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5张PPT)
变革与突破
——19世纪西方美术
人教版高一
变革与突破
——19世纪西方美术
●忠于现实
●色彩革命
●现实主义的源头
●浪漫与自由
19世纪,法国是欧洲的艺术中心。1789 年开始的法国大革命不仅引起法国政治经济的巨大变化,也为法国的艺术变革创造了条件。一些艺术家热衷于创作把握时代脉搏、反映社会生活的作品。此外,受实证主义思想和光学理论的影响,一些艺术家开始探索光与色表现的各种可能性,专注于开发绘画语言的自身价值,为绘画的发展创造了新的可能。
浪漫与自由
18世纪末19世纪初,西方世界兴起了一种对主观情感的第三单元外国美术鉴赏信仰,浪漫主义美术由此诞生。与崇拜理性的新古典主义不同,浪漫主义艺术家希望彻底解放想象力,用灿烂饱满的色彩来表现热烈奔放的情感。
画家德拉克洛瓦就说“幻想是艺术家们第一个优点”。
在他的名作《自由引导人民》中,画面中央的自由女神手举旗帜,号召起义的巴黎市民向前进,寓意象征与真实场景结合在一起。画作表现了为争取民主、自由而奋起斗争的革命精神。鲜明的色彩,强烈的明暗对比、奔放有力的笔触、动感的不对称构图,充分体现了浪漫主义绘画的特征。
《自由引导人民》德拉克洛瓦
《希阿岛的屠杀》德拉克洛瓦
《马赛曲》吕德
忠于现实
19世纪中期,一些艺术家不再寄希望于浪漫主义脱离现实的幻想,而主张客观地表现现实,揭示和批判社会生活的本质。现实主义美术的主将库尔贝曾经说道:“我不能画出一个天使,因为我从未见过。”
《采石工》库尔贝
库尔贝的作品带有强烈的批判色彩和时代精神。他的作品《采石工》画了两位与真人等大的采石工人,一位年迈体衰,一位年少力亏。两人都背对观众,看不清面容,但破旧的衣衫、指甲缝中的泥垢与沉重的工作生动地表现出他们生活的贫苦与艰辛。
《拾穗者》米勒
米勒热衷于表现农民的真实生活,在他的《拾穗者》中,三位农妇正在田地里弯腰拾穗,人物造型结实有力,史诗般的构图让画面产生一种庄严,宁静的美感。
《晚钟》米勒
《牧羊女》米勒
《三等车厢》杜米埃
19世纪70年代,米勒、库尔贝等现实主义艺术家相继离世,现实主义美术在雕塑家罗丹的创作中得以延续。罗丹的创作强调外在真实与内在真实的和谐统一。
《思想者》人物蜷曲得像一张弓,仿佛蕴藏着巨大的力量,让人感到他不仅是用脑思考,而是全身的每块肌肉、每根神经都处在紧张的思考之中。
《思想者》罗丹
《伏尔加河上的纤夫》列宾
色彩革命
罗丹初出茅庐之时,正当印象派的盛期。印象派画家认为,户外光线的不断变化会导致景物色彩和气氛的变化,必须以直接的笔触准确捕捉住瞬息变幻的光与色,才能描绘出真实面又鲜活的印象。
在《印象·日出》中,莫奈用色彩来构筑整个画面,最物的体积与轮廓都清失了,大面积的蓝色、绿色与橘色的日光形成对比,真实地展现了天色破晓时港口晨雾缭绕、水光潋滟的瞬间印象。
《印象·日出》莫奈
《睡莲》莫奈
《红磨坊街的舞会》雷诺阿
雷诺阿是另一位色彩大师, 他的《红磨坊街的舞会》将阳光透过树丛空隙投射到人们脸上、身上、桌上、地面上所产生的光色闪烁的效果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洋溢着一派欢乐的气氛。
《马尔利港的洪水》西斯莱
《芭蕾排练》德加
现实主义的源头
19世纪80年代,以塞尚、凡·高、高更与修拉为代表的一批画家认为印象派过分注重对客观世界外在表象的描绘,缺乏对对象的理性分析,也缺乏对内在情感的表达。因此,他们走上了不同的美术道路,从根本上突破了西方美术的写实传统,开启了西方现代主义美术的篇章。
画家修拉的作品是用原色的点块有规律地排列而成,如同马赛克镶嵌,当观者站在远处,互补的色彩会在视网膜中混合,显得更加鲜亮。
《大碗岛星期天的下午》修拉
塞尚不大注重光的表现,而主张揭示事物内在的结构,常用简化、变形和几何化的方法来描绘对象。他的静物画常用厚涂的颜料塑造水果坚实的形体,空间关系让人困感,但画面的每个局部之间达成了精致的平衡。
《有苹果的静物》塞尚
《吸烟者》塞尚
《星夜》凡·高
凡·高擅长用夸张的色彩表达自己的内心世界,在《星夜》中,云朵像波浪一样翻滚,星辰散发着耀眼的光,一棵大树火焰般地向空中升腾,我们可以真切地感受到画家心中的不安。
《向日葵》凡·高
《夜间咖啡馆》凡·高
高更常用色彩平涂的手法创作,作品充满神秘象征的意味。他的《我们从哪里来?我们是谁?我们要到哪里去?》是一则人生寓言,画中人物无忧无虑地生活在葱郁的热带树林中,作品如同一张精致的挂毯 。
《我们从哪里来?我们是谁?我们要到哪里去?》高更
《黄色基督》高更
这些画家被称为后印象派,他们的作品昭示了现代主义美术的三种趋势:
塞尚与修拉影响了抽象艺术的发展,画中的形象越来越趋于简化;
凡·高则影响了表现主义美术,色彩与造型为表达情感可以自由变化;
高更的作品开启了幻想的潮流,想象与梦境成为创作的主题。
小结:
从浪漫主义现实主义、到印象派、后印象派,19 世纪的美术经历了从传统向现代的转变,美术语言日趋丰富,抽象、表现和幻想成了现代主义美术的三种趋势,我们无法再用同样的标准来欣赏艺术家的作品。到了20世纪,这种变革显得更加剧烈。
课后作业
预习下节课新内容。
通过了解吕德创作《马赛曲》的时代背景,尝试从题材、构图、人物情感表现等方面说一说这件作品给你的感受。
尝试从现实主义美术思想的角度,说一说你对《伏尔加河上的纤夫》的理解。
谢谢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网站
兼职招聘:
https://www.21cnjy.com/recruitment/home/admin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变革与突破——19世纪西方美术教学设计
课题 变革与突破 ——19世纪西方美术 单元 第三单元 学科 美术 年级 高一
教材分析 书名:普通高中教科书美术必修“美术鉴赏”出版社: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日期:2019年
学习目标 教学目标: 本课分“浪漫与自由”“忠于现实”“色彩革命”“现代主义的源头”四个小节,旨在引导学生了解19世纪欧洲美术在形式、内容、观念等多个角度的突破与变革。本课讲授的重点是19世纪欧洲的浪漫主义美术、现实主义美术、印象派与后印象派的美术特征。了解19世纪西方美术的基本脉络,主要是浪漫主义、现实主义、印象派、后印象派的艺术特征、流派的代表人物及代表作。运用美术鉴赏的方法,联系文化情境,认识该时期经典美术作品的主题、内涵、形式和审美价值,并用恰当的术语进行解读、评价和交流,提升审美判断的核心素养。理解19世纪西方美术变革与突破的总体特征,获得审美经验,达成文化理解。
重点 了解19世纪西方美术的主要成就以及各流派的艺术特征。能够对19世纪西方美术经典作品进行比较深入的解读、评价和交流。
难点 理解19世纪艺术家对西方传统美术的变革与突破,并说出其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师生活动
导入新课 展示梵·高的《向日葵》,并提出问题让学生思考:19世纪西方美术发生了哪些变革,给予他什么样的启示?引出课题:变革与突破——19世纪西方美术
讲授新课 变革与突破——19世纪西方美术19世纪,法国是欧洲的艺术中心。1789 年开始的法国大革命不仅引起法国政治经济的巨大变化,也为法国的艺术变革创造了条件。一些艺术家热衷于创作把握时代脉搏、反映社会生活的作品。此外,受实证主义思想和光学理论的影响,一些艺术家开始探索光与色表现的各种可能性,专注于开发绘画语言的自身价值,为绘画的发展创造了新的可能。一、浪漫与自由18世纪末19世纪初,西方世界兴起了一种对主观情感的第三单元外国美术鉴赏信仰,浪漫主义美术由此诞生。与崇拜理性的新古典主义不同,浪漫主义艺术家希望彻底解放想象力,用灿烂饱满的色彩来表现热烈奔放的情感。二、忠于现实19世纪中期,一些艺术家不再寄希望于浪漫主义脱离现实的幻想,而主张客观地表现现实,揭示和批判社会生活的本质。现实主义美术的主将库尔贝曾经说道:“我不能画出一个天使,因为我从未见过。”19世纪70年代,米勒、库尔贝等现实主义艺术家相继离世,现实主义美术在雕塑家罗丹的创作中得以延续。罗丹的创作强调外在真实与内在真实的和谐统一。三、色彩革命罗丹初出茅庐之时,正当印象派的盛期。印象派画家认为,户外光线的不断变化会导致景物色彩和气氛的变化,必须以直接的笔触准确捕捉住瞬息变幻的光与色,才能描绘出真实面又鲜活的印象。四、现实主义的源头19世纪80年代,以塞尚、凡·高、高更与修拉为代表的一批画家认为印象派过分注重对客观世界外在表象的描绘,缺乏对对象的理性分析,也缺乏对内在情感的表达。因此,他们走上了不同的美术道路,从根本上突破了西方美术的写实传统,开启了西方现代主义美术的篇章。这些画家被称为后印象派,他们的作品昭示了现代主义美术的三种趋势:塞尚与修拉影响了抽象艺术的发展,画中的形象越来越趋于简化;凡·高则影响了表现主义美术,色彩与造型为表达情感可以自由变化;高更的作品开启了幻想的潮流,想象与梦境成为创作的主题。
课堂练习 1、尝试从现实主义美术思想的角度,说一说你对《伏尔加河上的纤夫》的理解。2、通过了解吕德创作《马赛曲》的时代背景,尝试从题材、构图、人物情感表现等方面说一说这件作品给你的感受。3、预习下节课新内容。
课堂小结 从浪漫主义现实主义、到印象派、后印象派,19 世纪的美术经历了从传统向现代的转变,美术语言日趋丰富,抽象、表现和幻想成了现代主义美术的三种趋势,我们无法再用同样的标准来欣赏艺术家的作品。到了20世纪,这种变革显得更加剧烈。
板书 变革与突破——19世纪西方美术一、浪漫与自由二、忠于现实三、色彩革命四、现实主义的源头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