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上册语文第三单元课外古诗词诵读 商山早行 课件(共19张PPT)+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九年级上册语文第三单元课外古诗词诵读 商山早行 课件(共19张PPT)+教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8.9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06-08 08:01:07

内容文字预览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三单元 课外古诗词诵读(4)《商山早行》
科 目 语 文 任课教师 任课年级 九年级
课 题 课外古诗词诵读《商山早行》
教学背景分析 课标要求分析 《新课程标准》对初中阶段的文言文学习提出了要求:“阅读浅显的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手法,能初步理解、鉴赏文学作品,受到高雅情操与趣味的熏陶。”
教学内容分析 结合课文的特点,为了让学生在课堂上有一点畅想,有一点创造,我设计了这堂“活动板块型”课式,意在用多样式活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在活动中交流、在活动中探究、在活动中对话、在活动中体验,让学生真正做课堂的主人。
学情分析 结合时代背景多诵读,能背诵方能体悟主旨。
教学目标 1.体会叙事、写景中抒发的感情。  2.了解诗句含义,领悟诗词的意境。  3. 熟读背诵诗歌
教学重点 体会叙事、写景中抒发的感情。
教学难点 了解诗句含义,领悟诗词的意境。
教学方法 合作探究法、讲授法、小组讨论法、集中展示法
教学资源 PPT
安排课时 1课时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学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一、导入新课,激发兴趣 菩萨蛮 ( http: / / www. / s q=%E8%8F%A9%E8%90%A8%E8%9B%AE&ie=utf-8&src=internal_wenda_recommend_textn" \t "_blank )·小山重叠金明灭 ( http: / / www. / s q=%E9%87%91%E6%98%8E%E7%81%AD&ie=utf-8&src=internal_wenda_recommend_textn" \t "_blank )
作词:温庭筠 作曲:刘欢小山重叠金明灭, 鬓云欲度香腮雪 ( http: / / www. / s q=%E9%A6%99%E8%85%AE%E9%9B%AA&ie=utf-8&src=internal_wenda_recommend_textn" \t "_blank )。懒起画蛾眉, 弄妆梳洗迟。
照花前后镜, 花面交相映。 新贴绣罗襦, 双双金鹧鸪。以上是近期流行电视剧《甄嬛传》的插曲,“花间词派”产生于晚唐 ( https: / / baike. / doc / 5833771-6046598.html" \t "_blank )五代时期的前蜀 ( https: / / baike. / doc / 6896007-7113647.html" \t "_blank ),是中国古代诗词学 ( https: / / baike. / doc / 9063852-9394989.html" \t "_blank )流派之一,其名得自于后蜀赵崇祚 ( https: / / baike. / doc / 8619549-8940564.html" \t "_blank )所编词集《花间集》。《花间集 ( https: / / baike. / doc / 724811-767383.html" \t "_blank )》收辑温庭筠 ( https: / / baike. / doc / 5395529-5632686.html" \t "_blank )、韦庄 ( https: / / baike. / doc / 5638777-5851404.html" \t "_blank )等十八人的词作,共计500首词。其作者大多是蜀人 ( https: / / baike. / doc / 5711860-5924584.html" \t "_blank ),词风近似,词作内容多为歌咏旅愁闺怨、合欢离恨,局限于男女燕婉之私,因此被称为"花间词派"。晚唐 “花间派”词风的鼻祖温庭筠。今天我们学他诗歌的一篇代表做《商山早行》。 认真倾听 谈话交流,导入新课
