时间(t)图象如图所示,根据图象,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0至6s内钢索拉力做的功大于6s至12s内钢索拉力做的功
B.货物竖直向上运动时,4s时的速度小于10s时的速度
C.2s时钢索的拉力大小等于8s时钢索的拉力大小
D. 4s至6s时钢索拉力的功率大于10s至12s时钢索拉力的功率
(多选)12.两个相同的烧杯装有甲、乙两种不同的液体放在水平桌面上,在一支平底试管内装入适量铁砂,然后先后放入两个烧杯里,静止后两烧杯液面相平,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甲液体的密度比乙液体的密度小
B.甲、乙两个烧杯对桌面的压强,甲烧杯比乙烧杯小
C.试管在乙液体中比在甲液体中排开的液体质量大
D.在甲、乙两种液体中试管底部所受液体压强一样大
(多选)13.水平桌面上完全相同的甲、乙两个容器,分别装有体积相等的两种液体。将体积相等的A、B两个小球,分别都放到两个容器中,静止时如图所示。B球在两种液体中都沉底,A球在甲容器的液体中露出的体积大于在乙容器的液体中露出的体积。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甲容器中液体的密度大于乙容器中液体的密度
B.甲容器中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力大于乙容器中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力
C.甲容器对桌面的压强等于乙容器对桌面的压强
D.A球在甲容器中受到的浮力小于B球在乙容器中受到的浮力
二、填空题:(共18分)
14.北京冬奥会成功举办,高台滑雪运动非常刺激,如图所示,运动员从高台上滑出后,在空中先向斜上方运动一段距离,到达最高点后,仍然以很大的速度滑翔,滑翔近百米,最终落到地面。运动员离开跳台以后,还能继续滑翔是因为他具有 ;在空中滑翔的运动员,当他到达最高点时,他的动能 (填“为零”或“不为零”)。
15.小明在水盆中洗碗,发现一个大碗正漂浮在水盆中,如图所示。他将水盆中的一些水放入大碗中,但大碗仍然漂浮,与原先相比,水盆中的水面将会 (填“上升”、“不变”或“下降”),一不小心碗倾斜沉入水底,水盆底受水的压强将会 (填“变大”、“不变”或“变小”)。
16.如图所示,小丽背着书包站在匀速上行的自动扶梯上随着扶梯一起上行,在上行过程中:小丽的机械能 (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小丽对书包 (选填“做了功”或“没做功”)。
17.如图所示,一个粗糙的弧形轨道竖直固定在水平面上,一个小球由A点以一定的初速度v沿轨道滚下,经另一侧与A等高点B后到达最高点C。小球在A、B两点具有的动能EA、EB的关系是EA EB。小球达到最高点C的瞬间,如果受到的力全部消失,小球将保持 状态。
18.如图所示,两个相同的容器内水面高度相同,甲容器内有冰块漂浮在水面上,乙容器中悬浮着一个小球。甲容器内的冰块的密度 (填“大于”、“等于”或“小于”)乙容器内的小球的密度;当甲容器内的冰块熔化后,水面将 (填“升高”“不变”或“降低”)。
19.如图所示,物体在拉力F作用下,沿水平面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当撤去拉力F时,物体将做 运动,此时,假设重力突然消失,物体将做 运动。(不计空气阻力)(均选填“加速直线运动”或“匀速直线运动”或“减速直线运动”)
20.如图所示的是小明同学自制的简易实验装置,他给广口瓶中装满带颜色的水,用插了细玻璃管的橡皮塞盖紧,并使玻璃管中有一定高度的水柱。他用力捏瓶子,玻璃管中的水柱高度 变化;带着瓶子从一楼上到十楼,玻璃管中的水柱高度 发生变化;把瓶子放到热水里,玻璃管中的水柱高度 发生变化。(均选填“会”或“不会”)
21.在赛车比赛中,通常赛车在快速行驶时车体会向上“飘”,为避免此现象发生,在赛车的尾部安装上尾翼(又叫气流偏导器),形状如图所示。它运用了在气体中流速越大的位置,压强越 (选填“大”或“小”)的原理。
22.如图所示,质地均匀的圆柱甲和乙放置在水平地面上,其密度分别为ρ甲和ρ乙,已知甲、乙的底面积相同且对地面的压强相等,则ρ甲 ρ乙,如果沿水平方向分别将甲、乙两圆柱切去相同的高度h,则甲、乙剩余部分对地面的压强p甲 p乙.(均填“>”“<”或“=”)
三.计算题(共9分)
23.如图甲所示,有一种圆柱形薄壁烧杯,它的底面积为50cm2,烧杯自重1.1N,置于水平桌面上,在烧杯内倒入200mL密度为1.1×103kg/m3的盐水 (g=10N/kg).求:
(1)标有刻度为“150”处烧杯内壁受到盐水的压强是多大?
