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宁波市三年(2019-2021)中考化学真题知识分类汇编-选择题(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浙江省宁波市三年(2019-2021)中考化学真题知识分类汇编-选择题(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484.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华东师大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2-06-08 18:14:3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浙江省宁波市三年(2019-2021)中考化学真题知识分类汇编-选择题
一.选择题(共16小题)
1.(2021 宁波)2021年4月22日是第52个世界地球日,我国的主题是“珍爱地球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下列行为符合这一主题的是(  )
A.提倡使用含磷洗衣粉
B.围海造田增加耕地面积
C.空矿泉水瓶回收利用
D.大量开采化石燃料缓解能源危机
2.(2021 宁波)“操作千万条,安全第一条”。下列实验操作符合安全要求的是(  )
A.点燃酒精灯 B.转移蒸发皿
C.闻气味 D.稀释浓硫酸
3.(2021 宁波)如图是物质甲和乙反应生成丙的微观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反应属于化合反应
B.甲、乙、丙都是有机物
C.该反应中参加反应的甲和乙质量比为1:1
D.该反应在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发生了改变
4.(2021 宁波)不同品牌的洗手液pH一般不同,25℃时四种洗手液的pH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洗手液a用蒸馏水稀释后pH减小
B.洗手液b的酸性比a弱
C.洗手液c能使石蕊试液变蓝色
D.洗手液d和a混合液的pH可能等于7
5.(2021 宁波)含硫元素的同类物质中硫元素的化合价可能不同,不同类物质中硫元素的化合价可能相同,如表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类别 物质 化合价 单质 氧化物 酸 X
0 a ﹣ ﹣ ﹣
+4 ﹣ b d Na2SO3等
+6 ﹣ c e F
A.X表示碱
B.物质a在空气中燃烧会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
C.物质b是二氧化硫,它是空气污染物之一
D.物质d和NaOH溶液发生中和反应生成Na2SO4和H2O
6.(2021 宁波)在5.6g铁粉中,先逐滴加入一定量的Cu(NO3)2溶液,充分反应后再逐滴加入AgNO3溶液,剩余固体质量与所加溶液总质量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所加溶液质量为M1g时,生成Cu的质量为m1g
B.bc段发生的是Cu和AgNO3溶液的反应
C.m3的值为21.6
D.e点溶液中不含Cu(NO3)2
7.(2020 宁波)“关爱生命,健康生活”。下列行为不利于健康的是(  )
A.保持乐观的生活态度 B.拒绝吸烟、酗酒、吸毒
C.参加体育锻炼 D.沉湎网络游戏
8.(2020 宁波)下列实验操作需要纠正的是(  )
A.检查气密性 B.向试管中加固体
C.倾倒液体 D.收集氧气
9.(2020 宁波)某化学反应的反应物和生成物的微观示意图及反应前后的质量如下表所示。
物质 甲 乙 丙 丁
微观示意图
反应前质量/g 32 200 1 0
反应后质量/g 0 x y z
下列有关该反应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甲物质由碳原子和氢原子直接构成
B.该反应属于置换反应
C.参加反应的反应物分子个数比为1:1
D.x+y+z=233
10.(2020 宁波)如图是一款变色眼镜,它的镜片内含有溴化银和氧化铜。在强光照射下,溴化银分解成单质溴和银,镜片颜色变深;当光线变暗时,溴和银在氧化铜催化作用下,又立即化合成溴化银,镜片颜色变浅。有关该眼镜的说法错误的是(  )
A.塑料是高分子合成材料
