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临沧市云县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生物学试题(Word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云南省临沧市云县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生物学试题(Word版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514.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2-06-08 18:36:20

文档简介

云县2021~2022学年度第二学期高二年级期中统一考试 生 物
考生注意 :本试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 , 满分 100分 考试时间 90分钟 ,
一 选择题 :本题共 25小题 ,每小题 2 分 ,共 5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 ,只有 一 个选项 符合题目要求 ,
1.2022年 1 月份 ,长沙邮局海关人境邮件中截获水稻致病菌灰梨孢菌 ,该菌可引起水稻大幅减 产 ,系我国《 一类农作物病虫害名录》稻瘟病的病原真菌 。 关于该菌叙述不正确的是
A.一粒稻谷属于生命系统中的器官层次
B.灰梨孢菌与水稻叶肉细胞都含细胞壁
C.灰梨孢菌中也存在 DNA与蛋白质复合物
D.灰梨孢菌 DNA 的多样性与空间结构有关
2.关于真核细胞的细胞结构与功能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细胞与细胞间的信息传递离不开膜表面受体
B.溶酶体能够吞噬并杀死细胞外的病毒或细菌
C.线粒体外膜所含的蛋白质种类多于其内膜
D.分泌蛋白的形成离不开内质网和高尔基体
3.神经细胞内外相关离子的运输机制如图所示 。 据此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静息状态时钾离子与通道蛋白结合后顺浓度梯度运出细胞外
B.钠 — 钾泵是神经元动作电位形成的基础
C.钠 — 钾泵本质是一种催化剂 ,催化 ATP释放出磷酸中的化学能
D.将神经元放人低浓度氯化钠溶液中 ,会提高动作电位峰值
【高二期中统一考试 . 生物 第 1 页(共 8 页)】
4.为找到某种酶在工业中最适宜的温度范围 ,研究人员分别在不同温度下测定了相应酶的相对活 性 ,同时在酶活性最高的温度下测定了残余酶活性 ,相关结果如图所示 。 据此下列叙述正确 的是
A.曲线 ①表示在不同温度下残余酶的相对活性
B.当残余酶活性为 20%时对应的温度不是最适使用
温度
C.将底物与酶混合后同时保温至对应的温度再测定
酶活性
D.随温度升高 ,酶活性升高时残余酶活性逐渐降低
5.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第一 阶段是相同的 ,该过程中共合成了四分子的 ATP,两分子[H]和 两分子丙酮酸 ,但是当这一 阶段结束时却只留下了两分子的 ATP,两分子[H]和两分子丙酮 酸 。 据此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细胞中葡萄糖分子的分解也需要 ATP水解供能
B.有氧呼吸第一 阶段产生的[H]来自水和葡萄糖
C.人体无氧呼吸在上述阶段结束后 ,[H]催化丙酮酸生成乳酸
D.细胞呼吸过程中葡萄糖中的能量大部分以热能形式散失
6.卡尔文循环是植物界普遍存在的共同规律 。 水稻的叶绿体基质中核酮糖 - 1,5 二磷酸竣化 酶(Rubisc,)能够催化 C,2 与 C5 结合生成两分子的 C3 ,再发生一 系列反应 ,最终合成糖类等 有机物 。 甘蔗与水稻的 C,2 的浓缩固定机制有所不同(如图所示),研究发现 PEP与 C,2 的 亲和力远高于 Rubisc,。 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卡尔文运用了荧光标记法追踪了 C元素的转移途径