(2)烧杯对桌面的压强是多大?
(3)如图乙所示,把一个鸡蛋轻轻放入盐水中,鸡蛋刚好悬浮,液面上升到250mL刻线处,求鸡蛋的重力?
四.实验、作图题(共26分)
24.(8分)在探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实验过程如图所示。
(1)在实验中应水平匀速直线拉动物体A,根据 原理测出滑动摩擦力的大小。
(2)比较甲、丙两次实验可以得出结论: 。
(3)在甲、乙两次匀速直线拉动物体的过程中,如果物体速度相同,则甲、乙两次拉力的功率P甲 P乙。(填“>”、“=”或“<”)
(4)在乙图中画出物体B受力的示意图。
(5)接下来将实验进行了如图丁所示的改进:水平向左拉木板,木板相对于地面向左运动,物体A相对于地面保持静止,此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0.8N,则物体A受到的滑动摩擦力大小为 N,方向 (填“向左”或“向右”),此过程中木板 (填“必须”或“不必”)匀速运动。
25.(4分)探究液体内部压强的特点。
(1)用压强计和盛有水的容器进行实验,情形如图甲所示。比较A、B可知:在液体内部的同一深度,向 的压强都相等;比较A、C可知:液体内部压强的大小跟 有关。
(2)用如图乙所示的容器也可以探究液体内部的压强。容器中间用隔板分成互不相通的左右两部分,隔板上有一圆孔用薄橡皮膜封闭,橡皮膜两侧压强不同时其形状发生改变。用此容器进行的两次实验,情形如图丙的D、E所示。由此可推断:a、b两种液体密度的大小关系是ρa ρb,a、c两种液体密度的大小关系是ρa ρc。(均填“>”、“=”或“<”)
26.(6分)小明和小红利用学校实验室的器材测量一个丑橘的密度。请帮他们完成下面的实验:
(1)如图甲所示,小明将天平放在 上,游码调零后,他调节天平横梁上的平衡螺母,使指针静止时指在 的中线处,就说明天平的横梁平衡了。
(2)小明用调节好的天平测量出丑橘的质量为m。
(3)因为丑橘放不进量筒中,所以小明设计了如下实验步骤测量丑橘的体积:
①他向量筒内装入足够多的水,测出水的体积为V1;
②他将丑橘轻轻放入装满水的烧杯中,丑橘静止时如图乙所示,此时可以判断出丑橘的密度 (填“大于”、“等于”或“小于”)水的密度(用ρ水表示)。再用细长针将丑橘慢慢压入水中浸没(丑橘始终完好,没有水进入);
③再从烧杯中取出丑橘,将量筒中的水倒入烧杯中,当烧杯中的水被填满时,量筒中剩余水的体积为V2;
由此就可以测量出丑橘的体积,但是用这种方法最终算出密度的结果比丑橘密度的真实值要偏 (填“大”或“小”)。
(4)综上所述,丑橘密度的表达式:ρ= 。(用所测及给出的物理量符号表示)
(5)小明提出一个问题:如果在上述实验中不使用天平,利用现有的器材能不能测出丑橘的质量呢?小红想了想说:“只要在上面的实验步骤②的后面补充如下操作就可以”。
②补充:撤掉长针,丑橘会漂浮在水中,将量筒中的水倒入烧杯中,当烧杯中的水被填满时,量筒中剩余水的体积为V3;
由此我们可以得到丑橘质量的表达式:m= 。(用所测及给出的物理量符号表示)
27.(8分)图甲是探究“影响动能大小因素”的实验装置。
(1)本实验中小球A的动能大小通过木块B在水平桌面上 来体现。若不用木块B,在桌面上铺一条毛巾, (填“可以”或“不可以”)用小球A在毛巾表面滚动的距离来体现。
(2)将小球A放在同一斜面上 (填“相同”或“不同”)高度处由静止释放,目的是使小球在撞击木块B时速度不同,通过实验现象可以得出结论:质量相同的物体, ,动能越大。
(3)善于动脑的小明设计了如图乙所示的方案:用同一个钢球两次将同一弹簧压到不同程度,两次实验弹簧具有的弹性势能 (填“相同”或“不同”),放手后将小球弹出去撞击放在同一位置的木块时的速度也不同,从而验证了动能与速度的关系。接着让质量不同的两个钢球两次将同一弹簧压缩到相同程度,放手后将小球弹出去撞击放在同一位置的木块,这样做 (填“能”或“不能”)验证动能与质量的关系。
(4)小红同学联想到“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时,也用到了斜面,让小车从斜面顶端由静止滑下,比较在不同表面滑行的距离(如下表所示),(不计空气阻力),小车在三个表面克服摩擦力做功 (选填“相等”或“不相等”);若水平面绝对光滑,小车将做 运动。
表面 毛巾 棉布 木板
摩擦力 最大 较大 最小
小车运动距离 最近 较远 最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