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县20212022学年度第二学期高一年级期中统一考试
生
物
考生注意:
1.本试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2.考生作答时,请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
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非选择题请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題卡上各题的答
题区城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试题卷、草稿纸上作答无效。
3.本卷命题范固:19人教版必修①十必修②第1章~第2章。
一、选择题:本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
符合题目要求。
1,幽门螺杆菌是一种细菌,幽门螺杆菌感染是引发消化性溃疡以及活动性胃炎的主要原因,目
前该细菌的感染率在50%左右,其主要传播途径是粪口传播和口口传播,每年大约有1%的
感染者可能会出现细胞癌变的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幽门螺杆菌是一种自养型生物
B.幽门螺杆菌和变形虫在结构上的主要区别是前者具有细胞壁
C.幽门螺杆菌和新冠病毒在结构上的主要区别是新冠病毒没有遗传物质
D.从自己做起,自备餐具或者使用公筷,以减少幽门螺杆菌的感染
2.新冠肺炎是一种急性感染性肺炎,接种新冠病毒疫苗是产生群体免疫、阻止新冠病毒传播的
重要手段之一,接种新冠病毒疫苗是使人在不发病的情况下产生抵抗新冠病毒的特异性抗体
(化学本质是蛋白质)。下列有关新冠病毒特异性抗体的叙述,错误的是
A.新冠病毒特异性抗体中的N主要存在于肽键中
B.新冠病毒特异性抗体的生物活性与其空间结构有关
C.新冠病毒特异性抗体与血红蛋白的结构不同
D.将新冠病毒特异性抗体溶于NaCI溶液中会造成其生物活性丧失
3.下列生物行为或人类行为与其主要目的对应不正确的是
A.黑熊在越冬休眠前大量进食,以增加蛋白质的储备
B.北京烤鸭出栏前大量填喂谷物,以增加皮下脂肪含量
C.给幼年雌性金鱼注射雌性激素,以促进金鱼生殖器官的发育
D.儿童、老人科学地晒太阳,可增加维生素D的合成,以促进钙、磷的吸收
【高一期中统一考试·生物第1页(共6页)】
4.右图是某显微镜的一组镜头及放大倍数示意图。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①②在使用时一般安放在镜筒上
网
B.③④在使用时安装在转换器上
10x
40×
25x
5x
C.①④组合比②④组合时物镜与玻片间的距离小
D.一个视野内,①③组合比②①组合看到的细胞数目少
①
2
3
④
5.下图是细胞膜的流动镶嵌模型示意图,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④一0
-3
A.图中①糖被是指细胞膜中与糖类分子相结合的蛋白质
B.图中②和⑥组成磷脂分子,其中②由脂肪酸组成
C.图中③表示蛋白质,在细胞膜的物质运输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D.图中⑤为磷脂双分子层,一层细胞膜包括两层磷脂双分子层
6,结构与功能相适应是生物学的基本观点,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细菌因缺乏线粒体而不能进行有氧呼吸
B.蛋白质合成旺盛的细胞中,核糖体的数量明显增加
C,心肌细胞比胰腺细胞具有更多的高尔基体
D.菠菜叶下表皮细胞中叶绿体数量比较多
7.下列有关物质出入细胞的叙述,错误的是
A.咸菜在腌制过程中慢慢变咸,这是细胞主动吸收食盐的结果
B.口服维生素D可通过自由扩散的方式被细胞吸收
C.胃蛋白酶可借助细胞内形成的囊泡排出细胞
D.细胞膜、核膜和细胞器膜等都具有选择透过性
8.下列有关胞吞和胞吐的叙述,错误的是
A.胞吞和胞吐过程的实现与生物膜的流动性有关
B.胞吞和胞吐是普遍存在的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
C.胞吞过程中形成的囊泡,在细胞内可能被溶酶体降解
D.细胞通过胞吐过程排出大分子时不需要膜上的磷脂参与
9,下图为“比较过氧化氢在不同条件下的分解”的实验装置,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馨
3
4
温室
90℃水溶加热
2滴FeCl,溶液
2滴肝脏研磨液
A,该实验的自变量是过氧化氢的分解速率
B.2号试管进行水浴加热,降低了反应所需的活化能
C.4号试管中的过氧化氢分子所含能量最高
D.4支试管中H2O2的浓度和用量都应相同
10.下列有关ATP的叙述,错误的是
A.细胞内ATP的含量很少,但消耗量很大
B.ATP与ADP相互转化过程中所需酶的种类相同
C.ATP和ADP的迅速相互转化保证了机体对能量的需求
D.人体细胞内形成ATP的主要生理过程是呼吸作用
【高一期中统一考试·生物第2页(共6页)】云县2021~2022学年度第二学期高一年级期中统一考试·生物
