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语文上册全册教案(长春版)

文档属性

名称 四年级语文上册全册教案(长春版)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54.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长春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1-03-24 17:38: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长春版四年级语文上册1-1等我也长了胡子教案  
  教学目标:
   1.学习10个一类生字。
   2.了解诗歌大意,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体会儿童的心愿得不到大人理解时的遗憾和无奈。
  教学重点、难点:学习生字, 理解诗歌大意。
  教学准备:教学课件
  基础知识:
   蜘:zhi 虫8 蜘蛛:节肢动物,肛门尖端的突起能分泌黏液,黏液在空气中凝成细丝,用来结网捕食昆虫。生活在屋檐和草木间。
   蛛:zhu 虫6 蜘蛛、蛛网、蛛丝马迹
   蚂:ma 虫3 蚂蚁:昆虫,雌蚁和雄蚁有翅膀,工蚁和兵蚁没有。在地下筑巢,成群穴居。蚂蟥、蚂蚁啃骨头、蚂蚁搬泰山
   蚁:yi 虫3 蚁后、蚂蚁
   蝌:ke 虫9 蝌蚪:蛙或蟾蜍等两栖动物的幼体,黑色,椭圆形,像小鱼。
   蚪:dou 虫4 蝌蚪
   屁:pi 尸4 臀部屁股、屁滚尿流(形容非常惊恐或狼狈的样子)、屁话
   股:gu 月4 大腿股票、股东、股份、一股泉水、一股香味、一股敌军
   搬:ban 扌10 迁移搬家、搬迁、搬动、搬运、搬弄是非、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骗:pian 马9 用谎言或诡计使人上当;欺骗。骗人、受骗、骗局、骗取、骗子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初读诗歌,学习生字。
  教学过程:
  导入:
   1.出示男孩图片,让学生说一说看到了什么。
   2.出示男孩长胡子的图片,让学生说一说与上幅图有什么不同。
   3.男孩子什么时候会长胡子?(长大后)
   4.你长大后想做些什么?
   5.这个小男孩长大后想干什么呢?今天我们来学习一首有趣的小诗歌——《等我也长了胡子》。齐读课题。
  初读课文。
   1.教师范读。
   2.学生自由读、指读,要将课文读准确。
  学习生字。
   1.认读词语:蜘蛛、蚂蚁、蝌蚪,为“蛛”、“蚁”扩词。
   2.认读词语:屁股,提醒学生注意“股”的第六笔是横折弯。分别扩词。
   3.认读生字:搬、骗。注意“搬”的写法。分别扩词。
   4.复习巩固生字。
  初步理解课文内容。
   指读诗歌,分别用一句话概括每节诗的意思。
   诗歌共有5小节
   1.小作者希望自己长出胡子, 当上爸爸。
   2.“我”要跟儿子一起去探险。
   3.“我”给儿子讲最有趣的故事。
   4.“我”要带儿子去动物园。
   5.小作者希望自己的愿望快点实现。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1.深入学文,理解文章内容,体会儿童的心愿得不到大人理解时的遗憾和无奈。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过程:
  深入学文,理解内容。
  (一)默读诗歌,思考:我的愿望是什么?引导学生结合第2——4节诗歌来回答。(“我”的愿望是做一个跟儿子一起去探寻、给他讲最有趣的故事、带他去动物园的爸爸。)
  (二)学习第二节诗。
   1.接话游戏,引读课文。
   2.我要跟他一起去探险——看小蜘蛛怎样结网,看小蚂蚁怎样搬家。
   3.“我”还会跟儿子做什么?仿照课文再写一句或几句诗。
  (三)学习第三节诗。
   1.接话游戏,引读课文。
   2.我要给他讲最有趣的故事——告诉他大公鸡为什么不会下蛋,告诉他小蝌蚪为什么不像妈妈。
   3.“我”还会给儿子讲什么故事?仿照课文再写一句或几句诗。
  (四)学习第四节诗。
   1.接话游戏,引读课文。
   2.我要带他去动物园——先教大狗熊敬个礼,再教小八哥说句话。
   3.“我”和儿子还会教什么动物干什么?
  (五)体会儿童的心愿得不到大人理解时的遗憾和无奈。
   1.这个爸爸怎么样?
   2.可这只是小男孩的愿望,事实上,他的爸爸是怎么样的呢?
    当我看小蚂蚁怎样搬家时,爸爸——
    当我问他大公鸡为什么不会下蛋时,爸爸——
    当我让他带我去动物园时,爸爸——
   3.小作者真的希望现在就长胡子吗?他的愿望到底是什么呢?
  (六)再读课文,体会作者的感情。
  二、结合实际,抒发感受。
   1.你的爸爸怎么样?
   2.(结合课后练习2)在生活中,你有哪些心愿?大人又是怎样做的呢?也许他们满足了你的愿望,也许他们没有理解你的想法,请你说一说,写一写。
  板书设计:
              等我也长了胡子
                探险
           当上爸爸 讲故事   希望爸爸理解“我”
                去动物园
  三、作业:
   1.写生字。
   2.预习《播种希望的日子》。
长春版四年级语文上册1-2播种希望的日子教案
教学目标:
   1.学习9个一类生字, 8个二类生字, 能够正确的拼读和书写。会用“兴致勃勃”“流连忘返”造句。
   2.理解课文内容,概括课文大意,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3.体会爷爷对小作者的爱,小作者对爷爷深深地感激,感受人性中善良与美好的一面。
  教学重点、难点:理解课文内容,感受爷爷呵护童真的真诚和播种希望的行为与勇气。
  教学准备:教学课件
  教学时数:三课时
  基础知识:
  一、生字
    锄:chu 钅7 松土和除草用的农具锄头、锄草、锄奸、锄强扶弱
    翻:fan 羽12 上下或内外交换位置翻身、翻译、翻车、饭费、翻滚、翻跟头、翻江倒海、翻来覆去、翻云覆雨、翻阅
    稼:jia 禾10 谷物庄稼、耕稼、稼穑(se)
    垛:duo 土6 整齐地堆成的堆麦垛、砖垛、草垛、一垛砖(注意书写)
    场:chang 土3 适合某种需要的比较大的地方广场、操场、农场、市场、回肠、逢场作戏、三场球赛、场地、肠鸣、场所
    浆:jiang 水6 较浓的液体豆浆、泥浆、纸浆、浆洗jiang浆糊(注意写法)
    哄:hong 口6 哄骗哄骗(用假话或手段骗人)、哄逗、哄孩子hong哄堂大笑hong起哄、一哄而散
    宜:yi 宀5 合适事不宜迟、权宜(暂时适宜;变通的)之计、宜人(适合人的心意)、因地制宜
    旬:xun 勹4 十日为一旬,一个月分上中下旬上旬、旬日(十天)、旬刊
  二、解词
    流连忘返:留恋不止,舍不得离去。
    兴致勃勃:兴趣非常高。
    等待:不采取行动,直到所期望的人、事物或情况出现。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初读课文,学习生字。
  教学过程:
  导入:
   1.我们种过花,种过草,种过蔬菜、水果,可有谁播种过希望呢?种下了希望,收获的又是什么呢?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一篇感人的文章——《播种希望的日子》。
   2.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
   1.教师范读。
   2.学生自由读、指读。
  三、学习生字。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读课文, 感悟文章内容。
  教学过程:
  一、指读课文,思考: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二、深入学文。
  (一)学习第1自然段
     指读思考:从第一段你知道了什么?
  (二)学习第2——3自然段
   1.指读思考:“我”为什么产生了要种庄稼的愿望?
   2.农场是什么样的?边听边想象画面。
   3.农场多美啊!所以我兴致勃勃地说——“爷爷,我长大了也要来农场,种庄稼!”指导朗读。
   4.听了“我”的话,爷爷笑了——眼睛快活地眨了眨:“那么让我们赶快播种吧!”指导朗读,读出爷爷的慈爱与高兴。
   5.分角色朗读2——3段。
  (三)学习4——7段
   1.自由读4——7段,思考:“我”和爷爷是怎样播种的?
   2.种下瓜籽的当天下午, 我是怎样做的
   3.“我”的心情是什么样的?(焦急)指导朗读第5段。
   4.“我”多希望西瓜能长出来啊!可它能长这么快吗?指读第7段。我看到了什么?
   5.当“我”看到大西瓜时,心里会想些什么?指导学生读出“我”高兴的心情。
  (四)学习第8自然段
   1.西瓜真长这么快吗?齐读第8自然段。
   2.爷爷为什么要这么做呢?(他为什么不告诉“我”此时此地不宜种瓜呢?)(爷爷很疼爱“我”,他在呵护“我”的童心,让“我”感受到生活的美好。)
  三、读了课文,你想对爷爷和小作者说些什么?
