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新课标)六年级语文下册课件 藏戏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新课标)六年级语文下册课件 藏戏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1.7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1-03-25 06:32: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31张PPT。人教新课标 六年级 语文 下册 第二组
藏 戏 按以下要求自读课文1、读通课文,画出自己喜欢的词语和句子。
2、想一想藏戏是怎么形成的。
3、和同学交流藏戏的艺术特色。藏 族藏族,约有人口5416021人(2000年人口普查数据),主要分布在西藏自治区以及青海、甘 肃、四川、云南等临近省。
藏戏是以民间歌舞形式来表现故事内容的综合表演艺术。藏语叫“阿吉拉姆”,“阿吉”是大姐或女性的意思,“拉姆”是仙女的意思,都是藏族人民对藏戏的昵称。
唐东杰布(1385—1464)明代著名建筑师,藏戏创始人。藏民历来把他看做是创造藏戏的的戏神和修建桥梁的铁木工匠的“祖师”,是藏族人民心目中创造、智慧、力量的化身。
唐东杰布幼年时家境贫穷,牧羊为生。成
年后当过兵,做过生意,后削发为僧,僧名尊
珠桑布。由于他勤奋好学,刻苦钻研,博学多
思,成为一名有造诣的学者和得道者,被众人
誉为唐东杰布(意为“千里平原上的国王”)
词语理解雄浑:
本课指歌声雄壮浑厚。婀娜:姿态柔软而美好。
身无分文:形容非常贫穷。鼻祖:
指创始人。活佛:本课指喇嘛教中用砖世制度继位的上层喇嘛。
两面三刀:比喻阴险狡猾,当面一套,背地一套。
敦厚:
忠厚。剧种:戏剧艺术的种类。招徕: 招揽。本课指藏戏开常用陈述藏戏历史的方式招揽观众。
不一而足: 指同类的事物不止一个而是很多,无法列举齐全。
随心所欲:心里想要怎么做就怎么做悠哉游哉:生活悠闲自在。
藏戏的形成 早先,雅鲁藏布江上没有桥梁,许多试图过江的百姓都被江水吞噬。为此,一无所有的僧人唐东杰布立志为民造福。他组织七个能歌善舞的姑娘,组成西藏的第一个藏戏班子,用歌舞说唱的形式四处劝人行善积德,出钱出力,共同修桥。就这样,藏戏的种子随之洒遍了雪域高原,而唐东杰布也成为藏戏的开山鼻祖。
第5段第一句话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用精练的准确的语言,生动形象的描写,再现了当时恶劣的自然环境,间接歌颂了唐动杰布的高尚品质,说明他许下的宏愿,发誓架桥的思想根源,也说明民间艺术源于生活,根据时代的需要而生。
第6段的“有人……有人……有人……”,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运用排比,充分说明了藏戏所达到的宣传作用和发动作用。“洒遍了雪域高原”说明演出的地域广,也表面藏戏已深深扎根在藏族人民的心中。
第6段的“有人……有人……有人……”,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运用排比,充分说明了藏戏所达到的宣传作用和发动作用。“洒遍了雪域高原”说明演出的地域广,也表面藏戏已深深扎根在藏族人民的心中。读下面三句话,说说你从中读懂了什么 世界上还有必个剧种是戴着面具演出的呢?
世界上还有几个剧种在演出时是没有舞台的呢?
世界上还有几个剧种是一部戏可以演出三五天还没有结束的呢? 课文哪些自然段具体介绍了藏戏的艺术特色?从8~16段,你了解到了什么? 什么是象征,什么是夸张?具体说说面具怎样运用象征和夸张的。 第17自然段的“不要……不要……不要……只要”句说明了什么?17段最后一句体现了什么? 藏戏的固定程式是怎样的?第20段6个“不同”说明了什么? ( )的面具

( )的舞台
( )的演唱风格多样、夸张、形象鲜明没有固定,与大自然融为一体固定的程式、唱腔,动作丰富,不受时间限制藏戏的艺术特色 艺人们带着象征身份的面具演出;演出时艺人们席地而唱,没有舞台;所有的剧情靠解说的说唱来描述;程式固定,开场陈说藏戏历史,正戏表演故事,结尾庆贺演出成功;艺人们的唱腔、动作丰富多彩,不一而足;一出戏可以演三五天。(1)以弱抗强的传奇:年轻的僧人——凶险的自然。(2)创造奇迹的传奇:一无所有——58座铁索桥。 (3)艺术的传奇:僧人——藏戏的开山鼻祖。 小组讨论,唐东杰布的传奇故事有哪些传奇色彩? 概括藏戏的特点。 1~3自然段

藏戏的形成。 4~7自然段

藏戏的特征 8~20自然段

藏戏艺术靠师传身授传乘和发展。21自然段
面具(8~16)舞台(17~18)演唱风格(19~20)总—-分总详略白 面 具红 面 具羌姆(跳神)巫 女 的 面 具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