二、介绍作者和背景 1.作者简介:温庭筠,字飞卿,山西祁县人。是晚唐颇有影响的一位诗词名家。生于唐宪宗元和七年(公元812年),卒年不详。温庭筠貌丑好色,不修边幅,行为放荡,但是天资聪慧,文思敏捷,而且精通音律,擅长诗赋。因此,他在士大夫中名声不好,认为他“有才无行”、“德行无取”。在唐文宗、唐宣宗年间他曾三次参加进士考试,都名落孙山。所以他在政治上一生是不得意的。诗与李商隐齐名,时号“温李”。又擅长填词,词与韦庄并称“温韦”。是最早大量写词的作家,“花间派”鼻祖。 2.背景简介:温庭筠一生绝大部分时间是在外地度过的。这首诗之所以为人们所传诵,是因为它通过鲜明的艺术形象,真切地反映了封建社会里一般旅人的某些共同感受。商山,也叫楚山,在今陕西商县东南。作者曾于唐宣宗大中末年离开长安,经过这里。  “在家千日好,出外时时难”。在封建社会里,一般人由于交通困难、人情淡薄等许多原因,往往安土重迁,怯于远行。“客行悲故乡”这句诗道出远行人的共性情感。 通过自读,疏通,扫清朗读障碍。 通过自读,疏通,扫清朗读障碍。
三、诵读诗歌,读准节奏 1、自由读诗两遍,要求读准诗句中每一个字音,读得字正腔圆。2、自由读诗两遍,要求读顺诗句,读出五言的音律节奏,读得有板有眼。3、指名读,交流评议。 通过自读,疏通,扫清朗读障碍。 通过自读,读准节奏、读出情感。
四、译读诗歌,疏通大意 1. 字词铎:车行时悬挂在马颈上的铃铛。铎:大铃。明:使……明艳。凫(fú)雁:凫,野鸭回塘:边沿曲折的池塘。2.译文:清早起来出行,旅店里马车上的铃铛响声不断,出门人啊离乡而悲,归心似箭。雄鸡已经发出一声声啼叫,茅店外天空残月西斜,一片白霜的板桥上已留下人的脚印。槲树叶纷纷凋落,铺满山路;月光下驿站墙边的枳树花显得很明艳。于是,想到我昨夜梦会杜陵的故乡景色:春天来了,故乡杜陵,凫和雁布满了曲折的池塘,自得其乐;而现在的自己,却离家远行。3.内容情感:此诗描写了旅途中寒冷凄清的早行景色,抒发了游子在外的孤寂之情和浓浓的思乡之意,字里行间流露出人在旅途的失意和无奈。 小组合作、展示交流,感悟情感。 通过探究,把握诗作内容,以及作者情感
五、品读诗歌,感悟赏析 1.赏析:首联“晨起动征铎,客行悲故乡。”【点拨】概括性很强,表现“早行”的典型情景。清晨起床,旅店里外已经叮叮当当,响起了车马的铃铎声,旅客们套马、驾车之类的许多活动已暗含其中。第二句固然是作者讲自己,但也适用于一般旅客“离乡远行内心愁苦”。2、赏析:颔联“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 【点拨】“鸡声茅店月”,写旅人在茅店中闻鸡鸣而起身看天色,看见天上有月就收拾行装出门赶路;“人迹板桥霜”,原以为自己早行,谁知板桥上所积之霜上已有人的足迹更有早行人)只用几笔淡墨的线条,就勾勒出富有画意的山村霜月早行图;(早春图)营造出凄清冷寂的意境;含蓄羁愁旅思。3、赏析:颈联“槲叶落山路,枳花明驿墙。”【点拨】槲叶随地飘洒,枳花明丽可爱,山野情趣冲淡了羁旅的辛苦,却无法抑制思乡的愁绪。“明”原为形容词,这里用作动词,为照亮之意。枳树白花照亮驿墙,衬托出拂晓前的暗,突出了行之早。4、赏析:尾联“因思杜陵梦,凫雁满回塘。” 【点拨】内容:想象写成群的凫雁在水中嬉戏,表现欢乐的气氛,从而反衬旅居在外的游子思乡之悲。结构:与首联中的客行悲故乡照应。5.归纳写作特点【点拨】(1)语言简洁,意象鲜明如:“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分解为代表十种景物的十个名词: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虽然在诗句里,“鸡声”、“茅店”、“人迹”、“板桥”都结合为“定语加中心词”的“偏正词组”,但由于作定语的都是名词,所以仍然保留了名词的具体感。例如“鸡声”一词,“鸡”和“声”结合在一起,完全可以唤起引颈长鸣的视觉形象。“茅店”、“人迹”、“板桥”,也与此相类似。(2)情景交融,含蓄有致整首诗正文虽然没有出现一个“早”字,但是通过霜、茅店、鸡声、人迹、板桥、月这六个意象,把初春山村黎明特有的景色,细腻而又精致地描绘出来,字里行间都流露出游子在外的孤寂之情和浓浓的思乡之情,情景交融,含蓄有致。是唐诗中的名篇,也是文学史上写羁旅之情的名篇,尤其是诗的颔联:“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更是脍炙人口,备受推崇。 小组合作、展示交流 通过探究,把握诗作写法、内容、以及情感
板书设计 商山早行(温庭筠) 羁旅诗异乡(实写) 凄清、冷寂故乡(虚写) 温馨、美好
教学反思(共19张PPT)
课外古诗词诵读
商山早行
部编版 九年级上
新知讲解
新知导入
电视剧《甄嬛传》的插曲
菩萨蛮 .小山重叠金明灭
作词:温庭筠 作曲:刘欢
小山重叠金明灭, 鬓云欲度香腮雪。
懒起画蛾眉, 弄妆梳洗迟。 照花前后镜, 花面交相映。 新贴绣罗襦, 双双金鹧鸪。
新知讲解
“花间词派”产生于晚唐五代时期的前蜀,是中国古代诗词学流派之一,其名得自于后蜀赵崇祚所编词集《花间集》。《花间集》收辑温庭筠、韦庄等十八人的词作,共计500首词。其作者大多是蜀人,词风近似,词作内容多为歌咏旅愁闺怨、合欢离恨,局限于男女燕婉之私,因此被称为“花间词派”。晚唐“花间 派”词风的鼻祖温庭筠。
合作探究
新知讲解