                  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活动与练习
  教学过程:
  读一读,写一写。
   1.听写生字。
   2.抄写课后词语。
  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宽阔的____高高的____哞哞的___脆脆的____
  用字典、词典解决问题。
   1.解词:旬、兴致勃勃、流连忘返
   2.造句。
    兴致勃勃:王爷爷讲的故事很精彩,大家听得兴致勃勃。
    流连忘返:公园里优美的景色让人留恋往返。
  四、板书设计:
                  播种希望的日子
              播种西瓜籽     播下希望的种子
                   焦急等待
              收获大西瓜     呵护“我”的童心
  五、作业:
   1.书写生字、课后词语。
   2.预习《苦糖》。
长春版四年级语文上册1-3苦糖教案
教学目标:
   1.学习6个一类生字,12个二类生字。
   2.指导学生认真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感受作者细腻的心里活动的描写。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体会当时条件下,生活的艰难,同时明白,生活总是在变化,今天的生活更值得珍惜。学会从点滴的生活小事中去感知爱的存在,学会用爱去回报。
  教学重点难点: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的内心世界。
  教学准备:教学课件
  教学时数:三课时
  基础知识:
  一、生字
   拴:shuān 扌6 用绳子等系在物体上,再打上结。拴住
   挨:i 扌7 遭受,忍受挨打、挨饿、挨骂(注意写法)ai挨个儿、挨家挨户
   拈:niān 扌5 用两三个手指头夹取(东西),捏(做动作)拈轻怕重、拈香
   撮:cuō 扌12 用手所撮取的东西一小撮、一撮盐、撮合(注意写法)
   梁:ling 木7 水平方向的长条形承重构件。木结构屋架中专指顺着前后方向架在柱子上的长木。屋梁、桥梁、鼻梁、梁上君子
   凳:dng(形声字)几12 有腿没靠背的
   专供人坐的家具凳子、方凳、板凳、竹凳
  二、解词
    神物:神奇的东西。
    怔怔:形容发愣的样子。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初读课文,了解大意,学习生字。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2.看了课题后,你们有什么疑问吗?
  二、初读课文。
   1.教师范读。
   2.学生自由读、指读。
  三、学习生字。
  四、指读课文,思考:这篇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读课文,感悟理解课文。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这篇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二、深入学文。
  (一)学习课文第1自然段
     指读思考:你从这段知道了什么?
  (二)学习课文第2——5段
   1.白糖本来是留在端午节吃的,可一件意外的事情发生了。指读2——5段,思考:发生了一件什么事?
   2.“我”为什么要偷吃白糖?
   3.找出描写白糖滋味的句子,指导朗读。
   4.当“我”想象白糖滋味的时候,心情如何?(狂喜:极端高兴。)
   5.默读3、4段,划出给你印象最深的词语和句子,说一说你的理解。
    重点理解:
    (1)“我”的心为什么缩了一下?
    (2)“怔怔”是什么意思?“我”为什么发呆、流泪?
   6.作者把自己偷糖吃的动作、心理写得细致入微,让我们再来读一读这两段。
   7.端午节这天早上,弟弟妹妹会想些什么?爸爸妈妈呢?我呢?
   8.可是母亲——只是抱着空罐子发呆,连一句责怪的话都没有。
   9.妈妈为什么发呆 为什么没有责怪我?
  (三)学习课文第6——7段
   1.指读思考:这件事对“我”有怎么样的影响?
   2.“我”为什么很少吃白糖了 ——苦糖
   3.想象一下,作者长大以后,第一次拿着白糖回家时的情景。他会和母亲说什么?
  (四)小结课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三、你有类似经历吗?如果有,说一说。
                    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复习巩固。
  教学过程:
  一、复习生字
  二、读课文
  三、做课后习题
   1.读一读,写一写
   2.理解“在”和“再”的意思,进行区分。
    ()见()长春()一次
    想好()说()劫难逃健()
   3.读句子,谈感受。
  四、板书设计:
               1—3 苦糖
                          狂喜
            糖甜—偷吃心 缩了一下—母亲发呆—苦糖
                          怔怔
长春版四年级语文上册1版块表达我的愿望教案  
  教学目标:
   1.能用流利、通顺的语言描述自己的愿望。
   2.展开想象,自由写作,提高学生写作能力。
   3.能够让学生说真话、写真话,表达自己最希望实现的愿望。
  教学重点、难点:让学生说真话、表真情。
  教学时数:三课时
              第一课时
  一、导入:
   1.播放歌曲《种太阳》。这首歌主要写了什么?
   2.你的愿望是什么呢?(板书题目:我的愿望)
  二、理清写作顺序。
   1.同学们的愿望各不相同,你为什么会有这个愿望呢?
   2.如果你的愿望实现了,你打算怎么做呢?
  三、学生口述,指导表达。
   1.学生思考如何写作。
   2.指名口述,师生评议。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写草稿。
    让学生根据第一课时说的内容,写草稿。
                   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作文讲评。
  一、总结这次作文的情况。指出共同的优点和不足。
  二、朗读优秀习作,全班评议。
  三、小组同学相互交流彼此作文情况。
长春版四年级语文上册2-1汉字家园1教案
    教学目标:
   1.认识9个一类生字,正确掌握书写。会读10个二类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词语,体会本课词语的构成特点。
   3.激发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
  教学重点、难点:记住一类生字字形,并正确运用。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时数: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熟读词语;学习生字
  教学过程:
  一、多媒体出示课文
  二、学生自由读,相互请教不认识的字。
  三、学习一类生字
    版:bǎn“片”部。上面有文字或图形的供印刷用的底子。
    出版:把书刊、图画等编印出来。
    扩词:版本、版次、版画、版权、版图
    社:sh某些集体或组织。
    扩词:出版社、社会、社团、社戏、社员
    播:bō 播种:撒布种子。
    扩词:传播、播发、播弄
    练:lin 练习:为达到熟练而反复学习。
    扩词:练武、操练、教练、排练、训练
    册:c独体字。最后一笔是“横”
    扩词:册子、画册、史册、手册、注册
    诗:shī文学体裁的一种。
    (抒情:抒发情感。)
    扩词:抒情诗、诗歌、诗话、诗集、诗剧、诗情画意
    沟:gōu地面上长而窄的凹下的部分,有人工挖的,也有自然形成的。
    扩词:葡萄沟、沟通、水沟、千沟万壑
    葫:h葫芦:一年生草本植物,茎蔓生,果实两头大中间细,表面光滑,可做器皿。
    屯:tn独体字。字义:村庄,多用做村名。
    扩词:蘑菇屯、屯聚、屯子、屯田、屯落
  四、齐读词语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1.了解本课词语构成特点
   2.处理课后练习题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听写生字
  二、读文,说说你的发现
    (1)第一组词语前一个是两个字的动词,加上一个字后变成了三个字的名词
    (2)第二组词语前一个是两个字的名词,加上一个字后变成了三个字的名词。
  三、你能试着说出一些类似这样的词语吗?
  四、处理课后习题:
   1.熟读词语,会写词语。
   2.读一读,比一比,并照样子说词语,造句。
   3.读词语,分类。分类的方法多样,有依据即可。
    (以动物的名字命名;以水果的名字命名;以人名命名;以当地水土特点命名。)
  五、作业:
   1.写生字
   2.背下这些词,并说出更多这样的词。
   3.做课后练习。
  六、板书设计:
                 2—1
          出版—出版社  葡萄—葡萄沟
          播种—播种机  葫芦—葫芦岛
          练习—练习册  蘑菇—蘑菇屯
          抒情—抒情诗  槐树—槐树庄
长春版四年级语文上册2-2汉字家园2教案
  
  教学目标:
   1.认识10个一类生字,正确掌握书写。会读7个二类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词语,体会本课词语的构成特点。
   3.增强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
  教学重点、难点:识记本课的一类生字2.掌握多组音同但词义不同的词语的用法。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时数: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1.熟读词语
   2.识记一类生字
  教学过程:
  一、多媒体出示两组词语
  二、学生自由读词语
  三、学习生字
    产:chǎn“立”部。
    扩词:产生、生产、产妇、特产、倾家荡产
    套:to“大”部。
    扩词:圈套、套圈、套子、手套、被套、生搬硬套
    鞍:ān马鞍、鞍马(鞍山)
    盒:h“皿”部。
    扩词:盒饭、饭盒、盒子、纸盒
    仇:chu扩词:报仇、仇恨、仇人、仇敌、
    成语:同仇敌忾、恩将仇报、疾恶如仇、血海深仇、同仇敌忾
    权:qun扩词:权力、权利、权势、人权、
    志:zh“士”部。扩词:志气、立志、志趣、