参考答案、提示及评分细则
1,D本题考查真核细胞、原核细胞及病毒等相关知识,培养学生获取信息的能力和社会责任的意识。幽门螺
杆菌是一种异养型生物,A项错误:据题干可知,幽门螺杆菌是一种细菌,属于原核生物,变形虫是真核生物,
两者在结构上的主要区别是前者没有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B项错误:新冠病毒由RNA和蛋白质组成,无
细胞结构,RNA是它的遗传物质,因此幽门螺杆菌与新冠病毒在结构上的主要区别是有无细胞结构,C项错
误;由题干可知,幽门螺杆菌的感染率非常高,其主要传播途径是粪口传播和口口传播,从自己做起,自备餐
具或者使用公筷,是一种社会责任,D项正确。
2.D本题考查蛋白质的结构和理化性质的相关知识。蛋白质的N主要存在于肽键中,A项正确:蛋白质的空
间结构决定蛋白质相应的生物功能,B项正确:不同蛋白质的氨基酸种类,数目、排列顺序及多肽链的空间结
构不完全相同,因此,新冠病毒特异性抗体与血红蛋白的结构不同,C项正确:抗体在NaC1溶液中会发生盐
析,但抗体的空间结构在盐析过程中没有被破坏,所以其活性没有丧失,D项错误。
3.A本题考查脂质、糖类、蛋白质的相关知识。黑熊在越冬休眠前大量进食的目的是增加脂肪的储备,A项
不正确;北京烤鸭出栏前大量喂食谷物,可增加皮下脂肪含量,B项正确:给幼年堆性金鱼注射雌性微素,以
促进金鱼生殖器官的发育,C项正确:儿童、老人科学地晒太阳可增加维生素D的合成,以促进钙、磷的吸收,
D项正确。
4.D本题考查显微镜的相关知识。①②有螺纹,表示的是物镜,且放大倍数越大,镜头越长,物镜一般安装在
转换器上,A项错误:③④无螺纹,表示的是目镜,且放大倍数越大,镜头越短,目镜在使用时直接安放在镜筒
内,B项错误,显微镜的放大倍数越大,物镜与装片之间的距离越小,因此,①④组合比②④组合时物镜与玻
片间的距离大,C项错误;放大倍数越大,看到的细胞数目越少,一个视野内,①③组合比②④组合看到的细
胞数目少,D项正确。
5,C本题考查细胞膜的流动镶嵌模型相关知识。糖被是指与蛋白质结合形成糖蛋白或与脂质结合形成糖脂
的糖类分子,A项错误;图中②和⑥组成磷脂分子,其中⑥是由两个脂肪酸组成的硫水的尾,B项错误;图中
③表示蛋白质,在细胞膜的物质运输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C项正确:图中⑤为磷脂双分子层,一层细胞膜包
括一个磷脂双分子层,即两层磷脂分子,D项错误。
6.B本题考查细胞结构相关知识。部分细菌能进行有氧呼吸,A项错误:蛋白质合成旺盛的细胞中,核糖体的
数量明显增加,B项正确;心肌细胞比胰腺细胞具有更多的线粒体,胰腺细胞比心肌细胞具有更多的高尔基
体,C项错误:菠菜叶下表皮细胞中无叶绿体,D项错误。
7.A本题考查物质出人细胞的方式。成菜在腌制过程中慢慢变成,细胞已经死亡,不能通过主动运输的方式
吸收食盐,A项错误:维生素D属于周醇类,进入细胞的方式为自由扩散,B项正确:胃蛋白酶可借助细胞内
形成的囊泡排出细胞,C项正确:细胞膜、核膜和细胞器膜等生物膜都具有选择透过性,D项正确。
8.D本题考查胞吞和胞吐。胞吞和胞吐过程的实现与生物膜的流动性有关,A项正确:在物质的跨膜运输过
程中,胞吞和胞吐是普遍存在的现象,大分子物质进出细胞通常是以这两种方式进行的,B项正确:胞吞过程
中形成的囊泡,可能是吞噬处理的侵人的病原体等物质,在细胞内可以被溶酶体降解,C项正确;大分子有机
物通过胞吐的方式排出细胞时,利用的是细胞膜的流动性,不需要载体蛋白协助,但需要膜上的磷脂参与,D
项错误。
9.D本题考查酶的特性,影响酶活性的因素等知识内容。该实验的因变量是过氧化氢的分解速率,A项错
误:加热为反应提供了能量,并不能降低反应所需的活化能,B项错误:加热可为过氧化氢分解提供能量,加
人催化剂是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故2号试管中的过氧化氢所含能量最高,C项错误:4支试管中HO2的
浓度和用量是无关变量,对照实脸中的无关变量应保特相同且适宜,D项正确。
10.B本题考查ATP的作用、产生ATP的生理过程。ATP在细胞中含量很少,但消耗量很大,消耗的同时可
以迅速合成,A项正确;ATP与ADP相互转化过程中所需的酶不相同,分别为ATP合成酶和ATP水解
酶,B项错误:ATP和ADP的迅速相互转化保证了机体对能量的需求,C项正确;人体细胞内形成ATP的
主要生理过程是呼吸作用,场所主要是线粒体,D项正确。
11.B本题考查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知识内容。能进行光合作用的细胞一定是活细胞,所以一定可以进行
呼吸作用为其生命活动提供能量,A项正确:几乎所有的活细胞都可以进行呼吸作用,但一般只有含光合色
素的细胞才可以进行光合作用,B项错误:光合作用、呼吸作用过程中产生的还原型物质不同,光合作用过
程中可产生NADPH,而呼吸作用过程中可产生NADH,C项正确: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过程中都需要水的
参与,光合作用过程中需要进行水的光解,而呼吸作用过程中丙酮酸的彻底分解需要水的参与,D项正确。
【高一期中统一考试·生物参考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