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0张PPT)
实验与多元
——20世纪以来的西方美术
人教版高一
实验与多元
——20世纪以来的西方美术
●构成与抽象
●荒诞与梦境
●消费文化的图像
●色彩解放与内在表达
《泉》杜尚
20世纪,科学技术不断发展,各种社会思潮层出不穷,西方美术中新风格,新运动此起彼伏,形式与观念都发生了急剧的变革。美术是否是对客观世界的视觉再现?生活中的日用品可否不经修改直接成为一件美术作品?20世纪西方艺术家不停地追问,开拓了美术的领域,也丰富了人们对美术的理解。
色彩解放与内在表达
野兽派是西方20世纪最早出现的先锋美术运动。1905年,马蒂斯等9位青年画家在巴黎秋季沙龙展出了一批色彩与造型十分大胆的绘画,评论家看后极为震惊,将它们戏称为“野兽"。野普派因此得名。
野兽派将色彩从描绘功能中解放出来,用色彩来表达内心感受,启发了德国的表现派艺术家。他们的作品通常形象扭曲,轮廓粗糙,充满紧张焦虑的情绪,表达了对工业化社会中人类生存境遇的反思。
《舞蹈》马蒂斯
马蒂斯是野兽派的领军人物。他喜用纯粹的色彩组织画面,不表现沉重的主题,认为美术就是精神的“安乐椅”与“镇静剂”。
在《舞蹈》中,绿色的草坪、红色的舞者、蓝色的天空对比鲜明,视觉冲击十分强烈。舞者的造型则概略古朴,受到非洲雕刻与希腊瓶画的影响。
《红色和谐》马蒂斯
《动物的命运》中动物急奔哀嚎,仿佛一股强大的破坏力量正在迫近,尖锐的形体与交错的线条也让观者感到不安。德国表现派艺术家希望通过视觉形象来唤起观众强烈的情感共鸣。
《动物的命运》马尔克
《德累斯顿的街道》基希纳
《德累斯顿的街道》空间逼仄,人物表情麻木,亮橘,翠绿和粉红色相互冲撞,画面显得阴森可怖。
构成与抽象
德国表现派注重主观情感的表达,立体派艺术家则热衷于对空间关系进行重组。立体派的出现标志着现代艺术进入了一个新的领城。意大利未来派继承了它的形式语言,但又不满足于立体派对静止物体的表现,更推崇对速度与力量的表达。
《亚威农少女》毕加索
《亚威农少女》中,女子形象由核角分明的几何体组成,左边三个女子是古典造型的变体,右边两个女子却五官错位,好似戴着面具,从中可以看出塞尚与非洲雕刻对他的影响。毕加索说,他画的是心中所想,而非眼中所见。因而画中的女子会同时呈现出左面四分之三,右面、正面三个视角,显然这是对文艺复兴以来单点透视视觉传统的背离。
《 格尔尼卡》毕加索
《弹曼陀铃的少女》毕加索
《葡萄牙人》勃拉克
勃拉克是立体派的另一员主将,他更注重对空间中体积与平面的表现。
他的《葡萄牙人》将人物隐藏在几何块面中,轮廓若隐若现,用模具印上去的字母和数字好像漂浮在背景上,观者无法从中找到一处确定的空间。
《在空间中连续的独特的形》波丘尼
波丘尼的雕塑《在空间中连续的独特的形》,人物的运动轨迹,甚至动作激起的气流波动都得到了充分表现。
《构图8. 260 号》康定斯基
康定斯基认为艺术家可以纯粹用形式元素来传达精神内容。他的《构图8. 260 号》利用点线面营造出音乐似的节奏,没有任何的情节联想,传达出欢快浪漫的气氛。
《几个圆圈》康定斯基
《红、蓝、黄的构成》蒙德里安
蒙德里安则追求极简化的形式,他的作品通常只有三个原色(红、黄、蓝)、三个调子(黑,白、灰)和两个方向(水平和垂直),均衡而不失变化,《红、蓝、黄的构成》就属于此类作品。
荒诞与梦境
第一次世界大战使人类文明遭受了空前劫难,一批艺术家对文明的进程产生了悲观情绪,他们自称达达派,认为科技与理性赋予战争巨大的破坏力,因此蔑视传统的观念与价值,将荒誕当作创作的主旨,作品带有浓郁的虚无主义色彩。达达派很快就解体了,其成员纷纷加入超现实主义团体.转而热衷于探索梦境与无意识的表现。
