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燕》导学案

文档属性

名称 《海燕》导学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3.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3-05-10 15:52:5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博文中学新课改导学案
初一 年级 语文 导学案
【教材信息】课题:2、《海燕》 
课型 课时 总课时
【教师信息】主备人: 实施人: 实施时间
【学生信息】班级: 姓 名: 所属小组 编号 学习日期 ____
【学习目标】
1、理解文中小燕子形象的意义,领会作者的思乡之情。
2、学习本文咏物抒情(状物)的表现手法。
3、品味语言,通过朗读来体会并再现文中的优美意境
【学习重点】
理解文中小燕子形象的意义,领会作者的思乡之情
【学习难点】
学习本文咏物抒情(状物)的表现手法
第一课时
一、走近作者
郑振铎, 现代作家、学者、翻译家,考古学家,新文化运动倡导者。  
主要著作有:短篇小说集《家庭的故事》、《桂公塘》,散文集《山中杂记》,还有《郑振铎文集》。
二、背景导读
1927年,国民党反动派发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屠杀共产党人和革命群众,迫害进步人士。郑振铎被迫远走欧洲,于5月21日只身乘船前往法国巴黎。航行途中,作者放眼海天,发现了几只在海面上勇敢地斜掠翻飞的海燕,勾起绵绵不绝的思乡之情,于是写成这篇咏物抒怀的散文。
三、文题导解
燕子:鸟纲,燕科各类鸟的总称。体型小,翼尖长,尾呈叉状,喙扁而短,口裂很深,飞行时捕食昆虫,为益鸟。
海燕鸟纲,海燕科。小型海鸟。鼻孔呈管状,位于上嘴背面,左右相接。中国所见 海燕体长在30厘米以下。较普通的为黑叉尾海燕,全身青灰近煤黑色。尾羽呈叉状,捕食水生动物。
作者将浓浓的乡愁寄托在小小的海燕身上,赞美它的身姿,赞美它的勇敢,关心它的生活。在作者眼里,它不仅仅是〝海上的小燕子〞而是一个象征物,是作者深沉而浓厚的思想感情的化身。
四、文本助读
(一)、整体感知(听读、朗读课文)
(二)、形象感知(结合课件,感知小燕子的外形、飞翔、憩息等特点)
(三)、读准字音
轻颸 隽逸 隽妙 粼粼 縠纹 皎洁
憩息 融融泄泄 蹇劣 忧戚 匾额
(四)理解并积累下列的词语
轻颸、忧戚、融融泄泄、隽妙粼粼 劲俊 憩息 皎洁 蹇劣
(五)熟读课文,尝试背诵第一、第八自然段。
第二课时
一、检查字词、背诵
二、整体导知
1、通观全文,本文描写了___种燕子,即_______和______。作者按忆( )——看( )思路结构全文。课文共有14段,可分为两个部分。
第一部分(第___段):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部分(第___段):____________________
2、先完成下表,然后按提示思考,明确本文行文线索:
外形 活动背景 飞翔 憩息
故乡的小燕子
海上的小燕子
从表中可以看出,故乡的小燕子和海上的小燕子有许多相似点: , ,尽管它们活动的具体环境不同,一个是在作者故乡的 ,一个是在 ,但都处在美丽的背景之上,这种相似引发了作者无限的遐思。
通过填写以上表格,我们还可以迅速把握本文的结构特点。
全文共14段,前后两部分结构大体匀称,都是写景状物在先,然后归结到抒发“轻烟似的乡愁”。由此可见,是“乡愁”这种感情把故乡的小燕子和海上的小燕子联系在一起,“乡愁”正是本文的感情线索。
五、自我梳理
1、反复朗读课文
2、抄写、熟记“字词积累”中的字词。
第三课时
一、【复习反馈】
1、字词听写、背诵默写
2、填空
作者按忆( )——看( )思路结构全文。 本文描写了两种燕子,即 和 。( )是本文的行文线索。
二、【小组交流】
(1)、在第一段中找出小燕子活动的环境、地点、动作
环境
地点
动作
(2)请给这幅画取个名?(自由讨论,评选最佳)
(3)跳读课文,说说作者所见到的海燕出现在怎样的环境中?文中哪几个自然段对其进行了描写?
