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 活 板 第1课时 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25 活 板 第1课时 教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135.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06-07 23:01:5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5 活 板
【知识与技能】
1.掌握文言文常用的实词,翻译全文。
2.了解时间(工作程序)、逻辑相结合的说明顺序。
3.说出活版制作程序“活”在文中的具体表现。
【过程与方法】
1.结合课件让学生了解印刷术的发展历史。
2.通过自主学习和小组讨论的方式掌握课文字词句。
3.通过探究、合作的方式理清本文的说明顺序。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了解活版的制作和使用方法,感受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和对世界文明的卓越贡献。
2.培养学生对祖国的热爱之情,激发他们努力学习,再攀高峰的热情。
1.掌握文言文中重要的实词、虚词,疏通文章大意。
2.了解时间(工作程序)、逻辑相结合的说明顺序。
3.理解文中的说明方法。
两课时
第1课时
一、新课导入
中国的“四大发明”是什么?
“活字印刷”是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是900多年前北宋的平民毕昇发明的,比德国的古登堡活字印刷要早400多年,这是多么伟大的创举啊!今天,我们来学习《活板》一文,了解活字印刷在当时的制作、印刷情况。
二、作者简介
沈括(1031—1095),字存中,钱塘(今浙江杭州)人,北宋科学家、政治家。他的经典著作是《梦溪笔谈》。
三、基础知识积累
1.生字注音。
和(huò)    炀(yáng)    砥(dǐ)    更(gēng)
帖(tiè) 燔(fán)  讫(qì)  藏(cáng)
2.重点词语解释。
(1)板印书籍(指雕版印刷)   
(2)已后典籍皆为板本(版印书籍,相对于抄本而言)
(3)有布衣毕昇(平民)
(4)薄如钱唇(铜钱的边缘)
(5)其上以松脂、蜡和纸灰之类冒之(混合)
(6)则以一铁范置铁板上(模子)
(7)持就火炀之(烘烤)
(8)药稍镕(指上文说的松脂、蜡等的混合物)
(9)则字平如砥(磨刀石)    
(10)则第二板已具[准备(好了)]
(11)更互用之(交替,轮流)
(12)瞬息可就(完成)
(13)则以纸帖之(贴上标签)
(14)有奇字素无备者(生僻字)
(15)不若燔土(烧)
(16)用讫再火令药镕(完毕)
(17)其印为余群从所得(指堂兄弟及诸子侄)
3.通假字。
(1)活板(“板”同“版”)
(2)已后典籍皆为板本(“已”同“以”)
(3)药稍镕(“镕”同“熔”,用高温使固态物质转变为液态)
4.古今异义
(1)其上以松脂、蜡和纸灰之类冒之
(古义:覆盖;今义:①向外透,②冒失,③冒充)
(2)一板已自布字
(古义:另自,另外;今义:自己)
(3)殊不沾污
(古义:根本;今义:①不同,②特殊)
(4)至今宝藏
(古义:读“cáng”,珍藏;今义:读“zàng”,储藏的珍宝或财富,多指矿产)
5.一词多义
(1)自
(2)为
(3)就
(4)若
(5)印
四、整体感知
1.朗读课文,疏通文意。
2.本文采用了哪种说明顺序?试举例分析并说说采用这种说明顺序的好处。
这篇文言说明文总体上是按时间顺序进行说明的。主体部分在具体介绍活版的制作、用法、功效时是综合运用时间(工作程序)顺序和逻辑顺序说明的;介绍活版的制作(用胶泥刻字……则字平如砥)是采用时间(工作程序)顺序说明的;介绍活版的功效、提高功效的措施、用胶泥刻字的好处等是按逻辑顺序说明的。作者在介绍活版印刷术时,紧扣一个“活”字,综合运用了时间顺序、逻辑顺序来说明,符合事物自身的规律,体现了制字、制版、排版、拆版各个环节都灵活高效的特点,科学而有条理。
3.文章的题目是《活板》,为什么开头却写雕版?
写雕版是为了说明雕版的不便,进而引出说明对象活版,并反衬出活版的优势。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