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课 经济和社会生活的变化 课件

文档属性

名称 第25课 经济和社会生活的变化 课件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8.3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2-06-08 08:38:2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1张PPT)
第八单元
近代经济、社会生活与
教育文化事业的发展
第25课 经济和社会生活的变化
人教部编版 八年级上册
学习目标
1.了解不同时期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基本状况,归纳不同时期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原因。
2.了解近代以来中国社会生活习俗发展演变的过程,归纳发展演变的原因,认识到中国近代社会生活习俗的发展演变是中西方文化冲撞和交融的结果。
3.增强时空观念意识和素养,学会把历史现象和历史事实放在特定的历史时空中探究其发生发展的前因后果。
学生阅读教材内容,结合学习目标完成同步训练中的预习导学部分,
并根据不同颜色笔圈点标注相应知识点
学生活动
新知讲解
一.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1.产生
19世纪六七十年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产生。
2.初步发展
甲午中日战争后
外国人在华开办工厂、开采矿山的刺激
状元实业家张謇创办了大生纱厂,带动了很多中国人走上了“实业救国”的道路。
3.实业救国
拓展延伸
一.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张謇(1853-1926),近代实业家、教育家,16岁中秀才,33岁中举人,41岁中状元。考中状元后,他没有去当官,而是回到家乡,创办工厂,兴建学校,还开办了全国第一家博物馆。1899年建成大生纱厂,后形成大生集团,主营纺织和面粉。曾担任民国初年的实业部长和农商总长等职,是近代中国最著名的民族企业家之一。
状元实业家——张謇
张謇--南通大生纱厂
新知讲解
一.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1914—1918)
中华民国临时政府颁布了一系列奖励发展实业的法令,各种实业团体纷纷出现,人们相继投资设厂,海外华侨也回国创业。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西方列强忙于欧洲战事,暂时
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
内因
外因
4.“短暂的春天”——黄金时期
发展最快的是纺织业和面粉业
(1)时间:
(2)原因:
(3)概况:
新知讲解
一.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20世纪二三十年代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结束后,帝国主义经济势力卷土重来.
5.受挫
6.阻碍因素
除了受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双重压迫外,还遭到官僚资本主义的摧残。(三座大山)
7.著名企业家
荣氏兄弟、卢作孚、侯德榜等。
拓展延伸
一.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卢作孚(1893-1952)重庆人,中国著名爱国实业家、教育家、社会活动家、农村社会工作先驱。
周学熙(1866-1947)安徽人,袁世凯的财政管家。举办多种实业,有“南张北周”之誉。
侯德榜(1890-1974)福建闽侯人,著名科学家,杰出化学家,侯氏制碱法的创始人。
荣宗敬
荣德生
一战期间,福新面粉厂获得厚利,企业不断扩充。到1922年,荣氏家庭拥有面粉厂12家,产量占全国民族面粉企业的1/3左右,被称为“面粉大王”。
拓展练习
一.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问题思考:
结合图片,谈谈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发展的特点,并分析形成这种特点的主要原因。
民国初年江浙地区民族工业分布图
新知讲解
一.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特点:①主要分布在沿海沿江地区,以轻工业为主,重工业发展缓慢。
②总体发展落后,资金少,规模小,技术差等。
(1)总体上比较落后;
(2)从行业分布上:
(3)从地区分布上:
集中于轻工业;重工业发展缓慢。
集中于沿江、沿海大城市。
8.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发展特点
主要原因: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产生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从诞生起就深受殖民主义和封建主义,以及后来的官僚资本主义的压迫,造就了中国资本主义“先天不足、后天畸形”的发展特点。
新知讲解
一.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1840
1860
1880
1900
1920
近代前期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示意图
萌芽和艰难发展
进入发展的“黄金时代”
再度受挫
凋谢萎缩
新知讲解
二.社会生活的变化
1.交通革新
美国人富尔顿发明的轮船
英国人史蒂芬孙发明的火车
19世纪70年代以后,西方发明的火车、轮船、电车、汽车、飞机等新式交通工具相继传入中国,极大地方便了人们的出行,促进了商品的流通。
新知讲解
二.社会生活的变化
2.生活方式和风俗习惯的变化
1、剪辫、废缠足:
新知讲解
2、社交礼仪:


作揖
用鞠躬、握手礼取代跪拜礼
采用:“先生”“君”等平等的称呼
二.社会生活的变化
新知讲解
3.服饰的变化
马褂
清官服
西装
中山装
清末民初男装的演变
二.社会生活的变化
新知讲解
3.服饰的变化
清末民初女装的演变
清朝旗袍
民国旗袍
二.社会生活的变化
新知讲解
4、饮食、娱乐、婚丧崇洋逐新
二.社会生活的变化
文明结婚
集体婚礼
新知讲解
沿海地区的变化大于内陆地区的变化;
东南各省的变化大于西北各省的变化;
大中城市的变化大于广大乡镇的变化;
受过教育和教育程度较高的民众变化大于没有受过教育或教育程度较低的民众变化。
不平衡
总体来看,近代社会生活的变化,
呈现出新旧并呈、多元发展的特征。
社会生活变化的特点
二.社会生活的变化
合作探究
小组探究讨论:近代社会生活的变化及其原因。
结合所学知识,从剪发辫、易服饰、改礼节、习洋俗的角度归纳中国近代社会生活的变化,并概括其变化的原因。
原因:
①西方列强的侵入。近代中国,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在侵略中国的同时,客观上也将西方的一些先进文化和良好的社会习俗带到中国。
②中国学习西方的结果。近代中国掀起西学热潮,在经济、政治、思想、文化等方面都与西方建立起越来越多的联系。
③中国人民革命的影响。如辛亥革命期间,倡导新的社会习俗,促进了社会生活的变化。
④中国人民适应世界历史潮流和创新的结果。
课堂小结
发展:甲午战争后
经济和社会生活的变化
民族工业发展
社会生活变化
产生:19世纪六七十年代
萧条:20世纪二三十年代
风俗习惯的改变
新式交通的出现
短暂春天: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
新式婚丧礼节的出现
社会生活变化特点
谢谢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网站
有大把高质量资料?一线教师?一线教研员?
欢迎加入21世纪教育网教师合作团队!!月薪过万不是梦!!
详情请看:
https://www.21cnjy.com/help/help_extract.ph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