《走下楼梯的裸女》杜尚
达达主义,是1916年至1923年间出现于艺术流派的一种艺术运动,一种无政府主义的艺术运动,它试图通过废除传统的文化和美学形式发现真正的现实。
达达主义由一群年轻的艺术家和反战人士领导,通过反美学的作品和抗议活动,来表达了他们对资产阶级价值观和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绝望。代表人物是杜尚。
《泉》杜尚
《记忆的永恒》达利
《记忆的永恒》中用通真的细节表现了一个诡异的梦境:时钟如熔化了一般挂在树枝上,蚂蚁爬满了表盘,远处是一片荒芜的土地。不合逻辑的事物并置在画面中,处处都透着神秘与不安。超现实主义这种荒诞,神秘的表现手法对今天的美术创作仍有深刻影响。
《薰衣草之雾:第一号》波洛克
消费文化的图像
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美国经济繁荣,消费文化盛行,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充斥着名人照片,商业广告、连环漫画等流行图像。艺术家们发现他们身处的视觉环境变了,开始反思消费文化的机制,反思高雅与庸俗的趣味区隔,并且直接用流行图像进行创作,波普艺术运动随之兴起。理论的困境其实折射出20世纪美术实验与多元的特征。虽然,不是每种实验性的探索都具有持久的价值,但艺术家勇于创新的精神是美术发展永恒的动力。
《是什么使今日的家庭变得如此不同,如此有魅力? 》汉密顿
沃霍尔是波普艺术的旗帜性人物。在电影明星玛丽莲·梦露去世几周后,他创作了《玛丽莲双联画》,将梦露的一张宣传照重复排列,平涂上艳俗的色彩。显然,宣传照中的是大众熟识的明星,却不是真实生活中的梦露。流行图像遮蔽了人物真正的境遇与性格,可见沃霍尔对消费文化的敏锐洞悉。
《玛丽莲双联画》沃霍尔
《超市购物者》汉森
汉森的雕塑显然也受到了波普艺术的启发。他的《超市购物者》用逼真的写实技法,以真人尺寸再现了一位典型的美国中产阶级妇女,臃肿的身材与堆满的食品揭示出美国消费文化的一个侧面。
课后作业
预习下节课新内容。
20世纪的西方美术中,你最喜欢哪个流派,为什么?进一步了解这个流派后向大家介绍一下你对它的理解。
《格尔尼卡》是毕加索1937年为巴黎世界博览会西班牙馆绘制的壁画。这件作品根据什么历史事件创作的?利用前面所学知识,谈一谈你对这件作品的理解。
谢谢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网站
兼职招聘:
https://www.21cnjy.com/recruitment/home/admin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实验与多元——20世纪以来的西方美术教学设计
课题 实验与多元——20世纪以来的西方美术 单元 第三单元 学科 美术 年级 高一
教材分析 书名:普通高中教科书美术必修“美术鉴赏”出版社: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日期:2019年
学习目标 教学目标: 进入20世纪以后,西方现代主义美术有意识地颠覆了自文艺复兴以来注重完美人体比例与三维空间表现的写实传统,开展大胆的实验与探索,赋予了美术新的边界与内涵。本课的内容鼓励学生以更加开放的态度来理解与鉴赏美术。了解20世纪西方美术的基本脉络和重要风格、流派的代表人物及代表作。运用美术鉴赏的方法,联系文化情境,认识该时期经典美术作品的主题、内涵、形式和价值,并用恰当的术语进行解读、评价和交流,提升审美判断的核心素养。理解20世纪西方美术实验性与多元化的特点,积累审美经验,达成文化理解。