B.甘蔗固定二氧化碳的第一产物为三碳化合物
C.甘蔗的维管束鞘细胞叶绿体中不能发生光反应
D.与甘蔗相比 ,水稻更适应在低浓度的二氧化碳条件下生长 7.有丝分裂中染色体的正确分离需要细胞内的监控机制来保证 ,纺锤体组装检验点依赖 SAC
蛋白 ,它监控着纺锤丝与着丝粒之间的连接 ,APC为后期促进因子 ,如图所示 。 据此下列叙 述正确的是
【高二期中统一考试 . 生物 第 2 页(共 8 页)】
A.SAC蛋白与 APC蛋白最可能在细胞分裂期合成
B.染色体上的着丝粒在有丝分裂前期复制并移向两极
C.当进人有丝分裂中期时 SAC蛋白与 APC蛋白分别表现为失活和活化 D.若在细胞分裂时用秋水仙素处理 .最可能会抑制 APC的活性
8.玉米为雌雄同株但为单性花 .即雄花和雌花分开 .而豌豆为两性花 .即雌雄花蕊在 一 朵花上 . 自然条件下豌豆只能进行自交 。 两种植株都有高茎和矮茎的相对性状 .均受一对等位基因控 制且高茎表现为显性 。 现有杂合的高茎玉米和豌豆 .下列条件下叙述正确的是
A.杂合豌豆连续自交若干代 .高茎比例逐渐降低
B.用玉米进行杂交实验 .需要对母本进行去雄处理
C.杂合玉米连续自交若干代 .纯合子比例不发生改变
D.杂合豌豆连续自交若干代 .矮茎基因频率逐渐降低
9.果蝇翅型有长翅和残翅两种(用 A/a表示).体色有灰色和黑色两种(用 B/b表示)。 研究小 组选取一长翅灰体雌果蝇与一残翅黑体雄果蝇杂交 .子一代(数量足够多)中雌雄均为长翅灰 体 : 长翅黑体 :残翅灰体 :残翅黑体 = 1 : 1 : 1 : 1。 不考虑突变和染色体互换及 X、Y染色 体的同源区段 .下列一定可以确定的是
A.翅型的显隐性 B.体色的显隐性
C.两亲本中至少有一方为杂合子 D.两对等位基因位于几对染色体上 10.关于二倍体生物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 、DNA 以及相关物质变化叙述正确的是
A.着丝粒分裂过程中一定不会伴随同源染色体的分离
B.同源染色体分离过程中可能伴随染色体数的增加
C.染色体复制过程中伴随着 DNA和染色体数的增加
D.着丝粒分裂过程中可能伴随着基因的重新组合
11.多发性骨软骨瘤是由 EXTI基因突变引起的一 种罕见骨骼异常疾病 .患者在骨骼上可形成 大小不等的骨隆起 .严重影响生活质量 .下图是该遗传病的某家族系谱图 。 不考虑 X、Y 染 色体同源区段 .据此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据图可知该病一定为常染色体遗传病
B.若该病为显性遗传病 .则图中患者基因
型相同
C.若该病为隐性遗传病 .则 Ⅱ 4 和 Ⅲ 8 的
基因型相同
D.欲确定该病的显隐性 .可对患者的基因
进行测序
12.某纯合正常个体由于发生了基因突变成了携带者 。 研究发现正常基因和致病基因转录形成 的 RNA长度是一样的 .但致病基因控制合成的异常多肽链较正常多肽链短 。 据此下列叙 述不正确的是
A.该个体发生了隐性突变
B.隐性基因在患病个体中会表达
C.相应的基因最可能发生了碱基对的替换
D.致病基因转录形成的 RNA终止子提前出现
【高二期中统一考试 · 生物 第 3 页(共 8 页)】
13.1866年 ,美国农民发现两个世纪之前引进的苹果遭到了 一 种未知蛆虫的攻击 ,昆虫学家发 现 ,这种新害虫实际上是本地的山楂蝇的 一 支 ,只是换了食谱 。 影响所及 ,连以蝇卵为 目标 的寄生蜂都分化为了两种 ,一种新的寄生蜂专以新分化的山楂蝇为食 。 据此下列叙述正确 的是
A.山楂蝇种群所有个体所含的全部等位基因为基因库
B.上述实例中山楂蝇种群基因频率有可能发生了改变
C.若新分支出的蝇与原山楂蝇能杂交产生后代 ,则该蝇未形成新物种
D.寄生蜂与山楂蝇之间存在协同进化 ,协同进化只体现于生物之间