    成语:永志不忘、志同道合、众志成城、雄心壮志、专心致志
    稚:zh扩词:稚气、稚子、幼稚
    默:m“黑”部。近义词:默默(悄悄)
    扩词:沉默、默读、默写、默契、默许
    成语:默不作声、默默无闻、默然不语、沉默寡言、潜移默化
    封:fēng“寸”部。反:封(开)近:封闭(关闭)
    扩词:封口、封王、封闭、信封、封锁
  四、读词语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理解词语意思,处理课后练习题。
  教学过程:
  复习生字
   1.读第一组词语,你发现了什么?(字的顺序不同,意思就不同了)试着解释词语;说出几个类似词语。
   2.读第二组词语,你又发现了什么?(这些词,音相同意思不同)试着解释词语,在具体语言环境中会运用这些词语。
  三、处理课后练习题
   1.查字典,组字找出带有“隹”的字
     推 堆 难 焦 集 雕
   2.词语游戏。
    先说说这组词语的特点。
    再说说你知道的其它这样的词,看哪组知道得多。
   3.读一读,填一填
    即选词填空。词语读音相同,但意思不同。借助字典,选择合适的词语
  作业:
   1.书写生字。
   2.任选三组词语造句。
  五、板书设计:
                2—2
           生产—产生  报仇—报酬
           圈套—套圈  权力—全力
           马鞍—鞍马  志气—稚气
           警报—报警  沉没—沉默
           盒饭—饭盒  封口—风口
长春版四年级语文上册2-3汉字家园3教案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的8个一类字,认识12个二类字。
   2.了解8个成语故事的内容,知道这8个成语的内在含义。
   3.激发学生阅读成语故事,积累成语,研究成语的兴趣,激发学生热爱祖国传统文化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难点:
    学会本课一类字,了解成语的内在含义。
  教学准备:成语故事书,成语词典等
  教学时数:三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了解这8个成语故事,知道这些成语的含义。
  教学过程:
  一、看动画片导入。
    多媒体播放“掩耳盗铃”的故事,看后讲给学生“掩耳盗铃”这则成语出自于这个故事。什么是“成语”呢?(人们长期以来习用的,形式简洁而意思精辟的,定型的词组或短语。汉语的成语大多由四个字组成,一般都有出处。)
  二、认读成语。
   1.自由认读。
   2、指名领读。
   3、齐读。
  三、讲成语故事,理解成语意思。
   1.根据预习情况,请学生讲成语故事,讲哪一个都行,其他的同学还可以补充。
   2.根据所讲故事,总结理解成语含义。
  四、复习巩固
    根据所给意思填成语。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学会本课8个生字。
  教学过程:
  一、认读成语
  二、学习生字
   1.生字
     虎hǔ “虎”部,扩词:老虎、虎牙、壁虎、
     成语:虎视眈眈、虎头蛇尾、调虎离山、放虎归山、狼吞虎咽、生龙活虎
     赵zho 周朝国名,战国七雄之一。
     扩词:姓赵、赵国、完璧归赵、围魏救赵
     捕bǔ 扩词:捕获、捕拿、捕捉、被捕
     成语:螳螂捕蝉,黄雀在后捕风捉影
     蝉
     chn昆虫,种类很多,雄的腹部有发音器,能连续不断发出尖锐的声音;雌的不发声。幼虫生活在土里,吸食植物的根。成虫刺吸植物的汁。也叫知了。
     扩词:蝉联蝉鸣蝉蜕蝉衣
     翁wēng “羽”部,泛称男性老人。
     扩词:富翁、老翁、渔翁、鹬蚌相争,渔翁得利
     掩yǎn 遮盖、捂
     扩词:掩藏、掩盖、掩护、掩饰、遮掩
     扩词:掩耳盗铃、掩人耳目
     矛mo 古代兵器中的一种“刺兵”,用于刺杀。
     扩词:自相矛盾、矛盾、矛头
     盾dn 半包围结构,
     扩词:盾牌、盾牌、金盾、自相矛盾
  三、复习巩固字词
                  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完成课后练习。
  教学过程:
  这节课可以上成一节语文综合实践活动。可以把书后的四道题变成成语闯关的四个项目
  一、课后练习:
  1.成语接龙:
    愚公移山—山穷水尽—尽人皆知—知书达理
    伯乐相马—马到成功—功败垂成—成竹在胸
    掉以轻心—心之口快—快马加鞭—鞭长莫及
  2.有人物的成语:
    叶公好龙  塞翁失马  毛遂自荐  孟光举案
  3.有反义词的成语:
    七上八下  颠倒黑白  颠来倒去  是非分明
  4.有动物的成语:
    狐假虎威  马到成功  鸡鸣狗盗  狗急跳墙
  5.成语研究。
  二、作业:
   1.书写一类生字;
   2.选择一个你喜欢的成语故事,讲给家长听。
  三、板书设计:
             成语故事
       刻舟求剑  狐假虎威  完璧归赵
       愚公移山  自相矛盾  掩耳盗铃
       螳螂捕蝉,黄雀在后鹬蚌相争渔翁得利
长春版四年级语文上册2-4汉字家园4教案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三个生字。
   2.熟读短文,了解短文含义,知道数字12的趣味所在,由此感受祖国语言文字的魅力。
   3.通过学习激发学生探索词语中数字的含义。
  教学重点、难点:
    学习生字,激发学生探索数字奥秘的兴趣。
  教学准备:教学课件
  教学时数: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朗读歌谣,学习3个一类字。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2”这个数字在我们的生活中是十分有趣的,我们的生活与12有什么联系呢?
    同学们说出了很多,几天我们要读的这首短歌谣,精练地概括了12这个数字在生活中的用途,还十分有趣呢!让我们一起来读一读吧!
  二、朗读歌谣:
   1.数字12有什么奇妙的地方呢?请同学们打开书自由读一读歌谣。
   2.指名读文。
   3.通过读文你知道了数字12有趣在哪里?关于12你还知道什么,补充一下。
   4.再读文,理解“学习总觉新知少,探索奥秘靠钻研”
  三、学习一类生字。
    简jiǎn 扩词:简单、简便、简化
    反义词:简(繁),简单(复杂)
    成语:简明扼要、言简意赅、深居简出
    肋li 胸部的两侧
    扩词:肋骨、两肋、肋条
    奥o 部首“大”含义深,难于理解
    扩词:奥秘、奥妙、奥运会
    重点注意强调:奥字的上半部分不封口。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完成课后练习。
  教学过程:
  一、完成课后练习:
   1.读一读,写一写。练习扩词。
     简(简单)(简洁)奥(奥秘)(奥妙)
   2.想一想,这些词句中的数字表示什么
     这道题可以先让学生通过预习,自己理解,汇报,老师在此基础上进行归纳总结。
   3、毛笔写字练习
     可结合写字课进行渗透和教学。
  二、布置作业:
   1.书写本课一类生字并扩词练习。
   2.找找生活中还有哪些数字有特殊的意义。
  三、板书设计:
           有趣的十二
           简 肋 奥
           分别扩词
长春版四年级语文上册3-1难忘的八个字教案
  
  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的生字。学会“德、测、慕”等八个生字,查字典,联系生活实际理解不懂的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最后两个自然段。
   3、多读多想,读懂课文内容,体会伦纳德老师对学生的爱。
  教学重难点:
   1、了解“我”是一个怎样的孩子,在耳语测试中“我”是怎样做的。
   2、体会“我”听到老师说出“我希望你是我女儿”这八个字后的感受。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时间: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
  1.在我们身边常有些残疾人,你了解他们吗?你理解他们的需要吗?你知道关爱、尊敬残疾人,就是一份美好的情感吗?现在我们一起去认识一位残疾的小姑娘,体验一下她的感情生活。 板书:《难忘的八个字》
  2.(哪八个字?谁说的这个八个字?为什么难忘?……) 下面我们就带着这些问题,认认真真地读课文。
  二、初读课文,感知内容。
  1.自由读文,读通句子,读准字音。 
  2.默读,大体了解课文内容。思考:你读懂了什么?哪里没读懂?
  (1)思考后自由发言,概述课文内容。
  (作者因为先天缺陷,因此很自卑,为了避免同学们的嘲笑,她撒谎,她弄虚作假。自从老师对着她的耳朵说了“八个字”后,使她改变了对人生的看法。)
  (2)请同学们把没有读懂的语句,和上下文联系起来多读几遍,多读多想。还不懂的,作上记号,有疑问的,把问题写在旁边。
  三、细读课文质疑交流。
  1.把自己解决不了的问题提出来。
  (①小女孩为什么对同学撒谎心里就好受点?②“没有一个人比我更爱她”,是什么原因?③用做假的办法对付耳语测试,怎么理解?④为什么伦纳德夫人说的八个字会对小女孩产生那么大影响?等等)。
  2.你对哪个问题感兴趣,你认为哪个问题重要,你就带着这个问题,读一读有关的课文。可以与身边的同学讨论,也可以找要好的伙伴讨论。
  3.交流。鼓励学生主动积极地发表自己的见解。要求发言者,先交代探讨的是什么问题,再说说是怎么读书思考的,然后阐明自己的见解,在交流中鼓励学生发表不同意见,尊重学生独特的体验与感受。
  4.探究:说说你心目中的伦纳德夫人。
  (对这个问题的探究,要依据学生的实际,不要强求达到某种目标。能对伦纳德夫人的爱的教育有所感悟即可。)
                     第二课时
  一、导入:
  上节课,我们一起谈了对伦纳德老师的初步印象,我们都被伦纳德老师对学生慈母般的爱以及“我”爱伦纳德老师的深情所感动着。今天就让我们带着这份感动,继续欣赏这篇课文。
  二、理解、感悟文章内容。
  1、指名分段读课文。(配背景音乐)
  2、多媒体出示中心问题:“我”为什么对伦纳德老师说的八个字难以忘怀?
  要求:(1)自读课文,划出重点词句,并说说理由。
  (2)在小组内交流、归纳大家的看法,组织好语言,最后把本组意见在全班交流。
  3、人学习思考的基础上,在小组中交流,最后全班交流。
  要点:
  a “我越来越敢肯定……甚至没人喜欢我”
  就是这样一个孩子,老师却对她说出了那温暖的八个字,这怎么能不让人感动呢?她又怎样会忘记呢?
  b “很美、温柔可爱……笑眯眯的眼睛”
  伦纳德老师不仅有着美丽的外表,更有一颗爱残疾学生的美好心灵,这样的老师怎不让人喜欢呢!
