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8张PPT)
第一章 资源、环境与人类活动
1.2人类活动与环境问题
通过阅读有关资料,归纳辨析人类所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与人类活动的关系,寻求解决途径
课程标准
1.通过阅读有关资料,理解环境问题的概念与类型,掌握目前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地理实践力)
2.说明产生生态破坏、环境污染等环境问题的主要原因及危害,构想解决问题的主要途径。(综合思维)
3.能够结合某区域具体的环境问题实例,提出生态环境保护的措施。(区域认知)
4.认识人类面临的全球性环境问题及其严重后果,并规范自己的行为,树立保护环境、人人有责的公民意识。(人地协调观)
学习目标
环 境
环 境
人类社会
物质和能量
废弃物
生产活动
消费活动
1、人类与环境的关系
人类向环境索取资源的速度超过了资源本身及其替代品的再生速度。
2、环境问题产生的机理
资源短缺
人类向环境排放废弃物的数量超过了环境的自净能力。
环境污染
数量减少和破坏
生态系统失衡
环境质量下降
生态破坏
一、环境问题概述
【自主探究一】环境问题概述
阅读教材P13-14,构建环境问题分类的思维导图
环境问题
按成因分类
原生环境问题
次生环境问题
资源短缺
环境污染
生态破坏
全球性环境问题
水资源
能源资源
土地资源
水污染
大气污染
固体废弃物污染
噪声污染
森林毁坏
草场退化
土地荒漠化
盐碱化
水土流失
生物多样性减少
全球变暖
臭氧层破坏
资源短缺
原因
淡水资源
土地资源
矿产资源
数量少
需求量大
分布不均
不合理的开发
浪费、利用率低
危害
破坏生态平衡
措施
“开源”
“节流”
制约社会经济的发展
资源问题答题思路
自然
人为
【自主探究二】环境污染
阅读教材P15-18,构建环境污染分类的思维导图
环境污染
水污染
按污染物不同
大气污染
固体废弃物污染
按人类活动方式
化学性、物理性、生物性污染
工业、农业、生活污染源
按污染物空间分布状态
点污染源、面污染源
煤炭燃烧产生的污染物SO2和烟尘---烟雾、酸雨
汽车尾气、石油化工排放产生的污染物---光化学反应
生产与消费过程中,产生的大量废弃物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丢弃的固体废弃物
露天堆放或填埋,占用土地
污染大气、水、土壤-健康
3.成立区域空气质量管理机构以实现联防联控;出台法规为大气污染防治提供法律保障;开发空气治理的先进技术;改进汽车尾气排放装置;发展新能源汽车;创导绿色出行,提高居民环保意识;大力发展公共交通事业;做好城市规划。(答案合理即可)
【合作探究】教材P17~18活动
1.洛杉矶城市规模大,住宅郊区化---别墅型居民区为主,占地面积大且位于城市外围; 高速公路系统发达; 汽车制造业发达;城市人口众多,居民收入高,消费能力强;燃油价格较低,拥有小汽车的数量大。
2.市区面临大洋,三面环山,空气不易扩散;
气候为地中海气候,夏季晴天多,风力小,烟雾难以扩散;
因此化学物质在阳光照射下产生化学烟雾且在洛杉矶城市上空滞留。
(1)从城市功能分区、经济社会发展的角度,分析洛杉矶小汽车众多的原因。
(2)从地形、气候的角度,分析光化学烟雾易在洛杉矶城市上空滞留的原因。
(3)治理洛杉矶光化学烟雾污染,可采取哪些措施 对我国有何启示
沙产业指利用现代科学技术, 依托沙地、荒漠半荒漠地区的优势资源进行经济开发, 变不毛之地为沃土的新兴产业。 位于内蒙古、陕西、宁夏交界处的毛乌素沙地是中国四大沙地之一,也是我国沙产业发展较早地区之一, 在政府的大力支持和几代人的不懈努力下,昔日生态问题严重的地区正朝着绿水青山稳步转变。下图示意毛乌素沙地位置。
(1)分别指出图中长城两侧地区最主要的生态问题。(4分)
(2)简述毛乌素沙地发展沙产业的有利条件。(6分)
(3)指出毛乌素沙地适宜发展的沙产业类型。(4分)
(4)说明毛乌素沙地大力发展沙产业对当地的积极影响。(8分)
