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课时 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
【课程标准】
1.了解20世纪50-70年代中国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曲折发展和伟大成就,认识“文化大革命”的错误及教训。
2.理解政治、经济、外交、国防等领域所取得的成就在新中国历史上所具有的开创性、奠基性意义。
3.了解和感悟这一时期中国人民艰苦奋斗、奋发图强的精神风貌。
【基础知识必备与认知深化】
一、全面建设社会主义
1、社会主义建设的成功探索
(1)中共八大
背景 1956年,社会主义三大改造基本完成,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基本建立起来;“一五”计划建设即将完成
内容 主要矛盾 我国国内的主要矛盾已经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
主要任务 集中力量来解决这个矛盾,把我国尽快地从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
意义 中共八大是我国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一次成功探索
(2)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重要思想
①内容:1957年春,毛泽东提出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重要思想,把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作为国家政治生活的主题。
②影响:这个论述为认识中国基本国情奠定了理论基础。全党整风运动和全国反右派斗争开展起来,但反右派斗争被严重扩大化了。
2、探索中的初步失误与调整
(1)总路线的失误
①表现:1958年,中共中央提出“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的总路线,在全国掀起了“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②结果:1959至1961年,我国经济发生了严重困难。
③评价:总路线反映了广大人民迫切要求改变我国经济文化落后状况的普遍愿望,但忽视了客观的经济规律。
(2)国民经济的调整
①目的:克服困难。从1960年冬开始,中共中央对国民经济进行调整。
②方针和策略
A.中共中央对国民经济实行“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方针。
B.对政治、文化、教育、科研、民族、知识分子等方面的政策进行重要调整。
C.1962年初召开七千人大会,深入总结经验。
③结果
A.1962年下半年到1965年,国民经济稳步增长,接近并超过新中国成立以来最高水平。
B.1964年,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提出“四个现代化”的伟大目标,激发了人民建设社会主义国家的积极性。
【历史解释】“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的主要不同
(1)“大跃进”属于生产力范畴,根源在于忽视了客观的经济规律,忽视了中国经济落后的国情。
(2)人民公社化运动属于生产关系的范畴,根源在于生产关系超越了生产力发展水平,超越了历史发展阶段。
【唯物史观】“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的经验和教训
(1)要充分认识国情。
(2)生产关系的变革一定要适合生产力发展水平。
(3)要正确处理主观能动性与客观实际的关系。
(4)国民经济发展要有计划,按比例进行,不要急于求成。
【史料史证能力训练一】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的曲折探索
材料一 1956年4-5月,毛泽东在《论十大关系》报告中指出:“特别值得注意的是,最近苏联方面暴露了他们在建设社会主义过程中的一些缺点和错误,他们走过的弯路你还想走?①过去,我们就是鉴于他们的经验教训,少走了一些弯路,现在当然更要引以为戒。”
改变生产资料私有制为社会主义公有制是个极其复杂和困难的历史任务。现在在我国已经基本上完成了。②我国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谁战胜谁的问题,现在已经解决了。
--刘少奇《在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政治报告》
(中共)八大报告所阐述的一些经济建设的重要方针,因为有“一五”计划的经验与教训作借鉴,③所以比较适合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后我国经济工作的实际。
--石仲泉等《中共八大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中共八大确立的正确路线及其形成背景。
材料二 在整个过渡时期,也就是说,在社会主义社会建成以前,无产阶级同资产阶级的斗争,社会主义道路同资本主义道路的斗争,始终是我国内部的主要矛盾。这个矛盾,在某些范围内表现为激烈的、你死我活的敌我矛盾。
我国工业在十五年或者更短的时间内,在钢铁和其他主要工业产品的产量方面赶上和超过英国;使我国农业在提前实现全国农业发展纲要的基础上,迅速地超过资本主义国家……
--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1958年5月)
根据材料二,指出中共八大二次会议改变中共八大路线的主要表现,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共八大路线“没有能够在实践中坚持下去”的原因。
材料三 过去我们经常把缺点、错误和成绩,比之于一个指头和九个指头的关系,现在恐怕不能到处这样套。……有些地区,缺点和错误不止是三个指头。如果说这些地方的缺点和错误只是三个指头,成绩还有七个指头,这是不符合实际情况的,是不能说服人的。……全国有一部分地区可以说缺点和错误是主要的,成绩不是主要的。
--1962年初刘少奇在七千人大会上的讲话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中共中央为克服经济上的严重困难采取了哪些措施?