B.铜螺丝久置在潮湿的空气中会产生铜锈
C.溴化银分解后,银元素的化合价升高
D.溴和银化合成溴化银前后,氧化铜化学性质不变
11.(2019 宁波)将一定量的铜锌混合粉末放入盛有硝酸银溶液的烧杯中,不断搅拌,充分反应后过滤。向得到的滤渣和滤液中分别加入足量的稀盐酸,均无现象,则滤渣中(  )
A.一定有银,可能有铜和锌
B.一定有银,可能有铜,一定没有锌
C.一定有银和铜,可能有锌
D.一定有银和铜,一定没有锌
12.(2019 宁波)科学家研究发现,某地区重霾污染期间,颗粒物中硫酸盐含量迅速升高。硫酸盐形成的过程中,有一步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题。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该反应是置换反应
B.甲是氧化物
C.乙是一种大气污染物
D.丙遇到空气中的水会生成硫酸
13.(2019 宁波)某废旧干电池内含有不溶于水的二氧化锰、炭黑和能溶于水的氯化锌、氯化铵等物质。某兴趣小组回收并利用其中的二氧化锰作催化剂制氧气,下列实验操作和装置中,错误的是(  )
A.溶解 B.过滤
C.装药品 D.制氧气
14.(2019 宁波)“垃圾是放错位置的资源”。乱丢垃圾会造成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所以我们要将垃圾进行分类处理。废弃的草稿纸应放入下列四个垃圾桶中的(  )
A.厨余垃圾 B.可回收物
C.有害垃圾 D.其他垃圾
15.(2020 宁波)某锥形瓶内盛有盐酸和氯化铜的混合溶液100g,向其中加入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氢氧化钠溶液,锥形瓶内溶液质量m1与加入的氢氧化钠溶液质量m2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反应至A点时,所加NaOH溶液的质量为40g
B.反应至A点时,溶液中的溶质有CuCl2和NaCl
C.反应至B点时,锥形瓶内溶液的质量为280.4g
D.反应至B点时,锥形瓶内溶液中NaCl的质量为23.4g
16.(2020 宁波)如图为一种自热火锅的构件图。该自热火锅的发热包内有铁粉、铝粉、炭粉、生石灰等物质,将发热包放到水中,会放出大量的热。有关该自热火锅的说法不合理的是(  )
A.生石灰与水反应,会放出大量的热
B.设计出气孔的目的是为了避免使用时盒内气压过高
C.遇水能放出热量的物质都能作为发热包的内容物
D.使用过的发热包即使干燥后也不能重复使用
浙江省宁波市三年(2019-2021)中考化学真题知识分类汇编-选择题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共16小题)
1.(2021 宁波)2021年4月22日是第52个世界地球日,我国的主题是“珍爱地球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下列行为符合这一主题的是(  )
A.提倡使用含磷洗衣粉
B.围海造田增加耕地面积
C.空矿泉水瓶回收利用
D.大量开采化石燃料缓解能源危机
【解答】解:A、含磷洗衣粉大量使用会造成水体的富营养化,污染水资源,故A错误;
B、围海造田会破坏水资源,同时也破坏生态环境,故B错误;
C、空矿泉水瓶回收利用既可以节约资源,又可以减少环境污染,故C正确;
D、大量开采化石燃料会造成环境污染,所以合理开采化石燃料,尽可能使用清洁能源,故D错误。
故选:C。
2.(2021 宁波)“操作千万条,安全第一条”。下列实验操作符合安全要求的是(  )
A.点燃酒精灯 B.转移蒸发皿
C.闻气味 D.稀释浓硫酸
【解答】解:A.点燃酒精灯时要用火柴点燃,切不可用燃着的酒精灯去引燃另一酒精灯,以防发生火灾,图示操作不符合安全要求;
B.正在加热的蒸发皿温度较高,为防止烫伤手,不能用手直接拿热的蒸发皿,应用坩埚钳夹取,图示操作不符合安全要求;
C.闻气体的气味时,应用手在瓶口轻轻的扇动,使极少量的气体飘进鼻子中,不能将鼻子凑到集气瓶口去闻气体的气味,图示操作符合安全要求;
D.稀释浓硫酸时,要把浓硫酸缓缓地沿器壁注入水中,同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以使热量及时地扩散;切不可把水注入浓硫酸中,图示操作不符合安全要求。
故选:C。
3.(2021 宁波)如图是物质甲和乙反应生成丙的微观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反应属于化合反应
