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临沧市云县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PDF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云南省临沧市云县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PDF版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7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2-06-08 19:29:27

文档简介

云县2021~2022学年度第二学期高一年级期中统一考试


考生注意:
1.本试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2.考生作答时,请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
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非选择题请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卡上各题的答
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试题卷、草稿纸上作答无效。
3.本卷命题范固:鲁教版必修第一册十必修第二册第一三单元。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
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五星连珠,也叫“五星聚”。古代指金、木、水、火、土五行星同时出现在天空同一方的现象,
这种现象不常发生,所以古人曾认为它是祥瑞之兆。2021年8月19日晚,夜空上演了五星连
珠奇观。据此完成1~3题。
1.上演五星连珠的行星
A.同属于地月系
B.为类地行星
C.体积相差较小
D.公转方向相同
2.五星连珠现象发生时
A.五颗行星位于太阳同一侧
B.行星之间距离处于较远状态
C.需要借助天文望远镜观看
D.五颗行星难以反射太阳光
3.五星连珠中的行星按照距离太阳由近至远的排序为
A,金木水火土
B.水金木土火
C.火金土木水
D.水金火木土
2021年国庆期间,某旅游爱好者来到内蒙古西部颜济纳胡杨林国家自然保护区旅游,下图
为该游客拍摄的一幅景规图。读图,完成4~6题。
4.该景观主要参与的水循环类型是
A.海陆间循环
B.海上内循环
C.海一气循环
D.陆地内循环
5.该地水循环最主要的能量来源是
A,大气运动
B.太阳辐射
C.流水作用
D.地球重力
【高一期中统一考试·地理第1页(共6页)】
6.下列关于图示景观的说法,正确的是
A.该地区水资源更新快
B.地表径流对地表影响大
C.该地植被蒸腾作用强
D.不能促进陆地水体更新
吉隆绿绒高高60100厘米,多生长于海拔35004200米山坡岩石间隙,是一种分布区
域非常狭窄的植物,一度被认为只生长于西藏自治区的吉隆沟。据此完成7一8题。
7.吉隆绿绒蒿
A.环境适应性弱
B.生长周期长
C.为常绿灌木
D.属于落叶乔木
8.吉隆绿绒蒿所在地区植物
A.垂直结构丰富
B.拥有众多呼吸根
C.耐寒性相对较强
D.附生植物较多
读世界人口密度分布图,完成9一10题。
人口密度每平千米人口数)
M人l以1繁n1m人二nA以.下
9.图中世界人口最稠密区的共性特点是
A.都是经济发达地区
B.都为低纬度地区
C.都分布在东半球、北半球
D.多濒临海洋
10.图中人口稀少区与成因匹配正确的是
A.⑤——湿热
B.⑥—干热
C.⑦—干旱
D.⑧—高寒
下图中数值为西藏自治区各地市人口占全自治区总人口的百分比。读图,完成1112题。
地区荞线
训半x
十要河流
3.18
那地区
15.4%
1.9
18.63林A
则。市
n23.43
山南
10.Gi,

【高一期中统一考试·地理第2页(共6页)】云县20212022学年度第二学期高一年级期中统一考试·地理
参考答案、提示及评分细则
1.D太阳系的各个行星其公转方向都一样,水星,金星、火星、木星、土星都不属于地月系,其中水星,金星、火
星属于类地行星,木星和土星属于巨行星,木星和土星的体积远大于其他行星。
2.A五星连珠表示五颗行星出现在天空的同一方向,夜晚能够看到,说明太阳此时位于另一侧的方位,即五
颗行星位于太阳同一侧:相对于平时,五颗行星应该处于较近的状态,否则无法在天空同一方位看到:肉眼可
以看到五星连珠的现象:行星之所以能够被看到,就是因为其反射了太阳光线。
3.D按照距离太阳的由近至远,其顺序为水星、金星、火星、木星和土星。
4,D该图主要显示胡杨林和沙漠,该景观位于我国西北内陆,说明水循环主要靠植物的蒸腾作用,属于陆地
内循环。
5,B水循环的能量来源最主要的是太阳辐射。
6.C该地位于内陆,参与内陆水循环,降水少,水汽主要靠植物蒸腾作用,陆地径流小,对地表影响小,任何水
循环都能促进水体更新。
7.A根据材料信息,吉隆绿绒蒿生长在海拔3500一4200米之间的岩石间隙,且高度在60一100厘米,因此最
可能为草本植物:其生长海拔高,气温低,生长周期短:吉隆绿绒蒿分布地域狭窄,说明其环境适应性弱。
8.C吉隆绿绒蒿分布区域海拔高,气温低,岩石遍布,其植物较少,垂直结构并不丰富:呼吸根多的植物多分布
在气温高,降水丰富的地区:该地区气温低,植物耐寒性强;附生植物多的植物也多分布在水热条件好的
地区
9.D读图可知,图中①②③④为人口稠密区,①②不属于经济发达区,③④主要为中纬度地区,④位于西半
球:多濒临海洋。
10.D据图可知⑤位于北非,属于热带沙漠气候,全年炎热干燥,不适合人类居住,人口稀疏;⑥位于亚马孙河
平原区,属于热带雨林气候,炎热潮湿:⑦位于南极洲,极地气候,全年寒冷:⑧位于青藏高原,海拔高,气温
低,空气稀薄。
11.B根据图中数值为各地市占全区总人口的百分比可知,拉萨市所占比重较大,且面积最小,因而人口密度
最大。
12.C环境人口容量(环境承载力)是环境能持续供养的人口数量。其制约因素主要有资源、对外开放程度、科
技发展水平以及人口的生活和文化消费水平等,环境人口容量与资源数量,科技发展水平、对外开放程度呈
正相关,与生活消费水平呈负相关。西藏自治区位于世界屋脊青藏高原,海拔高,气候高寒,环境恶劣,生态
脆弱,因此西藏人口容量小的根本原因是气候高寒,环境高寒恶劣。西藏自治区资源丰富,对外开放程度较
高,由于地区经济落后,消费水平低。
13.A图中直接表现出来的是城市总人口增加和城市人口在总人口中的比重上升,①②正确;没有体现城市
用地规模扩大,③错误。城市工业部门更齐全不属于城镇化的表现,④错误。
14.B读图可知,2018年,我国城镇化水平超过60%,应属于中期加速阶段,还没有进入城镇化后期成熟阶段,
也没有出现逆城市化现象。
15.A读图可知,工业发展水平提高可促进城镇化发展,①符合题意:社会经济的发展是城镇化的主要动力,
因此推动中国城镇化的主要原因是社会经济的发展,②符合题意;中国城镇化水平不断提高,表明有大量乡
村人口迁人城市。如果乡村基础设施完善,则乡村对人口的拉力增大,不利于乡村人口迁入城市,因此乡村
基础设施的完善不是推动我国城镇化的原因,③不符合题意;城市中心区的菱缩会导致逆城镇化现象产生,
这与我国目前城镇化加速发展阶段特征不符,④不符合题意。
16.C结合材料分析可知,郑州出现严重内涝,主要是由于短时间内出现持续强降雨,超过城市排水设施承载
能力,下渗不足,迅速汇集成地表径流,导致大范围城区,尤其是低洼地区积水严重,产生严重城市内涝,由此
可见出问题的水循环环节是降水、下渗和地表径流,分别对应水循环示意图中的③①⑥。
【高一期中统一考试·地理参考答案第1页(共2页)】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