重点 了解20世纪以来西方美术客流派的代表人物、代表作以及艺术特征。能够对20世纪西方美术作品进行比较深入的解读、评价和交流。
难点 能够辨析20世纪西方美术与西方传统美术的差异,理解其所具有的实验性和多元化特点。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师生活动
导入新课 展示杜尚的《泉》,并提出问题让学生思考:这是一件艺术品吗?和日常卫生间的小便池区别在哪里?大家怎么看待这件作品?引出课题:实验与多元——20世纪以来的西方美术
讲授新课 实验与多元——20世纪以来的西方美术20世纪,科学技术不断发展,各种社会思潮层出不穷,西方美术中新风格,新运动此起彼伏,形式与观念都发生了急剧的变革。美术是否是对客观世界的视觉再现?生活中的日用品可否不经修改直接成为一件美术作品?20世纪西方艺术家不停地追问,开拓了美术的领域,也丰富了人们对美术的理解。一、色彩解放与内在表达野兽派是西方20世纪最早出现的先锋美术运动。1905年,马蒂斯等9位青年画家在巴黎秋季沙龙展出了一批色彩与造型十分大胆的绘画,评论家看后极为震惊,将它们戏称为“野兽"。野普派因此得名。野兽派将色彩从描绘功能中解放出来,用色彩来表达内心感受,启发了德国的表现派艺术家。他们的作品通常形象扭曲,轮廓粗糙,充满紧张焦虑的情绪,表达了对工业化社会中人类生存境遇的反思。二、构成与抽象德国表现派注重主观情感的表达,立体派艺术家则热衷于对空间关系进行重组。立体派的出现标志着现代艺术进入了一个新的领城。意大利未来派继承了它的形式语言,但又不满足于立体派对静止物体的表现,更推崇对速度与力量的表达。三、荒诞与梦境第一次世界大战使人类文明遭受了空前劫难,一批艺术家对文明的进程产生了悲观情绪,他们自称达达派,认为科技与理性赋予战争巨大的破坏力,因此蔑视传统的观念与价值,将荒誕当作创作的主旨,作品带有浓郁的虚无主义色彩。达达派很快就解体了,其成员纷纷加入超现实主义团体.转而热衷于探索梦境与无意识的表现。四、消费文化的图像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美国经济繁荣,消费文化盛行,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充斥着名人照片,商业广告、连环漫画等流行图像。艺术家们发现他们身处的视觉环境变了,开始反思消费文化的机制,反思高雅与庸俗的趣味区隔,并且直接用流行图像进行创作,波普艺术运动随之兴起。理论的困境其实折射出20世纪美术实验与多元的特征。虽然,不是每种实验性的探索都具有持久的价值,但艺术家勇于创新的精神是美术发展永恒的动力。
课堂练习 1、《格尔尼卡》是毕加索1937年为巴黎世界博览会西班牙馆绘制的壁画。这件作品根据什么历史事件创作的?利用前面所学知识,谈一谈你对这件作品的理解。2、20世纪的西方美术中,你最喜欢哪个流派,为什么?进一步了解这个流派后向大家介绍一下你对它的理解。3、预习下节课新内容。
课堂小结 沃霍尔的《布里洛盒子》在20世纪后期引起了理论家的广泛讨论,什么是美术变成了一个越来越难回答的问题。理论的困境其实也折射出20世纪美术实验与多元的特征。虽然,不是每种实验性的探索都具有持久的价值,但艺术家勇于创新的精神是美术发展永恒的动力。
板书 实验与多元——20世纪以来的西方美术一、色彩解放与内在表达二、构成与抽象三、荒诞与梦境四、消费文化的图像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