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性必修第一册2.2直线的方程同步练习(Word版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选择性必修第一册2.2直线的方程同步练习(Word版含解析)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546.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A版(2019)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2-06-08 17:28:5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人教A版(2019)选择性必修第一册 2.2 直线的方程 同步练习
一、单选题
1.若直线的斜率为2,且在轴上的截距为1,则直线的方程为.
A. B. C. D.
2.已知直线在两坐标轴上的截距相等,则实数( )
A. B.1 C.或 D.
3.直线在两坐标轴上的截距之和为( )
A. B. C. D.
4.一束光线从点处射到y轴上一点后被y轴反射,则反射光线所在直线的方程是
A. B.
C. D.
5.过点(1,0)且与直线=平行的直线方程式 ( )
A. B. C. D.
6.若直线与直线互相垂直,则实数的值( )
A. B.1 C. D.2
7.直线和直线在同一坐标系中可能是( )
A. B. C. D.
8.已知直线与直线互相垂直,垂足为.则等于( )
A. B. C. D.
9.已知与是直线(为常数)上两个不同的点,则关于和的交点情况是( )
A.无论,,如何,总有唯一交点 B.存在,,使之有无穷多个交点
C.无论,,如何,总是无交点 D.存在,,使之无交点
10.设直线 与直线的交点为,则到直线的距离最大值为
A. B. C. D.
11.已知直线及两点,.若直线与线段(指向)的延长线(不含点)相交,则实数的取值范围是( )
A. B.
C. D.
12.数学家欧拉在1765年发现,任意三角形的外心、重心、垂心位于同一条直线上,这条直线称为欧拉线已知的顶点,若其欧拉线的方程为,则顶点的坐标为
A. B. C. D.
二、填空题
13.不论为任何实数,直线恒过一定点,该定点坐标为___________.
14.1765年欧拉在其著作《三角形的几何学》首次提出:三角形的重心、垂心、外心在同一条直线上,我们把这条直线称为该三角形的欧拉线,若的顶点都在圆上,边AB所在直线方程为,且,则的欧拉线方程为________________.
15.已知两点A(3,2),B(8,12),则直线AB的一般式方程为________
16.一条直线经过点,并且它的倾斜角等于直线的倾斜角的2倍,则这条直线的一般式方程是________.
17.已知直线过点,且直线的倾斜角为直线的倾斜角的2倍,则直线的点斜式方程为________.
三、解答题
18.已知△ABC的三个顶点分别为A(2,4),B(1,1),C(7,3).
(1)求BC边上的中线所在直线的方程;
(2)求BC边上的高所在直线的方程.
19.已知直线经过两条直线:和:的交点,直线:;
(1)若,求的直线方程;
(2)若,求的直线方程.
20.已知函数与直线均过定点,且直线在轴上的截距依次为和.
(1)若直线在轴上的截距相等,求直线的方程;
(2)若直线分别与轴正半轴、轴正半轴交于两点,求直线与两坐标轴正半轴围成三角形面积最小时直线的方程.
21.设直线的方程为.
(1)求证:不论为何值,直线必过一定点;
(2)若直线分别与轴正半轴,轴正半轴交于点,,当面积最小时,求的周长及此时的直线方程;
(3)当直线在两坐标轴上的截距均为正整数且a也为正整数时,求直线的方程.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D
根据已知条件可求直线的点斜式方程.
【详解】
直线的点斜式方程为,故选D.
本题考查直线的点斜式方程,属于基础题.
2.D
将直线表示为截距式方程,根据截距相等得到关于的方程,解出即可.
【详解】
因为直线不过,截距不是0,
故直线可化为:,
若直线在两坐标轴上的截距相等,
则,解得:,
故选:D.
本题考查直线的截距,考查直线的一般方程与截距式方程的转化,属于基础题.
3.D
将方程化为截距式方程,利用截距式的特征求解即可.
【详解】
将方程化为截距式得,
从而可知直线在x轴,y轴上的截距分别为,
故截距之和为.
故选:D
本题主要考查直线的截距式方程的特征及应用,属于基础题.