  c “这八个字仿佛是……人生的看法”
   伦纳德老师轻轻的对“我”说:“我希望你是我女儿。”这温馨的、充满爱意的话语似一束阳光射进“我”的心田。他改变了“我”对人生的看法,老师不因为 “我”长得难看而嫌弃“我”,却给了“我”比一般孩子更多的关爱;他的爱让自卑的“我“恢复了自信心,重新感受到生活的美好。
  三、扩展:课前同学们搜集了很多有关的资料和故事,谁愿意把自己搜集到的资料和大家分享。在学生介绍的同时,老师根据情况适当补充张海迪、海伦凯勒、桑兰等故事,激发学生的情感。
  四、总结并布置延展性作业:
  黑夜里的一盏灯火,寒冷时的一件外衣,都会让我们感到无比温暖。同学们,伸出你的手,献出你的爱心,去关心你的朋友,不帮助那些需要有困难的人,你也会体验到一种快乐。
  2、找出描写人物相貌的语句,先读读,后说说课文是怎样具体描写人物相貌特点的。
  (先让学生多读,然后要说清楚两个人物相貌描写部位不同,都是具体的形象的描写。)
  板书:
               3--1  难忘的八个字
                               温暖我冰冷的心
         老师对我真挚的爱 → 我希望你是我女儿 → 安慰我受伤的心
                              改变我对生活的看法
长春版四年级语文上册3-2长大后我就成了你教案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6个一类字,认识4个二类字。学会本课10个一类字,认识10个二类字。理解词语“神气、惊天动地、功利、奉献”的意思。
   2.通过朗读,理解课文内容,联系生活实际,体会歌词所表达的情感。
   3.了解老师工作的辛苦,感受老师奉献牺牲精神的博大,激发学生热爱教师、尊敬师长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难点:
   1.通过朗读,理解课文内容,激发学生热爱教师、尊敬师长的思想感情。
   2.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准备:歌曲视频。
  教学时数:三课时。
  基础知识。
  1.生字:
    孝xio 子部孝顺(孝子孝心孝顺)
    教jio 给人讲授知识(教室教师教学)
    室sh 屋子(教室浴室密室)
    擦cā 抹掉(擦掉擦地擦灰)
    粉fěn 细小的颗粒(粉笔粉红粉色)
    虹hng 雨后天空中七色光的折射(彩虹)
    奉fng 无偿给予(奉献奉承奉告)
  2.多音字:
    教jio(教室)jiāo(教书)
    虹hng(彩虹)jing(义同‘虹’hng)
  3.区别字:
    以(以后)老(老师)红(红色)
    已(已经)孝(孝顺)虹(彩虹)
  4.解词:
    惊天动地:形容声音特别响亮;形容声势浩大或事业很大。
    奉献:恭敬地交付;奉献出的东西,贡献。
    功利:工效和利益;功名利禄。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1.学习生字。
   2.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教学过程:
  一、欣赏歌曲,导入新课。
   1.出示歌曲。
   2.欣赏后回答:你知道歌曲的名字吗?欣赏后,你有什么话想说?
  二、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1.初读课文,读准字音。
   2.说一说课文讲了什么内容?
  三、学习生字,理解部分词语。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理解课文内容。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听写词语。
   2、简单说词语意思。
  二、精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1、指名朗读课文。
   2、分组自学课文,遇到不理解的地方,学习向他人求助。
   3、小组讨论,汇报交流。
     课文内容虽然不是很难理解,但是,文中的一些词语含义不大容易理解,要引导学生抓住这些词语,联系生活实际和上下文来理解他们的确切含义。例如“真 理”和“功利”这两个词,虽然不是一组反义词,但在表达的意思上是相对的,从而突出教师职业的崇高的奉献精神。再如“彩虹”一词,表面上是说教师绘出的 画,实际上是指学生心目中美好的憧憬和远大的理想。在教学中,只有正确地理解了这些词语的确切含义,才能真正理解这片课文这篇课文的思想主题,才能使学生 感受到教师的无私奉献和崇高的品质,从而激发学生对教师的热爱。
  三、指导朗读。
    本课课文共分为两个部分,形式相同,语句工整,相互对应,节奏分明,比较适合进行朗读的训练,培养学生的语感。在教学中,可以让学生自主练习、掌握规律、明确朗读的节奏。同时,也要注意指导学生避免雷同,寻求抑扬顿挫、启承转和的变化,使课文更富有表现力。
    关于朗读:因为课文两个部分结构相同,学生容易读得雷同,缺乏变化,所以教师有必要进行示范,帮助学生形成语感。
    关于对课文中重点词语的理解,由于学生的知识经验不足,容易停留到词语的表面意义之上,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引导学生结合上下文来咀嚼品味,也可以准备歌曲录音进行播放,让学生的思维得到升华。
                   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做课后练习,完成课后活动。
  教学过程:
  一、课后练习。
   1.读词语,写词语。读后马上听写,及时反馈。
   2.填空。
     老师,你很美丽,因为你。
     你有学问,因为你。
     让学生自由填写,不拘泥于课文。
  二、完成课后活动。
    这两个活动内容是围绕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进行的,主要是引导学生注意抓住课文的思想内容。
  三、布置作业:
   1.读课文,写生字。
   2.积累词语。
   3.朗读课文。
  四、板书设计:
              长大后我就成了你
               老师如红烛,
               燃烧了自己,
               照亮了别人。
长春版四年级语文上册3-3表达老师的节日教案
  
  教学目标:
   1.了解教师节的来历以及意义。练习用恰当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感。
   2.指导学生把事情的经过写具体,在表达中抒发自己的真情实感。
   3.了解教师节的意义,受到爱师教育。
  教学重、难点:指导学生把事情的经过写具体,在表达中抒发自己的真情实感。
  教学准备:查找范文。
  教学时数: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明确习作要求,指导写法。
  教学过程:
  一、布置预习任务。
    了解自己及他人是怎样过教师节的?
  二、选材:
    这次习作,在选材上有严格的限制,有两个选择:(1)如何庆祝的教师节,属于场面描写。
                          (2)写你和老师之间发生的事。
  三、小组交流,互相启发,确定选材。
  四、写作提示。
    这次习作应该注意以下几点:
    1.把事情的经过写具体。使你感动的事情是怎样一步一步发展的,这些要写清楚;特别是最让你感动的是什么,让你感动的具体情节,人物的动作或语言,更要写清楚。
    2.写清楚自己当时的真实感受。事情对你有什么触动,你有什么想法、表现,这对表达你是怎样受感动的非常重要,也要适当描写。
    3.在记录教师节活动的场面时要注意记述的顺序性和要有侧重点,不是面面俱到,选自己感触最深的情节详细介绍,并能恰当地加入自己的感受更好。
  五、指导成文。
  六、布置作业:完成草稿。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1.范读优秀作文。
   2.点评草稿。
  教学过程:
  一、范读优秀作文。
    选择几篇写得比较好的作文读一读。
  二、点评草稿。
    引导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说出文章的优点有哪些,还有什么比较好的建议。
  三、进行修改。
    给自己的文章做修改。
长春版四年级语文上册4-1
1甘罗教案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的生字、理解词语“挑唆、施礼”的意思。
   2.在掌握字词的基础上,通过朗读体会语言的幽默感,感受语言表达中幽默的魅力。
   3.通过学习课文启发学生思考幽默在生活中的妙处。
  教学重点、难点:
   1.理解课文内容,感受中华语言的艺术魅力。
   2.初步了解幽默的构成方式。
  教学准备:
   1.道具、收集自己喜欢的幽默故事。
   2.有关甘罗的资料、制作生字课件。
  教学时数:3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解题、初读课文,学习生字。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齐读课题,介绍甘罗。(甘罗从小聪慧过人,12岁出使赵国,煽动赵燕之战,使秦国不动一刀一枪得了十六座城池,为秦统一六国做出了巨大贡献。)
  二、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读准字音。
  三、再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1.自读,谈读后的感受。
   2.画出自己认为最幽默的一句话。
   3.交流感受。
   4.教师总结,感悟幽默构成方式。
  四、练习有感情地朗读。
  五、学习本课生字、词语。
   1.教师提出生字,领读生字。
   2.学生给生字注音、组词。
   3.教师引导学生理解词语的意思。
    宰zǎi 主管,主持。(宰相宰杀主宰)
    武wǔ 武将(满朝文武武工武斗)
    替t 代替,替换(替手替身替代)
    宫gōng 皇宫(宫殿东宫故宫)
    施shī 给予(施礼施工施主)
    捣dǎo 打扰,扰乱(捣乱捣鬼捣米)
    既j 已经(既然既往既而)
  六、再读课文。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联系上下文体会文中表现甘罗幽默特质的句子,从中体会幽默在生活中的妙处。
  教学过程:
  一、了解故事主人公的情况。
    学生介绍甘罗,引起学生学习课文的兴趣。
  二、自由朗读课文,给课文标出自然段。
  三、指名分段朗读课文。说一说读文后的感受,甘罗给你留下了什么样的印象。
  四、学习1-4自然段
   1.指名读第1自然段。从中找出成语“唉声叹气”,并让学生用自己的话说出这个成语的意思。通过这个成语来体会甘罗的爷爷当时有多烦恼。
   2.读了这个自然段后问问学生产生了什么问题。学生会想知道甘罗的爷爷为什么事而烦恼。引导学生带着好奇的语气朗读第2自然段中的问句。
   3.过度句:爷爷是怎么回答的?请学生自由朗读第3自然段,用自己的话概括出来。(爷爷为秦王想吃公鸡的蛋而烦恼)指导学生带着烦恼忧虑的语气朗读这一段课文。
  五、学习4-9自然段
   1.过度句:甘罗了解了爷爷的烦恼后是怎样做的呢?
