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杭州市三年(2019-2021)中考化学真题知识分类汇编-非选择题(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浙江省杭州市三年(2019-2021)中考化学真题知识分类汇编-非选择题(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76.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浙教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2-06-08 19:33:5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浙江杭州市三年(2019-2021)中考化学真题知识分类汇编-非选择题
一.实验探究物质的性质或变化规律(共1小题)
1.(2021 杭州)小金为了探究氧化铜与氢气的反应和反应产物,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注射器内装满氢气,并将200mL注射器针头扎入橡皮塞中。将少许氧化铜粉末送入长柄U形石英玻璃管内并平铺于管底。将少量白色的无水硫酸铜粉末送入长柄U形石英玻璃管中并平铺于直管中部。然后将一个气球套在长柄U形石英玻璃管的直管出口处,连接好整个实验装置并检查装置气密性……
(1)为确保实验安全,在点燃酒精灯加热前的操作是    。
(2)装置末端连接的气球的作用是    。
(3)实验过程中,当观察到    现象时可判断一定有产物水生成。
(4)实验开始时加入a克纯氧化铜粉末,实验结束后取出U形管底的固体称量为b克,当b为    (用含有a式子表示)时,可判断氧化铜已完全转化为铜。
二.实验探究物质的组成成分以及含量(共1小题)
2.(2019 杭州)某小组用耐强碱的反应管等仪器组装成如图实验装置,以研究铜酸钠(NaCuO2)跟H2的反应,实验中观察到如下现象:①固体中出现紫红色物质,②试管中无水硫酸铜由白色变为蓝色。
回答:
(1)经检验紫红色物质是一种金属单质,完成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NaCuO2+3H22NaOH+   +   。
(2)若实验过程中包含下列步骤(没有根据操作顺序排列):①停止通H2;②通纯净H2排净装置里空气;③点燃酒精灯加热;④熄灭酒精灯停止加热。正确的操作顺序是   。
(3)根据题干中给出的实验现象   (选填“①”或“②”),可直接判断氢气发生了化学变化。
(4)完全反应后,为了测定固体产物中Cu的质量,要用蒸馏水多次洗涤后晾干、称量。在洗涤环节中判断洗涤干净的操作方法是   。
三.催化剂的特点与催化作用(共1小题)
3.(2020 杭州)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研究人员发现大气层中特别是南极上空的臭氧层日益变薄。进入大气平流层的氯氟烃(一类合成有机化合物,应用于冰箱和空调的制冷剂、灭火器等)是造成臭氧层变薄的主要原因。因为在紫外线的照射下,平流层中的臭氧存在如下平衡:O3O2+O;而氯氟烃进入平流层后会分解产生氯原子(Cl),进而发生下列反应:Cl+O3→ClO+O2;ClO+O→Cl+O2
研究表明:平流层中1个氯原子大约可以破坏1×105个臭氧分子。氯氟烃分解产生的氯原子在上述反应中起着   作用。
四.自然界中的氮循环(共1小题)
4.(2021 杭州)氮是空气中含量最多的元素,也是构成生物体的必要元素之一。但是,空气中游离态的氮不能直接被大多数生物所利用,必须经过变化,并与其他成分形成化合物(如氨或铵盐等),才能被植物利用。如图是自然界氮循环的示意图。请回答:
(1)一株绿色植物的幼苗(如小麦),在生长过程中缺氮,其最可能出现的症状是    。
A.茎秆细小、易倒伏,叶有褐斑
B.生长矮小,叶色发黄
C.生长缓慢,叶色暗绿带红
D.只开花不结果
(2)工业上常用空气冷冻分离法来获得氮气(即由液态空气分馏来获得氮气),这种方法制氮气的原理是利用了氮气与氧气哪一物理性质的差异?   。
(3)实验室制备少量氮气的方法很多。例如,可由亚硝酸铵来制取氮气,其反应如下:NH4NO2N2↑+2H2O,该反应是属于    反应。(选填”化合”、“分解”、“置换”或“复分解”)
(4)空气中的N2转化为NH3的过程中,N元素的化合价由0价转变为    价。
(5)有人认为:人类可以通过人工固氮,大量合成氮化肥并施用于农作物,这将有助于人类粮食增产,但也会造成环境污染。你是否认同他的观点并阐述理由    。
五.水的净化(共1小题)
5.(2020 杭州)为了解决人们在野外生活和工作时的饮水问题,小金开展了便携式野外净水器的设计和制作。