B.甲、乙、丙都是有机物
C.该反应中参加反应的甲和乙质量比为1:1
D.该反应在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发生了改变
【解答】解:由微观反应示意图可知,该反应是由C2H4和H2O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C2H6O,化学方程式为C2H4+H2OC2H6O。
A.由化学方程式可知,该反应是由两种物质反应生成另一种新物质,符合“多变一”的特征,属于化合反应,选项说法正确;
B.乙是水,不含碳元素,不属于有机物,选项说法错误;
C.由化学方程式可知,该反应中参加反应的甲(C2H4)和乙(H2O)质量比为28:18≠1:1,选项说法错误;
D.由微观反应示意图以及化学反应的实质可知,该反应在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不变,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A。
4.(2021 宁波)不同品牌的洗手液pH一般不同,25℃时四种洗手液的pH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洗手液a用蒸馏水稀释后pH减小
B.洗手液b的酸性比a弱
C.洗手液c能使石蕊试液变蓝色
D.洗手液d和a混合液的pH可能等于7
【解答】解:A、洗手液a的pH小于7,显酸性,用蒸馏水稀释后酸性减弱,pH增大,故A错误;
B、洗手液b的pH大于a的pH,且都小于7,都显酸性,所以洗手液b的酸性比a弱,故B正确;
C、洗手液c的pH大于7,显碱性,所以洗手液c能使石蕊试液变蓝色,故C正确;
D、洗手液d的pH大于7,显碱性,而洗手液a的pH小于7,显酸性,所以洗手液d和a混合液可能呈中性,pH可能等于7,故D正确。
故选:A。
5.(2021 宁波)含硫元素的同类物质中硫元素的化合价可能不同,不同类物质中硫元素的化合价可能相同,如表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类别 物质 化合价 单质 氧化物 酸 X
0 a ﹣ ﹣ ﹣
+4 ﹣ b d Na2SO3等
+6 ﹣ c e F
A.X表示碱
B.物质a在空气中燃烧会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
C.物质b是二氧化硫,它是空气污染物之一
D.物质d和NaOH溶液发生中和反应生成Na2SO4和H2O
【解答】解:A.Na2SO3是由金属阳离子与酸根阴离子构成的化合物,属于盐,选项说法错误;
B.a表示的是硫的单质,在空气中燃烧时发出微弱的淡蓝色火焰,选项说法错误;
C.b表示的是一种氧化物,其中硫元素显+4价,所以该物质是二氧化硫,二氧化硫有毒,它是空气污染物之一,选项说法正确;
D.d表示的是一种酸,其中硫元素显+4价,则该物质是H2SO3,H2SO3与NaOH溶液发生中和反应生成Na2SO3和H2O,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C。
6.(2021 宁波)在5.6g铁粉中,先逐滴加入一定量的Cu(NO3)2溶液,充分反应后再逐滴加入AgNO3溶液,剩余固体质量与所加溶液总质量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所加溶液质量为M1g时,生成Cu的质量为m1g
B.bc段发生的是Cu和AgNO3溶液的反应
C.m3的值为21.6
D.e点溶液中不含Cu(NO3)2
【解答】解:将5.6g的铁粉加入Cu(NO3)2溶液中,则铁与硝酸铜反应生成硝酸亚铁和铜,ab段为铁与硝酸铜反应,根据图像分析,加入硝酸银后反应出现两个拐点,则是硝酸银与两种金属反应,即和铁与铜反应,所以b点铁有剩余,b点固体为铁和铜,溶液中溶质为硝酸亚铁而无硝酸铜。充分反应后再逐滴加入AgNO3溶液,铁先与硝酸银反应生成硝酸亚铁和银,铁完全反应后,铜再与硝酸银反应生成银和硝酸铜,所以bc段是铁与硝酸银反应,cd段是铜与硝酸银反应。最后由于加入硝酸银过量,所以此时有生成的硝酸亚铁、硝酸铜以及剩余的硝酸银。
A、所加溶液质量为M1g时,m1g为生成铜质量与剩余铁质量和,所以生成Cu的质量不等于m1g,故A错误;
B、bc段是铁与硝酸银反应,cd段是铜与硝酸银反应,故B错误;
C、5.6g铁先与硝酸铜反应生成铜,铜再与硝酸银反应生成银的质量,与5.6g铁与硝酸银反应生成银的质量相等,根据图像,m3即为最终生成银的质量。