(4)作者为什么要极力渲染海天的美丽、宁静?(有理即可)
(5)两幅画面通过什么联系在一起?体现在文中的哪几个自然段?
(6)说说你对“燕子归来寻旧垒”这句话的理解。
二、【合作探究】
1、说说作者为什么会把海上的小燕子误认为是故乡的小燕子
(参考答案):
除了两者之间有相似之处以外,还有更深层次的原因:作者被迫航行出国,在海上意外地发现几只海燕,便引发了无尽的遐想,很自然地回忆起故乡的小燕子。作者明知眼前的海燕绝不是故乡的小燕子,但情思无从寄托,所以他希望眼前的海燕就是故乡的小燕子,能借以抚慰自己的心灵,捎回自己对故乡、对祖国的牵挂,表达自己的思乡之情,而“小燕子”就是作者“乡愁”的象征 。
作者为什么反复问“这里是我们故乡的小燕子么”
本文并不仅仅写海燕,还写了故乡的小燕子,为什么以“海燕”为题
三、【拓展延伸】
搜集有关描写“乡愁”的诗句。
第四课时 检测反馈
1、全文以“ ”为行文线索,给我们描绘了两幅图景,即: 和 。
2、作者描写故乡的小燕子时,从小燕子的 、小燕子的 、小燕子的 ,以及小燕子与 的亲密关系等四个方面本来写,其中 、 属于静态描写, 属于动态描写。
3、课文着重从 的动态和 的静态两方面来写海燕,尽管在写法上与故乡的小燕子有点儿不同,但在情感上是一样的,都抒发了作者 的感情。
4、文章前后两部分结构基本对称,从记叙顺序来看,第一部分是 ,第二部分是 。
5、仔细阅读下面文段,完成文后练习
乌黑的一身羽毛,光滑漂亮,积伶积俐,加上一双剪刀似的尾巴,一对劲俊轻快的翅膀,凑成了那样可爱的活泼的一只小燕子。当春间二三月,轻颸微微地吹拂着,如毛的细雨无因的由天上洒落着,千条万条的柔柳,齐舒了它们的黄绿的眼,红的白的黄的花,绿的草,绿的树叶,皆如赶赴市集者似的奔聚而来,形成了烂漫无比的春天时,那些小燕子,那么伶俐可爱的小燕子,便也由南方飞来,加入了这个隽妙无比的春景的图画中,为春光平添了许多的生趣。小燕子带了它的双剪似的尾,在微风细雨中,或在阳光满地时,斜飞于旷亮无比的天空之上,唧的一声,已由这里稻田上,飞到了那边的高柳之下了。再几只却隽逸地在粼粼如縠纹的湖面横掠着,小燕子的剪尾或翼尖,偶沾了水面一下,那小圆晕便一圈一圈地荡漾开去。那边还有飞倦了的几对,闲散憩息于纤细的电线上——嫩蓝的春天,几支木杆,几痕细线连于杆与杆间,线上停着几个粗而有致的小黑点,那便是燕子。那是多么有趣的一幅图画呀!还有一个个的快乐家庭,他们还特地为我们的小燕子备了一个两个小巢,放在厅梁的最高处,假如这家有了一个匾额,那匾后便是小燕子最好的安巢之所。第一年,小燕子来住了;第二年,我们的小燕子,就是去年的一对,它们还要来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还是去年的主,还是去年的宾,他们宾主间是如何的融融泄泄呀!偶然的有几家,小燕子却不来光顾,那便很使主人忧戚,他们邀召不到那么隽逸的嘉宾,每以为自己运命蹇劣呢。
这便是我们故乡的小燕子,可爱的活泼的小燕子,曾使几多的孩子欢呼着,注意着,沉醉着,曾使几多的农人、市民忧戚着,或舒怀地指点着,且曾平添了几多的春色,几多的生趣于我们的春天的小燕子!