设计方案如图所示(其中箭头表示预设的水流方向)。为了使水质符合饮用水标准,小金选择了三种滤料去除原水中的杂质,三种滤料的用途如表所示,则滤料甲、乙、丙分别为   (按序填写编号)。
滤料编号 用途
① 去除水中的泥沙、悬浮物等大颗粒污染物
② 去除大分子有机物、重金属离子和细菌等
③ 去除残留的细菌、小分子有机物、重金属离子和异味等
六.金属的化学性质(共2小题)
6.(2020 杭州)北宋张潜在其《浸铜要略序》一书中对铜的冶炼有如下记载:“山麓有胆泉,土人汲以浸铁,数日辄类朽木,刮取其屑,锻炼成铜”。
(1)书中提及的“胆泉”为硫酸铜溶液,“浸铁”即将铁放入其中,写出此冶炼铜方法中生成铜的化学方程式   。
(2)若“浸铁”前后溶液中存在的离子种类如图所示,其中“”“”“”表示不同种类的离子,则“”表示   (填写离子符号)。
7.(2019 杭州)海绵铁是多孔隙的块状固体物质,主要成分是铁单质,常用于除去工业循环冷却水中的溶解氧,当含有氧气的水通过海绵铁时,其中铁单质跟氧气等物质发生化合反应,生成不溶于水的红褐色氢氧化物。回答:
(1)写出上述生成红褐色氢氧化物的化学方程式   。
(2)海绵铁除去溶解氧的反应中,氧气表现了   性(选填“氧化”或“还原”),跟成分相同的普通铁块相比较,海绵铁除氧效果要好得多,原因是   。
七.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共1小题)
8.(2020 杭州)小金利用图示装置进行“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及产物检验的实验。实验步骤如图:
步骤1:连接装置并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在确保装置气密性良好的基础上,按图示在各装置中添加药品;
步骤2:缓慢推注射器活塞,利用甲酸(一种无色溶液,溶质为 HCOOH)与浓硫酸在80℃水浴的条件下制备一氧化碳(反应原理:HCOOHCO↑+H2O);
步骤3:待万用瓶中澄清石灰水下降至安全线以下后再点燃酒精灯,当W型管右侧弯管处的氧化铁全部变为黑色时,继续加热2分钟后熄灭酒精灯;
步骤4:撤去酒精灯和盛热水的烧杯,用磁铁吸引黑色物质至W型管左侧弯管处进行固体产物的检验。
(1)进行气密性检查时,可在万用瓶中盛适量水,然后推注射器活塞,当观察到   (填写现象),说明装置气密性良好。
(2)点燃酒精灯前,需要“待万用瓶中澄清石灰水下降至安全线以下”的原因是   。
(3)步骤3后,W型管左侧弯管处为反应后得到的稀硫酸,若固体产物全部是铁,步骤4中能观察到的现象是   。
八.含杂质物质的化学反应的有关计算(共1小题)
9.(2021 杭州)磁铁矿石(含Fe3O4)是常用的炼铁原料,工业上可通过如下反应:4CO+Fe3O43Fe+4CO2,将其中的Fe3O4转化为Fe。
(1)Fe3O4中铁元素和氧元素的质量比为    。
(2)假设冶炼过程中铁没有损耗,用含有464吨Fe3O4的磁铁矿石可提炼出含铁质量分数为96%的生铁多少吨?
九.酸的化学性质(共1小题)
10.(2021 杭州)实验室常用锌和稀硫酸来制取氢气,向盛有稀硫酸溶液的烧杯中加入足量的锌至反应完全。
(1)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2)如图的“”“”“”表示反应前后溶液中溶质电离产生的不同离子,则“”表示    。(填写离子符号)
一十.碱的化学性质(共1小题)
11.(2019 杭州)某兴趣小组做了如下实验:
①在止水夹K1、K2处于关闭状态时,将针筒A中溶液挤入试管B中,接着打开止水夹K1,发现D中的部分溶液被吸入试管B中,充分反应后,试管B留下的溶液也显红色;
②打开止水夹K2,风哨振动鸣叫,C中的部分溶液被吸入B和D中,反应后B、D中溶液都变为无色。
回答:
(1)步骤①中,充分反应后,试管B里的CO2最终转化为   (填化学式)和水。
(2)解释步骤②中“风哨振动鸣叫”的原因   。
(3)实验开始时C、D中两种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大小关系为:a%   b%(选填“>”“=”“<”)
一十一.氯化钠与粗盐提纯(共1小题)
12.(2021 杭州)某种粗盐水中有少量含SO42﹣、K+的杂质,小金用这种粗盐水经过下列实验流程制取纯净氯化钠晶体。
(1)固体A是    。(填化学式)
(2)加碳酸钠溶液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3)若将溶液C蒸发至出现大量固体时停止加热,利用余热将溶液蒸干得到晶体,所得晶体仍不是纯净的氯化钠,理由是    。
一十二.物质的相互转化和制备(共3小题)
13.(2021 杭州)二氧化碳的资源化利用是实现碳减排的重要途径。如图是一种实现二氧化碳转化为重要原料二甲醚(化学式为C2H6O)的途径:
(1)转化①是二氧化碳与一种常见单质反应生成甲醇和水,这种单质的化学式为    。
(2)转化②是甲醇发生分解反应生成二甲醚和水,反应中生成二甲醚和水的分子数之比为    。
14.(2020 杭州)医用消毒酒精为75%的乙醇溶液,化工生产中可用A(主要成分的化学式为C8H18)作原料,经以下流程制取乙醇:
(1)步骤①的转化属于   (选填“化学”或“物理”)变化。
(2)步骤②是乙烯和含两种元素的化合物B发生化合反应,则B中所含元素是   。
15.(2020 杭州)一种制备氢氧化镁的生产流程如图所示,MgCl2和NaOH按恰好完全反应的比例加料。
(1)写出步骤c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2)x=   。
(3)过滤得到的粗产品还要经过洗涤,洗涤时主要除去的杂质是   。
(4)如图流程中若用下列物质代替氢氧化钠,也能制得氢氧化镁的是   。
①盐酸 ②氯化钙 ③氨水 ④硫酸镁
一十三.原子的有关数量计算(共1小题)
16.(2019 杭州)据报道,“火星快车”号探测器在火星大气层中发现了一种二氧化碳分子,它的化学式可表示为:C16O18O(元素符号左上角的数字代表该原子中质子数和中子数之和)
(1)18O中的质子数是   中子数是   。
(2)相同分子数的C16O2和C16O18O.分别与足量CaO化合全部转化为CaCO3,生成CaCO3的质量前者   (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后者。
一十四.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共1小题)
17.(2019 杭州)在研究植物光合作用的实验中,某研究小组在密封的容器A中充入足量的含有同位素14C的14CO2.随着时间的推移,他们发现该植物的不同器官相继出现了同位素14C(如图,黑色部分表示检测到同位素14C的部位),据此回答:
(1)写出“14CO2在叶肉细胞中被合成有机物的文字表达式   。
(2)一段时间后,研究小组在容器A外的空气中发现了14CO2,请运用所学的知识解释这一现象   。
一十五.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共1小题)
18.(2020 杭州)氢气的储存是科学研究热点之一。X是一种储存氢气的材料,取11.2g X在O2中完全燃烧后只生成8.0g CuO、8.0g MgO。
(1)上述燃烧过程中消耗O2的质量为   克。
(2)通过计算求X中各元素的原子个数比。(写出计算过程)
一十六.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共1小题)
19.(2019 杭州)工业合成氨的相关反应式为:N2+3H22NH3
(1)合成氨的原料气中可以通过分离空气直接得到的是   。
(2)当前,原料气H2可用天然气来制取,理论上每生产1吨H2会同时产生5.5吨CO2,有科学家正在研究一种不生成CO2的新方法来制取原料气H2.若需要合成8.5万吨氨,改用新方法制取原料气H2可以减少排放多少万吨CO2?
浙江杭州市三年(2019-2021)中考化学真题知识分类汇编-非选择题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实验探究物质的性质或变化规律(共1小题)
1.(2021 杭州)小金为了探究氧化铜与氢气的反应和反应产物,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注射器内装满氢气,并将200mL注射器针头扎入橡皮塞中。将少许氧化铜粉末送入长柄U形石英玻璃管内并平铺于管底。将少量白色的无水硫酸铜粉末送入长柄U形石英玻璃管中并平铺于直管中部。然后将一个气球套在长柄U形石英玻璃管的直管出口处,连接好整个实验装置并检查装置气密性……
(1)为确保实验安全,在点燃酒精灯加热前的操作是  通入氢气 。
(2)装置末端连接的气球的作用是  收集尾气,并能防止空气中水蒸气进入装置,干扰生成物水的检验 。
(3)实验过程中,当观察到  U形石英玻璃管的直管中部分白色粉末变为蓝色 现象时可判断一定有产物水生成。
(4)实验开始时加入a克纯氧化铜粉末,实验结束后取出U形管底的固体称量为b克,当b为   (用含有a式子表示)时,可判断氧化铜已完全转化为铜。
【解答】解:(1)氢气还原氧化铜时,要先通氢气排净空气防止爆炸,所以在点燃酒精灯加热前的操作是通入氢气;
(2)气球能收集尾气,并能防止空气中水蒸气进入装置,干扰生成物水的检验;
(3)水能使无水硫酸铜由白色变为蓝色,所以当观察到U形石英玻璃管的直管中部分白色粉末变为蓝色,说明一定有产物水生成;
(4)氢气与氧化铜完全反应,生成的固体物质只有铜
H2+CuOCu+H2O
80 64
a克 b克
根据:解得:b=。