    指名读甘罗说的话。“秦王太不讲理了。”体会甘罗此时气愤的心情。感受甘罗是个有正义感的孩子。
   2.自读第4自然段第3句话,说说体会到了甘罗是个什么样的孩子。(从眼睛一眨这个词体会到甘罗是个聪明机智的孩子。)有感情朗读这一自然段。
   3.同学们一定想知道甘罗是怎样做的。小组内分角色朗读5-9自然段,交流一下甘罗的哪句话说的最幽默。
   4.学生汇报朗读,谈自己读文后的体会。
   5.教师指导学生朗读人物间的对话,从中体会甘罗的机智幽默及勇敢。
   6.交流:说说甘罗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在生活中,发生了哪些你认为比较幽默的事,听到了哪些幽默的话语,这些幽默的人或事在生活当中起到了什么样的作用?举例说明。
                  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
   1.根据课文表演课本剧,体会课文语言的幽默。
   2.做课后练习题。
  教学过程:
  一、小组合作分工,编排课本剧
   1.小组内讨论,根据课文编写出小剧本。
    (1)时间、地点和人物;
    (2)编排故事情节;
    (3)人物的台词;
    (4)人物活动提示。
   2.组织小组内同学根据剧本排练。
   3.汇报表演课本剧。
   4.教师给予评价及指导。
  二、课后练习
   1.书后词语要求会读,会写。
   2.写课堂作业:基础知识中的几个多音字及形近字。
  三、作业:
   1.书写生字。
   2.在日记中写一写自己经历的或看到的幽默的事,或听到的幽默的话。
  四、板书设计:
           甘罗
     有正义感 聪明 机智 勇敢 幽默
长春版四年级语文上册4-3不用谢,爸爸教案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本课词语的意思,掌握课后复习内容。
   2.通过读,弄懂课文的意思,练习用幽默的语言来读人物的对话。
   3.懂得即便是大科学家也有弄错的时候。
  教学重点、难点:理解幽默语言的含义。
  教学准备:人物情景对话的课件。
  教学时数:二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学习基础知识
  教学过程:
  一、提示课题“不用谢,爸爸”。
    学生齐读课题。这一课的课题是以人物的语言为题,中间加了逗号,结尾没加标点符号。
  二、学习基础知识:
   1.检查预习情况。
   2.学生汇报、互相补充。
   3.教师补充。
   4.初读课文,了解大意。
  三、巩固字词。
  四、读写下列词,写一写。
    平坦 眼镜 弄掉 递给 告诉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学习课文,理解讲读课文。
  教学过程:
  一、读课文,带着感彩来读人物对话。
   1.事情发生的时间地点和人物。
     一天公共汽车上爱因斯坦小姑娘
   2.对话的内容,事情经过。
    (1)爱因斯坦怎样把眼睛弄掉了?(可任意联想)
    (2)他为什么没有找到?(可任意联想,可举例说明眼镜的重要,生活中你遇到过类似的事情吗?)
    (3)小姑娘把眼镜递给爱因斯坦的时候,他为什么说谢谢?如果他知道递给他眼镜的人是自己的女儿,他会怎样表示?他究竟知不知道递给他眼镜的人是谁?为什么?
    (4)小姑娘为什么说不用谢?
   3.幽默语句的含义是什么?
  二、概括一下文章的大意。
  三、用较丰富的语言、丰富的想象,扩写文章。
    可加进环境描写;可加进人物的神态描写;可加进一些情节;可对人物语言进行较细致的描写;可再设计一些幽默情节。
  四、作业:
   1.正确书写生字。
   2.你一定看过许多漫画,大多含有一定的讽刺或幽默,试画一幅含有幽默感的漫画。
  五、板书设计:
    时间:一天
    地点:公共汽车上
    人物:爱因斯坦小姑娘
长春版四年级语文上册5-1一串快乐的音符教案
  
  教学目标:
   1.学习8个一类生字,认识7个二类生字;
   2.在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的基础上,积累文中优美的词句;
   3.通过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使学生感悟到一串音符的快乐,使学生体会快乐的深刻含义。
  二、教学重、难点: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结合自己平时的生活,感受小音符们为老奶奶带来的快乐。
  三、教学准备:一段欢快的音乐,课件。
  四、教学时数:三课时
  五、基础知识:
   1.生字:
    搞:gǎo(搞鬼 搞活 搞通)
    做;干;从事。搞建设、搞生产 
    设法获得;弄。搞到、搞清 
    整治人,使吃苦头。
    盘:pn(键盘、盘查、盘剥)
    有10个意思,常用的有:
    古代盥洗用具的一种;
    盘子。托盘
    形状或功能像盘子的东西。磨盘 算盘 字盘 棋盘 地盘 
    指商品行情。开盘 收盘 平盘 
    回旋地绕。盘旋 
    量词。一盘磨
    弹:tn(弹出、弹唱、弹力)
    由于一物的弹性作用是另一物射出去。
    利用机械使纤维变得松软。弹棉花 弹羊毛
    一个指头被另一个指头压住,然后用力争开,借这个力量触物使动。
    用手指、器具拨弄或敲打,使物体振动。弹琴 
    有弹性。弹簧 
    抨击。讥弹 弹劾
    联:lin(串联、联系、联想)
    联结;联合。联盟
    对联。春联 挽联
    烁:shu(闪烁、烁烁)光亮的样子。
    悉:xī(熟悉、悉数、悉心)
    全;尽。悉心 悉力 悉听君便 
    知道。
    柔:ru(轻柔、温柔、柔道)
    软。柔软 柔韧 柔嫩 
    使便软。柔麻 
    柔和(跟‘刚’相对)。
    姓
    寂:j(寂寞、寂静、沉寂)
    寂静。沉寂 寂寥 万籁俱寂 
    寂寞。
    寞:m(寂寞、落寞)安静;冷落。
   2.区别字:
    搞(搞鬼)  悉(熟悉)
    稿(稿纸)  息(休息)
   3.多音字:
       tn (弹跳)
     弹 
       dn (子弹)
   4.近义词:
     孤独——寂寞
   5、解词:
     深情:深厚的感情。
     思念:想念。
     晶莹:光亮而透明。草上的露珠晶莹而发亮。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1.初读课文,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2.识记本课的一类正字,认识二类生字。
  教学过程:
  一、直接导入:
    今天我们学习新课《一串快乐的音符》,你们知道什么是音符吗?(乐谱中表示音长或音高的符号)下面我们就一起去文章当中认识这串快乐的音符。
  二、学生自由读,解决文中陌生或不理解的词语。
  三、对照生字表,迅速画出本课的一、二类生字,并读一读生字所在的句子。
  四、学习本课的一类生字。
  五、认读二类生字。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1.学习课文,感悟一串音符的快乐;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过程:
  一、板书课题,读题导入:
    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第12课,对于这个课题老师有三种读法,我读给同学们听一听。(师读)如果我要突出小音符的快乐,应该怎么读呢?(指读)让我们一齐来读一遍。(齐读课题)
  二、感情朗读,感受快乐。
   1.小音符真的快乐吗?它的快乐表现在哪儿呢?上节课,你们已经读了课文,老师还让你们在文中找一找表现小音符快乐的语句,你们找到了吗?(找到了)谁能说一说?(指生说)
     老师把同学们找的句子,整理了一下,打在了大屏幕上。请同学们往前看。
   2.读中体会重点段。
   3.出示:(5—8自然段)
    (1)你们把表现小音符快乐的句子都找出来,你们能不能把它的快乐再读出来,再讲出来呢?练习读这段话,你想怎么读才能表现小音符的快乐呢?
    (2)指读。(老师请一名同学来读一读,你想读哪一句都以,谁愿意来试试)
    (3)相机指导朗读。
      [第一句:小音符多可爱呀!它们像快乐的小伙伴一样,手拉着手轻快、自由地在田野上奔跑着。怎么读?(你读得真好!刚刚我们听到了一个小音符在歌唱,是独奏,现在我们要个合奏,请全体小音符手拉起手,一起来读一读这句话。)
      第二、三句:小鸟的歌声很清脆、动听,小溪的流水声很深沉、美妙。可它们的歌声都没有小音符的歌声那样好听、充满深情。怎么读才能感受到小音符的歌比它们的歌都好听呢?
      第四、五句:让我们闭上眼睛,一边听,一边想象一下小音符快乐奔跑的情景。要给别人留有想象的空间,所以要稍稍停顿一会儿。再读一下句话。
   4.师用语言过渡:小音符的快乐你们感受到了,老师也感受到了,围绕小音符的快乐还有一个感人的故事呢!你们想不想听老师讲一讲这个感人的故事?
  三、创编故事,理解课文。
   1.听完这个故事让你感动了吗?最能打动你的是什么呢?((1)在文中有没有这句话,你能不能给大家读一读?(2)你认为文中的这位老奶奶是一个怎样的人呢?)
    2.同学们体会得这样深,你们想不想也来讲一讲这个故事?那好我们就以小组为单位,重新演译这个感人的故事,讲一进不同版本的《一串快乐的音符》。你 讲的这个故事,可以和原文一样,也可以有自己的创造和理解;可以一个人讲,也可以几个人合作讲。给同学们2分钟的准备时间)
   3.指生讲故事。评一评。(感人之处)
    4.师总结:时间的关系故事就先讲到这。让我们静下心来,静静地想一想,文题是《一串快乐的音符》,当你讲完这个感人的故事时,你想想:它仅仅是一串 快乐的音符吗?它还会是一串什么样的音符呢?让我们来赞美赞美它!(这是一串的音符。师相机板书:善解人意、助人为乐、充满爱心、)
  四、文本对话,升华情感。
    此时,你想对小音符说点什么呢?说一句你最想说的话。
                   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处理课后习题
  教学过程:
  一、读文巩固理解
  二、生字组词练习
  三、课后读写练习
  四、作业设计:
   1.正确书写生字。
   2.把这个动人的故事经过自己的丰富后,讲给更多的人听。
  五、板书设计:
            一串快乐的音符
             善解人意
             充满爱心
             助人为乐
长春版四年级语文上册5-2病房里的故事教案
 
  教学目标:
   1.学认本课的7个一类生字,识记字形,体会字意;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文中人物的心理活动;
   3.学文,感悟文中的感人故事,体会文中人物的纯真与善良。
  教学重、难点:
   体会文中人物的心理活动,从人格上认识吉姆。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幻灯片
  教学时数:3课时
  基础知识:
   1、生字:
    姆:mǔ(女 5画)(吉姆、保姆、姆妈)
    母亲或对年长的已婚妇女的尊称。姆妈受雇为人照顾孩子或从事家务劳动的妇女。保姆名。汤姆 吉姆
    置:zh(四 8画)(位置、放置、装置)
    搁;放。安置 搁置 漠然置之 置之不理 置诸脑后
    设立;布置。装置 设置 
    购置。添置
    窗:chuān(穴 7画)(窗台、窗子、窗口)窗户。
    闹:no(门 5画)(嬉闹、热闹、玩闹)
    喧哗;不安静。热闹 闹哄哄 
    吵;扰乱。又哭又闹 
    发泄(感情)。闹情绪 闹脾气 
    害(病);发生(灾害或不好的事)。闹肚子 闹矛盾 闹笑话 
    干;弄;搞。闹革命 闹生产 
    开玩笑;逗。打闹 闹洞房
    恢:huī(忄 6画)(恢复、恢弘、恢恢)
    广大;宽广。   
    虚:xū(虍 5画)(虚弱、空虚、谦虚)
    空虚。虚幻 虚浮 才乘虚而入 
    空着。虚位以待 
    因心里惭愧或没有把握而勇气不足。胆虚、心虚 
    徒然;白白地。虚度 箭不虚发 不虚此行 
    虚假。虚伪 虚名 虚构 
    虚心。谦虚 
    虚弱。气虚 血虚 
    指政治思想、方针、政策等方面的道理。务虚 以虚带实
    怒:n(心 5画)(怒号、愤怒、怒气)
    愤怒。恼怒 发怒 怒容满面 恼羞成怒 
    形容气势很盛。怒涛 狂风怒号 百花怒放
    怒潮 怒叱 怒斥 怒冲冲 怒发冲冠 怒放 怒号 怒吼 怒火 怒目 怒气 怒视
  2、区别字:
    努(努力)虚(虚心)恢(恢复)
    怒(怒气)虎(老虎)灰(灰心)
  3、解词:
    打发:消磨时间。
    撒欢:因兴奋而连跑带跳。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初不了解课文,学习生字。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同学们,你们谁生病住过医院,能不能谈谈你那时的心理感受。今天我们就一同走进一间病房,看看那里发生的一件特殊的故事。
  二、学习新课:
   1、初读课文,把课文读得正确流利。
     读文,画出文中读不准或不理解的字词。
     进行小组学习,用查字典或课前预习的方法互相答疑解惑。
   2、学习生字。
   3、再读课文,认识二类生字。
  三、读文,了解课文主要内容,可简单复述。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进一步理解课文,使学生感动于吉姆充满爱的行为。
  教学过程:
  一、出示幻灯片,展现不同人物所描述的不同的窗外。
   1、(出示第一张幻灯片)这就是那间特殊病房里的那扇窗子,你们看窗外有什么?
