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语文期末复习小说专题:小说中的情节—情节作用题(必修下册)

文档属性

名称 高一语文期末复习小说专题:小说中的情节—情节作用题(必修下册)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2.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06-08 16:58:2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高一语文期末复习小说专题:小说中的情节—情节作用题(必修下册)
【题目】
小说把祥林嫂的死放在前面叙述,后面回忆祥林嫂的生活片段。作者这样安排有什么用意?请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看法。
【参考答案】
A.设置悬念:小说将祥林嫂的悲惨结局在开始就呈现在读者面前,为读者设置了一系列悬念。B.渲染气氛:写祥林嫂在富人们一片祝福声中寂然死去,造成了浓厚的悲剧气氛。C.突出主题:死后被骂为“谬种”,揭示了人们的冷漠,突出了小说主题。D.增强效果:《祝福》先写故事结局——祥林嫂的死,而后按时间顺序描写祥林嫂一生悲惨的遭遇。倒叙的方法,避免了平铺直叙,能增强文章的表达效果。
【背景知识】
情节是小说中用于表现人物性格发展变化的事件,它是生活片断的有机剪辑,又是矛盾发生、发展的过程。把握好故事情节,是读懂小说的关键。可抓住小说的事、物、人、情、时间、空间等线索,理清小说的矛盾冲突,体会情节对人物形象的塑造及主题的揭示所起到的作用。
故事情节总是为塑造人物形象服务的。梳理故事情节的过程就是对人物性格感受的过程,也是对小说主题理解的过程。如《水浒传》中的林冲,本是东京八十万禁军教头,官居高位。小说在前五回里,浓墨叙述了“娘子受辱”、“带刀误入白虎堂”、“刺配沧州道”、“大闹野猪林”、“火烧草料场”、“风雪山神庙”等情节,展示了林冲一步一步地被逼上梁山的过程。一位逆来顺受的“忠臣”最终成为犯上作乱的“英雄”,其性格刻画运用的是情节推进法。
1.情节的作用
①交代人物活动的环境场所。
②设置悬念,引起读者阅读的兴趣。
③为后面的情节发展作铺垫或埋下伏笔。
④照应前文。
⑤线索或推动其他情节发展。
⑥刻画人物性格。
⑦表现主旨或深化主题。
⑧使小说内容丰富、结构波澜曲折富艺术性。
2.情节安排的特点(结构安排评价)
①就全文来说有一波三折式。作用是引人入胜,扣人心弦,增强故事的戏剧性、可读性。
②就开头、结尾来说有首尾呼应式。作用是使结构紧密、完整、圆合。
③就开头来说有倒叙式,如《祝福》,先写祥林嫂的死,然后再写祥林嫂是怎样一步步被封建礼教逼向死亡之地的。作用是制造悬念。
④就结尾来说有戛然而止,留下空白式。作用是给读者充分的想象与联想、引申思考的空间,意蕴深远、耐人寻味。丰富了小说的内涵,有助于扩大外延意义。
⑤此外,还有出人意料式、悲剧式、喜剧式等。一般作用是强化效果,深化主旨。
3.情节安排的基本技巧
①顺叙:按时间(空间)顺序来写,情节发展脉络分明,层次清晰。
②倒叙:不按时间先后顺序,而是把某些发生在后的情节或结局先行提出,然后再按顺序叙述下去的一种方法,造成悬念,引人入胜。
③插叙:在叙述主要事件的过程中,插入另一与之有关的事件,然后再接上原来的事件写。对主要情节或中心事件做必要补充说明,使情节更加完整,结构更加严密,内容更加充实丰满。
④补叙:在叙述主要事件的过程中,补充叙述另一与之有关的事件,然后再接上原来的事件写。对上文内容加以补充解释,对下文做某些交代,照应上下文。
⑤平叙(纵横交织叙述):叙述两件或多件同时发生的事,使头绪清楚,照应得体。
4.贯穿情节的线索
小说的线索:就是通过什么把小说中的故事、人物串在一起的那个“什么”,也就是小说情节发展围绕的中心。
可作线索的有:人、物、事、情、时间、空间,有单条线索(单线型结构),也有多条线索(复线型结构),如《药》中的“人血馒头”,即明暗两条线索的交集物,贯穿整篇小说纵横意义的线索。
【题型解读】
【常见题型】
1.小说叙写某一情节,有什么作用 请作简要分析。
2.简要分析小说情节的特点(双线交织、悬念、曲折性、合理性等)及作用。
3.作者反复写某一情节,有什么作用 作者写某一段,对展开情节有什么作用
【思路导航】
1.找出情节线索,理清情节的来龙去脉。
2.由事及人,看情节发展如何为塑造人物服务。
3.见微知著,从场面和细节描写中分析情节对表现主题的意义。
4.赏析技巧,注意发现作者组织情节的艺术匠心。
【答题方法与步骤】
1.从结构上:设置悬念;为后面的情节发展做铺垫或埋伏笔;照应前文;推动情节发展或转折;线索,贯穿全文。
2.从内容上:点明人物活动的环境;表现了(突出了)人物性格;表现主旨或深化了主题。
3.根据要求组织语言表达:XX情节(事物)在文中有……作用,突出了……,表现了……
【题目一】
阅读下面文字,回答题目。
文段一:当时管待林冲酒食,至晚送回天王堂。次日,又来相请。自此林冲得李小二家来往,不时间送汤送水来营里与林冲吃……再穿了白布衫,系了胳膊,把毡笠子带上,将葫芦里冷酒都吃尽了,被与葫芦都丢了不要,提了枪,便出庙门投东去。
文段二:店家切一盘熟牛肉,烫一壶热酒,请林冲吃。又自买了些牛肉,又吃了数杯,就又买了一葫芦酒,包了那两块牛肉,留下碎银子,把花枪挑了酒葫芦,怀内揣了牛肉,叫声相扰,便出篱笆门。……把被卷了,花枪挑着酒葫芦,依旧把门拽上锁了,望那庙里来。林冲把枪和酒葫芦放在纸堆上,将那条絮被放开。把被扯来盖了半截下身。却把葫芦冷酒提来,慢慢地吃,就将怀中牛肉下酒。
小说情节反复出现“酒”的描写,结合文段和课文,分别有哪些不同的作用?