故答案为:(1)通入氢气;
(2)收集尾气,并能防止空气中水蒸气进入装置,干扰生成物水的检验;
(3)U形石英玻璃管的直管中部分白色粉末变为蓝色;
(4)。
二.实验探究物质的组成成分以及含量(共1小题)
2.(2019 杭州)某小组用耐强碱的反应管等仪器组装成如图实验装置,以研究铜酸钠(NaCuO2)跟H2的反应,实验中观察到如下现象:①固体中出现紫红色物质,②试管中无水硫酸铜由白色变为蓝色。
回答:
(1)经检验紫红色物质是一种金属单质,完成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NaCuO2+3H22NaOH+ 2Cu + 2H2O 。
(2)若实验过程中包含下列步骤(没有根据操作顺序排列):①停止通H2;②通纯净H2排净装置里空气;③点燃酒精灯加热;④熄灭酒精灯停止加热。正确的操作顺序是 ②③④① 。
(3)根据题干中给出的实验现象 ② (选填“①”或“②”),可直接判断氢气发生了化学变化。
(4)完全反应后,为了测定固体产物中Cu的质量,要用蒸馏水多次洗涤后晾干、称量。在洗涤环节中判断洗涤干净的操作方法是 取最后一次洗涤液,检测pH是否等于7 。
【解答】解:
(1)经检验紫红色物一种金属单质,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生成了铜,同时由于试管中无水硫酸铜由白色变为蓝色,说明生成了水,所以是铜酸钠(NaCuO2)跟H2的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和铜以及水,配平得到对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aCuO2+3H22NaOH+2Cu+2H2O。
(2)由于氢气具有可燃性,遇到氧气不纯可能会爆炸,所以是先通后停,实验过程和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或者是氢气还原氧化铜相同。所以正确的操作顺序是 ②③④①。
(3)根据题干中给出的实验现象,可直接判断氢气发生了化学变化。
(4)完全反应后,为了测定固体产物中Cu的质量,要用蒸馏水多次洗涤后晾干、称量。在洗涤环节中判断洗涤干净也就是看铜表面是否残留氢氧化钠,而氢氧化钠显碱性,所以操作方法是 取最后一次洗涤液,检测pH是否等于7(其他合理即可)。
故答案为:
(1)2Cu;2H2O(两空没有先后顺序)。
(2)②③④①。
(3)②。
(4)取最后一次洗涤液,检测pH是否等于7(其他合理即可)。
三.催化剂的特点与催化作用(共1小题)
3.(2020 杭州)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研究人员发现大气层中特别是南极上空的臭氧层日益变薄。进入大气平流层的氯氟烃(一类合成有机化合物,应用于冰箱和空调的制冷剂、灭火器等)是造成臭氧层变薄的主要原因。因为在紫外线的照射下,平流层中的臭氧存在如下平衡:O3O2+O;而氯氟烃进入平流层后会分解产生氯原子(Cl),进而发生下列反应:Cl+O3→ClO+O2;ClO+O→Cl+O2
研究表明:平流层中1个氯原子大约可以破坏1×105个臭氧分子。氯氟烃分解产生的氯原子在上述反应中起着 催化 作用。
【解答】解:从过程可以看出氯原子反应前后个数未变,只是参与化学反应的过程,这符合催化剂的特点。
故答案为:催化。
四.自然界中的氮循环(共1小题)
4.(2021 杭州)氮是空气中含量最多的元素,也是构成生物体的必要元素之一。但是,空气中游离态的氮不能直接被大多数生物所利用,必须经过变化,并与其他成分形成化合物(如氨或铵盐等),才能被植物利用。如图是自然界氮循环的示意图。请回答:
(1)一株绿色植物的幼苗(如小麦),在生长过程中缺氮,其最可能出现的症状是  B 。
A.茎秆细小、易倒伏,叶有褐斑
B.生长矮小,叶色发黄
C.生长缓慢,叶色暗绿带红
D.只开花不结果
(2)工业上常用空气冷冻分离法来获得氮气(即由液态空气分馏来获得氮气),这种方法制氮气的原理是利用了氮气与氧气哪一物理性质的差异? 沸点不同 。
(3)实验室制备少量氮气的方法很多。例如,可由亚硝酸铵来制取氮气,其反应如下:NH4NO2N2↑+2H2O,该反应是属于  分解 反应。(选填”化合”、“分解”、“置换”或“复分解”)
(4)空气中的N2转化为NH3的过程中,N元素的化合价由0价转变为  ﹣3 价。
(5)有人认为:人类可以通过人工固氮,大量合成氮化肥并施用于农作物,这将有助于人类粮食增产,但也会造成环境污染。你是否认同他的观点并阐述理由  不认同,因为人工固氮可以为农田提供更多的氮肥,有利于人类粮食增产,只要我们合理控制化肥的使用量,一般不会造成土壤板结,水体富营养化污染等环境问题。(或认同,因为人工固氮为农田提供了更多的氮肥,有利于人类粮食增产。但大量使用合成含氮化肥并施用于农作物,将会导致土壤板结;若土壤中N元素超标,被雨淋溶后,易导致水体的富营养化污染等一系列环境问题)。 。