    (出示第二张幻灯片)还是这扇窗子,你们看窗外有什么?
   2、同一扇窗子,为什么窗外的景物却完全不同呢?你们知道吗?
   3、那一个是吉姆所描述的窗外呢?那一个是大卫看到的窗外呢?
   4、文章对这两个不同的窗外分别进行了描写,你们打开书,快速地读课文,找到相应地描写,并画下来。
  二、指导朗读文章的3、4自然段,体会吉姆所描述的窗外的美好世界。
   1、吉姆所描述的窗外什么样呢?你找到了吗?在文章的什么地方?
   2、指名读一读这两段话,同学们说一说这样读行不行,为什么?评价后再指名读。(2人)男女生分段读。
   3、我们看吉姆所描述的窗外什么样呢?(板书)仅仅就是这些吗?你发现了什么?
   4、我们读一读第二自然段的最后一句话,这两段话是吉姆向大卫描述的,你们想一想,应该如何描述呢?现在同桌之间练习一下。谁想试一试?给大卫描述一下窗外的世界。
   5、如果你是大卫,你听了吉姆的描述,你会怎么想呢?
  三、理解大卫所看到的窗外,体会大卫的内心世界,指导朗读。
   1、那么大卫所看到的窗外是什么样呢?你们在文中找到了吗?指名读一读文章中的话。
   2、窗外没有发芽的树木。我用了一个“没有”,
     你能用两个“没有”来说吗?用上三个“没有”该怎么说呢?原来只有一堵灰白色,光秃秃的水泥墙。那些美好的事物呢?是不是吉姆在骗大卫呢?
   3、当大卫看到这一情景时,两行泪水从他脸上流了下来,你们想一想,此时此刻大卫想到了什么,眼前浮现出了什么呢?如果他想说,会说些什么呢?
   4、看到这堵光秃秃的墙,大卫一下子全明白了,为了鼓励自己战胜病魔,好好地生活下去,吉姆费尽心机地为我描述一个美好的世界。可如今,吉姆却不在了。体会了大卫此时的心情,谁想读一读文章的最后两个自然段,老师给你配上音乐。
   5、师生共同读文章的最后三个自然段(老师读第5自然段,学生齐读6、7自然段)
  四、总结全文,把对文章的体会引入生活。
    课文学完了,让我们来回忆一下,
     在这样一间特殊的病房里,有两个人物,吉姆和大卫,围绕着一扇窗子,演绎了一个感人的故事。有了吉姆窗外有美好是世界,窗内有亲切的话语,没有了吉 姆,窗外只有一堵光秃秃的墙,窗内只有大卫孤零零的一个人。假如时光可以倒流,吉姆还没有死,这间病房还和从前一样,假如你是吉姆,或者你是大卫,或者你 就是一个医生,甚至你可以是病房中的那扇窗子,窗外的那堵墙,你还可以是病房中的一瓶药,一个针头,你最想做的是什么呢?
                     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处理课后习题。
  教学过程:
  一、读一读,写一写
    聊天 窗户 位置 热闹 
    湖水碧绿 秋风怒号 蝴蝶飞舞
  二、讨论交流
    此题在讲课时完成。
  三、积累《别董大》
   1、了解诗人;2、背诵古诗。
  作业设计:
   1、正确书写生字。
   2、写日记:时光永远不可能倒流,那么你们想一想,你现在该如何对待你的父母、亲人、老师、同学,甚至是素不相识的人,你该如何去做,才能使你生活的每一段时光都留下美好的回忆。回去以后,把你想到的写到日记本上。
   3、预习下一课。
  板书设计:
               病房里的故事
              美好景色  亲切话语
              吉姆 窗子 大卫
长春版四年级语文上册5-4一个降落伞包教案
  
  教学目标:
   1、握本课8个一类生字,认识8个二类生字。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解课文内容,感悟词语在段落中的作用。学习通过具体的语言、动作反映人物的性格和品质的表达方法。
   3、会周恩来同志临危不惧,舍己救人的高尚品质以及对革命后代的深切关怀。
  教学重点和难点:
    学习通过具体的语言、动作反映人物的性格和品质的表达方法。
  教学准备:
   1.收集相关的背景资料。
   2.制作课件、准备生字卡片。
  教学时数:3课时
  基础知识:
   1、生字:
    惹:rě “心”部诱发人喜欢或憎恶。
    (惹人喜爱惹人讨厌惹是生非)
    僵:jiāng 僵硬。(冻僵僵持僵局)
    甸:din 古代指郊外的地方。多用于地名。(沉甸甸甸子桦甸宽甸)
    坠:zhu 落。(坠落坠地坠子)
    缓:huǎn 推迟。(延缓迟缓缓和缓慢缓解缓兵之计缓不济急)
    措:cu 安排;处置。(不知所措惊惶失措措施措手不及)
    迅:xn 快;速。(迅速迅马迅雷)
    挣:zhēng 用力支撑。(挣扎)
      Zhng (挣脱挣钱挣命)
   2、正音:
    召(zho)开乘(chng)坐兀(w)立沉甸甸(diān diān)机械(xi)
    恢复(f)被捕(bǔ)斧劈刀削(xiāo)
   3、多音字:
     降jing(降落) xing(投降)
     重chng(重复) zhng(重要)
     恶ě(恶心) (凶恶) w(厌恶)
     背bēi(背带) bi(背心)
     似s(相似) sh(似的)
     蒙mēng(蒙骗) mng(启蒙) měng(蒙古)
     挣zhēng(挣扎) zhng(挣脱)
   4、区别字:
     惹(惹祸)甸(沉甸甸)缓(缓慢)措(措施)
     若(倘若)句(词句)暖(温暖)猎(猎人)
     迅(迅速)睁(睁眼)
     讯(通讯)挣(挣扎)
   5、解词:
     恶劣——很坏。
     忽闪——闪耀;闪动。
     坚贞不屈——贞:坚定,多指意志或节操。屈:屈服,低头。坚守气节,不向恶势力屈服。
     千山兀立——兀:高耸,突出。形容山又高又多。
     波涛汹涌——大波浪猛烈地向上涌或向前翻滚。
     从容/沉着——不慌不忙;镇静。
     不知所措——措:安置,处理。不知道该怎么处理。形容受窘或发急的状态。
     翱翔——在空中回旋地飞。
     搏击——奋力斗争和冲击。
     欢腾——欢快地手舞足蹈。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熟读课文,初步感知课文的内容;掌握课文中的字词。
  教学过程:
  一、读题,置疑,导入新课。
   1.齐读课题。
   2.读了课题你想提出哪些问题?
   3.课文围绕“一个降落伞包”写了一件什么事呢?让我们一起学习这篇课文。
  二、初读课文,初步感知课文内容。
   1.指名分段朗读课文。
   2.这篇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
  三、以小组为单位,自学本课一类生字。汇报。
  四、再读课文,认识二类生字。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理解课文内容,抓住有关语句体会周总理的高尚品质。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了解了这篇课文主要写的是周总理在飞机遇险时,不顾个人安危,把自己的伞包让给了叶挺的女儿小扬眉的感人事迹。这节课我们一起再来品读课文,体会周总理的高尚品质。
   2、介绍周总理和时代背景。
  二、读文:
  (一)遇险前:指名读一二自然段。
   1、事情的起因是什么?
   2、看出周总理是怎样的人?
   3、课文是怎样描写小扬眉的?为什么要写小扬眉?她为什么那么高兴。
     读第二自然段时,要体会小扬眉的高兴心情,读出愉快的感受。
   4、简单介绍叶挺将军。
  (二)遇险时:在小组内自由读,研究问题。
   1、你从哪些地方看出飞机遇险时,情况十分严重?