【参考答案】
“多次写林冲喝酒”,首先突出天气寒冷,林冲以此御寒;其次从人物上看,借酒消愁,烘托林冲此时孤独愁绪;再者从情节上看“酒壮人胆”,林冲多次喝酒,使后文他一气之下怒杀仇敌这一情节显得更加合理。“多次不忘酒葫芦”,从人物上看既突出了他细心认真的性格,也侧面反映出他对看管草料场的重视,他打算在这里暂时呆下去,表现了他安分守己的性格;从情节上看为结尾写扔掉酒葫芦埋下伏笔。
文段一的句子中,“小二招待林冲酒食”,从人物上看表现出他知恩图报的性格,也侧面衬托了林冲的豪爽侠义;“将冷酒都吃尽了”,从人物上看强烈地突出了林冲内心的决绝、愤怒与悲凉;而“丢掉葫芦与被子”这重要的生活物品,表明林冲彻底和以前的生活说再见,此路一走,再不回头,从主旨上看这暗示了小说“官逼民反”的主旨。
【题目二】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题目。
造船
蔡楠
马长远是白洋淀有名的水木匠,他会造船,木船。
马长远造船有三个绝活。一绝是看树料。有次他去旱地买树,看上去高大光滑的树料他不要。偏偏看中了有一片疤的木头。儿子泥鳅问他为什么,他拽着泥鳅的老头辫儿说,傻小子跟爹学着点儿,你看这高大光滑的树,它顶部的叶子有焦梢,根部肯定空了。说着就叫来卖家,锯开树料,果然空了半截。来,看这块,你甭看它有疤,还是一片疤,没关系,这是干疤,不是水疤。水疤说明树质有毛病,干疤呢,就白捡便宜了,木头坚硬,价钱又低。说着就叫来卖家,锯开树料果然无碍。第二绝是甩线一手准。旱木匠只能放直线,而马长远造船时能根据船的部位用材放成曲线。第三绝是放印子,就是给船打补丁。先将船体上损坏的部分用工具剔掉,船孔自然呈不规则状态。然后选一块合适的木料,不量尺寸,单凭目测用斧子砍,而且一砍便成,一放准是严丝合缝。
凭着这三个绝活儿,马长远的造船作坊在水乡名噪一时。
马长远开始时造鹰排子、鸭排子。老年间白洋淀水势大,水阔鱼多,渔民们放鸭牧鹰,自在得很。后来,马长远又稍加改造,造成了枪排船。船只平底无舵,前宽后窄,宽处能搭上三管火铳,供白洋淀的猎户用来打野鸭,捕大雁,捉水鸥。枪筒里,前边装满沙子,后边装上火药。这设计,人是不在船上的,而是潜伏在水里。锁定目标以后点火,火药点燃就会把砂粒顶出去,一声枪响,猎物就轰然落地了。1937年的一个雨夜,任大桅神神秘秘地找到马长远,把一兜大洋交给了他。喘着气说,长……长远哥,你抓紧备料,连夜加工,给……给我造八只枪排船!他接过大洋问,干什么要这么急?任大桅说,雁翎队打鬼子,日本的汽艇都开到白洋淀了!他把大洋兜子放回到了任大桅手里,穿着裤衩跑到院里清点木料。兄弟,够十二只船的料,我再把前面造宽些,放四管火铳,杀伤力大些!任大桅这回不喘气了,他说,那这船钱?马长远说,船什么钱?打完鬼子再说!任大桅道了谢,说了声小心些就要走,马长远一把拦住了任大桅,等等,我把泥鳅叫醒,你带上他吧——
全国解放以后,当过雁翎队长的任大桅当上了县长。土地改革中,任县长打倒了汉奸渔霸熊邦忠,拆掉了他家的祠堂,就在熊家祠堂的旧址,帮助马长远盖起了船厂。鞭炮声中,任大桅给船厂剪了彩,然后红着脸对马长远说,长远哥,我回来了,我没把泥鳅带回来,他被安排在天津造船厂了。他才十几岁,先学学徒吧。将来回你厂里当工程师!马长远鼻子一哼,屁!连家都不回的人,能学出什么好?能当什么工程师?我不稀罕,我自己就成!