二、“文化大革命”
1.“文化大革命”发生的原因
(1)党内的指导思想上存在着“左”倾错误。
(2)20世纪60年代中期,毛泽东认为党和国家面临着资本主义复辟的现实危险。他强调“以阶级斗争为纲”,想通过发动“文化大革命”来防止资本主义复辟。
2.“文化大革命”的过程
1966年 “文化大革命”全面发动
1967年 “全面夺权”的“一月风暴”发生,社会和生产秩序陷于混乱
1971年 粉碎林彪反革命集团
1972年 周恩来批判极左思潮
1975年 邓小平主持整顿,经济形势有明显好转
1976年 粉碎江青反革命集团,“文化大革命”结束
3.性质:“文化大革命”不是任何意义上的革命或社会进步,而是一场由领导者错误发动,被反革命集团利用,给党、国家和各族人民带来严重灾难的内乱。
【唯物史观】“文化大革命”的危害及危害
危害:
“文化大革命”动乱由思想文化领域、政治领域扩展到经济领域。
(1)对经济建设的破坏
①工农业遭受巨大损失。
②使中国失去宝贵的发展机会,进一步拉大了与发达国家的差距。
(2)对民主法制的破坏
①全国处于无政府状态,人民的生命财产得不到任何保障。
②行政、司法等国家机关被破坏,社会秩序极端混乱。
③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遭到破坏。
④国家的法律形同虚设,人权被严重践踏。
⑤党的各级组织遭到破坏,党内政治生活无法正常进行。
⑥“文化大革命”是对民主与法制的野蛮践踏,使国家民主政治建设严重倒退。
教训
(1)加强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建设,发扬民主,依法治国。(最深刻教训)
(2)必须坚持集体领导和民主集中制原则,禁止任何形式的个人崇拜和专断。
(3)要正确分析国内的主要矛盾,放弃“以阶级斗争为纲”,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三、伟大的建设成就
1.经济建设
(1)工业:从“一五”时期起到“四五”时期,我国逐步建成了一批门类比较齐全的基础工业项目,为国民经济的进一步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大规模的三线建设不仅增强了国防力量,而且改善了工业布局。
(2)农业:通过兴修水利、开展农田基本建设、培育推广良种、提倡科学种田,我国较大幅度地提高了粮食生产水平和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
2.国防科技:我国成功地爆炸了原子弹、氢弹,试制并成功发射了中远程弹道导弹和人造卫星。
3.教育卫生:教育事业取得长足进步,医疗卫生事业也得到蓬勃发展。
4.三线建设
(1)三线建设是指自1964年起在中西部地区的13个省、自治区进行的一场以战备为指导思想的大规模国防、科技、工业和交通基本设施建设。
(2)三线建设是中国经济史上一次极大规模的工业迁移过程。
(3)三线建设为中国中西部地区工业化做出了极大贡献。
5.外交成就
(1)20世纪70年代,中国外交打开新局面,迎来了新中国成立以来与世界各国建交的又一次高潮。
(2)1971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恢复在联合国的一切合法权利。
(3)1972年,中美开始走向关系正常化;中日正式建交。
6.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成就的历史意义
(1)在社会主义建设中,涌现出的无数先进典型和英雄模范人物。这一时期形成的崇尚劳动、敬业守信、精益求精、敢于创新的劳模精神不断激励着人们。
(2)这些成就在新中国历史上都具有开创性、奠基性的意义,为新的历史时期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提供了物质基础、宝贵经验和理论准备。
【历史解释】理解“中美关系的改善是两国的共同要求”
(1)从美国方面看:一方面,随着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美国认识到中国在国际事务中的重要作用,承认孤立中国政策的失败;另一方面,随着美国经济增长的趋缓,美国在美苏争霸中处于守势地位,想通过改善中美关系,增加美国对付苏联的资本。
(2)从中国方面看,有三种考虑:一是改善中国的国际地位;二是牵制和对付苏联的威胁;三是对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统一有重要作用。
【唯物史观】中美关系正常化对中国和世界的影响
1.对中国:
(1)打破了长期以来因美国孤立、遏制中国而形成的外交僵局,促进了我国外交事业的发展。
(2)加强了中国同世界各国的联系,有利于中国在国际事务中发挥更大的作用,进一步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
(3)有利于中国同世界各国的经济文化交流,加快了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2.对世界:
(1)加强了各国之间的联系,有利于保持国际社会的稳定。
(2)有利于实现各国的共同繁荣,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促进世界的和平与发展。
【史料史证能力训练二】中美关系正常化
史料一 1971年7月,尼克松在堪萨斯城重申他的意见,认为现在已有五个世界实力中心——西欧、日本、中国以及苏联和美国,在本世纪1/3时间里,这五支力量将成为决定未来的中心。
——保罗·肯尼迪《大国的兴衰》
“在这个世纪,实行过去失败了的任何政策都是不行的,遏制已过时。”“在美苏进行对抗的同时,美国可能需要在中国问题上为自己找个可以依靠的有利地位。” ——尼克松
史料二 美国认识到,在台湾海峡两边的所有中国人都认为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美国政府对这一立场不提出异议。
——1972年《中美联合公报》
美利坚合众国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是中国的唯一合法政府。……美利坚合众国政府承认中国的立场,即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
——《中美建交公报》
(1)“尼克松……认为现在已有五个世界实力中心”这句话体现了世界历史发展的何种趋势?