     强烈的冷气团包上了厚厚的冰甲冻僵了似的沉甸甸地往下坠落匆匆掠过
   2、为什么写这部分?
     为下文周总理让伞包埋下伏笔。
   3、你在读中体会到了周总理的什么高尚品质?请抓住人物的动作和语言来回答。(临危不惧舍己救人)
     “从摇摆不定的过道”“几步跨到”“迅速解下”“敏捷地替小扬眉背上”----说明他动作迅速,没有丝毫的犹豫,这时的伞包就是生的希望,此时此刻,周总理毫不犹豫地把生的希望给了别人,这是何等的伟大与崇高的精神啊!
   4、细细品味周总理鼓励小扬眉的话,从中体会到了什么?
     看出周总理对革命后代的深切关怀
   5、指导朗读周总理的话。
  (三)脱险后:
   1.指名读,课文是怎样写脱险的?这段该用什么样的语气读?
   2.从“欢腾”一词你能看出什么?
   3.你最喜欢哪句话,为什么?把自己喜欢的句子背下来。
  三、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试着总结全文:本文主要写的是周总理在飞机遇到危险的时候,不顾个人安危,把自己的伞包让给了小扬眉的感人事迹,赞扬了周总理临危不惧、舍己救人的高尚品质以及对革命后代深切关怀。
                  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朗读课文,完成书后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教学过程:
  一、通过听写,巩固生字。
  二、读一读,写一写。
    惹人喜爱坚贞不屈千山兀立波涛汹涌不知所措斧劈刀削搏击长空沉甸甸冻僵坠落
  三、读一读,比较下列各组词语有什么不同。
    一股 一股股 一股一股
    一层 一层层 一层一层
    一件 一件件 一件一件
    一座 一座座 一座一座
  作业设计:
   1.写生字;
   2.写词语;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板书设计:
             一个降落伞包
       遇险前      遇险时       脱险后
   周总理 不顾气候恶劣,  临危不惧,让出
       急忙乘坐飞机前往 伞包,鼓励小扬眉  一片
   小扬眉 格外高兴     急得大哭      欢腾
                不知所措
长春版四年级语文上册5版块表达这件事令我感动教案
  
  一、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把事情的经过写具体,在表达中抒发自己的真情实感。
   2、培养学生善于从平时积累的素材中,选择真实生动的材料。
   3、让学生体会到人与人之间的真情。
  二、教学重、难点:
    指导学生把事情的经过写具体,在表达中抒发自己的真情实感。
  三、教学准备:查找范文。
  四、教学时数:3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明确习作要求,指导写法。
  教学过程:
  一、认真审题:
   1、文章的题眼是什么?(感动)
   2、感动是什么意思呢?(感动是思想感受到外界事物的影响而激动,引起同情或羡慕。)感动包括“内”和“外”两个方面的必要条件:一是外界发生了什么事情,二是引起你内心产生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二、选材:
    整体回顾本板块四篇文章的共同特点,那就是令人感动。
    这次习作,在选材上有严格的限制,不是随意写一件事,必须选择那些能够使人感动的材料。如:
    1、体育课上,我摔伤了,小明把我送到医务室……
    2、妈妈为了使我长得健壮,每天都给我做可口的饭菜,有一次……
    3、有一件事爸爸错怪了我,他主动向我道歉,真让我感动。
    4、我生病了,老师给我补课。
    5、某位同学将零用钱、压岁钱捐给了希望工程……
    6、校长或某位老师在雨天给我和同学们打伞……
    要切记:不管选择哪些方面的题材,一定要真实,是自己亲身经历的,不得胡编、虚构。
  三、写作提示:
    这次习作应该注意以下几点:
    1、把事情的经过写具体。使你感动的事情是怎样一步一步发展的,这些要写清楚;特别是最让你感动的是什么,让你感动的具体情节,人物的动作或语言,更要写清楚。
    2、写清楚自己当时的真实感受。事情对你有什么触动,你有什么想法、表现,这对表现你是怎样受感动的非常重要,也要适当描写。
    3、在文中可以稍加议论,表现人物的行为、思想、品质、精神,但千万不可议论过多,影响对事件本身的记叙。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1、范读优秀作文
   2、点评草稿
  教学过程:
  1、范读优秀作文:
    选择几篇写得比较好的作文读一读。
  2、点评草稿:
    引导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说出文章的优点有哪些,还有什么比较好的建议。
  3、进行修改:给自己的文章做修改.
                   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
   1、修改草稿;
   2、抄写作文。
  教学过程:
  1、学生修改自己的草稿。
  2、老师面批学生习作,对学生习作提出修改意见。
  3、学生将修改后的草稿抄写在作文本上。
  作业设计:在课堂上没有写完的回家完成。
  这件事令我感动
    1.仔细审题。题眼:感动。
    2.选材。亲身经历的事。
    3.要求:(1)把经过写具体。
         (2)表达真情实感。
  板书设计:
长春版四年级语文上册6-1长城教案
  
  教学目标:
   1.掌握本课12个一类生字,认识14个二类生字。正确理解词语的意思。体会本课所运用的比喻和联想的方法。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采用多种方法理解词语的意思,学习作者是怎样把内容写具体的。
   3.通过学习本课,了解长城的雄伟壮观和高大坚固,赞扬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力量。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难点:
   抓住有关语句体会长城的雄伟壮观和高大坚固。
  教学准备:
   有关长城悠久历史的文章,有关长城的民间故事,有关长城的图片、音像资料等。
  教学时数:三课时
  基础知识:
  1.生字:
   (1)茫:mng 辽阔,久远,模糊不清。
      (茫茫苍茫迷茫茫无头绪)
   (2)砖:zhuān 用土坯烧制而成的长方形或方形建筑材料。(砖头金砖瓷砖冰砖)
   (3)戍:sh “戈”部军队防守(某一地方)。(戍边戍守卫戍)
   (4)邦:bāng 国。(故国安邦邻邦邦交)
   (5)凭:png (身体)靠着。(凭栏凭借文凭任凭空口无凭凭空捏造)
   (6)膀:bǎng 胳膊上部靠肩的部分。(肩膀臂膀翅膀)
   (7)陡:dǒu 坡度很大接近于垂直。(陡峭陡坡陡然陡直)
   (8)峭:qio 山势高而陡。(陡峭料峭峭拔峭立峻峭)
   (9)智:zh 见识;才识。(智慧智能智商智育智谋智勇双全)
   (10)慧:hu 聪明。(智慧聪慧慧眼)
   (11)焕:hun 光明;光亮。(容颜焕发青春焕发焕然一新)
   (12)敞:chǎng 张开,打开。(敞开敞亮宽敞)
  2.正音字:
    嘉峪(y)关崇(chng)山峻岭蜿(wān)蜒(yn)瞭(lio)望屯(tn)兵金戈(gē)铁马五六匹(pǐ)马
  3.多音字:
    旋xun(盘旋) xun(旋风)
    供gōng(供求) gng(供品)
    单dān(孤单) shn(姓单) chn(单于)
    膀bǎng(肩膀)bng(吊膀子)pāng(膀肿)png(膀胱)
  4.区别字:
    茫()砖()邦()膀()陡()
    芒()转()帮()傍()徒()
    峭()捎()戊()智()焕()
    消()梢()戍()知()换()
  5.解词:
    蜿蜒盘旋——像蛇爬行时弯曲的样子。
    崇山峻岭——高而险峻的山岭。
    屯兵——驻扎军队。
    堡垒——在冲要地点作防守用的坚固建筑物。
    遥相呼应——远远地互相配合。
    金戈铁马——金戈:金属制作的戈。铁马:披在铁甲的马。挥动金戈,骑着战马。意指战争。也形容战士们的威武雄姿。
    浴血拼杀——浴:洗。这里指浑身浸满。全身是血,还依然奋战。形容顽强地拼死战斗。
    故国安邦——使国家安定巩固。
   容颜焕发——容貌、脸色光彩四射。
    油然而生——形容思想感情自然而然地产生。
  六、课时安排: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交流预习情况,学习生字新词,初步了解课文的内容。
  教学过程:
  一、解题,导入新课。
    谁去过长城?讲讲你见到的长城是什么样子的?
  二、看图,初读课文。
   1.看到长城图,你想说什么?
   2.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
  三、交流预习,学习生字。
  四、读文,理清思路。
   1.写了长城不但长而又壮观。
   2.写了长城高大坚固的建筑结构。
   3.写了作者对古代人民的赞叹。
   4.写了长城在世界历史上的地位。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熟读课文,感悟课文的内容,体会文章是怎样用生动的语言来描写长城的雄伟壮观和高大坚固的。
  教学过程:
  一、导入:上一节课我们初步了解了课文内容,想一想课文写了哪些内容?
  二、小组内分段学习。
    第一段:说说这段主要写了什么?你读懂了什么?请抓住有关词语来讲一讲。
       “像一条长龙”“飞过---”“穿过---”“在崇山峻岭之间蜿蜒盘旋”
       “屹立在---”“全长一万三千多里”
       板书:雄伟壮观
    第二段:让我们一起走近看长城来看一看。自由朗读第二自然段。这段从哪些方面介绍了长城?
     1.建筑材料。
     2.城墙顶上的样子。
     3.垛子、射口的构造和作用。
     4.城台的样子和作用。
    第三段:1.默读,体会这段主要写了什么?
        2.为什么说长城是伟大的创举?你从课文的哪些语句看出来的。
        3.怎么读,更能表现我们对古代劳动人民的赞叹?
