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浙教版7年级下册 第四章 第6节 太阳系
【学习目标】
1.掌握太阳系的八大行星的远近关系
2.掌握几个著名的行星的特点
3.掌握常见的行星的运行特点
【培优训练】
一、单选题
1.(2021七下·嵊州期末)2021年5月15日“祝融号”火星探测器首次在火星着陆,中国人即将开始对这颗红色星球展开实地探素,与地球相比,火星上的陨石坑更多更大的原因是( )
A.火星表面没有液态水
B.火星的公转速度比地球公转速度更快
C.火星和太阳的距离比地球和太阳距离更远
D.火星表面大气密度比地球表面大气密度小得多
2.(2020七下·乐清期末)推理是常用的科学方法。下表是关于太阳系中部分行星的信息,据表推理可得出( )
行星 直径 (千米) 与太阳平均距离 (×106千米) 自转周期 (以地球“天”) 公转周期 (以地球“年”)
水星 4878 58 59 0.24
金星 12104 108 243 0.62
地球 12756 150 1 1
火星 6794 228 1.03 1.9
A.体积越大的行星,其自转周期越长
B.距太阳越远的行星,其自转周期越长
C.体积越大的行星,其公转周期越长
D.距太阳越远的行星,其公转周期越长
3.天问一号是我国的首个火星探测器。火星是离太阳第四近的行星,与地球邻近且环境最为相似,是人类走出地月系开展太空探测的首选目标。火星的直径约为地球一半,自转轴倾角、自转方向、周期均与地球相近,公转一周约为地球公转时间的两倍。火星地表沙丘、砾石遍布。下列推测正确的是( )
A.火星上有四季变化
B.火星的一天比地球的一天约长一倍
C.在火星上不能看到太阳东升西落
D.火星表层的成分与地球上土壤成分相似
4.(2021九下·丽水月考)如图为太阳系局部示意图,读图分析:与地球相比,天体M没有生命存在的根本原因是( )
①没有适合生物生存的大气和液态水②没有坚硬的地表③距日较近,表面温度较高④体积和质量很小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5.(2021九下·慈溪月考)人类很早就有探索宇宙,遨游太空的梦想。自1969年人类第一次登上月球后,又开启了登陆其他行星的计划。科学研究表明,适宜的温度、充足的水、一定厚度和适宜呼吸的大气是地球生命得以存在的三个条件结合下表分析,人类接下来可能考虑登陆的行星将会是( )
表面温度 大气 行星状况 离地球距离
水星 -173℃~-427℃ 无 固态、无水 91.6万千米
金星 420℃~-485℃ 有 固态、无水 41.6万千米
火星 -87℃~-5℃ 有 固态、有水 78.4万千米
木星 -148℃ 有 气态 628万千米
A.水星 B.金星 C.火星 D.木星
6.关于八大行星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火星和木星属于类地行星
B.八大行星中只有水星没有卫星
C.八大行星都在自西向东地绕太阳公转
D.八大行星的公转轨道都是近乎圆形的椭圆
7.土星的周围有一圈美丽的光环,20世纪70年代末发现,组成光环的物质居然是( )
A.土星表面激烈运动的大气
B.土星内部激烈活动释放的巨大能量
C.碎土、尘埃和冰屑
D.不存在任何东西,是人的幻觉
8.(2020七下·温州期末)人类在寻找地球之外的宜居星球的过程中,需明确星球所处的天体位置。土星的其中一颗卫星,“土卫6”上因有大量液态水而成为人们的目标星球。对“土卫6”所处的天体位置,下列描述最精确的是( )
A.宇宙 B.银河系 C.太阳系 D.地月系
9.(2020八上·余杭开学考)2020年10月1日,会出现中秋逢国庆的历法现象。上一次出现是在2009年,下一次则要等到2036年。下列有关这一天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日地月呈一直线且地球居中 B.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半球
C.当天昼夜长短是一样的 D.正午太阳高度为当日最小
10.(2020七下·吴兴期中)关于太阳系的描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小行星带位于木星和土星之间
B.除了太阳外其他个别天体也能自身发光
C.太阳是太阳系的中心天体
D.太阳系是银河系的中心
11.(2019七下·长兴期末)2019年正月,国产科幻电影《流浪地球》的成功再一次将人们的目光引向浩瀚的宇宙。人类对字亩认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小行星带位于金星与水星轨道之间