Fe+2AgNO3═Fe(NO3)2+2Ag
56 216
5.6g m3
m3=21.6g
故C正确
D、bc段是铁和硝酸银反应生成硝酸亚铁和银,cd段是铜与硝酸银反应生成银和硝酸铜,所以e点溶质有硝酸亚铁、硝酸铜和剩余的硝酸银,故D错误。
故选:C。
7.(2020 宁波)“关爱生命,健康生活”。下列行为不利于健康的是(  )
A.保持乐观的生活态度 B.拒绝吸烟、酗酒、吸毒
C.参加体育锻炼 D.沉湎网络游戏
【解答】解:A、保持乐观的生活态度,有利于身心健康,不符合题意,故选项错误。
B、吸烟酗酒、吸毒严重危害人体健康,拒绝吸烟、酗酒、吸毒,有利于身体健康,不符合题意,故选项错误。
C、参加体育锻炼,能增强体质,有利于身体健康,不符合题意,故选项错误。
D、沉湎网络游戏,会严重危害身心健康,符合题意,故选项正确。
故选:D。
8.(2020 宁波)下列实验操作需要纠正的是(  )
A.检查气密性 B.向试管中加固体
C.倾倒液体 D.收集氧气
【解答】解:A、检查装置气密性的方法:把导管的一端浸没在水里,双手紧贴容器外壁,若导管口有气泡冒出,装置不漏气;图中所示操作正确。
B、向试管中装块状固体药品时,先将试管横放,用镊子把块状固体放在试管口,再慢慢将试管竖立起来,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C、向试管中倾倒液体药品时,瓶塞要倒放,标签要对准手心,瓶口紧挨试管口,图中所示操作正确。
D、氧气不易溶于水,可用排水法收集,图中所示操作正确。
故选:B。
9.(2020 宁波)某化学反应的反应物和生成物的微观示意图及反应前后的质量如下表所示。
物质 甲 乙 丙 丁
微观示意图
反应前质量/g 32 200 1 0
反应后质量/g 0 x y z
下列有关该反应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甲物质由碳原子和氢原子直接构成
B.该反应属于置换反应
C.参加反应的反应物分子个数比为1:1
D.x+y+z=233
【解答】解:由化学反应的反应物和生成物的微观示意图可知,该反应的方程式是:CH4+2O2CO2+2H2O。
A、由物质的构成可知,甲物质由甲烷分子构成的,故A说法不正确;
B、由物质的构成可知,该反应的生成物是两种化合物,不符合置换反应的特点,故B说法不正确;
C、由方程式可知,参加反应的反应物分子个数比为1:2,故C说法不正确。
D、设参加反应的乙的质量为a,生成的丙的质量为b,生成的丁的质量为c
CH4+2O2CO2+2H2O
16 64 44 36
32g a b c
解得:a=128g b=88g c=72g
所以:x=200g﹣128g=72g y=1g+88g=89g z=c=72g
x+y+z=72g+89g+72g=233g
故D说法正确。
故选:D。
10.(2020 宁波)如图是一款变色眼镜,它的镜片内含有溴化银和氧化铜。在强光照射下,溴化银分解成单质溴和银,镜片颜色变深;当光线变暗时,溴和银在氧化铜催化作用下,又立即化合成溴化银,镜片颜色变浅。有关该眼镜的说法错误的是(  )
A.塑料是高分子合成材料
B.铜螺丝久置在潮湿的空气中会产生铜锈
C.溴化银分解后,银元素的化合价升高
D.溴和银化合成溴化银前后,氧化铜化学性质不变
【解答】解:A、塑料属于三大高分子合成材料之一,故选项说法正确。
B、铜螺丝久置在潮湿的空气中,与氧气、二氧化碳、水反应会产生铜锈,故选项说法正确。
C、在强光照射下,溴化银分解成单质溴和银,银元素的化合价由+1价变为0价,化合价降低,故选项说法错误。
D、溴和银在氧化铜催化作用下,又立即化合成溴化银,氧化铜作催化剂,反应前后氧化铜化学性质不变,故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C。
11.(2019 宁波)将一定量的铜锌混合粉末放入盛有硝酸银溶液的烧杯中,不断搅拌,充分反应后过滤。向得到的滤渣和滤液中分别加入足量的稀盐酸,均无现象,则滤渣中(  )
A.一定有银,可能有铜和锌
B.一定有银,可能有铜,一定没有锌
C.一定有银和铜,可能有锌
D.一定有银和铜,一定没有锌
【解答】解:由于金属的活动性顺序是:锌>铜>银,将一定量的铜锌混合粉末放入盛有硝酸银溶液的烧杯中,不断搅拌,锌先与硝酸银反应生成了硝酸锌和银,当锌反应完后,铜再与硝酸银反应生成了硝酸铜和银。向滤渣和滤液中分别滴加稀盐酸均无明显现象产生,说明不含能与稀盐酸反应的金属、不含硝酸银溶液。所以滤渣中一定含有银,可能含有铜,一定没有锌。观察选择项B正确。
故选:B。
