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学年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19课《一棵小桃树》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2021-2022学年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19课《一棵小桃树》教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76.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06-07 22:26:1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一棵小桃树
【教学目标】
1、了解作者及作品情况,积累生字词。(重点)
2、抓住关键词句,理解托物言志的写法。(难点)
3、明确生命的价值在于对理想、对幸福的执着追求的道理,树立坚定的理想信念。
【教学重点难点】
1、了解作者及作品情况,积累生字词。
2、抓住关键词句,理解托物言志的写法。
【教学手段】
多媒体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同学们,你们知道哪些描写桃花的诗歌呢?学生七嘴八舌回答,教师总结。桃之夭夭,灼灼其华。桃花的美丽自古以来就引起了文人墨客的遐思。今天,我们一起去看看一棵其貌不扬的小桃树,看看作者为何会对它情有独钟?
【写作背景】
1976年,为期十年的“文化大革命”终于结束,在这十年期间,无数被时代耽误年华和奋斗机会的青年人开始反思,开始追求。作家贾平凹在这个大的时代背景下,托物言志,以“小桃树”的形象来象征“文革”中成长起来的青年一代。通过对它坎坷的出生、成长到迷茫和看到希望的描述,反映了青年一代在迷茫和探索中成长的真实历程。文章最后小桃树所孕育所保留的那一个花蕾,岂止是“风浪里航道上的指示灯”,它更是青年一代胸怀大志、奋起直追、报效祖国的象征。
自学指导一
搜集作者的生平简介及作品,小组内交流、展示。
贾平凹(wā),陕西作协主席,中国书协会员,当代著名作家。贾平凹是我国当代文坛屈指可数的文学大家和文学奇才,是一位当代中国最具叛逆性、最富创造精神和广泛影响的具有世界意义的作家,也是当代中国可以进入中国和世界文学史册的为数不多的著名文学家之一。被誉为“鬼才”。
年代: 近现代
作品《孤独地走向未来》 《废都》 《带灯》 《 秦腔》 《丑石》 《自在独行》 《白夜》 《老生》 《愿人生从容》 《高兴》
自学指导二
检查预习
读准字音:
孱头( ) 猥琐( ) 忏悔( ) 矜持( ) 颤抖( ) 魂魄( ) 摞 ( ) 刹那( )
2、理解文中重点词语:
猥琐: (容貌、举动)庸俗不大方。
垂垂暮老: 形容逐渐衰老的状态。
祸不单行: 表示不幸的事接连发生
矜持: 庄重、严肃。
淅淅沥沥:形容轻微的细雨声。
忏悔: 认识了过去的错误或罪过而感觉痛心。
自学指导三
朗读课文,整体感知
画出课文中描写小桃树在不同的生长阶段中的形态、颜色、动作、神态的重点语句,并说说这些描写表现了小桃树的什么特点?
“纤纤生灵”“太小”“瘦瘦的,黄黄的” “太白太淡”“单薄”-----表现它的弱小
“哆嗦” “弯着头抱紧着身子” “努力撑着” “挣扎” “抖着” “摇着” “苦涩的笑”等等--------表现它面对逆境顽强搏斗
自学指导四
跳读课文,思考下列问题,然后小组内讨论解决。
第2段中,作者是怎样写眼前大雨中的小桃树的?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心情?
作者用拟人的修辞手法,一个“瘦”字用得是十分贴切。“容颜尽”、令人心酸、痛心。面对残酷现实,“我”“万般无奈”,只能骂自己“孱头”。从这里就可以看出“小桃树”和“我”之间不同 寻常的关系,自然引出对往事的回忆。
2.第7段中,作者明写自己的经历,和“小桃树”有什么联系?
作者少年时代努力奋斗,胸怀大志,很像 “一个春天长上二尺来高”的小桃树,充满向上的朝气,小桃树就是自己的化身。
3.如何理解“人世原来有人世的大书,我却连第一行文字还读不懂呢”这句话?
这句话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将人世比作大书,生动形象地写出了自己对人世的认识还非常肤浅,表现了社会的错综复杂和自己的幼稚天真,将自己的命运和小桃树的命运联系起来。
4.说说最后一段的作用。
小桃树的顽强生命力让我看到了希望,坚定了信念。尽管经历了生活的磨难,但是,坚信不屈不挠的奋斗,定会创造美好的未来,实现美好的理想。是本文的主旨所在。
【拓展延伸】
你从小桃树的身上得到什么启示?
敢于克服困难,在逆境中顽强拼搏,作主宰自己命运的主人等。(言之有理即可)
【课堂小结】
写作特色总结:借景抒情、托物言志。
作者描写了一棵在逆境中诞生、在逆境中成长的小桃树,历经风雨仍顽强生存。作者借赞颂小桃树顽强地同命运抗争的精神,抒写了自己的理想与情志,并揭示出一个生活的哲理:不屈不挠地奋斗,定会战胜磨难,创造出美好的未来。
【课后作业】
1.完成相关练习。
2.阅读贾平凹的其他作品,做读书笔记。
3.通过描写一种植物,运用托物言志的方法,写一篇记叙文。
【板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