(2)结合史料二,说明与《中美联合公报》相比,《中美建交公报》在内容上有何发展。
(3)根据史料和所学知识,谈谈如何看待中美关系的改善。
【图解史实】 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
【认知深化】
一、社会主义建设探索中失误的原因及教训
1.失误的原因
(1)历史传统的影响。中国封建专制存在时间长,封建家长制思想很容易侵蚀党的机体,致使民主法制观念淡薄,易出现盲目服从。
(2)急于改变我国落后状况的主观愿望与经济发展的实际严重脱节。
(3)以毛泽东为首的党中央主要领导人对当时国内外阶级斗争的形势估计过于严重,错误地认为在社会主义制度下,阶级斗争仍是社会的主要矛盾。
(4)国际上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对峙尖锐,使党中央领导人意图加速建设社会主义以便对抗资本主义。
2.经验教训: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必须坚持实事求是,从实际出发;在社会主义制度建立后,必须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把发展生产力放在首位;经济建设必须遵循客观规律,生产关系的调整必须适应生产力的实际水平;必须正确认识社会主义阶段的阶级斗争问题,防止阶级斗争扩大化;必须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发扬党内民主,坚持群众路线。
二、新中国成立初期至改革开放前对苏联经济体制的借鉴、创新与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中的失误
借鉴 创新 失误
社会 经济 制度 建立 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逐步消灭私有制,确立社会主义制度 社会主义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变革生产关系与发展生产力并举,首创公私合营的模式 “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的总路线,忽视了客观的经济规律
工业化 建设 开展五年计划建设;优先发展重工业,建立工业体系 正确处理了重工业与农业、轻工业的关系,关注民生问题 “大跃进”运动忽视了客观经济规律,导致国民经济比例失调
经济 结构 与体制 变多种所有制为单一的公有制,建立计划经济体制 注意克服苏联模式的弊端,注意解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与落后生产力之间的矛盾 长期僵化的计划经济体制,导致经济发展缓慢乃至停滞不前
【高考真题体验】
1.(2021广东卷·10) 1957年创办于广州中国出口商品交易会(简称广交会),在新中国外贸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周恩来指出:“一年两次的广交会是在我们被封锁的情况下不得已搞的我们只好请人家进来看。”由此可知,广交会的创办
A. 扩展了与外部世界的交流渠道 B. 强化了与苏联的经贸联系
C. 突破了计划经济对外贸的束缚 D. 加速了不结盟运动的进程
2. (2021 湖南卷·11) 如表所列活动
时间 活动名 主要获奖或展演(展出)作品
1956年8月 第一届全国音乐周 《广陵散》《阳关三叠》《嘉陵江号子》《祖国颂》《长征大合唱》等
1957年1月 第一次群众性电影评奖 《董存瑞》《家》《为了和平》《平原游击队》《祝福》
1957年12月 第一届全国摄影艺术展 292位作者的321幅作品,有的反映人民群众现实生活,有的反映祖国江山秀丽、欣欣向荣,还有的以人像、静物、花卉及鸟、兽、鱼、虫等为题材
A. 凸显新中国的经济社会发展成就 B. 推动“双百”方针的提出
C. 表明文艺领域出现“左”的倾向 D. 反映我国传统文化仍占主流
3.(2021浙江卷·15)2005年11月,新中国成立以来规模最大、堪称中非合作典范的中非峰会在北京召开。与会领导人郑重宣示,建立和发展“政治上平等互信、经济上合作共赢、文化上交流互鉴”的中非新型战略伙伴关系。回顾历史,下列项中,体现中非友好交往、团结合作的史实有
①1954年,日内瓦协议达成,结束法国在印度支那地区的殖民战争
②20世纪五六十年代,中国与非洲民族独立国家掀起建交高潮
③奉行独立自主和非集团的宗旨和原则的不结盟运动诞生
④阿尔及利亚等国支持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4.(2020·江苏高考·13)下图是创作于1964年的宣传画。该作品旨在( )
A.宣传党开展合作化运动的方针政策B.表达农业服务国家工业建设的诉求
C.倡导投身社会主义建设的社会风尚D.说明青年成为农村建设的主导力量
5.(2018·全国Ⅲ卷·T30)1956年,刘少奇在中共八大政治报告中指出:“我们目前在国家工作中的迫切任务之一,是着手系统地制定比较完备的法律,健全我们国家的法制。”这反映了当时 ( )
A.法制建设开始迈向制度化
B.法制工作围绕组建新政权展开
C.法制建设与国内主要矛盾的变化密切相关
D.政治体制改革推动了依法治国的全面实行
6.(2017·全国卷Ⅱ·31)1977年,我国各大专院校录取新生27.3万人,至1988年高校在校生总规模达206万人,2001年增长至719万人。在此期间,高等职业教育和各种形式的成人高等教育的入学人数也有很大增长。由此可知( )
A.社会对专业人才的需求得到了解决
B.高等教育实现了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C.人才选拔制度的改革适应了经济社会发展
D.恢复统一高考制度促进了高等教育的普及
【高考模拟训练】
1.1957年,毛泽东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第一次把社会主义社会的矛盾区分为敌我矛盾和人民内部矛盾,提出要把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作为国家政治生活的主题。毛泽东做出这一论断主要是为了( )
A.加快实现向社会主义社会的过渡 B.坚持建设社会主义统一战线