4.B
由反射定律得点A关于y轴的对称点,又因为B点也在直线上,根据截距式可得直线方程.
【详解】
由题得点关于y轴的对称点在反射光线所在的直线上,再根据点也在反射光线所在的直线上,由截距式求得反射光线所在直线的方程为,即,故选B.
本题直线方程可由两点式或截距式求出,找到点A的对称点是突破口,属于基础题.
5.A
由题意利用点斜式求直线的方程.
【详解】
解:过点且与直线平行的直线方程式为,
即,
故选:.
本题主要考查用点斜式求直线的方程,考查直线与直线平行条件的应用,属于基础题.
6.B
根据两直线垂直的公式,即可计算结果.
【详解】
因为两条直线互相垂直,则,得.
故选:B
7.D
由四个选项中的可知,分别由四个选项中的的符号推导的斜率和纵截距的符号可得解.
【详解】
根据题意可知,,
对于、、,由可知,,所以:的斜率为正数,故、、不正确;
对于,由可知,,此时:符合,故正确.
故选:D.
本题考查了根据直线方程识别图象,属于基础题.
8.D
由两直线垂直得,进而根据垂足是两条直线的交点代入计算即可得答案.
【详解】
由两直线垂直得,解得,
所以原直线直线可写为,
又因为垂足为同时满足两直线方程,
所以代入得,
解得,
所以,
故选:D
9.A
根据在直线可得,从而可得有唯一交点,从而可得正确的选项.
【详解】
因为与是直线(为常数)上两个不同的点,
所以即,
故既在直线上,也在直线上.
因为与是两个不同的点,故、不重合,
故无论,,如何,总有唯一交点.
故选:A.
10.A
先求出的坐标,再求出直线所过的定点,则所求距离的最大值就是的长度.
【详解】
由可以得到,故,
直线的方程可整理为:,故直线过定点,
因为到直线的距离,当且仅当时等号成立,
故,
故选A.
一般地,若直线和直线相交,那么动直线()必过定点(该定点为的交点).
11.B
直线过定点,求出直线PQ、MQ的斜率,数形结合可求得直线斜率的取值范围.
【详解】
直线过定点,作出图像如下图所示:
,,直线的斜率为,
若直线与线段(指向)的延长线(不含点)相交,则,即.
故选:B
12.A
设出点C的坐标,由重心坐标公式求得重心,代入欧拉线得一方程,求出AB的垂直平分线,和欧拉线方程联立求得三角形的外心,由外心到两个顶点的距离相等得另一方程,两方程联立求得点C的坐标
【详解】
设C(m,n),由重心坐标公式得,三角形ABC的重心为代入欧拉线方程得:整理得:m-n+4=0 ①
AB的中点为(1,2), AB的中垂线方程为,
即x-2y+3=0.联立 解得
∴△ABC的外心为(-1,1).
则(m+1)2+(n-1)2=32+12=10,整理得:m2+n2+2m-2n=8 ②
联立①②得:m=-4,n=0或m=0,n=4.
当m=0,n=4时B,C重合,舍去.∴顶点C的坐标是(-4,0).故选A
本题考查了直线方程,求直线方程的一般方法:①直接法:根据已知条件,选择适当的直线方程形式,直接求出直线方程.②待定系数法: 先设出直线的方程,再根据已知条件求出假设系数,最后代入直线方程,待定系数法常适用于斜截式,已知两点坐标等.
13.
变换直线方程得到,得到,解得答案.
【详解】
,即,
,解得,故直线过定点.
故答案为:.
14.
首先理解欧拉线的定义,再根据题意得到欧拉线过的点与斜率即可求得直线方程.
【详解】
由题意可得的欧拉线过原点且与直线垂直,所以欧拉线方程的斜率为2,所以的欧拉线方程为.
故答案为:.
15.2x-y-4=0
先求得直线的斜率,然后由点斜式求得直线的方程,并转化为一般式.
【详解】
依题意,所以直线的方程为,化简得.
故答案为:
本小题主要考查由直线上两点坐标求直线方程,属于基础题.
16.