B.牛郎星和织女星分别位于大熊星座和天鹅星座
C.哈雷彗星是太阳系的成员之一
D.宇宙的结构层次:太阳系→银河系→河外星系→宇宙
12.(2019七下·台州期末)今年春节,国产科幻片《流浪地球》热映。由于受木星引力的影响,地球上的行星发动机停摆,地球会坠入木星。如图“太阳系示意图”中表示木星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13.木星大气中氢气含量高达90%,科幻片《流浪地球》中为了防止地球被木星吸引而导致解体,幸存者们利用点燃木星上的气体混合物后发生爆炸产生的冲击力,反推地球脱离木星引力。下列关于“木星爆炸”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木星上的混合气体燃烧时放出大量的热量
B.木星上的混合气体燃烧时会产生大量的水
C.木星上的混合气体燃烧需要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
D.被木星吸引的地球大气层中的氧气为燃烧提供了可燃物
14.(2019·宁波模拟)请依据表中太阳系部分行星的相关数据,你认为错误的是( )
金星 地球 火星
与太阳间平均距离(10千米)约 108 150 230
表面平均温度(℃)约 470 15 -30
已知卫星数(个) 0 1 2
绕日周期(年)约 0.6 1 1.9
自转周期(日)约 243 1 1
A.地球的自转周期与公转周期相等
B.火星的自转速度比公转速度慢
C.金星的“年”比“日”短
D.行星离太阳越远,其表面平均温度越低
15.(2019九下·秀洲月考)下列关于太阳、地球和月球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太阳演变过程:星云→太阳→白矮星→红巨星
B.正月初一晚上,不可能看见圆圆的月亮
C.太阳黑子是太阳活动的主要标志
D.地球内部可分为地壳、地幔和地核三层
16.(2018·慈溪)如图为太阳系八大行星示意图,各行星以椭圆轨道运行,太阳在椭圆轨道的一个焦点上。对太阳系中地球位置和地球上冬冷夏热原因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地球处于图中4号位置
B.夏天地球距太阳近,冬天地球距太阳远
C.夏季时,太阳光线直射于地面,日照时间长;冬季时,太阳光线斜射于地面,日照时间短
D.夏季时,大气层变薄太阳光线易透过;冬季时,大气层变厚太阳光线不易透过
17.火星是类地行星,直径约为地球的一半,自转轴倾角、自转周期均与地球相近,公转一周约为地球公转时间的两倍。火星基本上是沙漠行星,地表沙丘、砾石遍布,二氧化碳为主的大气十分稀薄,密度仅为地球大气密度的1%,火星两极皆有干冰组成的板冠,会周期性的消长。根据以上信息,你认为下列推测正确的是 ( )
A.火星上也有季节变化
B.火星的一天比地球的一天长一倍左右
C.汽油在火星上可以正常燃烧
D.火星表层上的成分与地球上土壤成分相似
18.科学家们利用“开普勒”太空望远镜在距离地球约600光年的一个恒星系统中发现了一颗宜居行星“开普勒 22b”。如图为美国航天局2011年12月5日公布的代号为“开普勒 22b”的行星的假想图。下列关于“开普勒 22b”的猜想不合理的是( )
A.“开普勒 22b”是太阳系中的一颗行星
B.“开普勒 22b”表面温度与地球的表面温度相似
C.“开普勒 22b”上存在着大气层
D.“开普勒 22b”上存在着液态水
二、填空题
19.(2021九上·新昌期末)读太阳系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示中为恒星的是 ;
(2)小行星带位于火星和 之间。
20.(2021·鹿城模拟)科学家在距地球31光年外发现了一颗可能有生命存在的“超级地球”行 星GJ357d,它的质量约为地球的6倍,围绕一颗比太阳略小的恒星运行(如图甲),运行一周所花的时间为地球上的55.7天,自转周期与地球相似。
(1)如图乙是宇宙的星系结构层次图,超级地球与恒星所组成的星系,相当于图中的 。
(2)“适宜的温度”、“充足的水分”和“恰到好处的大气层”是科学家推测其他星球是否存在生命的依据。下列证据支持“超级地球”存在生命的有 。(可多选)
A.“ 超级地球”围绕恒星的运行方向与地球一致
B.“超级地球”与恒星的距离使其可获得与地球相近的光能
C.“超级地球” 的质量使其能产生对气体足够的吸引力
D.“ 超级地球”绕恒星运动一周的时间比地球快得多
21.《流浪地球》是一部科幻电影,于2019年2月5日(农历大年初一)在中国内地上映,掀起了一股观影热潮,电影好看,也蕴含着许多科学知识。