         (1)个人读、小组读、齐读。
         (2)评一评他人的朗读。
    第四段:齐读。这段是怎么赞美长城的。
     1.“一个伟大奇迹”
     2.“世界人民共有的文化遗产”
     3.“成了------迎接---”
  三、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总结全文。
    本文通过描写长城的雄伟壮观和高大坚固,赞美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力量,抒发了作者的民族自豪感和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完成书后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教学过程:
  一、听写所学生字。
  二、读一读,积累词语。
    嘉峪关 浩瀚 屹立 苍翠 陡峭 创举 智慧 瞭望
    山海关 修筑 堡垒 戍边 豪情 遗产 城砖 凝结
  三、填一填。
    五洲四海、容颜焕发、油然而生、故国安邦、
    遥相呼应、高大坚固、波涛滚滚、崇山峻岭
  四、读一读、比一比、说一说。
    通过两个句子之间的比较,使学生认识到第二个句子在表达上更为具体,生动,突出了长城“长”的特点,给人以广阔的遐想空间。
  五、句子的研究。
    这三句话是从不同的角度对长城的概括。在语意上来说是层层递进、步步深入的。三句话分别是二、三、四自然段的中心句,是文章内容的精华所在。
  六、布置作业:
   1.写生字、书后字词。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片段练习,学习写一物件。
  七、板书设计:
           雄伟壮观(像一条长龙)
           伟大工程(高大坚固)
    长城  {  伟大创举(毅力与智慧)
           伟大奇迹(举世闻名)
长春版四年级语文上册6-2出塞教案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通过反复朗读古诗,体会诗歌的意境,了解诗歌的意思,培养学生自学能力。
   2、入情入境学习古诗,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想像能力以及互相交往、合作学习的能力。
   3、引导学生进入诗歌描述的意境,体会诗人同情戍边将士、渴望和平的感情。
  教学程序: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1、教师激情:同学们,我们生活在一个诗的国度里,胸有诗书气自华。读诗,能够陶冶人的情操;读诗,能够使我们的生活浪漫多彩;读诗,能够把我们带入古代惊心动魄的战争场景。现在,让我们到古代多事的边塞去看看吧!
   2、课件播放:古代战争场景。
     学生在观看录像后自由谈感受。
   3、板书课题,学生齐读之后,谈谈对题目的理解。
    [这样学习开始有电教媒体创设情景,把学生带入惊心动魄的古战争场面,并且利用音乐创设情景,从而为学生学习与创造提供一个良好的感知环境。]
  二、创设情景,初步感知诗意
   1、下面请大家自由读诗,把古诗读正确、读流利。(学生自由读诗)
   2、检查读书情况。
     根据学生朗读情况教师相机点拨、引导学生把诗句读正确、读流利。
  三、想象画面,理解诗意
   1、学生自由读诗,边读边想象诗句描写的画面。
   2、教师进行学法指导:大家借助工具书、课文的注释、课前收集的资料,尝试着理解一下诗句的意思。如果有不懂的地方,就请你和小组等同学交流一下。
   3、汇报交流:
     这一环节引导学生采用不同的学习成果,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张扬学生的个性,促进学生主体的创新发展,激发学生创新性思维能力。
     展示的形式可以有朗读汇报,诉说诗意,想象古诗描绘的画面……
   4、指导感情朗读
     在学生理解诗意的基础上,采用学生自己练读、指名朗读、同学评议、小组赛读、教师范读等不同的形式指导学生朗读课文。这一过程中教师适时发挥电教媒体的作用,创设情景,激发感情,指导朗读。
  四、诵读涵咏,感情升华。
   1、师创设情景:(音乐起,出示课件)夜色中,荒远苍凉的塞外山峰,一轮明月照着边关,那些背井离乡、长途跋涉来戍守边关的战士们,白天军务繁忙,到了静夜,面对边塞荒凉的关山,面对一轮明月,他们可能会想些什么呢?
   2、学生展开想象,发表看法。
   3、引导学生体会诗歌的意境,读出诗的韵味。
  五、适当拓展,引申探究
   1、师:一首《出塞》把我们带到了古代凄凉悲怆的战争生活。其实,有许多诗人从不同的角度接触到这个题材。课外,你收集到了哪些边塞诗词,能不能运用我们刚才学习古诗的方法,自读你最喜欢的一首诗呢?
   2、学生自学古诗,教师巡视指导。
   3、小组交流自学成果。
   4、全班交流汇报,注意引导学生采用不同的形式,可以读诗谈体会、合作背诗、轮流背诗、诗配画……不同的形式汇报。
   5、小结:读了这么多首边塞诗歌,大家有什么感受?能不能选用自己最擅长的形式来谈谈呢?
  六、教学小结,结束授课
   1、师:网上有一位朋友读了现代诗人席慕蓉的《出塞曲》,感受很深,用歌声唱出了自己内心的感受,下面我们一起欣赏一番。
   2、演示课件,结束授课。
  《出塞》教学点评
  
  本节课教学设计遵循“以学生为主体、以活动为中心、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为核心”的创新教育思想。尊重学生差异,培养学生思维的独创性;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强调自主学习,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创新意识。
  教学时既尊重文本,又不拘泥于文本,找到文本学习与生活世界的结合点,积极尝试“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努力使学习内容生活化,课堂学习生活化,从而激发学生创新的兴趣和创新欲望,力求使课堂教学达到“三性两化”――自主性、互动性、创造性,动态化、生活化。
  这样设计把学生看作有个性的认识主体、看作实践的主体、自我发展的主体,注重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学习的积极性,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培养学生独立钻研、自主学习的能力以及创新能力。
  本课采用的是以“精心创设学习情境,促使学生自主学习”为主的教学模式。精心创设教学情境,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的内驱力,培养学生的求知欲望,促使学生的思维始终处于最佳状态,让学生能够学得有趣、有效。
  在本课的教学中,教师非常注重学生创新素质的培养,现简单举例如下:
  1、营造创新氛围,激发创新兴趣
  生动、精彩的课堂教学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且使之在较短的时间内思维活跃起来。因此,教师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年龄特征,创设学习的情境,使学生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从而培养学生创新的兴趣。
  2、加强教学评价,让创新更具理性
   实现小学语文教学的创新应当有意识的建立发展性的评价观,这个评价应当是多元的。教学中,教师给与学生的评价将打破教师主观评价的形式,以教师评价、学 生自我评价、学生互评相结合,每个学生都参与评价,既评价别人,也评价自己,调动学生主动参与意识,实现评价过程的多为互动性。同时教师还要善于把课堂上 一闪即逝的创新火花,作出良好的评价,将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创新能力的培养落实到语文课堂教学的全过程中。
长春版四年级语文上册6-3凉州词教案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全诗。背诵古诗。
    2.能借助注释,结合课文中的图画展开联想,理解诗句意思,感受世人豪放诙谐、视死如归的旷达和厌恶战争的情怀。
    3.借此课的学习,对唐代边塞诗人及其作品作一些了解和积累。
  (二)过程与方法:
    1、释题,整体感知。
    2、自读感知,理解诗句
    3、再读感悟,以画悟情
    4、感情朗读,背诵古诗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受少年真诚的情怀。
  教学重难点 以读解意,以画悟情。
  教学准备 布置学生预习,搜集相关资料。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以前我们学习了哪些有关送别饯行的诗?这些诗都给你怎样的感受?那么,边塞诗人写的为戍边战士饯行的诗,又会给我们带来怎样的感受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唐代边塞诗人王翰写的《凉州词》(板书课题)
  (二)自读感知,理解诗句
    1.自由朗读,借助拼音读准字音,读通、读正确这首诗。
    2.小组赛读,看谁把这首诗读得最准,最流利。
    3.自读理解,借助课后注释或结合插图理解诗句意思,划出不理解的词语、句子。
    4.小组合作学习,交流已读懂的诗句、解决不理解的问题。(老师巡回指导)
      夜光杯:玉制的酒杯。这里指精美的酒杯。
      沙场:战场。
    5.汇报交流,小组指派代表交流,疏通整首诗的意思。
     (举起晶莹的夜光杯,斟满殷红的葡萄美酒。正要开怀畅饮,忽然,铮铮的琵琶声从马上传来。醉就醉吧,醉卧在战场上有什么呢,请不要见笑,从古至今征战的人有几个是活着回来的。)
  (三)再读感悟,以画悟情
    1.自由读诗,边读边在脑海中想象诗歌描绘的情境。
    2.小组内交流,互相说说你所想象的情境。
    3.请学生描述情境,引导学生把想象的情境说具体、说生动。
    4.再说说从这些情境中,你获得的新感受。
    5.互动交流,教师小结:(这是一首反战的诗,但它不正面描写战争,却通过战争前饮酒这件事来表达将士厌战的悲痛情绪。正如《唐诗别裁集》说此诗“故作豪饮之词,然怨戚已极”。)
  (四)感情朗读,背诵古诗
    1.感情朗读,带着豪放诙谐、视死如归的旷达和厌战的情怀自由朗读古诗。
    2.通过赛读、评读等多种形式让学生读好这首诗。
    3.诵读古诗。
  (五)拓展活动
     你还知道哪些边塞诗人的作品,请读给大家听听。
长春版四年级语文上册7-4表达这里景色美教案
  
  教学目标:
   1.写一处景色,注意抓住景物静态和动态的特点,题目自拟。
   2.做到有中心、有条理,语句通顺连贯。
  教学重、难点:
    注意抓住景物静态和动态的特点及发展变化过程。
  教学准备:
    电视机、录像机、投影仪。
  教学过程:
  (一)作前准备:
   1.回忆自己最喜欢的一处景物,用自己的语言加以描述。
   2.搜集有关写景的词句及文章,做前期的积累。
  (二)作中指导:
   1.启发谈话,激发兴趣。
  同学们,你所见到的最美丽的景色在哪里,又是什么样呢?你想把这优美的景色,优雅的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