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学年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3课《雨的四季》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2022-2023学年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3课《雨的四季》教学设计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1.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06-07 22:31:3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雨的四季》教学设计
【本文分析】
《雨的四季》是部编版语文教材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的一篇自读课文。《雨的四季》是一篇优美的写景抒情散文,文章展现雨在春夏秋冬不同季节中的不同形象和特点,写四季的雨景和人的感受,表达了作者热爱雨、热爱自然、热爱生活的美好情感。
课文生动形象地描写了四季的雨,围绕雨在四季中的不同形象、形态来写,按照总-分-总的结构来写,中心明确,层次清晰。本文是散文名篇,在观察、布局、设喻、遣词、造句等方面都有独到之处,篇幅不算长,内容不太深,语言规范优美,适合七年级学生学习。学生从中可以学到对大自然景物的细致观察,对熟知事物的深入体会。
【教学目标】
感知雨的形象,获得 “美”。
掌握重音和停连的朗读技巧,读出“美”。(重点)
3. 多角度品析文章,解读“美”,
4. 总结写作方法,体会表达“美”。(难点)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1.今天我们要一起学习课文《雨的四季》。嘘,大家一起来听雨,用语言描绘出你听到的雨。(播放两种不同的雨声,学生用语言表述。)
预设:
(1)第一个听起来像是春雨,柔和细密,淅淅沥沥,滋润着大地和人们的心里。
(2第二个听起来像夏天的雨,热烈的雨声中夹杂着雷声的轰鸣,我仿佛到一片巨大的黑压压的乌云飘在空中。
(二)深情地读
1.字词积累
“雨是一支没有音符的乐曲。用心聆听,才能体会它的深意。它毫不 lìn sè( )灵动的身躯,还不掩饰 jiāo mèi ( )的姿态,xī xī lì lì ( )落满人间,时而铁马冰河般粗犷( ),咄( )咄逼人,时而润物无声般静 mì ( )温婉 duān zhuāng( ),它如诗如画,莅( )临人间,触动我们的心灵。
这段话既是老师对雨的感受,其中也暗藏着本课的生字词。请用3分钟时间,将句子中的汉字和拼音补充完整。
强调易错字,齐读文段。
2.作者简介
刘湛秋(1935年-),安徽芜湖人,诗人、翻译家、评论家,《诗刊》原副主编,中国散文诗学会副会长。
早在八十年代中期,他就被誉为“抒情诗之王”。他结集出版有诗歌、散文、评论、翻译、小说等三十余种,其诗集《无题抒情诗》曾获中国新诗奖。他译的《普希金抒情诗选》《叶赛宁抒情诗选》为广大读者喜爱,并一度成为畅销书。
感知结构
(1)自由朗读,读准字音,注意节奏和韵律;
(2)抓住文章总领和总结性的句子,围绕题目划分并分析文章的结构。
明确:
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总写“我”对雨的喜欢。
第二部分(第2--5自然段):具体描写各个季节雨的特点。
第三部分(第6--7自然段):总结全文,表达对四季雨的赞美、渴望。
文章开篇点题。我喜欢雨,无论什么季节的雨,我都喜欢。她给我的形象和记忆,永远是美的。以“喜欢”和“美”总领全篇;啊,总是美丽而使人爱恋的雨啊!结尾总结全文。照应开头的题目,再次表达对雨的爱恋;中间四段则是关于四季雨的具体描摹。《雨的四季》运用总分总的结构,使文章首尾呼应,具有一种圆融的美。
感知形象
这是一篇优美的写景散文,文末中的阅读提示写道:文中的四季之雨“容貌”有别,“性情”各异。
以自己喜欢的方式朗读文章第二部分,勾画圈点体现四季雨“容貌”和“性情”各异的词句,走进雨的四季,领略雨的风采。概括四季雨的特点。
明确:
春雨:娇媚美丽(少女)
夏雨:热烈粗犷(姑娘)
秋雨:端庄沉静(妇人)
冬雨:自然平静(老者)
教师总结:雨的四季,犹如女子的一生,而且不论哪个阶段的她,都是美的。作者细致观察各个季节雨的形态,用饱含深情的笔墨,把四季的雨描写的分外美丽,分外灵动。
4.朗读感悟
(1)文章中开头哪句话直接表达了作者刘湛秋对雨的态度?
明确: “她给我的形象和记忆,永远是美的。”
(2)到了文章的最后,作者的情感有了什么变化?找出句子,齐读。
“啊,雨,我爱恋的雨啊,你一年四季常在我的眼前流动,你给我的生命带来活跃,你给我的感情带来滋润,你给我的思想带来流动。只有在雨中,我才真正感到这世界是活的,是有欢乐和泪水的。
啊,总是美丽而使人爱恋的雨啊!”
明确:情感变化——从“喜欢”进化到了“爱恋”
(3)这一段的抒情,和其他段落有何不同?
明确:第二人称,直接抒情,更亲切,更直接,更能表达作者的思情感情,在对雨的感情上,“喜欢”到“爱恋”更浓烈,更奔放。
教师总结:作者生活的北方少雨,所以特别的珍惜,他带着感恩的心情写的这篇文章,所以最后才会有这样的感情喷薄而出。读文章要学会将作者异于常人的感受,融进自己的感受。带着欣赏生活的感受去读文章,你将收获美好。(引入朗读指导)
(4)朗读感悟
知识卡片:
重音:对语句中的某些词或短语以重读的形式加以强调。一般用着重号标在下方“ · ”
停连:朗读语流中声音的中断,用“”标在词语之间的上方;声音的延续,用“^”标在词语之间的上方。
朗读处理:
啊,雨,我爱恋的雨啊,你一年四季常在我的眼前流动,你给我的生命带来^活跃,你给我的感情带来^滋润,你给我的思想带来流动。只有V在雨中,我才真正感到V这世界是活的,是有欢乐和泪水的。
啊,总是美丽而使人爱恋的V雨啊!