如今,离家是几千里!离国是几千里!托身于浮宅之上,奔驰于万顷海涛之间,不料却见着我们的小燕子。
这小燕子,便是我们故乡的那一对,两对么?便是我们今春在故乡所见的那一对,两对么?
见了它们,游子们能不引起至少是轻烟似的,一缕两缕的乡愁么?
1.选文横线处应填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
2.选文通过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春草等景物的描写,把温暖、舒适而又充满生机活力的_____________生动地再现出来,为小燕子的出场提供了一幅美丽的背景图画。
3.选文是从哪几个方面来描写小燕子的?字里行间流露出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4.选文的记叙顺序是 ( )
A.顺叙 B.倒叙 C.插叙
5.你喜欢文中的哪句话?请找出来并说说喜欢的理由。 (可从表达方式,修辞方法,思想内容等方面谈。
(二)《海燕》选段练习
海水是皎洁无比的蔚蓝色,海波平稳得如春晨的西湖一样,偶有微风,只吹起了绝细绝细的千万个粼粼的小波纹,这更使照晒于初夏之太阳光之下的、金光灿烂的水面显得温秀可喜。我没有见过那么美的海!天上也是皎洁无比的蔚蓝色,只有几片薄纱似的轻云,平贴于空中,就如一个女郎,穿了绝美的蓝色夏衣,而颈间却围绕了一段绝细绝轻的白纱巾。我没有见过那么美的天空!
我们倚在青色的船栏上,默默地望着这绝美的海天,我们一点杂念也没有,我们是被沉醉了,我们是被带入晶莹的天空中了。
就在这时,我们的小燕子,二只,三只,四只,在海上出现了。它们仍是隽逸地从容地在海面上斜掠着,如在小湖面上一样;海水被它的似剪的尾与翼尖一打,也仍是连漾了好几圈圆晕。小小的燕子,浩莽的大海,飞着飞着,不会觉得倦么?不会遇着暴风疾雨么?我们真替它们担心呢!
小燕子却从容地憩着了。它们展开了双翼,身子一落,落在海面上了,双翼如浮圈似的支持着体重,活是一只乌黑的小水禽,在随波上下地浮着,又安闲,又舒适。海是它们那么安好的家,我们真是想不到。
在故乡,我们还会想像得到我们的小燕子是这样的一个海上英雄么?
海水仍是平贴无波,许多绝小绝小的海鱼,为我们的船所惊动,群向远处窜去;随了它们飞窜着,水面起了一条条的长痕,正如我们当孩子时用瓦片打水漂在水面所划起的长痕。这小鱼是我们小燕子的粮食么?
小燕子在海面上斜掠着,浮憩着。它们果是我们故乡的小燕子么?
啊,乡愁呀,如轻烟似的乡愁呀!
1.海上的燕子与故乡的燕子有什么不同?(用文中的句子回答)
2.作者从动、静两方面描写海上的燕子,请各举一例。
3.作者描绘海上的小燕子的活动背景时先写__________,然后写_________,这是作者远眺;然后作者(描写的角度)__________,写天的___________,天上的___________,构成一幅“_________图”。
4.从课文中找出作者对小燕子十分关心的语句。
5.找出能体现文章主旨的句子。
6.语段中两次提到“乡愁”,而且说它是“轻烟似的”、“一缕两缕的”,关于这样写的含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如轻烟似的”说明这种思乡之情很淡,不是很浓。
B.“一缕两缕的”说明作者的思乡之情不是很强烈的。
C.轻烟可挥去,一缕两缕可剪断,理出头绪,说明作者看轻这份感情。
D.作者的思乡之情,像烟雾缭绕,挥之不去;像乱麻“剪不断,理还乱”。这是一种举重若轻的写法。
PAGE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