(1)长城北边以土地沙漠化为主;(2分)长城南边以水土流失为主。(2分)
(2)光热资源丰富;能源充足; 旅游资源丰富; 国家政策支持等(4选3得6分)。
(3)沙漠生态(探险)旅游; 沙漠特色种植业; 光伏发电;风能发电; 生态饲料加工等。 (5选2得4分)
(4)带动沙区相关产业发展,促进经济发展; 增加就业机会,增加农牧民收入; 促进少数民族地区的社会稳定和贫困地区的脱贫致富; 改善沙区生态环境,促进沙区生态恢复; 拓宽人们的生存空间和发展空间。(5选4得8分)
(3)河套灌区的农田退水绝大部分排人该湖,化肥、农药的使用使得湖水污染加剧;(2分)当地工业与城乡生活废水也都排人该湖。(2分) 所在区域气候干燥,降水少,湖水以水渠进入和排出,吞吐量较小,流动性差,污染物在湖中积累,污染逐渐严重。(2分)
(4)①减少化肥、农药的使用,改变种植结构,采取绿色生产;
②严格执行工业和生活废水的排放标准,控制人湖废水排放量;
③及时清淤,采用生物措施净化;
④执行环保法,加大违法排污处罚力度; ⑤加大环保宣传,增强人们的环保意识等。
环境污染的原理----人类排放的废弃物超过环境的自净能力:①污染源(生产+生活) ②湖泊自净能力
环污染治理----①提出具体针对性措施 ; ②生物措施+技术措施+管理措施等
37(24分)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图为河套平原地区。当地将黄河水通过引水渠引入区内灌溉农田,农田灌溉退水经过排水渠汇入乌梁素海。近年来,乌梁素海出现污染加重趋势。
(3)分析近年来乌梁素海污染严重的原因。(6分)
(4)提出治理乌梁素海污染的措施。(6分)
环境污染答题思路
(1)污染源:分析人类活动(排放),找出污染来源
(2)分析污染形成的环境因素
对自然地理环境的影响:地形地貌、气候、水文、土壤、植被
对人文地理环境的影响:农业、工业、交通、生活、身体健康
减少污染物的数量:调整产业结构;回收利用,减少排放。
降低污染物的浓度:稀释处理;达标排放。
政府、公众的参与:制定法律法规;加强环保宣传,提高环境意识。
原因分析
危害分析
解决措施
当地+周边地区;自然+人文;
工程+生物+技术+管理
地形:封闭低洼的地形不利扩散
气候:风、对流、下沉、逆温
【自主探究三】生态破坏
阅读教材P20-23,构建生态破坏分类的思维导图
生态破坏
土地退化
水土流失
生物多样性减少
土地荒漠化
次生盐碱化
沼泽化
成因分析、危害、治理措施
资源过度开发---破坏生态平衡;
工业化、城市化、植被毁坏---破坏生物栖息、繁殖环境;
过度捕猎;
【合作探究】教材P22活动
(3)生物多样性可以增加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和抗干扰能力,保持系统稳定性。
故生物多样性越丰富,区域生态系统稳定性越强,越有利于抵御病虫害。
土豆品种多,就可能存在抵御真菌病的基因,从而抵御病害发生。
(1)简要分析爱尔兰谷物农业产量低的自然原因。
(2)查阅有关土豆生长习性的资料,说明爱尔兰适宜土豆生长的自然条件。
(3)议一议。为什么生物多样性可以增强区域生态系统抵御病虫害的能力
(1)属于温带海洋性气候,终年温和湿润;夏季气温较低,热量不足;阴雨天气过多但光照不足;不利于谷物生长。
(2)土豆喜温凉,生长在疏松透气、凉爽湿润的土壤环境;
爱尔兰是温带海洋性气候,气候温凉湿润,土壤肥沃,有利于土豆的生长。
对自然地理环境各要素:地形、气候、水文、土壤、植被
原因分析
自然原因
人为原因:人类不合理的生产生活活动
危害分析
对人文地理环境的影响:对人类生产生活、身体健康、基础设施
位置:深居内陆、过渡性、农牧业交错带;
地形:海拔、起伏状况、封闭状况等;
气候:降水、 风力、风向、气候异常等;
河流:流量、流速,侵蚀或堆积强度等。
土壤:土质、疏松度、节理结构等;
植被:植被覆盖率;
生态环境问题的分析思路
对当地及其它地区
解决措施
生物措施:人工植树种草、自然恢复
工程措施:平整土地,修建梯田、兴修水利、固沙措施
技术措施:生态农业、灌溉技术,深耕、免耕,轮作等