【解答】解:(1)氮肥促进叶色浓绿,缺氮会生长矮小,叶色发黄;
(2)工业制取氮气的原理:利用液态氮的沸点比液态氧的沸点低,进行混合物的分离,所以制氮气的原理是利用了氮气与氧气沸点不同;
(3)反应物是一种,生成物是两种,属于分解反应;
(4)N2中氮元素是零价,NH3中氮元素化合价是﹣3价;
(5)不认同,因为人工固氮可以为农田提供更多的氮肥,有利于人类粮食增产,只要我们合理控制化肥的使用量,一般不会造成土壤板结,水体富营养化污染等环境问题。(或认同,因为人工固氮为农田提供了更多的氮肥,有利于人类粮食增产。但大量使用合成含氮化肥并施用于农作物,将会导致土壤板结;若土壤中N元素超标,被雨淋溶后,易导致水体的富营养化污染等一系列环境问题)。
故答案为:(1)B;
(2)沸点不同;
(3)分解;
(4)﹣3;
(5)不认同,因为人工固氮可以为农田提供更多的氮肥,有利于人类粮食增产,只要我们合理控制化肥的使用量,一般不会造成土壤板结,水体富营养化污染等环境问题。(或认同,因为人工固氮为农田提供了更多的氮肥,有利于人类粮食增产。但大量使用合成含氮化肥并施用于农作物,将会导致土壤板结;若土壤中N元素超标,被雨淋溶后,易导致水体的富营养化污染等一系列环境问题)。
五.水的净化(共1小题)
5.(2020 杭州)为了解决人们在野外生活和工作时的饮水问题,小金开展了便携式野外净水器的设计和制作。
设计方案如图所示(其中箭头表示预设的水流方向)。为了使水质符合饮用水标准,小金选择了三种滤料去除原水中的杂质,三种滤料的用途如表所示,则滤料甲、乙、丙分别为 ①②③ (按序填写编号)。
滤料编号 用途
① 去除水中的泥沙、悬浮物等大颗粒污染物
② 去除大分子有机物、重金属离子和细菌等
③ 去除残留的细菌、小分子有机物、重金属离子和异味等
【解答】解:除杂质的顺序是按照杂质颗粒的体积由大到小来进行,所以滤料甲先去除水中的泥沙、悬浮物等大颗粒污染物;滤料乙是去除大分子有机物、重金属离子和细菌等;滤料丙是去除残留的细菌、小分子有机物、重金属离子和异味等,得到的水的水质即符合饮用水的标准。
故答案为:①②③。
六.金属的化学性质(共2小题)
6.(2020 杭州)北宋张潜在其《浸铜要略序》一书中对铜的冶炼有如下记载:“山麓有胆泉,土人汲以浸铁,数日辄类朽木,刮取其屑,锻炼成铜”。
(1)书中提及的“胆泉”为硫酸铜溶液,“浸铁”即将铁放入其中,写出此冶炼铜方法中生成铜的化学方程式 Fe+CuSO4═FeSO4+Cu 。
(2)若“浸铁”前后溶液中存在的离子种类如图所示,其中“”“”“”表示不同种类的离子,则“”表示 Fe2+ (填写离子符号)。
【解答】解:(1)铁和硫酸铜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铜,化学方程式为:Fe+CuSO4═FeSO4+Cu;
(2)铁和硫酸铜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铜,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Fe+CuSO4═FeSO4+Cu,在反应前的溶液中含有硫酸根离子和铜离子,反应一段时间后,溶液中含有离子是亚铁离子、铜离子和硫酸根离子,由离子的变化可知,表示铜离子,表示亚铁离子,表示硫酸根离子。
故答案为:(1)Fe+CuSO4═FeSO4+Cu;
(2)Fe2+。
7.(2019 杭州)海绵铁是多孔隙的块状固体物质,主要成分是铁单质,常用于除去工业循环冷却水中的溶解氧,当含有氧气的水通过海绵铁时,其中铁单质跟氧气等物质发生化合反应,生成不溶于水的红褐色氢氧化物。回答:
(1)写出上述生成红褐色氢氧化物的化学方程式 4Fe+3O2+6H2O=4Fe(OH)3 。
(2)海绵铁除去溶解氧的反应中,氧气表现了 氧化 性(选填“氧化”或“还原”),跟成分相同的普通铁块相比较,海绵铁除氧效果要好得多,原因是 海绵铁中多孔隙,增大了与反应物的接触面积,加快了反应的速率 。
【解答】解:(1)由题意可知,海绵铁能与氧气、水反应生成了氢氧化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4Fe+3O2+6H2O=4Fe(OH)3;
(2)海绵铁除去溶解氧的反应中,氧气提供了氧气,表现了氧化性,跟成分相同的普通铁块相比较,海绵铁除氧效果要好得多,原因是:海绵铁中多孔隙,增大了与反应物的接触面积,加快了反应的速率。
故答案为:(1)4Fe+3O2+6H2O=4Fe(OH)3;(2)氧化,海绵铁中多孔隙,增大了与反应物的接触面积,加快了反应的速率。
七.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共1小题)
8.(2020 杭州)小金利用图示装置进行“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及产物检验的实验。实验步骤如图:
步骤1:连接装置并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在确保装置气密性良好的基础上,按图示在各装置中添加药品;
步骤2:缓慢推注射器活塞,利用甲酸(一种无色溶液,溶质为 HCOOH)与浓硫酸在80℃水浴的条件下制备一氧化碳(反应原理:HCOOHCO↑+H2O);
步骤3:待万用瓶中澄清石灰水下降至安全线以下后再点燃酒精灯,当W型管右侧弯管处的氧化铁全部变为黑色时,继续加热2分钟后熄灭酒精灯;
步骤4:撤去酒精灯和盛热水的烧杯,用磁铁吸引黑色物质至W型管左侧弯管处进行固体产物的检验。
(1)进行气密性检查时,可在万用瓶中盛适量水,然后推注射器活塞,当观察到 万用瓶中的水进入导管并形成一段稳定的水柱 (填写现象),说明装置气密性良好。
(2)点燃酒精灯前,需要“待万用瓶中澄清石灰水下降至安全线以下”的原因是 排尽W型管内的空气,防止点燃酒精灯进行加热时发生爆炸 。
(3)步骤3后,W型管左侧弯管处为反应后得到的稀硫酸,若固体产物全部是铁,步骤4中能观察到的现象是 有气泡产生,固体溶解,溶液变成浅绿色 。
【解答】解:(1)检验装置气密性,利用装置内外的压强差检验,所以当观察到万用瓶中的水进入导管并形成一段稳定的水柱,说明装置气密性良好;
(2)一氧化碳具有可燃性,和空气混合,加热时可能发生爆炸,所以点燃酒精灯前,需要“待万用瓶中澄清石灰水下降至安全线以下”的原因是:排尽W型管内的空气,防止点燃酒精灯进行加热时发生爆炸;
(3)铁和硫酸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氢气,所以步骤4中能观察到的现象是:有气泡产生,固体溶解,溶液变成浅绿色。
故答案为:(1)万用瓶中的水进入导管并形成一段稳定的水柱;
(2)排尽W型管内的空气,防止点燃酒精灯进行加热时发生爆炸;
(3)有气泡产生,固体溶解,溶液变成浅绿色。
八.含杂质物质的化学反应的有关计算(共1小题)
9.(2021 杭州)磁铁矿石(含Fe3O4)是常用的炼铁原料,工业上可通过如下反应:4CO+Fe3O43Fe+4CO2,将其中的Fe3O4转化为Fe。
(1)Fe3O4中铁元素和氧元素的质量比为  21:8 。
(2)假设冶炼过程中铁没有损耗,用含有464吨Fe3O4的磁铁矿石可提炼出含铁质量分数为96%的生铁多少吨?
【解答】解:(1)Fe3O4中铁元素和氧元素的质量比为 (56×3):(16×4)=21:8。
(2)设可提炼出含铁质量分数为96%的生铁的质量为x
Fe3O4+4CO3Fe+4CO2
232 168
464t x×96%
解得:x=350t
答:可提炼出含铁质量分数为96%的生铁是350t。
故答案为:(1)21:8;
(2)350t。
九.酸的化学性质(共1小题)
10.(2021 杭州)实验室常用锌和稀硫酸来制取氢气,向盛有稀硫酸溶液的烧杯中加入足量的锌至反应完全。
(1)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Zn+H2SO4=ZnSO4+H2↑ 。
(2)如图的“”“”“”表示反应前后溶液中溶质电离产生的不同离子,则“”表示  SO42﹣ 。(填写离子符号)
【解答】解:(1)锌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锌和氢气,方程式为:Zn+H2SO4=ZnSO4+H2↑,故填:Zn+H2SO4=ZnSO4+H2↑;
(2)反应前溶液是稀硫酸,其中溶质电离产生的离子为氢离子和硫酸根离子,反应完全后溶液是硫酸锌溶液,其中电离产生的离子是锌离子和硫酸根离子,反应前后不变的离子是硫酸根离子,故“”表示硫酸根离子,故填:SO42﹣。
一十.碱的化学性质(共1小题)
11.(2019 杭州)某兴趣小组做了如下实验:
①在止水夹K1、K2处于关闭状态时,将针筒A中溶液挤入试管B中,接着打开止水夹K1,发现D中的部分溶液被吸入试管B中,充分反应后,试管B留下的溶液也显红色;
②打开止水夹K2,风哨振动鸣叫,C中的部分溶液被吸入B和D中,反应后B、D中溶液都变为无色。
回答:
(1)步骤①中,充分反应后,试管B里的CO2最终转化为 Na2CO3 (填化学式)和水。
(2)解释步骤②中“风哨振动鸣叫”的原因 B中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钠反应而减少,导致气压减小,小于外界大气压,空气进入C中 。
(3)实验开始时C、D中两种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大小关系为:a% > b%(选填“>”“=”“<”)
【解答】解:(1)步骤①中,充分反应后,试管B里的CO2最终转化为Na2CO3和水。
故填:Na2CO3。