C.调动各阶层建设社会主义的积极性 D.完善社会主义各项民主制度
2.1956年9月,中共八大在报告中指出:“党对于学术性质和艺术性质的问题,不应当依靠行政命令来实现自己的领导,而要提倡自由讨论和自由竞赛来推动科学和艺术的发展。”这一方针( )
A.得到了持续稳定的有力贯彻 B.促成了科学文化的拨乱反正
C.指明了文化发展的正确途径 D.放弃了党对文化领域的领导
3.1956年,陈云在中共八大发言中提出,在工商业经营方面,国家经营和集体经营是工商业的主体,但是附有一定数量的个体经营;这种个体经营是国家经营和集体经营的补充。这一发言体现出当时 ( )
A.注重对经济体制的探索 B.资本主义经济已经消失
C.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 D.社会主义改造尚不彻底
4.下表是1956年3月前对部分省、市的各级先进工作者人数的统计。
上海 北京 江苏 新疆 西安 唐山
5万多 20 525 21 128 12 000 3 877 9 463
上表中,各级先进工作者的涌现( )
A.有利于推动国家工业化建设 B.显示出经济区域发展明显失衡
C.客观上加速了国民经济恢复 D.推动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进程
5.下表能够反映出 ( )
1953-1985年中国农业总产值平均增长率
时间 年均增 长率 时间 年均 增长率
1953-1957年 4.5% 1971-1975年 4.0%
1958-1962年 4.3% 1976-1980年 5.1%
1963-1965年 11.1% 1981-1985年 8.1%
1966-1970年 3.9%
A.新中国成立后我国经济持续增长 B.两次显著增长均得益于生产关系调整
C.社会动乱对经济领域冲击不大 D.农业发展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尤其突出
6.1958年《红旗》杂志转述毛泽东的话说:我们的方向,应该逐步地有次序地把“工农商学兵”组成一个大公社,从而构成我国社会的基本单位。这反映出当时党和政府( )
A.调整生产关系,忽视生产力水平 B.为实现一五计划,改革社会基层组织
C.加强民族凝聚力,应对美苏争霸 D.追求经济建设高速度,忽视客观规律
7.1957年12月26日,北京市政工程设计院提出十三陵水库设计方案,1958年1月4日北京市委批准了修建方案,1月12日修建总指挥部成立,1月21日破土动工,几十万人义务劳动,160天后这个大型水库即告竣工。这反映出( )
A.工业化建设的成效显著 B.国家治理体系日益完善
C.政府组织和动员力强大 D.基建设施发展非常迅速
8.美国前国务卿基辛格在回忆录中指出:“中国和美国在七十年代初谋求和解,这是世界环境所决定的。”当时的“世界环境”是( )
A.中国重返联合国改变了美苏对峙格局
B.社会制度和国家利益的矛盾基本消除
C.世界政治格局多极化的趋势已经出现
D.中美苏成为决定国际关系的主要力量
9.20世纪50~70年代,人民生活虽有所改善,但是改善幅度不大,人们衣着朴素,食物比较简单,城市住房总体上比较拥挤。这表明,这一时期我国( )
A.经济发展未向苏联看齐 B.城市化进程进一步放慢
C.致力于实现国家工业化 D.中国人生活水平差距大
10.1963~1965年,中国农业总产值平均年增长约11%;轻工业产值从404亿元增加到703亿元;燃料、原材料工业建设的步伐加快。上述变化反映了( )
A.经济所有制结构发生重大改变 B.国民经济调整取得了显著成就
C.合作化运动促进了生产力发展 D.计划经济体制的弊端逐步解决
11.下图是我国1965年的一幅宣传画,其下部写着“积极响应党的号召提倡适龄结婚,把青春献给伟大的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事业”。这反映出当时我国
( )
A.社会各界建设热情高涨 B.过渡时期总路线深得人心
C.“左”倾错误的严重泛滥 D.农业机械化已经普及
12.如图是20世纪50—60年代中国粮食产量变化表,据数据可知 ( )
A.1949—1952年上升的原因是“一五”计划
B.1952—1957年变化的原因是土地改革
C.1958年后变化是由于“左”倾错误的严重泛滥
D.1957—1958年变化是因为农业机械化已经普及
13.据统计,到1965年,我国社会主义性质商业机构从业人员由1957年的52 万人减少到30.2万人,减少41.9%。出现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
A.财政形势依然严峻 B.经济结构发生变化
C.产业结构趋于均衡 D.“八字”方针的推行
14.下表是1975年江苏省上半年工业生产情况的报告,表格中工业生产出现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三月份 四月份 五月份 六月份
原油 100万吨 160万吨 180万吨 210万吨
发电量 8.7 亿千瓦 15.3 亿千瓦 17.5 亿千瓦 20.8 亿千瓦
铁路货运量 250万吨 410万吨 474万吨 481万吨
A.大办工业、农业运动的开展 B.“调整、巩固、充实、提高”方针的实施
C.邓小平全面整顿政策的推行 D.周恩来着手恢复调整国民经济政策的落实
15.1965年至1975年,西北、西南等三线地区共完成基建投资1 269.67亿元,占同期全国基建投资总额的43.5%,全国近1 500家大型企业中,三线地区占到40%以上。这 ( )
A.遵循了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 B.加强了国家对经济的管理
C.促进国民经济结构趋于合理 D.利于改善我国的工业布局
16.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结合材料一,用史实说明新中国成立后是如何向社会主义过渡的。
材料二 1952年至1978年间我国国民经济主要指标统计表
1952年 1978年
原煤产量 0.66亿吨 6.2亿吨
钢产量 135万吨 3 178万吨
粮食产量 16 392万吨 30 477万吨
在校学生数 5 444万人 21 351万人
医院、卫生院数 3 540个 64 421个