管理措施:加强国际合作、立法执法,加强环境保护、生态移民
其它:调整生产结构:退耕还林还草还湖;立体农业;
改善能源消费结构:开发新能源,提高资源利用率
【背诵一】
环境问题
按成因分类
原生环境问题
次生环境问题
资源短缺
环境污染
生态破坏
全球性环境问题
水资源
能源资源
土地资源
水污染
大气污染
固体废弃物污染
噪声污染
森林毁坏
草场退化
土地荒漠化
盐碱化
水土流失
生物多样性减少
全球变暖
臭氧层破坏
森林湿地的生态功能:调节气候、调节大气成分、涵养水源、保持水土、防风固沙、维护
生物的多样性、降解污染、净化空气、美化环境等
【背诵二】环境污染
环境污染
水污染
按污染物不同
大气污染
固体废弃物污染
按人类活动方式
化学性、物理性、生物性污染
工业、农业、生活污染源
按污染物空间分布状态
点污染源、面污染源
煤炭燃烧产生的污染物SO2和烟尘---烟雾、酸雨
汽车尾气、石油化工排放产生的污染物---光化学反应
生产与消费过程中,产生的大量废弃物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丢弃的固体废弃物
露天堆放或填埋,占用土地
污染大气、水、土壤-健康
(1)说一说,司家营铁矿施行固体废物综合利用有何现实意义
阅读下列材料,完成相关任务。
铁矿开采时,处理剥离的岩土一直是世界性的难题,通常需要占用大量土地来建设排土场和尾矿库。司家营铁矿位于河北唐山滦县城南 10千米,于2007 年投产,现为我国三大铁矿区之一。该铁矿贯彻绿色发展理念,抓住曹妃甸建港的契机,用废石填海造地,并在开滦煤矿采煤沉陷区利用尾矿进行填充。
此外,该铁矿在矿坑周边打好注浆孔,注入混凝土,阻断矿坑与地下水的联系,从而避免了采矿对地下水的污染。
减少固体废物对环境的污染,对固体废物进行有效利用,减少填充采煤沉陷区和填海造陆的成本。
(2)采用尾矿填海、填充采煤沉陷区,会不会造成水体污染 如果有,应采取哪些防范措施
可能会。 措施: 在矿坑周边打好注浆孔,注入混凝土,像一圈帷幕一样将地下水系同矿坑完全切断,这就是帷幕注浆工程,有效保护了地下水资源。
对采场排水及尾矿回水综合利用先后采取了新水分离改造、尾矿库回水管路改造、冷却水回收利用改造等多种措施,充分使用尾矿回水和采坑涌水,将新水用量降至最低。
(3)调查本地的矿区尾矿或采空区的后续处理方式,或调查本地垃圾的处理方式。
对它们的处理方式进行环境评价,并提出合理化改进建议。
阅读下列材料,完成相关任务。
铁矿开采时,处理剥离的岩土一直是世界性的难题,通常需要占用大量土地来建设排土场和尾矿库。司家营铁矿位于河北唐山滦县城南 10千米,于2007 年投产,现为我国三大铁矿区之一。该铁矿贯彻绿色发展理念,抓住曹妃甸建港的契机,用废石填海造地,并在开滦煤矿采煤沉陷区利用尾矿进行填充。
此外,该铁矿在矿坑周边打好注浆孔,注入混凝土,阻断矿坑与地下水的联系,从而避免了采矿对地下水的污染。
建议:
对矿区进行绿化和复垦;
对废水、废气、噪声等进行治理,完全符合或者低于国家有关标准,达标排放;
多家高校、科研单位合作,不断地依托科学技术实施流程改造,优化工艺,做到最大限度地节能减排。
(1)有利: 风能资源丰富; 地价低; 人口稀少,移民费用低; 风电开发历史悠久; 离北部电力需求地(市场)较近。
不利: 资金缺乏; 技术落后; 生态环境较脆弱;远离东部能源消费市场。
如图示意我国新疆某地区地形状况及风向频率,甲地有大片的绿洲,每年大风日数约160天,年平均风速达到6.2米/秒,是我国最早进行风能开发的区域。
(1)评价甲地发展风力发电的条件。(8分)
(2)简述该地区大力发展风电对区域发展的有利影响。(8分)
(2)把该地的资源优势转变为经济优势; 带动相关产业发展,促进经济发展;提供就业机会; 清洁能源的使用减轻了环境污染; 缓解了植被破坏、土地荒漠化,改善生态环境。
思路:对区域发展的影响----从对社会、经济、生态等方面答题
审题:①评价—---有利+不利
②甲地风力发电的区位条件-----自然+社会经济条件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