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学年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五单元整合策略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2021-2022学年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五单元整合策略教学设计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6.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06-07 23:26:5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生活哲理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整合策略
一、单元说明
1.单元目标
(1)品析具体语句,学习如何描摹景物和托物言志的手法。
(2)运用比较阅读的方法,感受作品的异同,加深对课文的 理解。
(3)感受文章蕴含的丰富的人生哲理,激发对自然、社会、人生的关注和思考。
(4)通过学习借鉴、修改文章,培养推敲字句的习惯,提升文从字顺的表达能力。
2.教材简析
本单元的课文体裁多样,字里行间闪烁着哲理的光芒,带给我们很多启迪。欣赏这些文章,既能让我们感受语言之美,又能帮助我们感受文字背后蕴含的哲理以及作者对生命的思索。阅读此类文章,首先要学习作者如何观察、体验“景”“物”,怎样形象地描摹“景”“物”,如何建立“物”与“志”之间的联系;其次,
还要注意运用比较的方法进行阅读,分析作品之间的异同,以拓宽视野、加深理解。
《紫藤萝瀑布》,教读课文。本文以精细的工笔,描摹了紫藤萝繁花似锦的盛开景象,从对自然的感触升华为对生命的感悟,使读者体会到生命的美丽与永恒。在教学中要注重引导学生深入细致地阅读课文,品析具体语句,学习作者是如何描摹紫藤萝之美的;理清作者的情感变化,学习托物言志的手法。
《一棵小桃树》,自读课文。作者叙写黄昏时分坐在窗前,看风中摇曳的小桃树的情景,回忆了小桃树的生长过程和自己的人生经历,借此抒写自己的理想和情志。应指导学生品析描写小桃树的语句,将小桃树的成长和作者的人生经历对比,进一步学习托物言志的手法。
《外国诗二首》,自读课文。《假如生活欺骗了你》写于普希金被监禁时期,在这样的境遇中,诗人仍满怀生活热情,表达了乐观坚强、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在《未选择的路》一诗中,诗人抓住林中岔道这一具体意象,用象征的手法来阐发人生之路这一深层主题。学习这两首诗,应引导学生有感情地诵读诗歌,理解诗歌内容,指导学生通过对具体诗句的品析,感悟诗歌中蕴含的哲理。
《古代诗歌五首》,教读课文,选的是陈子昂、杜甫、王安石、陆游、龚自珍等人的诗作,诗人们用隽永而富有哲理的诗句表达了对自然、生命和世界的感悟。在教学中,应引导学生通过多种形式的诵读品析,感受诗歌的意蕴,并通过对比阅读,感受诗人不同的情怀。
本单元的写作要求是“文从字顺”。应在交流、修改中引导学生将语言表达得清楚明白,行文通顺流畅,准确地表达自己的思想。
二、丛书简析
配套丛书《生活哲理》以教材单元目标的人文主题和语文要素为选篇依据,是对本单元教材内容的丰富和拓展。
“经典诵读”板块以丰富积累为主;“感悟生命”“草木有情”“人生哲思”“诗中理趣”四个单元,依次对应课文《紫藤萝瀑布》《一棵小桃树》《外国诗二首》《古代诗歌五首》;“文从字顺”单元对应本单元的写作训练;“整本书阅读”板块推荐的是《汪曾祺散文》,是对课文阅读内容进一步的拓展延伸。
对本册书的学习要围绕教材单元的双线主题展开:
“经典诵读”板块的诗歌,应以诵读、积累为主,旨在引导学生合理规划课余时间,充分利用碎片时间,丰富知识积累,提高文学修养。
“感悟生命”单元的文章,让我们“在一颗沙粒中见一个世界,在一朵鲜花中见一片天空”。这里有土埋半截还开花的木槿,有匍匐却不屈服的岳桦,有不妥协不俯就的高贵的牡丹,有让人可望而不可即的枣树……阅读本单元的文章,应引导学生理解作者如何
运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写景状物,分析其中融入了作者怎样的情感,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悟,理解托物言志的写作手法;还要用比较的方法阅读,拓宽视野,加深对文章的理解。