——据国家统计局《统计表:新中国成立以来国民
经济发展的巨大成就》整理
(2)分析上表中1952年至1978年间国民经济发展取得巨大成就的原因及意义。
1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1952、1957年中国主要产品产量简表
材料二 毛泽东在1961年末中共中央召开工作会议期间讲到:这十二年,恐怕还是对了的是主要的,占第一位,错误占第二位。我们十二年,已经有了两方面的经验,这就更强了,而不是更弱了。
——摘编自 《毛泽东年谱(1949—1976)》 第5卷,原文有改动
根据以上材料,概括一个主题,结合所学知识进行阐释。(要求:表述成文,主题明确,史论结合,逻辑清晰。)
1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材料 新中国成立60多年来我国社会核心价值观教育经历了不同的历史时期。
1949-1956年间的核心价值观,既具有新民主主义的因素,又具有社会主义的因素,并随着社会的发展,社会主义因素逐渐增长。这一时期的核心价值观教育强调发展生产,提高国力,改善民生,突出唯物主义和马克思列宁主义。
1956-1966年间的核心价值观——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和为人民服务。铁人精神、鞍钢精神、雷锋精神、焦裕禄精神等时代精神反映了这一时期核心价值观的魅力。该时期的核心价值观教育充分发挥榜样示范性作用,注重用文艺作品进行宣传与普及。
1978-1992年间,逐渐形成了以“共同富裕、民主法治、精神文明、人的全面发展”为核心的价值观,从而使社会核心价值观回归社会主义的正常轨道。这一时期的核心价值观教育,主要是以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为载体,开展爱国主义教育、“五讲四美”、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等教育活动。
1992年党的十四大之后,随着改革开放日益进入“深水区”,意识形态领域的矛盾渐趋复杂,党和国家对原有的社会价值观不断进行重新整合和创新发展;直至党的十八大,最终形成了今天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一时期的核心价值观教育,采用了多样化、综合化、现代化的教育方式,如主题教育、体验式教育、社会实践教育、现代媒体平台运用等方式。
——摘编自韦冬雪、陈元明《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社会核心价值观教育变迁探要》
根据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围绕“时代变迁与社会核心价值观教育变化”进行探究,自行拟定一个论题,并作简要阐述。(要求:论题明确,观点正确,任选两个时期的史实加以阐述,做到史实准确,史论结合)
第19课时 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
参考答案
【史料史证能力训练一】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的曲折探索
(1)正确路线:提出当前国内主要矛盾的论断;指出党和人民当前的主要任务(集中力量把我国尽快地从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提出一些经济建设的重要方针(既反保守、又反冒进、在综合平衡中稳步前进)。形成背景:社会主义改造即将完成(党对国情作出了正确分析);吸取苏联建设的经验教训;总结和借鉴“一五”计划的经验与教训。
(2)表现:中共八大二次会议提出“两个阶级”和“两条道路”的矛盾,改变了中共八大关于国内主要矛盾的论断;中共八大二次会议确立“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的总路线改变了中共八大的经济建设方针。未能坚持下去的原因:理论和思想上,中国的社会主义实践刚刚起步,人们对于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等重大问题还缺乏深刻的认识;建设实践上,全党缺乏领导大规模经济建设的经验,且急于求成;党内“左”倾思想的发展及影响;没有摆脱苏联模式的束缚和影响;等等。
(3)措施:从1960年冬开始,中共中央对国民经济实行“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方针;同时对政治、文化、教育、科研、民族、知识分子等方面的政策进行重要调整;1962年召开七千人大会,总结和纠正“大跃进”错误。
【史料史证能力训练二】中美关系正常化
(1)20世纪70年代,美苏两极格局依然存在,但同时呈现多极化趋势。
(2)美国从认为“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的含糊态度到“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是中国的唯一合法政府”的明确立场,是一个进步。
(3)体现了两国领导人的远见和卓识;国家利益超越了意识形态的差异,国家利益是外交的重要考量;两国关系的改善,有利于世界的和平与稳定。
【高考真题体验】
1.【答案】A。【解析】根据材料“1957年创办于广州的中国出口商品交易会(简称广交会),在新中国外贸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和“一年两次的广交会是在我们被封锁的情况下不得已搞的我们只好请人家进来看”可知,由于帝国主义国家封锁,我国对外贸易的渠道受阻。通过创办广交会,打破了西方资本主义阵营对中国实行的封锁禁运,开辟一条与世界交往的通道,所以A正确;材料没有体现创办广交会是为了强化与苏联的经贸联系,所以B错误;材料没有体现“突破了计划经济对外贸的束缚”,所以C错误;不结盟运动与材料内容无关,所以D错误。
