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皮肤是由[.]
和[
构成的。
(2)皮肤具有排泄功能,起主要作用的结构是
(3)头皮屑是
脱落而来的,这种脱落由
来补充。
(4)图二中比较A、B两图,当周围环境温度上升时,皮肤中血管的舒缩情况是
图所示(A或B)。
25..(每空1分,共7分)
如图甲表示新冠肺炎流感流行期间的三类人群的转化关系,其中甲表示健康人
群;乙与甲相比,主要是体内含该传染病的抗体;丙是该传染病的患者。乙图表示
丙先后感染该病毒后,血液中相应抗体的产生情况,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①
第二次兔战皮应
甲
波
中
第一次兔找反型
抗
棒
门所
②
③
的
一年
最
第一次也染
第二次也染
时行(天)
甲
乙
(1)新冠肺炎是一种传染病,具有
和
的特点。
(2)图中甲是该传染病的
丙是该传染病的
新冠肺
炎病毒是引起该传染病的病原体。学校为防止新冠肺炎大面积流行,采取了定期消
毒、开窗通风等措施,这在传染病的预防措施上属于
(3)图中乙注射了新冠肺炎疫苗,从免疫学的角度分析,新冠疫苗是
该免疫属于」
免疫。
七年级生物第6页共6页
2021一2022学年第二学期七年级学情调查
生物试题
2022.6
一、单选题(每题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最符合题意,每小题1分,共20分)
1.在血浆、原尿和尿液中共同含有的物质是
A.葡萄糖、无机盐和水
B.水、尿素和无机盐
C.水、无机盐和葡萄糖
D.水、尿素和蛋白质
2.下图中,人体形成尿液和暂时储存尿液的器官分别是图中的
A.1、2
B.1、3
C.3、4
D.2、4
萄
含量
0.1%
A
B
D
2题图
3题图
3.科学家用微穿刺技术检测了肾单位内葡萄糖含量的变化情况。如图A、B、c分别
代表肾单位的不同结构,C的结构名称和生理过程分别是
A.肾小管、重吸收作用
B.肾小管、滤过作用
C.肾小球、重吸收作用
D.肾小球、滤过作用
4.人喝进体内的水,有一部分会随尿液排出。这部分水一定不会经过
A.下腔静脉
B.右心房
C.肺静脉
D.肾静脉
5.流出肾脏的血液成分与流入肾脏的血液成分相比,其特点是
A.氧含量增加,尿素含量减少
B.二氧化碳含量减少,尿素含量增加
C.氧含量减少,尿素含量增加
D.二氧化碳含量增加,尿素含量减少
6.下列对人体皮肤的有关叙述中,错误的是
(
)
A.头皮屑是脱落的角质层细胞,位于表皮层
B.皮肤是人体最大的器官,是保护人体的第一道防线
C.皮肤的表皮中有大量毛细血管,运动时脸红是由于毛细血管充血
D.人在剧烈运动时会大汗淋漓,说明皮肤有排泄和调节体温的功能
7.行人看到“前方修路,请绕行”的告示牌后改变了行走路线,而一只小狗却照样
前行。这种差异的本质是人类有
)
A.视觉中枢
B.语言中枢
C.听觉中枢
D.躯体感觉中枢
七年级生物第1页共6页七年级生物试题
参考答案
一、单选题(每题1分,共20分)
1-5
6-10 CBBBC
11-15 DCCCC
16-20 CAD D C
二、非选择题
21.(5分)
(1)上升
胰岛素
(2)肾上腺素
(3)小脑
(4)线粒体
22.(5分)
(1)⑧
膀胱
脊髓
(2)N
c
23.(7分)
(1)感受器
传入神经纤维
神经中枢
传出神经纤维
效应器
(2)传导
(3)非条件
24.(6分)
(1)1表皮
2真皮
(2)4汗腺
(3)角质层
生发层
(4)A
25.(7分)
(1)传染性
流行性
(2)易感人群
传染源
切断传播途径
(3)抗原
特异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