温庭筠,字飞卿,山西祁县人。是晚唐颇有影响的一位诗词名家。生于唐宪宗元和七年(公元812年),卒年不详。温庭筠貌丑好色,不修边幅,行为放荡,但是天资聪慧,文思敏捷,而且精通音律,擅长诗赋。因此,他在士大夫中名声不好,认为他“有才无行”、“德行无取”。在唐文宗、唐宣宗年间他曾三次参加进士考试,都名落孙山。所以他在政治上一生是不得意的。诗与李商隐齐名,时号“温李”。又擅长填词,词与韦庄并称“温韦”,是最早大量写词的作家,“花间派”鼻祖。




新知讲解
温庭筠一生绝大部分时间是在外地度过的。这首诗之所以为人们所传诵,是因为它通过鲜明的艺术形象,真切地反映了封建社会里一般旅人的某些共同感受。商山,也叫楚 山,在今陕西商县东南。作者曾于唐宣宗大中末年离开长 安,经过这里。
  “在家千日好,出外时时难”。在封建社会里,一般人由于交通困难、人情淡薄等许多原因,往往安土重迁,怯于远行。“客行悲故乡”这句诗道出远行人的共性情感。
duó
zhǐ





新知讲解
晨起动征铎,客行悲故乡。
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
槲叶落山路,枳花明驿墙。
因思杜陵梦,凫雁满回塘。

duó
zhǐ

合作探究
新知讲解




清早起来出行,旅店里马车上的铃铛响声不断,出门人啊离乡而悲,归心似箭。雄鸡已经发出一声声啼叫,茅店外天空残月西斜,一片白霜的板桥上已留下人的脚印。槲树叶纷纷凋落,铺满山路;月光下驿站墙边的枳树花显得很明艳。于是,想到我昨夜梦会杜陵的故乡景色:春天来了,故乡杜陵,凫和雁布满了曲折的池塘,自得其乐;而现在的自己,却离家远行。
征铎:车行时悬挂在马颈上的铃铛。铎:大铃。
明:使……明艳。凫(fú):野鸭
回塘:边沿曲折的池塘。
合作探究
新知讲解




此诗描写了旅途中寒冷凄清的早行景色,抒发了游子在外的孤寂之情和浓浓的思乡之意,字里行间流露出人在旅途的失意和无奈。
新知讲解
1.赏析:首联“晨起动征铎,客行悲故乡。”




概括性很强,表现“早行”的典型情景。清晨起床,旅店里外已经叮叮当当,响起了车马的铃铎声,旅客们套马、驾车之类的许多活动已暗含其中。第二句固然是作者讲自己,但也适用于一般旅客“离乡远行内心愁苦”。
新知导入
合作探究
2、赏析:颔联“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
“鸡声茅店月”,写旅人在茅店中闻鸡鸣而起身看天色,看见天上有月就收拾行装出门赶路;“人迹板桥霜”,原以为自己早行,谁知板桥上所积之霜上已有人的足迹更有早行人)只用几笔淡墨的线条,就勾勒出富有画意的山村霜月早行图;(早春图)营造出凄清冷寂的意境;含蓄羁愁旅思。
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
新知导入
合作探究
3、赏析:颈联“槲叶落山路,枳花明驿墙。”
槲叶随地飘洒,枳花明丽可爱,山野情趣冲淡了羁旅的辛苦,却无法抑制思乡的愁绪。“明”原为形容词,这里用作动词,为照亮之意。枳树白花照亮驿墙,衬托出拂晓前的暗,突出了行之早。
新知导入
合作探究
4、赏析:尾联“因思杜陵梦,凫雁满回塘。”
内容:想象写成群的凫雁在水中嬉戏,表现欢乐的气氛,从而反衬旅居在外的游子思乡之悲。
结构:与首联中的客行悲故乡照应。
新知导入
合作探究




(1)语言简洁,意象鲜明
如:“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分解为代表十种景物的十个名词:鸡、声、茅、店、月、人、迹、板、 桥、霜。虽然在诗句里,“鸡声”、“茅店”、“人 迹”、“板桥”都结合为“定语加中心词”的“偏正词组”,但由于作定语的都是名词,所以仍然保留了名词的具体感。例如“鸡声”一词,“鸡”和“声”结合在一起,完全可以唤起引颈长鸣的视觉形象。“茅店”、“人迹”、“板桥”,也与此相类似。
新知导入
合作探究
(2)情景交融,含蓄有致
整首诗正文虽然没有出现一个“早”字,但是通过 霜、茅店、鸡声、人迹、板桥、月这六个意象,把初春山村黎明特有的景色,细腻而又精致地描绘出来,字里行间都流露出游子在外的孤寂之情和浓浓的思乡之情,情景交融,含蓄有致。是唐诗中的名篇,也是文学史上写羁旅之情的名篇,尤其是诗的颔联:“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更是脍炙人口,备受推崇。
新知导入
合作探究
商山早行(温庭筠)
羁旅诗
异乡(实写) 凄清、冷寂
故乡(虚写) 温馨、美好




https://www.21cnjy.com/help/help_extract.ph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