2.【答案】A。【解析】从材料的作品名称“《祖国颂》《长征大合唱》”“《家》《为了和平》《平原游击队》《祝福》”以及“有的反映人民群众现实生活,有的反映祖国江山秀丽、欣欣向荣,还有的以人像、静物、花卉及鸟、兽、鱼、虫等为题材”可以看出,这一时期的作品主要反映出新中国成立后我国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对祖国的赞美与歌颂,因此反映出这一时期的作品凸显新中国的经济社会发展成就,A正确;“双百”方针1956年提出,排除B;材料不能体现“左”的倾向,排除C;材料有涉及到传统文化,但不能说明以传统文化为主,排除D。
3.【答案】C。【解析】1954年,日内瓦会议上周恩来提出六点建设性意见,推动了会议的进展,最终达成《关于恢复印度支那和平的日内瓦协议》,缓和了亚洲和世界的紧张局势,没体现中非友好交往、团结合作,故①错误;20世纪五六十年代,中国与非洲民族独立国家掀起建交高潮,是中非友好交往、团结合作的体现,故②正确;不结盟运动(亚非拉)诞生标志着第三世界的崛起,没体现中非友好交往、团结合作,故③错误;阿尔及利亚等国支持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是中非友好交往、团结合作的体现,故④正确,选择C项符合题意。
4.【答案】C。【解析】分析图文信息并结合所学可知,1964年正处于国民经济调整时期,“跟前辈学习把青春献给农业”的宣传口号,表明该作品旨在倡导人们积极投身社会主义建设,故C项正确;题干图文信息不能体现合作化运动,故A项错误;图中信息显示“把青春献给农业”,强调发展农业,但不能体现农业服务于工业建设,故B项错误;图中信息强调“跟前辈学习”,但并不能表明青年成为农村建设的主导力量,故D项错误。
5.【答案】C。【解析】由材料“1956年”“中共八大”可判断,1956年三大改造基本完成。三大改造结束后,我国国内的主要矛盾发生变化,先进的社会制度与落后的生产力之间的矛盾成为主要矛盾,为保障经济建设的顺利进行,必须制定比较完备的法律,刘少奇在中共八大上的政治报告,是与国内主要矛盾的变化相适应的,故C项正确。“法制建设开始迈向制度化”出现在改革开放后,与题干时间不符,排除A选项;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组建新政权的任务已完成,时间不符合,排除B选项;我国依法治国的全面实行是在改革开放后,题干与政治体制改革无关,排除D选项。
6.【答案】C。【解析】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高校在校生规模的扩大是经济社会发展的结果和要求,说明人才选拔制度的改革适应了经济社会的发展趋势,故C项正确;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是动态的、变化的,“需求得到了解决”叙述过于绝对,故排除A项;高等教育的作用不仅是要与劳动相结合,更要有教育与科研的结合才能立足于国际先进水平,故排除B项;恢复高考制度只是推动了高等教育的发展,谈不上普及,故排除D项。
【高考模拟训练】
1.【答案】C。【解析】三大改造完成后,全面建设社会主义开始,1956年中共八大规定了党和人民的主要任务,即集中力量把我国尽快从一个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因此毛泽东提出这一论断主要是为了调动各阶层建设社会主义的积极性,故C项正确。
2.【答案】C。【解析】根据材料“党对于学术性质和艺术性质的问题,不应当依靠行政命令来实现自己的领导,而要提倡自由讨论和自由竞赛来推动科学和艺术的发展”可知,中共八大主张文学艺术自由发展,反对政府对思想文化的干预,这种政策是有利于文化的繁荣和发展的,C项符合题意;该方针在“文革”期间遭到巨大破坏,A项排除;该方针与促成了科学文化的拨乱反正无关,B项排除;放弃了党对文化领域的领导的说法不符合史实,D项排除。
3.【答案】选A。【解析】根据“国家经营和集体经营是工商业的主体,但是附有一定数量的个体经营;这种个体经营是国家经营和集体经营的补充”,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一发言体现了当时注重对经济体制的探索,故A正确;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此时社会主义三大改造尚未完成,故B、D说法错误;材料未涉及“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的相关信息,排除C。
4.【答案】A。【解析】题干中的时间点是“1956年”,正处于“一五”计划期间,据此可知众多的“各级先进工作者”被表彰,有利于引导更多的人去参加祖国的现代化建设,故选A项;虽然各地被表彰的各级先进工作者的人数不一样,但是这与经济区域发展失衡没有关系,排除B项;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在1952年底,国民经济恢复工作已基本完成,排除C项;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是在三大改造完成之后,即1956年底,与题干中的“1956年3月前”不符,排除D项。
5.【答案】选B。【解析】据表格内容可知,农业总产值年均增长率的两次明显增长第一次是在1963-1965年,主要得益于“八字”方针的调整,第二次是在1981-1985年,主要得益于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故B符合题意;“持续增长”的说法有误,排除A;社会动乱对我国经济领域冲击非常大,排除C;D表格内容无法体现,排除。
6.【答案】A。【解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1958年的人民公社化运动,比合作社公有化程度更高、规模更大,这是对生产关系的调整,但是超越了生产力水平,故A项正确;1957年一五计划完成,故B项错误;材料和加强民族凝聚力无关,民族区域自治有利于加强民族凝聚力,故C项错误;大跃进追求高速度,忽视客观规律,故D项错误。
7.【答案】C。【解析】在“大跃进”运动中,十三陵水库从设计到竣工,涉及部门广、人员多,建设时间短,表明政府组织和动员力量强大,故选C项;水库属于农业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排除A项;题意与国家治理体系无关,排除B项;水库建设的速度快不能代表整个基建设施发展非常迅速,不能以偏概全,排除D项。