朗读脚本:
“爱恋”重读,表现出对雨热切的喜爱;“常在”、“流动”重读,表明对雨的爱恋一直在进行着,贯穿作者生活的每一天;“带来”和“活跃”、“带来”和“滋润”之间要声音延续,使得段落更有节奏感;“生命”、“欢跃”、“感情”、“滋润”、“思想”、“流动”、“欢乐”、“泪水”这几处的重读,突出雨对我的影响、给“我”带来的体验,突出我对雨爱恋;这两处停顿,意在强调后面的“在雨中”、“这世界是活的”,突出了给“我” 带来的生命体验,突出雨对“我”的特殊意义;结尾的停顿,将句子的重点放在“雨”字上,点明文章的写作对象和中心主旨,再次抒发作者对雨的强烈的爱。
(三)诗意地说
寻诗说美
作者是诗人,本文处处流露出诗的美感、诗的激情。从课文哪些地方可以读出作者诗一般的语言呢?
请用以下句式从不同角度进行美点品析:
我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词或句)中,感受到___________之美
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如:修辞之美、多感官描写之美、炼字之美、韵律之美、色彩之美、动静之美
1.教师以第2段文字示范,品析文字之美,读出文章情感。
[例说1]
我从 “每一棵树仿佛都睁开特别明亮的眼睛,树枝的手臂也顿时柔软了,而那萌发的叶子,简直就像起伏着一层绿茵茵的波浪”这句话中,感受到了修辞之美、动静之美。
因为这句话用了拟人和比喻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树木经过春雨的洗淋从寒冬中苏醒过来的鲜活生机,化静为动,赋予原本的静景以动态之美,表现作者对于春雨的赞美和喜爱。
展示朗读处理
[例说2]
我从“小草似乎像复苏的蚯蚓一样翻动,发出一种春天才能听到的沙沙声。呼吸变得畅快,空气里像有无数芳甜的果子,在诱惑着鼻子和嘴唇”这句话中,感受到了修辞之美、多感官描写之美。
因为本句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沙沙声”从听觉角度写出了小草复苏、萌发的情态,“芳甜”从嗅觉角度写雨后的天气,表现春雨的清新、甜美。
展示朗读处理:
[例说3]
我从“春天,树叶开始闪出黄青”的“闪出”一词上,读出了炼字之美。
因为“闪出”表示好像突然出现似的,富有动感,极有趣味,写出了春天突然到来时给人的欣喜感。
展示朗读处理:
2. 细读课文夏雨、秋雨、冬雨部分,按规定句式从不同角度进行美点品析。
并在小组中,用自己的语句和声音将雨的魅力和作者的情感展现出来。
A夏雨
(1)我从“怒放”、“鼓着”“争先恐后”等词语中,读出了修辞之美、动静之美。
因为这些词语用了拟人的手法,是动态描写,分别刻画出花朵、树叶、杂草长势茂盛。
(2)我从“荷叶铺满了河面,迫切地等待着雨点和远方的蝉声、近处的蛙鼓一起奏起夏天的雨的交响曲”这句话中感受到了修辞之美、多感官描写之美。
因为这个句子用了拟人和比喻的修辞手法,视觉上写到铺满河面的荷叶,挨挨挤挤,像张开笑脸的胖娃娃,听觉上写到了雨点、蝉、蛙鼓一起声音温婉动听,让人觉得心胸舒畅。
B.秋雨
(1)我从“那是雨,是使人静谧、使人怀想、使人动情的秋雨啊!”这句话中读出了修辞之美、韵律之美。
因为这句话运用了排比的手法,增强了语言气势,读起来朗朗上口,情意饱满,点明秋雨的特点,突出对秋雨的深情。
(2)我从“当田野染上一层金黄,各种各样的果实摇着铃铛的时候,雨,似乎也像出嫁生了孩子的妇人,显得端庄而又沉静。”这句话中读出了色彩之美、修辞之美。
因为本句用了拟人和比喻的修辞手法,描绘出一片金黄的秋日景象,写出了秋雨的沉静、稳重,表达出对秋雨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C.冬雨
(1)我从“吝啬”一词中读到了修辞之美、炼字之美。
因为这个词语赋予冬雨以人的情态,写出了南国冬季少雨的特点。
(2)我从“这雨的精灵、雨的公主,给南国城市和田野带来异常的蜜情,是它送给人们一年中最后的一份礼物”这句话中读出了修辞之美。
因为句子将冬雪称作“雨的精灵”、“雨的公主”,用“蜜情”、“礼物”来写冬雪对南国城市、田野、人们的馈赠,包含作者的喜爱之情。
教师总结:作者用诗一般的语言,调动我们的各种感官,让我们亲近雨,全面感受四季之雨,体会了雨的不同情致与风韵。
(四)尽兴地写
1.读写反思
“生活本平淡无奇,然而遇到了一位多情的诗人,就变得灵动而深情。”你从作者身上学到了什么?
明确:
1.多种修辞手法的综合运用,语言生动形象;
2.调动人的感觉器官,使事物形象突出;
3.热爱生活,用心观察,抓特征、多揣摩、多练笔
教师总结:心中有诗,眼里便处处有诗意;心中有爱,脚步就会伴随着春风。我们不一定成为诗人,但我们可以诗意地活着。热爱生活,用心观察自然,会发现这个世界真的很美,可能是一朵云,一阵风,一片星空……
2.延伸写作
选取自己喜欢的某种景物,抓住特点,从视觉、听觉、嗅觉等角度,运用拟人、比喻等修辞方法,注意表达自己的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