(1)地球如果要“流浪”到太阳系外,要经过某些行星的运行轨道,在除地球外的七大行星中,肯定不会经过的行星有 (填行星的名称)。
(2)地球“流浪”是为了逃离太阳毁灭对地球的影响。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有 (填序号);
①扰乱地球上空的电离层,使地面的无线电短波通讯受到影响,甚至中断;
②太阳黑子增强时,紫外线相对增多;
③世界许多地区降水量年际变化与黑子的11年周期有一定的相关性。
22.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图中的M天体可能是____。
A.水星或地球 B.水星或金星 C.金星或木星 D.火星或地球
(2)以下说法中,适合地球中生命存在的原因有____。
①有适合生物呼吸的大气和液态水
②有坚硬的岩石
③距日适中,表面温度适中
④有卫星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23.八大行星的共同特征:
(1)形状都接近于 。
(2)自身都 ,靠反射太阳光而发亮。
(3)除水星外,其他行星的轨道都是 。
(4)公转轨道几乎在 ,公转方向都是 的。
24.填写下列特征在八大行星中对应的行星。
(1)最亮的行星: 。
(2)离太阳最近的行星: 。
(3)卫星最多的行星: 。
(4)最巨大的行星: 。
(5)躺着自转的行星: 。
(6)笔尖上的行星: 。
(7)离太阳最远的行星: 。
(8)离地球最近的行星: 。
(9)有“大红斑”的行星: 。
(10)有美丽光环的行星: 。
(11)唯一有生命存在的行星: 。
(12)人类最感兴趣的行星: 。
(13)公转周期最短的行星: 。
25.读太阳系模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字母所代表的行星名称是:A ,C ,F ,H 。
(2)在图中地球的轨道上用箭头画出地球的公转方向。
(3)太阳系中的小行星带在 星和 星(填字母)之间。
(4)图中天体系统的中心天体是 。
(5)图中体积和质量都很大的是 和 (填字母)。
26.(2020·余姚模拟) 2020年3、4月份,天文奇观不断上演。3月5日,火星、木星、土星三星欢聚,即这三颗行星以间距完全相同的等距方式排列成一条直线。4月8日凌晨,出现2020年度最大的一次满月(俗称“超级月亮”)。
(1)火星、木星、土星在太阳系中的位置分别是图甲中的编号 。
(2)3月5日地球位于图乙中 之间的位置。
(3)出现“超级月亮”时太阳地球月亮的位置关系是 。
27.读“太阳系模式示意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在我国古代,常用“金、木、水、火、土”五行来说明世界万物的起源。在天文学上,金、木、水、火、土星是距离地球较近的行星。图中表示土星的字母是 。
(2)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有 (填序号)。
①扰乱地球上空的电离层,使地面的无线电短波通讯受到影响,甚至中断
②太阳耀斑增强时,紫外线相对减少
③太阳黑子周期变化对地球的气候、植物有一定的影响
三、实验探究题
28.读图回答问题:
(1)在图中用箭头标出木星和哈雷彗星的绕日公转方向。
(2)当哈雷彗星运行到图中A、B、C三点的 点时,彗尾最长。
(3)当哈雷彗星绕日公转一周时,地球绕日公转约 圈。
(4)按结构特征,木星属于 行星,属于该类行星的还有 。
(5)木星轨道内还有 颗行星,按结构特征分,它们属于 行星。
四、解答题
29.(2021七下·柯桥期末)天问圆中国航天梦,迈出了中国自主开展行星探测的第一步。
(1)2020年7月23日,长征五号遥四运载火箭搭载天问一号探测器发射升空,开启火星探测之旅。火箭升空的原理与鱿鱼喷水推进相似,是利用了 力学知识。图乙为太阳系局部示意图,则其中表示火星的是 。(选填字母)
(2)2021 年
2月5日,天问一号已在轨飞行约197天,距离地球约1.8亿千米,飞行里程约4.65亿千米。并在距离火星约220万千米处,获取了首幅火星图像。若探测器将图像信息以无线电信号形式以光速发送至地球,则需要多少分钟?
(3)2021年5月15日,天问一号探测器在火星乌托邦平原南部着陆,5月22日,祝融号火星车安全驶离着陆平台,开始巡视探测。为适应火星表面可能出现的松软复杂地貌,“祝融号”采用如图丙所示 6 轮驱动,其目的是 。若“祝融号”火星车总质量为240千克,长3.3米,宽3.2米,火星质量为地球的1/9,表面重力为地球的2/5,则“祝融号”在行驶时对火星表面的压力为多少?
