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21张PPT。第三章 运动和力总复习知识点一:机械运动
1. 定义:在物理学中,我们把物体位置的变化叫做机械运动。
2. 参照物:判断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时,要看是以哪个物体做标准,这个被选作标准的物体叫参照物。
3. 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研究物体时,参照物选取的不同,其运动状态可能不同。
例:如图所示,在建国60周年阅兵式上,空军加油机与“歼10”战斗机以空中受油的状态列队飞行。若把加油机看作是静止的,所选的参照物是( )
A. 天空中浮动的云
B. 地面
C. 阅兵式主席台上的人
D. “歼10”战斗机
平行练习1:甲、乙两人并排站在匀速上行的自动扶梯上,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甲相对于乙是运动的 B. 甲相对于乙是静止的C. 甲相对于楼层是静止的 D. 甲相对于上一级扶梯上站立的人是运动的 平行练习2:2010年2月25日,中国滑雪运动员李妮娜在温哥华冬奥会上获得女子自由式滑雪空中技巧赛的银牌。如图所示是她在空中飞跃时的情景,在此过程中,以滑板为参照物,她是 的;以 为参照物,她是运动的。 小结:(1)参照物选取时,要能够使研究对象的运动状态简单、清楚、容易描述;(2)不能选取研究对象作为参照物;(3)研究对象为多个时,应选取同一个参照物。知识点二:速度1. 速度的理解(1)定义:速度是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2)计算公式: ,应用时不仅要求单位统一,还要特别注意路程s与时间t的对应性。(3)单位:速度的国际单位是m/s,常用单位是km/h, 1m/s=3.6km/h2. 常见的两种机械运动①匀速直线运动:物体沿着直线快慢不变的运动,叫做匀速直线运动;匀速直线运动是最简单的机械运动。②变速直线运动:常见物体的运动速度都在改变。变速运动的运动快慢可用平均速度来粗略描述。例:正在建设的武汉至宜昌的高速铁路全长约291km,计划2012年建成通车。它的建成将会给沿途经过的各县市带来无限的发展机遇。若通车后某列车当日午夜从宜昌开往武汉启程、到站时刻如图所示,则这列火车通过全程的平均速度最接近于( )A. 120km/h B. 150km/h C. 200km/h D. 580km/h 平行练习:为宣传“绿色出行,低碳生活”理念,三个好朋友在某景点进行了一场有趣的运动比赛。小张驾驶电瓶车以36 km/h的速度前进,小王以10m/s的速度跑步前进,小李骑自行车,每分钟通过的路程是0.6 km。则( )A. 小张速度最大 B.小王的速度最大 C. 小李的速度最大 D. 三人的速度一样大知识点三:力和力的作用效果1. 正确理解力的概念: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2. 物体间的力的作用是相互的。3. 力的作用效果(1)改变物体的形状.(2)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物体由静止变为运动或由运动变为静止,物体的速度大小和运动方向的改变都叫运动状态的改变。4. 力的单位和力的三要素:(1)力的国际单位是牛顿,简称牛,符号是N。(2)力的三要素: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都可以影响力的作用效果,我们称之为力的三要素。例1:游泳时手和脚向后划水,人会向前运动。推动人向前运动的力的施力物体是 ,此现象说明力的作用是 。 平行练习:在航空领域,常常发生小鸟撞毁飞机事件。下列关于小鸟和飞机相撞时的说法正确的是( )A. 小鸟受到的力大 B. 飞机受到的力大C. 小鸟和飞机的受力一样大 D. 主动撞击的一方产生的力大例2:下列四个事例中,其中与另外三个力所产生的作用效果不同的是( )A. 人对拉力器的作用力可使弹簧伸长B. 杆对台球的作用力可使台球由静止开始运动C. 守门员对足球的作用力可使运动的足球静止D. 拦网队员对排球的作用力可使排球改变运动方向
平行练习:在冬奥会滑雪比赛时,运动员用力撑雪杖使自己从山上由静止加速滑下,这表明力能使物体的 发生改变;如图所示,是某运动员在滑下过程中碰撞标志杆时的情景,它说明力还能使物体的 发生改变。知识点四:牛顿第一定律1. 牛顿第一定律: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力的作用时,总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2. 惯性:我们把物体保持运动状态不变的特性,叫做惯性。 例1:小雨同学通过绳子拉着一石块在水平桌面上做匀速圆周运动,假设它受到的力全都消失,则该石块将( ) A. 做匀速直线运动B. 继续做匀速圆周运动C. 落到地面上D. 立即停止运动 例2:《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规定:坐在汽车前排的司机和乘客都应系好安全带,这是为了减轻在下列哪种情况出现时可能对人身造成的伤害( )A. 汽车车速太慢 B. 汽车紧急刹车 C. 汽车缓慢启动 D. 汽车突然加速 平行练习:如图所示,在一辆表面光滑的小车上,放有质量分别为m1、m2的两个物体,随车一起做匀速直线运动。当车突然停止运动,则两物体( ) (设车无限长,其他阻力不计) A.