8.【答案】C。【解析】从材料时间“七十年代初”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20世纪六七十年代,随着欧共体的成立、日本的崛起、不结盟运动的兴起,以及中国的发展,美、苏两极格局受到冲击,世界政治格局多极化的趋势开始出现,在这种情况下,美国谋求同中国改善关系,故C项正确。中国重返联合国只是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并没有改变美苏对峙格局,故A项错误;虽然中美关系有所缓和,但社会制度和国家利益的矛盾并没有消除,故B项错误;当时决定国际关系的主要力量依然是美、苏两个超级大国,故D项错误。
9.【答案】C。【解析】根据材料可知,20世纪50~70年代,人民生活改善不大,生活比较艰苦,主要是因为国家致力于工业化建设,故选C项。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经济发展模仿苏联,故A项错误。新中国成立初期国家致力于工业化建设,城市化进程是加快而非放慢,故B项错误。这一时期我国人民生活水平差距不大,故排除D项。
10.【答案】B。【解析】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可知,从1958年开始,在经济工作中指导思想上的“左”倾错误和严重的自然灾害,给我国国民经济造成了长达三年的严重困难局面。1960年冬,党中央决定对国民经济实行“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方针,调整国民经济各部门的比例关系,恢复和发展农业生产,充实以工业品为原料的轻工业和手工业品的生产,到1965年,原定的各项调整任务均顺利完成,国民经济取得了显著成就,故B项正确。A项错误,材料体现的是此时期农业和轻工业等经济部门的发展,并未反映经济所有制结构的变化;C项错误,合作化运动开展于1953~1956年的三大改造时期,与材料时间不符;D项错误,计划经济体制的弊端逐步解决是在1978年改革开放后。
11.【答案】选A。【解析】结合材料可知,1965年我国正值十年探索时期,提倡适龄结婚的宣传画体现了国家号召广大青年男女把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事业放在第一位的价值导向,从侧面反映了社会各界建设热情的高涨,故答案为A;B时间不符合,排除;宣传画的主题并不属于“左”倾错误,排除C;图片中虽然有机械化的信息,但不能说明当时我国农业机械化已经普及,排除D。
12.【答案】选C。【解析】1949—1952年上升的原因是土地改革,故A错误;1952—1957年变化的原因是三大改造和“一五”计划的推行,故B错误;1958年后粮食产量逐渐下降,原因是“大跃进”使农业缺乏劳动力、人民公社化运动使人们的劳动积极性下降,即由于“左”倾错误的严重泛滥,故C正确;1957—1958年粮食产量的上升是因为中共八大制定正确的方针政策,D错误。
13.【答案】选D。【解析】材料不能体现财政形势的信息,且财政形势严峻不是商业机构从业人员调整的主要原因,故A错误;材料本身就是经济结构变化的一种表现,故B错误;产业结构趋于均衡属于结果,故C错误;根据材料“社会主义性质的商业机构从业人员由1957年的52 万人减少到30.2万人”,结合所学可知,这一现象是“八字方针”调整国民经济比例的结果,故D正确。
14.【答案】C。【解析】根据表格信息可知,1975年上半年工业生产情况好转,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是由于1975年邓小平主持中央日常工作,进行全面整顿,使我国经济出现了复苏的势头,C项正确。A项是1958年“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期间,排除;B项是1960年纠正“大跃进”“左”倾错误提出的,排除;D项是1971年“九一三”事件后,时间不符,排除。
15.【答案】选D。【解析】依据材料可知,20世纪六七十年代政府加大对西北、西南等三线地区的基建投资,这有利于改善我国的工业布局,故D正确。依据材料中的数据可以看出具有强调经济建设的高速度的特点,这就违背了经济发展规律,故A错误。材料只是反映了政府加大对西北、西南等三线地区的基建投资,不能说明国家对经济管理的加强,故B错误。材料反映的是政府加大对西北、西南等三线地区的基建投资,主要涉及的是改善工业布局,不是改善工业结构,故C错误。
16.【答案】(1)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或1954年宪法、确立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初步建立社会主义政治制度体系;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实施一五计划与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开展,建立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
(2)原因: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建立;党和政府经济建设经验的积累;人民建设社会主义的热情高涨;毛泽东思想的指导;外交环境的改善。
意义:一定程度上改变了旧中国贫穷落后的面貌;为新的历史时期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提供了物质基础、宝贵经验和理论准备。