(2)步骤②中“风哨振动鸣叫”的原因:B中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钠反应而减少,导致气压减小,小于外界大气压,空气进入C中。
故填:B中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钠反应而减少,导致气压减小,小于外界大气压,空气进入C中。
(3)由2NaOH+CO2═Na2CO3+H2O,2NaOH+H2SO4═Na2SO4+2H2O可知,2NaOH~H2SO4,
质量关系为:
2NaOH~H2SO4,
80 98
反应后B、D中溶液都变为无色,溶液显中性或显酸性,说明氢氧化钠、碳酸钠已经完全反应,因此a%>b%。
故填:>。
一十一.氯化钠与粗盐提纯(共1小题)
12.(2021 杭州)某种粗盐水中有少量含SO42﹣、K+的杂质,小金用这种粗盐水经过下列实验流程制取纯净氯化钠晶体。
(1)固体A是  BaSO4 。(填化学式)
(2)加碳酸钠溶液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BaCl2+Na2CO3═BaCO3↓+2NaCl 。
(3)若将溶液C蒸发至出现大量固体时停止加热,利用余热将溶液蒸干得到晶体,所得晶体仍不是纯净的氯化钠,理由是  钾离子未除去 。
【解答】解:(1)粗盐水中有少量含SO42﹣、K+,加入过量氯化钡,Ba2+与SO42﹣结合生成硫酸钡白色沉淀,化学式为BaSO4;
(2)溶液A中有过量氯化钡,加入过量碳酸钠溶液,氯化钡与碳酸钠反应生成碳酸钡沉淀和氯化钠,化学方程式为:BaCl2+Na2CO3═BaCO3↓+2NaCl;
(3)溶液B中含过量的碳酸钠,还有氯化钠和K+,加过量盐酸,碳酸钠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溶液C含有氯化钠和K+,若将溶液C蒸发至出现大量固体时停止加热,利用余热将溶液蒸干得到晶体,所得晶体仍不是纯净的氯化钠,理由是钾离子未除去。
故答案为:(1)BaSO4;
(2)BaCl2+Na2CO3═BaCO3↓+2NaCl;
(3)钾离子未除去。
一十二.物质的相互转化和制备(共3小题)
13.(2021 杭州)二氧化碳的资源化利用是实现碳减排的重要途径。如图是一种实现二氧化碳转化为重要原料二甲醚(化学式为C2H6O)的途径:
(1)转化①是二氧化碳与一种常见单质反应生成甲醇和水,这种单质的化学式为  H2 。
(2)转化②是甲醇发生分解反应生成二甲醚和水,反应中生成二甲醚和水的分子数之比为  1:1 。
【解答】解:(1)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转化①是二氧化碳与一种常见单质反应生成甲醇和水,则该单质是含有氢元素的单质,故是氢气,故填:H2;
(2)转化②是甲醇发生分解反应生成二甲醚和水,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CH4O=C2H6O+H2O
故二甲醚和水的分子个数比为1:1
故填:1:1.
14.(2020 杭州)医用消毒酒精为75%的乙醇溶液,化工生产中可用A(主要成分的化学式为C8H18)作原料,经以下流程制取乙醇:
(1)步骤①的转化属于 化学 (选填“化学”或“物理”)变化。
(2)步骤②是乙烯和含两种元素的化合物B发生化合反应,则B中所含元素是 氢元素、氧元素 。
【解答】解:(1)步骤①的C8H18转化成乙烯,是化学变化。
故填:化学。
(2)步骤②是乙烯和含两种元素的化合物B发生化合反应,由质量守恒定律可知,B中所含元素是氢元素、氧元素。
故填:氢元素、氧元素。
15.(2020 杭州)一种制备氢氧化镁的生产流程如图所示,MgCl2和NaOH按恰好完全反应的比例加料。
(1)写出步骤c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MgCl2+2NaOH═Mg(OH)2↓+2NaCl 。
(2)x= 280 。
(3)过滤得到的粗产品还要经过洗涤,洗涤时主要除去的杂质是 氯化钠 。
(4)如图流程中若用下列物质代替氢氧化钠,也能制得氢氧化镁的是 ③ 。
①盐酸 ②氯化钙 ③氨水 ④硫酸镁
【解答】解:(1)步骤c中氯化镁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氢氧化镁沉淀和氯化钠,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MgCl2+2NaOH═Mg(OH)2↓+2NaCl。
故填:MgCl2+2NaOH═Mg(OH)2↓+2NaCl。
(2)根据题意有:
每分钟反应的氯化镁质量:332.5g/L×0.1L=33.25g,
MgCl2+2NaOH═Mg(OH)2↓+2NaCl,
95 80
33.25g xg/L×0.1L
=,
x=280。
故填:280。