14.羽毛球是一项老少皆宜的运动 。 东京奥运会上 ,我国羽毛球选手湛龙在比赛过程中 ,发挥出 色 ,球场上尽情挥洒汗水 ,脚上更是磨出了很大的水疱 ,他表示与享受比赛的过程相比 ,这点 不算什么 ,更何况水疱过不了多久就会消失 。 对此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水疱主要是由血浆中的水分进人组织液形成
B.水疱中的液体会进人毛细血管和毛细淋巴管
C.比赛过程中 ,湛龙的内环境的化学成分和理化性质在不断变化
D.细胞为生命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因此稳态体现的最小层次为细胞 15.研究者利用河豚毒素以及枪乌贼的神经组织进行实验 ,研究神经元之间兴奋的传递过程 ,操
作过程及结果见表 。 已知河豚毒素对突触后膜识别信息分子的敏感性无影响 。 根据表中数 据 ,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实验 组号 处理 室温 ,微电极刺激突 触前 神 经 元 测 得 动 作电位(mV) 室温 ,0.5 ms后测得 突触 后 神 经 元 动 作 电位(mV)
I 未加河豚毒素(对照) 75 75
Ⅱ 浸 润 在 等 量 河豚毒素中 5min 63 63
Ⅲ 10min 50 25
Ⅳ 15min 40 0
A.微电极刺激枪乌贼突触前神经元出现动作电位 ,此时兴奋区膜内为正电位
B.0.5ms后才能测到突触后动作电位 ,说明兴奋在神经元间传递速度低于在神经元上传导速度 C.根据实验结果可知 ,河豚毒素对神经兴奋的传递起抑制作用
D.结合 Ⅱ 、Ⅲ 、Ⅳ组推断 ,突触后神经元动作电位的降低可能是神经递质释放减少引起的
16.巴宾斯基反射是新生儿反射的一种 ,即用火柴棍或大头针等物的钝端由脚后跟向前轻划过 新生儿足底外侧边缘 ,其大脚趾缓缓上翘 ,其余脚趾则呈扇形张开的反应 。 最早可见于 4 个 月 ~6个月的胎儿 。 约在出生后 6个月~ 18个月该反射逐渐消失 ,但在睡眠和昏迷中仍可 出现 。 据此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巴宾斯基反射中兴奋以反射弧形式传导
B.巴宾斯基反射中枢位于大脑皮层
C.上述实例说明低级神经中枢受高级神经中枢调控
D.若两周岁后还发生该反射 ,可能是相关脊髓受损
【高二期中统一考试 . 生物 第 4 页(共 8 页)】
17.下列相关科学史对应叙述正确的是
A.法国科学家贝尔纳认为稳态是一种动态平衡
B.斯塔林和贝利斯发现了第一种激素由胰腺分泌
C.班廷发现结扎胰管 ,胰腺和胰岛会出现萎缩
D.拜尔实验证明 ,胚芽鞘的弯曲生长是因为尖端产生的影响在其下部分布不均匀造成的
18.瘦素是一种蛋白类激素 ,与下丘脑神经细胞膜上受体结合产生饱腹感信号 ,抑制食欲 。 研究 发现 ,蛋白酶 P 能够影响瘦素的作用 。 科研人员用不同饮食饲喂三组小鼠(处理方式不同), 结果发现 ,高脂饮食野生型小鼠细胞膜上瘦素受体明显低于正常饲喂野生型小鼠 ,而高脂饮 食饲喂敲除蛋白酶 P基因小鼠中瘦素受体略高于正常组 。 据此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瘦素与受体结合后在下丘脑上产生饱腹感
B.实验结果说明蛋白酶 P 能够抑制瘦素受体的产生
C.高脂饲喂野生型小鼠摄食行为低于正常饲喂组
D.通过促进蛋白酶 P基因的表达能够作为减肥产品思路
19.奥密克戎具有较强的传染性 。 最近有报道称新冠病毒感染后肿瘤消失 ,目前猜想是新冠病 毒感染 ,意外激活了患者体内的抗肿瘤免疫反应 ,通过细胞因子和各种免疫细胞 ,不仅消除 了病毒 ,顺便也把肿瘤细胞"误杀"了 。 据此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奥密克戎病毒属于抗原 ,抗原的化学本质都是蛋白质
B.奥密克戎病毒寄生于人体细胞中 ,因此只激发细胞免疫