(4)请分析:“天问一号”从发射到着陆火星,这段时间柯桥的昼夜长短变化状况。
30.分析材料,回答问题。
与其他行星相比,地球的条件是非常优越的。它与太阳的距离适中,加上自转周期(1天)与公转周期(1年)适当,使得全球能够接收适量的太阳光热。整个地球表面平均温度约为15 ℃,适于万物生长,而且能够使水在大范围内保持液态,形成水圈。而水星和金星离太阳太近,接收到的太阳辐射能量分别为地球的6.7倍和1.9倍,表面温度分别达350 ℃和480 ℃;木星、土星距太阳又太远,所获得的太阳辐射能量仅为地球的4%和1%,表面温度是-150 ℃和-180 ℃;更远的天王星、海王星的表面温度则都在-200 ℃以下,环境条件十分严酷。
(1)由材料可看出,生命存在应具有 ℃~ ℃之间的温度,这是液态水的温度范围。
(2)为什么水星、金星表面温度很高,而天王星、海王星表面温度很低?温度过高或过低对生命的形成、发展有什么影响?
(3)简述地球在太阳系中独特的优越条件。
(4)如果自转周期与公转周期过长,对生命活动会产生什么影响?
31.阅读下面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1:2011年5月3日,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奖者黄昆、吴孟超、李振声和闵恩泽小行星命名仪式在北京举行.第48636号、17606号、90825号、30991号小行星分别被永久命名为“黄昆星”“吴孟超星”“李振声星”和“闵恩泽星”.
材料2:“太阳系模式图”
(1)八大行星中,表示地球的是 ,属于巨行星的是 ,属于远日行星的是 ,公转周期最小的是 .(均填字母)
(2)如图所示宇宙空间范围内共包括 级天体系统,其中最高一级天体系统的中心天体是 ,此天体成为该天体系统中心的原因是 .
(3)地球上存在生命物质与其所处的宇宙环境关系密切,此图反映的有利宇宙环境是 .
(4)地球上存在生命物质的几个自身条件中,此图反映出来的是 .
(5)在图中画出小行星的公转方向.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D2.【答案】D3.【答案】A4.【答案】C5.【答案】C6.【答案】C7.【答案】C
8.【答案】C9.【答案】A10.【答案】C11.【答案】C12.【答案】A13.【答案】D
14.【答案】A15.【答案】A16.【答案】C17.【答案】A18.【答案】A
19.【答案】(1)太阳(2)木星
20.【答案】(1)太阳系(2)B;C
21.【答案】(1)水星、金星(2)①、②、③
22.【答案】(1)B(2)C
23.【答案】(1)球体(2)不发光(3)接近于圆形的椭圆(4)同一平面上;自西向东
24.【答案】(1)金星(2)水星(3)木星(4)木星(5)天王星6)海王星(7)海王星(8)金星
(9)木星(10)土星(11)地球(12)火星(13)水星
25.【答案】(1)水星;地球;土星;海王星
(2)(3)D;E(4)太阳(5)E;F
26.【答案】(1)D、E、F(2)DA
(3)太阳、地球、月球在同一直线上,且地球位于三者的中间
27.【答案】(1)D(2)①③
28.【答案】(1)(2)A(3)76(4)巨;土星(5)4;类地
29.【答案】(1)力的作用是相互的;C
(2)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约为3.0×108m/s,无线电信号从天问一号到地球走的路程:
(3)增大受力面积,减小压强;960N
(4)2020.7.23-2020.12.21(22):昼变短,夜变长
2020.12.22(23)-2021.5.15:昼变长,夜变短
30.【答案】(1)0;100
(2)主要与它们同太阳的距离有关。水星、金星距太阳近,接受太阳辐射多,所以温度高;而天王星、海王星距太阳远,接受太阳辐射少,所以温度低。温度过高或过低,都不利于生命的产生和发展,如果温度过高,则由于热扰动太强,原子根本不能结合在一起,也就不能形成分子,更不用说复杂的生命物质了。如果温度过低,分子将牢牢地聚集在一起,也只能以固态或晶体形式存在,生物也无法生存。
(3)日地距离适中,具有适宜的温度。
(4)自转或公转周期过长,则白天或夏季升温过高,夜晚或冬季降温过低,无论温度过高或过低,都不利于生命的形成和发展。
31.【答案】(1)C;EF;GH;A
(2)两;太阳;太阳的质量最大
(3)大小行星各行其道,互不干扰
(4)日地距离适中
(5)解:(逆时针方向)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