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2 常见的酸和碱
第3课时
【教学目标】
1、了解几种常见的碱,知道氢氧化钠、氢氧化钙的俗称、保存方法、物理性质及用途。
2、掌握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钙的化学性质,能写出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3、认识碱的腐蚀性及使用时的安全注意事项,并掌握有关事故的急救与处理常识,培养学生的安全意识,并树立科学的物质观和合理利用物质的意识,学会用辩证的观点看待事物。
【教学重点】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钙的化学性质。
【课前延伸】
1、前面我们学过氢氧化钙与二氧化碳的反应,写出这个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工人将石灰、黏土和沙子混合,用来做建筑材料,利用了氢氧化钙的什么性质?
3、现有稀盐酸,氢氧化钠溶液和澄清石灰水三瓶无色液体,请你将三者区分开来。
【课堂探究】
一、几种常见碱的物理性质
(实验探究一)完成下列表格,总结归纳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钙的有关知识。
比较项目 氢氧化钠 氢氧化钙
化学式
俗名
颜色、状态
溶解性
吸水性
制取
用途
保存
其他
【问题】浓硫酸具有强腐蚀性,那么,氢氧化钠呢?
【思考】阅读教材内容
(1)说明了氢氧化钠有什么性质?俗称是什么?
(2)你能提醒大家在使用氢氧化钠时要注意什么?不慎将碱液沾到皮肤上该怎么自我救助?
【小结】氢氧化钠有强腐蚀性,俗称苛性钠、火碱、烧碱。
【提问】检验二氧化碳用什么?该溶液的溶质是什么?你知道该溶质可以怎样得到吗?
【演示】在蒸发皿中放一小块生石灰,加少量的水,观察现象。
【思考】(1)如何证明该反应生成了氢氧化钙?
(2)使用它时应该注意什么?
【小结】氢氧化钙对皮肤、衣服等也有腐蚀作用,使用时注意安全。
(精讲点拨)
(1)生石灰可以吸收水分并与水反应,所以也可以作某些气体的干燥剂,它和氢氧化钠都是碱性干燥剂(它们的混合物叫碱石灰),可以干燥H2、O2、N2、NH3等气体,但不能干燥CO2、SO2、HCl等酸性气体。[:](2)由于氢氧化钠有腐蚀性且易潮解,所以称量氢氧化钠时不能直接放在托盘 上,也不能放在 上,要放入________________中。
【过渡】氢氧化钙与酚酞试液、二氧化碳可以反应,那么氢氧化钠呢?
(实验探究二)碱的化学性质:
观察实验现象,并写出相关化学方程式
二、氢氧化钠、氢氧化钙的化学性质
1、与 酸碱指示剂反应,使紫色的石蕊溶液变 色,无色的酚酞溶液变 色。
2、观察分析Ca(OH)2与CO2的反应方程式,试着写出NaOH与CO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思考】(1)氢氧化钠、氢氧化钙应如何保存?为什么?
(2)两种碱与二氧化碳的反应有何共同点?有何不同点?
(3)三氧化硫与碱的反应与上面的反应类似,试着写出化学方程式
(4)工厂烧含硫的煤会产生大量SO2气体,污染环境,一般可通过烧碱溶液吸收,为什么?写出化学方程式。
总结氢氧化钠必须密封保存的原因 :(2个)
(精讲点拨)
(1)在这类反应前后,各元素的化合价不变,因此,NaOH与SO2反应生成Na2SO3和水(S都为+4价),而不生成Na2SO4(S为+6价), NaOH与SO3反应才生成Na2SO4。
(2)难溶的碱(例如氢氧化镁、氢氧化铜等)不能使指示剂变色,也不能与非金属氧化物反应。
(3)盛放氢氧化钠溶液的试剂瓶不能用玻璃塞而要用橡皮塞,是因为NaOH能与玻璃成分中的SiO2反应生成粘性的Na2SiO3(水玻璃)等物质使玻璃相互粘结,不易打开,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aOH+SiO2===Na2SiO3+H2O
3、【问题】通过前面的学习,我们知道,酸能跟某些金属化合物反应,那么碱能不能跟金属化合物反应呢?
认真观察实验现象,写出化学方程式。
实验内容 实验现象 化学方程式
(1)向硫酸铜溶液中滴入氢氧化钠溶液
(2)向氯化铁溶液中滴入氢氧化钠溶液
(3)向澄清石灰水中滴入碳酸钠溶液
4、【问题】结合生活常识和所学的碱的性质,你能分析氢氧化钠、氢氧化钙的用途吗?
【巩固练习】能否用氢氧化钠来干燥SO2 、CO2气体?为什么?能用什么物质作干燥剂?
【反思小结】通过本次学习,同学们有什么收获?碱有哪些化学性质?与酸进行比较。
[板书设计]
[教后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