C.奥密克戎毒株引发的细胞免疫过程中 ,需要辅助性 T 细胞参与
D.人体抗肿瘤免疫反应 ,体现了免疫系统的免疫防御功能
20.研究人员将离体花柄的远轴端插人含有一定浓度生长素的固体培养基中(实验组),对照组 不加生长素 ,一段时间后检测离区(花或果实脱落时折断的部位)折断情况 ,计算脱落率 ,结 果如图所示 。 下列相关叙述合理的是
A.生长素是植物细胞分泌的有 一 定催化作用的微
量有机物
B.生长素能够降低植物离区的脱落率 ,从而抑制花
柄脱落
C.生长素主要由色氨酸经过脱水缩合形成 ,主要分
布于发育的种子中
D.上述实验说明生长素与脱落酸协同作用影响离区的脱落率
21.在用标记重捕法对一池塘中草鱼的种群密度进行调查 ,第 一 次用大网眼渔网捕捞并标记了 60尾草鱼 ,第二次用小网眼的渔网捕捞到 120尾草鱼和 100尾卿鱼 ,其中草鱼有 6 尾带有 标记 。 据此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标记物易脱落会影响调查结果
B.调查计算得到的草鱼种群数将偏小
C.第二次只统计带标记的草鱼数也能估算草鱼的种群数量
D.第三次继续用小网眼渔网捕捞卿鱼就能估算卿鱼的种群数量
【高二期中统一考试 . 生物 第 5 页(共 8 页)】
22.一个新物种进人某地后 ,其种群数量变化不可能是
A.先呈"J,形增长再呈"S,形增长
B.先呈"S,形增长再呈"J,形增长
C.种群数量达到 K 值以后保持相对稳定
D.迅速消亡
23.内蒙古草原属于温带稀树草原 。 其植被类型多种 ,有无芒雀麦草甸和苔草沼泽化草甸等 ,其 中无芒雀麦草甸 ,无芒雀麦的覆盖率达 40%以上 ,种类组成丰富 ,常见的约有 70多种 ,多以 多年生根茎禾草为建群种如野黑麦 、异燕麦等 。 据此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丰富度是区别无芒雀麦草甸和苔草沼泽化草甸的主要特征
B.无芒雀麦草甸中某种植物的种群密度可以通过五点取样法统计所得
C.苔草沼泽化草甸中植被较低 ,不存在群落的垂直结构
D.无芒雀麦草甸植被较多 ,动物的垂直结构决定植被的垂直结构
24.鄱阳湖位于江西省上饶市鄱阳县境内 ,面积 365平方公里 ,包括大湖池 、蚌湖 、中湖池 、大叉 湖等 9个湖泊及周围湖滩草洲 。 鄱阳湖候鸟保护区地处中国第一 大淡水湖— 鄱阳湖的西 北角 ,每年秋去冬来 ,水落滩出 ,沼泽星罗棋布 ,水草繁茂 ,鱼虾众多 ,是候鸟理想的越冬地 , 于 2021年 1 月开始全面禁渔 。 关于鄱阳湖生态系统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鄱阳湖禁渔后鱼类数量急剧上升 ,说明生态系统具有自我调节能力
B.在该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不具备双向性
C.在该生态系统中生物数量可能会随营养级升高而出现减少现象
D.在鄱阳湖的营养结构中 ,生物间只存在捕食关系
25.2022年 1 月 14 日 ,位于汤加首都努库阿洛法以北 65公里(40英里)的海平面以上约 100米 (328英尺)处 ,一座巨大的海底火山喷发 ,进而引发了 一 系列 自然灾害 。 下列相关叙述不正 确的是
A.火山喷发引发大量的二氧化碳的释放 ,从而导致酸雨的形成
B.火山喷发后会导致土壤条件发生改变 ,火山岩上会发生初生演替
C.火山喷发产生大量的火山灰遮挡太阳 ,会降低植物的光合作用
D.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有限 ,汤加火山喷发会引发水污染
二 男非选择题 昌本题共 5 小题 :共 50分 ,
26.(10分)随着工农业生产的发展 ,人类对植被的过度砍伐以及化石燃料的燃烧 ,大气中的 C,2 浓度正在持续增加 。 为研究二氧化碳浓度对水稻光合作用的影响 ,研究人员测定了晴 天和阴天下水稻在大气 C,2 浓度下和高 C,2 浓度下的净光合速率以及气孔导度(气孔开放 程度)。结果表明高 C,2 浓度下净光合速率均有所上升 ,但气孔导度均有所下降 。 回答下 列问题:
(1)上述实验至少需要设置 组 ,其中 自变量为 。
(2)若给高 C,2 组提供的二氧化碳为 C18,2 ,该物质在 (填场所)中被固定 ,是否可 能在氧气中检测到18, 若可能用文字与箭头写出物质转移路径: 。
【高二期中统一考试 . 生物 第 6 页(共 8 页)】
(3)为什么高 C,2 浓度下气孔导度均有所下降 原来气孔导度是对细胞间隙 C,2 浓度而不 是对大气 C,2 浓度直接做出响应 ,而细胞间隙 C,2 浓度是反映叶肉细胞对 C,2 的需求 关系 ,胞间的 C,2 来源于 ,当光合作用增强时 ,细胞间隙 C,2 浓度 ,外 界高浓度 C,2 加速了气体进人细胞 ,无需更大的气孔导度即可满足 C,2 的需求 。
(4)高 C,2 浓度能有效加快暗反应速率 ,请猜测其加快暗反应的一个原因为 。
27.(10分)肾素 ,也被称为血管紧张素原酶 ,是肾小球旁器(也称球旁复合体)的球旁颗粒细胞 释放的一种蛋白水解酶 ,是肾素 -血管紧张素系统的组成部分 ,肾素最早于 1898年由瑞典 斯德哥尔摩卡罗琳学院生理学教授 R,bertTigerstedt发现 、描述并命名 ,其部分作用效果 如图所示 。 回答下列问题:
(1)肾素的作用原理是 。
(2)肾素释放受多方面因素的调节 ,当动脉血压降低 ,循环血量 减少时 ,引起自主神经系统中 神经兴奋 ,最终促进 球旁细胞释放肾素 ,促进血管收缩 。 与躯体运动神经相比 , 自主神经系统特点是 。
(3)醛固酮由肾上腺 分泌 ,其作用是 。
(4)肾素分泌增加也能促进抗利尿激素分泌 。 当肾小管中葡萄糖浓度过高时 ,抗利尿激素分
泌量 。 28.(10分)物质循环是生态系统的重要功能之一,下图是氮循环示意图 ,回答下列问题:
(1)氮循环是指 。 植物不能直接吸收大气中的 N2 ,必须以 形式 吸收 ,吸收的这些物质通过 作用回到大气中 。
(2)虽 然 氮 元 素 是 不 断 循 环 的 ,但 农 田 生 态 系 统 仍 需 不 断 施 加 氮 肥 ,主 要 原 因 是 ,一 同学认为在一 片农田中无法完成氮循环 ,其可能的理由是 。
(3)图中食物链彼此交错会形成食物网 ,食物链形成食物网的原因是 。 【高二期中统一考试 . 生物 第 7 页(共 8 页)】
29.(10分)某昆虫成年雌性个体中以长翅为主 .也有少量短翅:雄性全为短翅 。 腹部体表有光 滑和粗糙之分 .且光滑对粗糙为显性 。 现有 一 只光滑长翅雌性和 一 只粗糙短翅雄性杂交得 F1 .F1 具体情况如下表 .回答下列问题:(XY型性别决定方式 .Y 染色体上不存在控制这两 种性状的基因)
亲本 (
F
)1
光滑长翅雌性 × 粗糙短翅雄性 雌 雄
光滑长翅 光滑短翅 粗糙长翅 粗糙短翅 光滑短翅 粗糙短翅
61 21 59 19 80 82
(1)控制长翅与短翅的基因互称为 .其中 为隐性基因 。 控制该性状的基因 不位于 X染色体上 .理由为 。
(2)针对雄性只有短翅 .甲同学推测雄性长翅个体致死 .乙同学否定了甲同学的推测 .他否定 的理由是 。 请你针对雄性只有短翅提出一种猜测: 。
(3)根据表中后代 F1 的表型及比例 .无法判断控制体表形态的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还是 X染 色体上 .请你利用上述材料设计一实验进行判断 。 实验思路和结论: 。
30.(10分)豆瓣酱又称蚕豆酱 .是以蚕豆瓣为主要蛋白质原料制成的豆酱之 一.属于大豆发酵 食品:酱的制备原理主要是利用微生物代谢 .其成为人们生活中必备的一种调味品 。 制作过 程如下:蚕豆→ 去皮→ 浸泡→ 蒸熟 、冷却→ 混合面粉→ 接种→ 制曲→ 保温发酵→ 翻酱→ 蚕豆 酱 。 回答下列问题:
(1)蒸 豆 一 方 面 可 以 利 用 高 温 使 蚕 豆 中 蛋 白 质 空 间 结 构 松 散 容 易 发 酵 .另 一 方 面 可 以 。
(2)用于豆瓣酱接种的主要微生物是米曲霉菌 .其能够产生曲酸 .请根据蚕豆的主要成分以 及混合面粉 .推测米曲霉能够分泌的酶及作用是 。 酱曲的传统做法是在敞口 的 条件下培养的 .菌种来源于 .该过程不会产生有害杂菌的原因是 。
