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分之一》
教学内容:三年级第二学期新教材P43-44
教学目标:1、通过直观演示、操作、观察、分析、概括等方法,使学生初步认识几分之一,建立分数的初步观念。
2、知道分数各部分名称,理解他们的含义,会正确读写比较简单的分数。
3、提高探索、创新意识,并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
4、将数学内容与实际生活相联系,体现数学的价值。
教学重、难点:理解分数的含义,建立分数的初步观念。
教学准备:正方形、长方形和圆形纸片、涂色笔、尺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初步探究“几分之一”
(媒体展示)
今天老师为大家带来两个朋友,他们是孙悟空和猪八戒。瞧,他俩正准备野餐呢,你们能帮他们分一分东西吗?要求:两人分的一样多。
一样多是什么意思呢?平均分(板书:平均分)
1、师:4个苹果(图),平均分成2份,每一份是几个?(2个)(板书贴:成2份)
2、师:2瓶矿泉水(图),平均分成2份,每一份是几瓶?(1瓶)
3、师:把一个蛋糕(图)平均分成2份,每一份是多少?怎么分?(板书:把一个蛋糕)
(出示:不公平的分法。)
师:这样分可以吗?
生:不公平,没有平均分。(板书:平均分)
生:从中间切开,每人分到半个蛋糕。
师:半个蛋糕还可以用1、2、3这样的整数来表示吗?那该怎么表示呢?
师:半个蛋糕我们可以用二分之一来表示。(板书:二分之一)
小结:把一个蛋糕平均分成2份,每一份就是(这个蛋糕的)二分之一,是谁的二分之一?(板书:这个蛋糕的)
齐读。将重点字读出感情。
师:孙悟空得到多少个蛋糕?
师:猪八戒得到这个蛋糕的多少?
师:整个蛋糕有几个1/2?
4、会读写1/2,知道分数线的含义。
(板书:)写的时候先写“一”,再写“2,”最后写“1”.读作:二分之一。(学生书空)
“一”叫做分数线,表示平均分;“2”叫做分母,;“l”叫做分子。
师强调:写的时候,注意这条线要写得平直,横线上、下的数要对齐.
二、动手操作,深入探究“几分之一”
1、每位同学折出自己手中图形的 。
①先折一折,然后在折痕处画线并把其中的一份涂上红色。(有两种方法的表示在正反两面)
②展示不同图形的,并说一说什么是这个图形的。
③讨论:折法不同,涂色部分的形状也不同,为什么涂色部分都是这个图形的 ?
小结:不管怎样折,只要把图形平均分成2份,每份都是这个图形的 。
2、折一折圆的或者
(1)折:请你折出这个圆形的或 ;
(2)画:找到图形的 或,用彩笔涂上斜杠;
(3)说:说出涂色部分的含义。
(4)展示
(5)讨论:个圆,个圆哪个大,哪个小?
(6)师:长方形、正方形…我们可以用什么代替----整体。
(7)举例:几分之一并说说它的含义,这样的例子我们说的完吗?说不完我们可以用几分之一来表示。(板书:几分之一)
什么是几分之一?
总结:把一个整体平均分成几份,每一份就是这个整体的几分之一。
3、总结: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就是“几分之一”(板书)。
三、分层练习,深入认识“几分之一”
看来同学们已经认识几分之一了,你们愿意进行一个智力大比拼吗?看看谁是小勇士,谁能坚持到最后。
第一关:
1、写一写,涂色部分是整体的几分之一。
2、请判断下列涂色部分所表示的分数是否正确。
第二关:
1、观察图形,涂色部分占长方形的(1/8),占正方形的(1/9),占整个图形的(1/16)。
2、问号处是大正方形的几分之一 (1/4、1/8、1/16)
第三关:
其实,我们的生活中也有很多的“几分之一”,你们能找到它们吗?
师:请你说清楚谁是谁的几分之一?
生活中处处有数学问题。善于用数学的眼光去看世界,就会使自己越来越充满智慧!
恭喜你们闯关成功,你们都是数学王国的勇士!
四、总结收获,发现生活中的“几分之一”
师:课后,找一找,你的生活中还有哪些“几分之一”。
《几分之一》教学设计说明
一、教材分析
本节课选自三年级第二学期“分数的初步认识(一)”单元。从整数到分数,是数域的一次扩展,也是孩子们数概念形成的一次认识上的飞跃。由于分数和整数有较大的区别,学生理解分数概念比较困难。因此,我设计的教学过程根据学生认知规律,遵循由具体到抽象的原则:生活模型——平面图形——分数概念,让学生通过观察分析、动手操作等,在充分感知的基础上,建立分数的概念。
二、教学设计
整个教学过程以“学生发展为本”为指导思想,结合“留足够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体会和掌握知识产生、发展的过程”的课改精神,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由生活模型引入:两人平分4个苹果,两人平分2瓶矿泉水,学生通过以往的知识经验,能够用整数来表示每人分到的个数。当两人平分1个蛋糕时,学生能够通过公平、公正的直觉来判断两人平分就是对半平分,也能通过学生已有的实际生活经验知道此时每人分到这个蛋糕的一半。然而学生根据已有的知识无法用整数来表示一半,从而产生了学习分数的需求,引导出一半可以用1/2表示,在初步认识等分的基础上让学生明白:一个蛋糕平分成2部分,每一部分都是这个蛋糕的1/2,也就是1/2个蛋糕。让学生感知部分与整体之间的关系,有助于消除学生把分数当成两个数的错误观点,初步感悟分数的概念。
本课例借助孩子们熟悉的生活情景,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唤起学生“半个怎样用数表示”的求知需要,自然地引出分数知识,化抽象为具体,化枯燥为趣味,使学生体会到分数来源于生活。
教学过程的设计着眼于学生理解分数的两个重点:整体和平分,各种形状的图形的呈现拓宽了学生对整体的认识,进而更好地去感知分数。此外,动手操作环节让思维层次比较高的学生通过这一环节验证自己的思维想法是否正确,让思维层次比较低的学生也能通过动手操作感悟、体验知识形成的过程,有效地突破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
因为分数的概念关键在于等分物体的基础上,只有在等分物体时才能用分数表示部分与整体间的关系。而学生的认知特点往往容易忽视过程而只看结果,所以为了让学生对分数的形成过程中等分是关键有个整体的认识,我先结合具体的生活场景让学生有个初步感知,再从生活模型引入动手操作和练习。留给学生充分的时间和空间,从扶到放,详略有当,有所侧重,让学生通过反复多次不同要求的练习和动手操作,积累大量的感性认识和体验,逐步强化等分意识,逐步建立分数概念,体会和理解知识形成的过程。
PAGE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