(3)过滤得到的粗产品还要经过洗涤,洗涤时主要除去的杂质是反应生成的氯化钠。
故填:氯化钠。
(4)如图流程中若用下列物质代替氢氧化钠,也能制得氢氧化镁的是氨水,是因为氨水是碱,能和氯化镁反应生成氢氧化镁沉淀和氯化铵。
故填:③。
一十三.原子的有关数量计算(共1小题)
16.(2019 杭州)据报道,“火星快车”号探测器在火星大气层中发现了一种二氧化碳分子,它的化学式可表示为:C16O18O(元素符号左上角的数字代表该原子中质子数和中子数之和)
(1)18O中的质子数是 8 中子数是 10 。
(2)相同分子数的C16O2和C16O18O.分别与足量CaO化合全部转化为CaCO3,生成CaCO3的质量前者 小于 (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后者。
【解答】解:(1)16O和18O属于同种元素的原子,具有相同的电子数和质子数,原子核内的中子数和相对原子质量不同,故18O中的质子数是8;中子数=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18﹣8=10;故填:8;10;
(2)C16O2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2+16×2=44,C16O18O的相对分子质量=12+16+18=46,故C16O2与足量CaO化合全部转化为CaCO3质量小于C16O18O与足量CaO化合全部转化为CaCO3的质量,故填:小于。
一十四.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共1小题)
17.(2019 杭州)在研究植物光合作用的实验中,某研究小组在密封的容器A中充入足量的含有同位素14C的14CO2.随着时间的推移,他们发现该植物的不同器官相继出现了同位素14C(如图,黑色部分表示检测到同位素14C的部位),据此回答:
(1)写出“14CO2在叶肉细胞中被合成有机物的文字表达式 二氧化碳+水有机物+氧气 。
(2)一段时间后,研究小组在容器A外的空气中发现了14CO2,请运用所学的知识解释这一现象 该植物中含有了14C同位素的有机物通过呼吸作用被氧化分解为含有了14C的二氧化碳,并通过气孔被释放到周围的空气中 。
【解答】解:(1)二氧化碳和水在光照的条件下、在叶绿体中反应生成有机物,并释放出氧气;故填:二氧化碳+水有机物+氧气;
(2)该植物中含有了14C同位素的有机物通过呼吸作用被氧化分解为含有了14C的二氧化碳,并通过气孔被释放到周围的空气中,所以一段时间后,研究小组在容器A外的空气中会发现14CO2,故填:该植物中含有了14C同位素的有机物通过呼吸作用被氧化分解为含有了14C的二氧化碳,并通过气孔被释放到周围的空气中。
一十五.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共1小题)
18.(2020 杭州)氢气的储存是科学研究热点之一。X是一种储存氢气的材料,取11.2g X在O2中完全燃烧后只生成8.0g CuO、8.0g MgO。
(1)上述燃烧过程中消耗O2的质量为 4.8 克。
(2)通过计算求X中各元素的原子个数比。(写出计算过程)
【解答】解:(1)根据参加反应的物质等于生成物的质量,可知消耗氧气的质量为8g+8g﹣11.2g=4.8g;故填:4.8;
(2)8.0g CuO中含有铜元素的质量
8.0g MgO中含有镁元素的质量
因为m铜+m镁=6.4g+4.8g=11.2g
所以X中只含有铜、镁元素,故可设该物质的化学式为CuxMgy;
因为
所以x:y=1:2。
则X中铜、镁元素的原子个数比为1:2。
答:X中铜、镁元素的原子个数比为1:2。
一十六.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共1小题)
19.(2019 杭州)工业合成氨的相关反应式为:N2+3H22NH3
(1)合成氨的原料气中可以通过分离空气直接得到的是 氮气(N2) 。
(2)当前,原料气H2可用天然气来制取,理论上每生产1吨H2会同时产生5.5吨CO2,有科学家正在研究一种不生成CO2的新方法来制取原料气H2.若需要合成8.5万吨氨,改用新方法制取原料气H2可以减少排放多少万吨CO2?
【解答】解:
(1)合成氨的原料气中可以通过分离空气直接得到的是 氮气(N2)。
(2)设需要的氢气的质量为x
N2+3H22NH3
6 34
x 8.5万吨

x=1.5万吨
原料气H2可用天然气来制取,理论上每生产1吨H2会同时产生5.5吨CO2,若需要合成8.5万吨氨改用新方法制取原料气H2可以减少排放CO2的质量为1.5万吨×5.5=8.25万吨。
故答案为:
(1)氮气(N2)。
(2)8.25万吨。
(

1
页 共
22

)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