一定不相碰B.一定相碰C.若两个物体质量相等,一定相碰D.若两个物体质量不相等,一定相碰知识点五:二力平衡1. 概念:物体受到两个力的作用时,如果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则这两个力平衡,称为二力平衡。2. 二力平衡的条件:作用在同一个物体上的两个力,如果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并且在同一直线上,这两个力就彼此平衡。四个条件可归纳为“同体、等大、反向、共线”。 例:小熊猫能够轻松地倒挂在竹子上,当它倒挂在竹子上静止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竹子对小熊猫的作用力和小熊猫所受的重力是一对平衡力B. 小熊猫对竹子的作用力和小熊猫所受的重力是一对平衡力C. 小熊猫对竹子的作用力和竹子对小熊猫的作用力是一对平衡力D. 小熊猫很轻,其重力不需要平衡就能静止在空中 平行练习:一只蚂蚁用嘴举起一个重为0.005牛的砝码。当砝码处于静止状态时,蚂蚁对砝码的支持力( )A. 大于0.005牛 B. 等于0.005牛 C. 小于0.005牛 D. 不断增加 知识点六:运动和力的关系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即物体的运动状态如果发生改变,则物体一定受到非平衡力的作用。物体的运动状态如果不发生改变,则物体一定不受力或所受合力为零。 例:对于“力与运动的关系”问题,历史上经历了漫长而又激烈的争论过程。著名的科学家伽利略在实验的基础上推理得出了正确的结论,其核心含义是( )A. 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 B. 物体只要运动就需要力的作用C. 力是物体运动状态改变的原因 D. 没有力的作用运动物体就会慢慢停下来 平行练习:关于运动和力的关系,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没有力作用在物体上,物体就不会运动B. 只要有力作用在物体上,物体一定会运动C. 物体在几个力作用下,一定处于静止状态D. 在平衡力作用下,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或保持静止状态 同步练习1. 在学习、生活中所涉及到的下列数值最接近实际情况的是 A. 一只鸡蛋的质量约为500g B. 一个中学生的正常体重约为1000N C. 初中生跑100m所需的时间约为8s D. 我们现在所用的物理课本的长度约为26 cm2. 甲、乙两人同时从同一起跑线出发,同向做匀速直线运动,某时刻他们的位置如图所示,下图中能正确反映两人运动距离与时间关系的是
3. 忽略空气阻力,抛出后的小球在空中的运动轨迹如图所示,抛出后的小球由于A. 不受力,运动状态发生改变B. 不受力,运动状态不发生改变C. 受到重力作用,运动状态发生改变D. 受到推力作用,运动状态发生改变 4. 妈妈做饭时,小军在旁边仔细观察,由此联想到许多物理知识,其中错误的是( )A. 泼水时,盆留在手中,水由于惯性飞出去了B. 把鸡蛋向碗沿一撞,鸡蛋就破了,是利用了力的相互作用C. 饺子上捏出了漂亮的花边,是力改变了物体的形状D. 静止在水平桌面上的电饭锅受到的重力和它对桌面的压力是一对平衡力5. 温哥华冬奥会3000m速滑决赛中,我国选手周洋一马当先,率先冲过终点,勇夺金牌,比赛中,以看台上的观众为参照物,周洋是 (选填“运动”或“静止”)的;到达终点后,周洋继续滑行了一段距离,是因为她具有 的缘故;周洋最终停了下来,这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 。6. 建筑工人利用悬挂重物的细线来确定墙壁是否竖直。这是因为重力的方向是 的,当重锤静止时,它受到的重力和绳子的拉力是 力,所以绳子的拉力方向是 的。 7. 狂风把小树吹弯了腰,把落叶吹得漫天飞舞。从力的作用效果分析,风力不仅使小树发生了 ,还使落叶的 发生了改变。8. 建国60周年大阅兵式上,女兵方阵是亮点之一,如图所示。她们在接受检阅时,每分钟走112步,每步约为75cm,则她们沿直线做匀速运动在100s内通过的距离为 . 9. 如图所示,是向斜上方抛出的铅球,请在图中画出铅球的受力示意图,(不计空气阻力) 10. 如图所示,金属小球浸没于装有水的容器底部,它共受三个力的作用,试在图中画出其受力示意图。11. 在学习牛顿第一定律时,为了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我们做了如图所示的实验。(1)为了探究不同阻力对小车的运动速度的改变的影响情况,应做到小车开始受到不同的阻力作用时的速度相同,在实验中用什么方法使小车在进入平面时速度相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实验表明:表面越光滑,小车运动的距离越_____,这说明小车受到的阻力越小,速度减小得越_________。
(3)进而推理得出:假如小车受到的阻力为零,小车将__________________。12. 从遵义到重庆江北机场的路程为296 km,一辆小车以74 km/h的平均速度行驶了一半路程后,又以l00 km/h的平均速度行驶完后一半路程。求:(1)这辆小车从遵义到重庆江北机场所需的时间是多少h?(2)这辆小车从遵义到重庆江北机场的平均速度是多少km/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