12.(2019 宁波)科学家研究发现,某地区重霾污染期间,颗粒物中硫酸盐含量迅速升高。硫酸盐形成的过程中,有一步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题。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该反应是置换反应
B.甲是氧化物
C.乙是一种大气污染物
D.丙遇到空气中的水会生成硫酸
【解答】解:A、由微粒的构成可知,反应物、生成物都是化合物,不符合置换反应的特点,故A说法错误;
B、由微粒的构成可知,甲是二氧化硫,属于氧化物,故B正确;
C、由微粒的构成可知,乙是二氧化氮,是一种大气污染物,故C正确;
D、丙是三氧化硫,遇到空气中的水会生成硫酸,故D正确。
故选:A。
13.(2019 宁波)某废旧干电池内含有不溶于水的二氧化锰、炭黑和能溶于水的氯化锌、氯化铵等物质。某兴趣小组回收并利用其中的二氧化锰作催化剂制氧气,下列实验操作和装置中,错误的是(  )
A.溶解 B.过滤
C.装药品 D.制氧气
【解答】解:A、溶解操作应在烧杯中进行,用玻璃棒不断搅拌,图中所示操作正确。
B、过滤液体时,要注意“一贴、二低、三靠”的原则,图中缺少玻璃棒引流、漏斗下端没有紧靠在烧杯内壁上,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C、取用粉末状药品,试管横放,用药匙或纸槽把药品送到试管底部,图中所示操作正确。
D、实验室用过氧化氢溶液制取氧气属于固液常温型,图中所示操作正确。
故选:B。
14.(2019 宁波)“垃圾是放错位置的资源”。乱丢垃圾会造成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所以我们要将垃圾进行分类处理。废弃的草稿纸应放入下列四个垃圾桶中的(  )
A.厨余垃圾 B.可回收物
C.有害垃圾 D.其他垃圾
【解答】解:废弃的草稿纸属于可回收垃圾,应该放入可回收物垃圾桶中。
故选:B。
15.(2020 宁波)某锥形瓶内盛有盐酸和氯化铜的混合溶液100g,向其中加入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氢氧化钠溶液,锥形瓶内溶液质量m1与加入的氢氧化钠溶液质量m2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反应至A点时,所加NaOH溶液的质量为40g
B.反应至A点时,溶液中的溶质有CuCl2和NaCl
C.反应至B点时,锥形瓶内溶液的质量为280.4g
D.反应至B点时,锥形瓶内溶液中NaCl的质量为23.4g
【解答】解:A、由图中数据可知,反应至A点时加入氢氧化钠溶液的质量为140g﹣100g=40g,故A说法正确;
B、反应至A点时,溶液中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溶液中的溶质有CuCl2和NaCl,故B说法正确;
C、设生成的氢氧化铜的质量为x,生成的氯化钠的质量为y
由图象可知,与氯化铜反应的氢氧化钠溶液的质量为:200g﹣40g=160g。
CuCl2+2NaOH═Cu(OH)2↓+2NaCl
80 98 117
160g×10% x y
解得:x=19.6g y=23.4g
反应至B点时,锥形瓶内溶液的质量为:100g+200g﹣19.6g=280.4g,故C说法正确。
D、设40g10%氢氧化钠溶液与盐酸反应生成的氯化钠的质量为z
NaOH+HCl═NaCl+H2O
40 58.5
40g×10% z
解得:z=5.85g
反应至B点时,锥形瓶内溶液中NaCl的质量为:5.85g+23.4g=29.25g。
故D说法错误。
故选:D。
16.(2020 宁波)如图为一种自热火锅的构件图。该自热火锅的发热包内有铁粉、铝粉、炭粉、生石灰等物质,将发热包放到水中,会放出大量的热。有关该自热火锅的说法不合理的是(  )
A.生石灰与水反应,会放出大量的热
B.设计出气孔的目的是为了避免使用时盒内气压过高
C.遇水能放出热量的物质都能作为发热包的内容物
D.使用过的发热包即使干燥后也不能重复使用
【解答】解:A、生石灰与水反应生成了熟石灰,会放出大量的热,故A说法合理;
B、设计出气孔,能排出部分水蒸气,目的是为了避免使用时盒内气压过高,故B说法合理;
C、有些有毒、有腐蚀性物质容易造成伤害事故,不宜用作发热包的内容物,故C说法不合理;
D、使用过的发热包内的物质,已发生了化学变化,性质发生了变化,即使干燥后也不能重复使用,故D说法合理。
故选:C。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