“草木有情”单元的文章,作者笔下的花草树木展现了他们的一段过往、一段历程,让我们感受到他们的情思与人生态度。阅读本单元的文章,应引导学生继续学习状物的技巧,总结托物言志的方法,并学以致用。
“人生哲思”单元的文章,是一组蕴含深刻哲理的外国诗歌。与中国古典诗歌相比,外国诗歌多是诗人情感的直接流露,少了一 些格律上的限制,多了一些自由。这些诗歌,既能为我们揭示生活中的某些哲理,又能滋养我们的精神世界,提高我们的审美情趣。
教学时,可以引导学生通过诵读这些诗歌,感受哲理诗的魅力,品析不同风格诗歌的语言,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此外,还可以在比较阅读中了解诗歌的象征手法。
“诗中理趣”单元的文章,以蕴含哲思的古诗为主。这些诗歌内容丰富、风格多样,或清新飘逸,或质朴真淳,或情辞恳切,或慷慨悲壮……阅读本单元诗歌,要引导学生在诵读中把握诗歌的节奏和韵律,感受诗歌的意境,体会诗人表达的情感,理解诗中蕴含的哲理。
“文从字顺”单元对应的是写作单元。通过本单元的阅读,引导学生归纳文从字顺的方法,力求能够在写作或表达中做到语言连贯、衔接紧密、抒发真情实感。
“整本书阅读”板块,通过阅读《汪曾祺散文》中的精彩选篇,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引导学生做好阅读规划,精读和选择性阅读相结合,完成整本书的阅读任务。
三、实施建议
第1 课时 单元预习课
内容:《紫藤萝瀑布》《一棵小桃树》《外国诗二首》
学习目标:
1.初读课文,整体感知文章内容。
2.借助注释、工具书,识记生字词。
3.整理文学常识。
第2 课时 教读引领课
内容:《紫藤萝瀑布》《好一朵木槿花》
学习目标:
1.品析具体语句,学习作者描摹景物的方法。
2.了解托物言志的手法,理解作者寄托在景物之中的“志”。
第3 课时 组文阅读课
内容:《牡丹的拒绝》《岳桦》《石崖上的枣树》
学习目标:
1.认识事物特征,体会作者情感。
2.对比阅读,进一步学习托物言志的手法。
第4 课时 组文阅读课
内容:《一棵小桃树》《老海棠树》
学习目标:
1.自读课文,了解主要内容,品析描写景物的语句,体会作者的情感。
2.对比阅读,感受作者的成长经历及情感变化,理解作者寄托在事物中的“志”。
第5 课时 组文阅读课
内容:《越冬的小草》《花开君子兰》《院中那棵老槐树》
学习目标:
1.阅读运用托物言志手法的相关文章,在对比赏析中感受思考和精神的力量。
2.在品读文章中掌握托物言志的写作手法并学以致用。
第6 课时 组文读课
内容:《假如生活欺骗了你》
《普希金诗二首》
学习目标:
1.朗读诗歌,品味诗歌中蕴含情感的语句,体会哲理的现实意义。
2.在对比阅读中了解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感受诗人的豁达与温情。
第7 课时组文阅读课
内容:《未选择的路》《弗罗斯特诗二首》
学习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诗歌,理解诗歌内容,学习象征手法的运用。
2.感受诗歌启迪,学会在生活中慎重理智地做出选择。
第8课时 单元预习课
内容:《登幽州台歌》《望岳》《登飞来峰》《游山西村》《己亥杂诗(其五)》
学习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诗歌。
2.整理文学常识,初步理解诗歌内容。
3.尝试背诵这五首诗歌。
第9 课时 教读引领课
内容:《登幽州台歌》《望岳》《登飞来峰》
学习目标:
1.在朗读中涵泳品味,感受诗歌描绘的意境。
2.感知诗歌内容,理解诗中蕴含的哲思。
第10 课时 教读引领课
内容:《游山西村》 《己亥杂诗(其五)》
学习目标:
1.品味诗句,领略不同诗人笔下不同的风光,感受田园和自然风光带给诗人的慰藉。
2.感悟和体验诗中蕴含的情怀和理趣。
第11 课时 组文阅读课
内容:《戏为六绝句(其六)》《读史》《冬夜读书
学习目标:
1.诵读诗歌,理解诗歌中的重点字词及主要内容。
2.体会诗歌蕴含的思想感示子聿八首(其三)》情,从中获得求学方面的有益启示。
第12 课时 主题写作课
内容:文从字顺
《月夜》《牵牛花》《蝶儿飞走》《远逝的风筝》
学习目标:
1.通过阅读文章,归纳文从字顺的写作方法。
2.能够在写作或表达中做到语言连贯、衔接紧密、抒发真情实感。
第13 课时 名著导读课
内容:《汪曾祺散文》
学习目标:
1.初步了解汪曾祺散文的内容,积累相关常识。
2.感受汪曾祺散文平淡而有味的语言风格,激发阅读兴趣。
3.从汪曾祺散文中获得写作方面的有益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