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概述反射是人体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
(2)、通过膝跳反射实验,联系自己的生活感受,理解反射的概念并能描述反射弧的结构。
(3)、探究某种动物条件反射的形成过程,能分析非条件反射和条件反射的区别。
(4)、理解人类特有的条件反射。
(5)、提高实验操作技能、观察能力和对比、分析、归纳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
(1)学习生物学家不畏艰辛、勇于探索真知的精神;
(2)感受中华民族悠久的文化历史,进行爱国主义教育(隐含于师生课内探究的过程中)。 教学方法
1、采用多媒体电教手段,配以影像资料展示。
2、让学生亲自参与实验,获得真知。
3、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教师精讲点拨。
4、加入小游戏和比赛,适当进行物质奖励,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积极性。
5、在学案每一页的上边都加了名言警句,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
教学过程
★温故知新:
复习与本节相关的知识点:1、神经冲动2、脊髓的结构、大脑的结构3、神经中枢
★课内探究
情景导入: 教师举起一支糖葫芦,问学生有何反应?多媒体展示“望梅止渴”
“惊弓之鸟”的图片,
提出疑问:为什么士兵听说前面有梅林就不觉得口渴了?为什么受过伤的鸟再次看到拉开的弓箭,不用射就从天上掉下来?接着再展示几个例子:家兔听见饲养员的脚步声就出来觅食、听到铃声进教室、天冷时打哆嗦、手被针刺立即缩回,分析出现这些现象的原因,点明这些都是动物体或人体在神经系统的调节下出现的一些反射活动,反射是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
探究一 反射
1、膝跳反射实验:
观察膝跳反射视频
两人一组,一个同学坐在椅子上,一条腿自然搭在另一条腿上。另一个同学用手掌内侧边缘或橡皮槌快速扣击上面那条腿膝盖下面的韧带。
观察并思考:(1)叩击韧带时,小腿出现什么反应?(2)如果有意识地控制膝跳,上述现象还会出现吗?说明了什么?(在有意识控制的情况下再做此实验)
2、你来总结:什么叫反射?人体或动物体通过 对外界刺激所发生的 的反应。
3、学以致用:
判断一下,属于反射的有那些?( )
A 、含羞草的叶子受碰撞后合拢 B 、草履虫可躲避盐水的刺激
C 、天热时人会出较多的汗 D 、皮肤擦伤后出血,血液会自然凝固 (通过此题说明应激性和反射的关系)
探究二 反射弧
1、什么叫反射弧?
2、一个完整的反射弧包括哪五部分?每一部分有何作用?(展示膝跳反射弧图片讲解感受器和效应器)
3、膝跳反射过程中,神经冲动传导的途径是怎样的?(展示冲动传导的动画)
4、如果神经冲动传导途径的某一环节出现障碍,会出现什么现象? (反射消失)
5、学以致用:
对反射和反射弧的认识错误的是( )
A 、医生常用测试各种反射的方法来检测病人神经系统方面的疾病
B 、反射必须通过反射弧来完成
C、反射弧的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障碍,反射活动都无法进行
D 、反射和反射弧在性质上是完全相同的
探究三 非条件反射和条件反射
(一)条件反射
1、通过小游戏知道什么是非条件反射和条件反射(让一个同学站在讲台上,伸直胳膊并展开手掌,闭上眼睛,教师用牙签不尖的一端快速刺其手掌,看他有何反应。然后让这个同学睁开眼睛,老师拿出牙签,告诉他要用牙签尖的一端刺他的手掌,看他有何反应。师生共同分析这两个缩手反射,得出概念。)
2、对照课本87页的四幅图,探究条件反射的建立过程。(这是巴甫洛夫的经典实验)
友情提示:(1) 非条件刺激:能引起机体非条件反射的刺激,叫非条件刺激。
如:狗吃食物时就分泌唾液,食物就是引起唾液分泌的非条件刺激。
(2) 条件刺激:指引起条件反射的刺激。
(3)无关刺激:与反射没有关系的刺激(不能引起反射的刺激)
第一幅图中,狗吃食物分泌唾液是 反射,食物是 刺激。
第二幅图中,铃声是 刺激。
第三幅图中, 刺激与 刺激在多次结合。
第四幅图中,在狗面前摇铃,狗分泌唾液,是 反射,铃声转化为 刺激。
你来总结:
条件反射的建立过程:条件反射是在 反射的基础上, 刺激
与 刺激多次结合而建立的。当条件反射建立后,原来的无关刺激转化
为 刺激。
教师点拨:条件反射建立后需要不断强化。不强化,会消退。)
(二)条件反射与非条件反射的区别
1、你来比较:
条件反射 非条件反射
1.生来就有的 反射 1.在 反射的基础上,在生活过程中逐渐形成的 反射
2. 的神经活动 2. 的神经活动
3 . 参与(脑干、脊髓)完成 3. 参与完成
4.适应范围 ,只适应 的环境 4.适应范围 ,可适应 的环境
5.固定,不会 5.暂时,可以
(举例解释第4点区别:知道火可怕的人见到着火就想赶紧扑灭,而不知道火是什么的人见到着火就没有反应。)
2、学以致用:
条件反射不同于非条件反射的特点是:( )
A.先天性反射 B.后天性反射 C.可以建立也可以消失 D.不可以建立也不会消退
E.低级神经活动 F.高级神经活动 G.大脑皮层参与 H.大脑皮层以下的中枢参与
3、百家争鸣: 一个同学举出反射的例子,另一个同学回答属于哪类反射。看谁举得多、答得多。(加油鼓励)
(三)人类特有的条件反射
1、看大屏幕上的三个字“糖葫芦”,你有何反应?
看老师手里举起的糖葫芦,你有何反应?
吃糖葫芦,你有何反应?(回扣情景导入时的情况)
分析以上三种反射
2、你来总结:
人类特有的条件反射:能够对 和 的刺激建立条件反射。因为人类的大脑皮层上有 中枢。
3、学以致用:将以下反射归类 (1)、吃梅时分泌唾液 (2)、看见梅分泌唾液 (3)、谈梅时分泌唾液 (4)、小明看书时哭了 (5)、天冷时打哆嗦 (6)、惊弓之鸟 (7)、强光下闭眼 (8)、鹦鹉学舌 (9)、小狗做算术
非条件反射有: 条件反射有: 人类特有的条件反射有: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