(3)米曲霉菌与乳酸菌的本质区别为 .其代谢类型为 。
(4)上图是发酵温度对米曲霉相关参数的影响 .据图可得豆瓣酱制作发酵最适宜温度为 .制作过程中翻酱的 目的是 。
【高二期中统一考试 . 生物 第 8 页(共 8 页)】云县2021~2022学年度第二学期高二年级期中统一考试·生物
参考答案、提示及评分细则
1.DDNA的多样性与其空间结构无关,与碱基序列有关,D错误
2.D细胞与细胞间的信息传递还可以通过胞间连丝,A错误:溶酶体不能杀死胞外病菌,B错误:线粒体外膜
所含的蛋白质种类低于其内膜,因为内膜更复杂,C错误。
3.B通道蛋白不与物质结合,A错误;钠一钾泵本质为钠钾ATP酶,催化释放特殊化学键中的化学能,C错
误;将神经元放人低浓度氯化钠溶液中,会降低动作电位的峰值,D错误。
4.B曲线②表示在不同温度下残余酶的相对活性,因为残余酶活性是在最适温度下测出来的,低温时酶活性
不高,但是残余酶活性温度高,因此曲线②表示残余酶活性,A错误;先调温再混合,C错误:残余酶活性与酶
活性在超过0℃后都在降低,D错误
5,A有氧呼吸第一阶段无需水参与,B错误:还原氢不具备催化功能,C错误:无氧呼吸过程中葡萄糖中的能
量大部分储存在乳酸或酒精中,D错误。
6.C卡尔文运用了同位素标记法,不是荧光标记法,A错误;甘蔗固定二氧化碳的第一产物为四碳化合物,B
错误:与甘蔗相比,水稻更适应在高浓度的二氧化碳条件下生长,甘蔗结合二氧化碳能力更强,D错误。
7,CSAC蛋白与APC蛋白最可能在细胞分裂间期合成,A错误:染色体上的若丝粒在有丝分裂间期复制,B
错误:秋水仙素不会抑制着丝粒分裂,自然不会抑制APC蛋白活性,D错误。
8.A玉米直接套袋即可,B错误:杂合玉米连续自交若干代,纯合子比例逐渐升高,C错误:杂合豌豆连续自交
若干代,矮茎基因频率不发生改变,D错误。
9,C根据题干比例可以知道其为两组测交,测交无法判断显性和隐性,A、B项无法确定,且无法确定两对等
位基因是否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但可以确定两亲本中至少有一方一定是杂合,C正确。
10.A同源染色体分离在减数分裂I后期,此时染色体数量不会增加,B错误:染色体复制并没有伴随染色体
数增加,C错误;着丝粒分裂不存在基因重组,D错误。
11.D基因测序无法知道该病是显性还是隐性,D错误。
12.D终止子位于DNA上,D错误
13.B山楂蝇种群所有个体所含的全部的基因为基因库,A错误:若新分支出的蝇与原山楂绳能杂交产生可育
后代,则该蝇未形成新物种,C错误:协同进化体现在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以及生物与生物之间,D错误。
14.D正常机体通过调节作用,使各个器官,系统协调活动,共同维持内环境的相对稳定状态叫稳态。细胞不
属于内环境,因此稳态体现的最小层次不是细胞,D错误。
15.B0.5ms后才能测到突触后神经元动作电位,说明兴奋在突触间传递需要时间,但是此处并未与神经元传
导对比,无法得出结论,B错误。
16.C巴宾斯基反射中兴奋以神经冲动形式传导,A错误;巴宾斯基反射中枢位于脊髓,B错误;若两周岁后还
发生该反射,可能是大脑受损,D错误。
17.D美国科学家坎农提出稳态是一种动态平衡,A错误:斯塔林和贝利斯发现了第一种激素由小肠黏膜分
泌,B错误:班廷发现结扎胰管,胰腺会出现萎缩,但未发现胰岛发生萎缩,C错误。
18.B饱腹感在大脑皮层形成,A错误:高脂饲喂野生型小鼠因为形成的饱腹感弱,摄食行为高于正常饲喂组,
C错误:抑制蛋白酶P基因表达能够作为减肥产品的思路,D错误。
19.C抗原的化学本质不一定都是蛋白质,A错误:寄生性病毒也能激发体液免疫,B错误:人体抗肿瘤免疫反
应,体现了免疫系统的免疫监视功能,D错误。
【高二期中统一考试·生物参考答案第1页(共2页)】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