设直线的倾斜角为,则所求直线的倾斜角为,求出求直线的斜率为,利用点斜式求出直线方程,化为一般式即可.
【详解】
设直线的倾斜角为,则所求直线的倾斜角为,
由,且,所以,
即所求直线的斜率为,
又该直线经过点,
故所求直线方程为:,即.
故答案为:.
17.
根据题意,设直线的倾斜角为,则,设直线的倾斜角为,斜率为,则,由二倍角的正切公式即可求出,最后根据直线的点斜式方程即可求得答案.
【详解】
解:由直线,得斜率为,
设直线的倾斜角为,则,
设直线的倾斜角为,斜率为,
则,
又直线过点,所以直线的点斜式方程为.
故答案为:.
本题考查直线的点斜式方程的求法,涉及直线的倾斜角和斜率的关系,以及二倍角的正切公式的应用,属于基础题.
18.(1)x+y-6=0;(2)3x+y-10=0.
(1)由中点坐标公式可得BC的中点为M(4,2),由两点式可得BC边上的中线所在直线的方程;
(2)因为BC边上的高所在直线与直线BC垂直,由直线BC的斜率,可得BC边上的高所在直线的斜率,再由点斜式可得BC边上的高的直线方程.
【详解】
(1)因为B(1,1),C(7,3),所以BC的中点为M(4,2).
因为A(2,4)在BC边上的中线上,所以所求直线方程为=,
即BC边上的中线所在直线的方程为x+y-6=0.
(2)因为B(1,1),C(7,3),所以直线BC的斜率为=.
因为BC边上的高所在直线与直线BC垂直,所以BC边上的高所在直线的斜率为-3.
因为A(2,4)在BC边上的高上,所以所求直线方程为y-4=-3(x-2),
即BC边上的高所在直线的方程为3x+y-10=0.
本题考查直线方程的求法,考查中点坐标公式、两直线垂直的关系的应用,及两点式、点斜式、一般式等直线方程的表示形式,属于基础题.
19.(1) ; (2)
(1)先求出与的交点,再利用两直线平行斜率相等求直线l
(2)利用两直线垂直斜率乘积等于-1求直线l
【详解】
(1)由,得,
∴与的交点为.
设与直线平行的直线为,
则,∴.
∴所求直线方程为.
(2)设与直线垂直的直线为,
则,解得.
∴所求直线方程为.
两直线平行斜率相等,两直线垂直斜率乘积等于-1.
20.(1)或;(2)
(1)讨论和两种情况即可求出;
(2)设出直线方程,求出截距,即可表示出面积,再利用基本不等式即可求解.
【详解】
(1),定点,
直线在轴上的截距相等,
若时,则直线过原点,设为,代入得,故直线方程为,即,
若时,设直线为,代入解得,故直线方程为,即,
综上,直线的方程为或;
(2)由题可得直线斜率存在,设为,可得,
则直线l的方程为,
令,得,令,可得,
则三角形面积,
,,
,当且仅当,即时等号成立,
三角形面积的最小值为,
此时直线l的方程为,即
本题考查截距式方程的应用,解题的关键是正确理解截距式方程,注意考虑过原点的情况,这也是容易漏掉的地方.
21.(1)证明见解析;(2)周长为;直线方程为;(3).
(1)将直线方程重新整理,转化为求两直线交点,即得证;
(2)先求A,B坐标且确定的取值范围,再根据三角形面积公式列函数关系式,根据基本不等式求最值,确定的值,最后求周长以及直线方程;
(3)根据截距均为正整数,利用分离法,结合整除确定的值,再求直线方程.
【详解】
解:(1)由得,
则,解得,
所以不论为何值,直线必过一定点;
(2)由得,
当时,,当时,,
又由,得,

当且仅当,即时,取等号.
,,
的周长为;
直线方程为.
(3) 直线在两坐标轴上的截距均为正整数,
即,均为正整数,而a也为正整数,
所以直线的方程为.
本题考查直线恒过定点问题、利用基本不等式求最值、直线与坐标轴围成的三角形的面积的最值、分离法求正整数解,考查综合分析求解能力,属中档题.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