【解析】(1)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新中国向社会主义过渡需要从政治和经济两个方面进行分析,如政治上:1954年9月,召开了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以宪法的形式确立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初步建立社会主义政治制度体系;经济上:1953年依据过渡时期总路线,我国制定了“一五”计划,优先发展重工业,初步奠定了我国工业化的基础;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建立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2)原因:据所学可从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建立、党和政府经济建设经验的积累、人民建设社会主义的热情高涨、毛泽东思想的指导和外交环境的改善等方面回答。意义:结合所学可从一定程度上改变了旧中国贫穷落后的面貌、为新的历史时期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提供了物质基础、宝贵经验及理论准备等方面回答。
17.【答案】主题: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曲折发展。
阐释:新中国成立之初,党和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到1952年底国民经济基本好转。1953 年,中共中央公布了过渡时期总路线,开始实施“一五”计划, 到1957年底超额完成,社会主义工业化由此全面展开。1953-1956 年进行了三大改造,社会主义计划经济在我国基本确立。1956 年中共八大胜利召开,社会主义经济建设蓬勃开展起来。中央领导人片面追求经济建设中的高速度,提出了总路线,轻率发动了“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左”倾错误迅速发展,使国民经济和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破坏,导致1959-1961年三年经济困难。1960年冬,党中央提出“八字”方针调整国民经济,国民经济形势好转,取得了巨大成就。
总之,1949—1961年我国的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在曲折中前进,成就是主要的。
18.【解析】据材料“新中国成立60多年来我国社会核心价值观教育经历了不同的历史时期”可以得出,所述为不同时期我国社会核心价值教育的发展演变,可以从纵向来看,突出社会核心价值教育发展演变的时代性,即社会核心价值观教育是时代背景的反映。依据材料所给的史实加以论证。也可以从社会核心价值教育的影响和作用方面确定主题,即社会核心价值观教育推动着社会的发展进步。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加以论述即可。
答案说明论题切合“时代变迁与社会核心价值观教育变化”这一探究主题,体现时代与社会核心价值观教育之间的关系即可。如“社会核心价值观教育是时代背景的反映”“社会核心价值观教育变化反映了新中国的历史变迁”“社会核心价值观教育推动社会的发展”等。阐述需要任选两个时期,结合历史事实,说明社会核心价值观教育是时代特征的结晶与反映,服务于时代的发展需要,反过来通过核心价值观的教育又推动了时代的发展进步。
【答案】
示例一
论题:社会核心价值观教育是时代背景的反映。(2分)
阐述:1949-1956年间,即新中国向社会主义过渡时期。这一时期正处于巩固新生的人民民主政权,恢复发展国民经济的关键时期;“一五”计划的实施,三大改造的完成,最终实现了由新民主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的转变,确立了社会主义制度。因此,该时期的社会核心价值观具有明显的过渡性,核心价值观教育也体现了这一时期在政治、经济、意识形态领域的社会特征。
1978—1992年间,即改革开放初期。1978年召开的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了改革开放新时期,政治、经济、思想等领域的拨乱反正,使社会发展从“文化大革命”的无序状态重回正轨。这一时期经济不断发展,民主法治得以重建与完善,强调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两手抓”“两手都要硬”,尤其改革开放不断深入所出现的新问题,如西方资产阶级自由化思潮的传入等,开展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显得尤为重要。因此,这一时期的核心价值观教育充分体现了时代的要求。(8分)
总之,社会核心价值观教育是时代特征的结晶与反映,也服务于时代的发展需要。(2分)
示例二
论题:社会核心价值观教育推动着社会的发展进步。(2分)
阐述:1956-1966年间,即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这一时期的核心价值观教育注重用文艺作品进行宣传与普及,突出社会主义建设者的艰苦奋斗、无私奉献、乐于助人的时代精神,展现榜样示范性的作用。这些核心价值观鼓舞和激励了广大工农群众和科技工作者。1957年“一五”计划超额完成,初步改变了我国工业落后面貌。1964年我国第一颗原子弹成功爆炸,增强了我国的国防力量。1965年,在世界上首次人工合成结晶牛胰岛素,标志着我国科学技术达到新水平。
1992年,党的十四大之后,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这一时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活动通过现代化、综合化、信息化的形式反映社会主义建设的新成就。通过这些教育活动推动了民主政治不断发展完善,人民的民主意识和参与度不断提高,基层民主制度建立和完善。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深入人心,建设全面小康社会,推动广大人民群众积极投身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人民的社会生活发生巨大变化,社会主义的新风尚正在形成。(8分)
总之,不同时期社会核心价值观教育服务于时代的发展需要,有力地推动了当时社会的发展进步。(2分)
(任选两个阶段,围绕论题,论述清晰,符合史实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