马长远说对了,泥鳅终究也没有回到水寨定居,没有回到他爹的船厂。他在天津造船厂当到了厂长,退休后在县城投资创办了白洋淀船舶制造有限公司。
马泥鳅每年都回来给他爹拜年,拜年的时候就做马长远的思想工作。早些年,他说爹跟我去天津吧,你看白洋淀都干裂了,芦苇也不长,荷花也不开,你造的船也用不上了,连吃喝都挣不上;你去看看我造的画舫、龙舟,颐和园、西湖都用呢!你再看我造的万吨巨轮,直达太平洋呢!马长远就懒懒地说,你那不是造,你那是生产!我的木船呢,那叫手——艺!后来黄河水来到了白洋淀,他又说,爹你都90多岁了,搬到城里住吧,我为你可是让了步,回到了县城,还给你买了三室一厅的房子!马长远眼皮耷拉着说,我住着任县长给我的房子舒服,那是人民政府给我的念想!每到这时候,马泥鳅就想用武力解决,他和司机把马长远架到车上。马长远总是打着坠儿往下出溜,我不去,本来好好的水路能跑我的木船,你倒好,捐资架桥,水路都修上油漆了,我走不惯!
马泥鳅没辙了。他给马长远雇了个保姆,寒假暑假还打发上大学的孙子马力来和马长远做伴。马力觉得他太爷这白胡子老头儿好玩儿,就不停地打听他的过去,打听他造船的事。听完了,他就对马长远嘟囔,太爷,都是你自己吹牛,现在白洋淀里跑的都是快艇、机帆船,顶不行也是机器钢船,你说你造的木船在哪里啊?
马长远就轻轻地拍了一下马力的头,说了声小混蛋,你来!他颤巍巍地把马力领进了院里一间锁着的棚子里,嘎吱吱棚门打开,一道阳光窜进来,哇,马力看到了一屋子精巧细腻的木船模型。
马长远含糊不清地说,这是鹰排子,这是鸭排子,这是枪排船……
(选自《小小说选刊》2016年第7期,有删改)
1.小说中写任大桅找马长远造枪排船这一情节有何作用?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
2.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和鉴赏,最恰当的一项是( )
A.文中划线句表现马长远看不上儿子马泥鳅造的船,认为那不是手艺,有一种感伤的情怀,表达了对传统造船技艺逐渐没落的失落之情。
B.小说写白洋淀“干裂了,芦苇也不长,荷花也不开”的衰败,是为了与老年间“水阔鱼多”的盛景形成对比,表达对环境遭到破坏的忧伤。
C.马泥鳅为了父亲而回到县城,为父亲在县城买房子,不可谓不孝,可是他并不真正了解父亲的内心世界,父子之间存在隔膜。
D.小说按照开端、发展、高潮、结局的顺序依次将看树料、答应为雁翎队造船、拒绝进城、领马力看船模等情节串联起来,“造船”是贯穿全文的中心情节。
3.小说主要塑造了马长远这个人物形象,请结合小说简要概括他的形象特点。
【参考答案】
①丰富人物形象。通过马长远主动加宽尺寸、还回大洋以及让儿子参军等细节表现他的民族大义。
②推动情节发展,通过送儿子参军自然引出儿子的人生经历和父子之间的矛盾冲突;③照应前文,表现马长远造船技艺高超名噪一时;为后文做铺垫,马长远晚年的落寞与此时的豪迈形成对比,丰富小说意蕴。
2.C
3.①技艺高超;②有民族大义;③坚守传统。
【解析】
1.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小说重要情节和段落作用的能力。
分析文中的某情节的作用题目,首先要简单的概括该情节,然后从内容和结构两个方面分析作用,内容上主要是在人物的塑造和主旨的表达上体现,结构上注意前后的照应、情节的推进,还要注意一些手法,比如对比、衬托、抑扬等。
本题问“任大桅找马长远造枪排船这一情节的作用”。照应了前文提的“马长远的造船作坊在水乡名噪一时”,表现马长远造船技艺高超,丰富人物形象。“够十二只船的料,我再把前面造宽些,放四管火铳,杀伤力大些”,马长远主动加宽尺寸,还回了大洋;“我把泥鳅叫醒,你带上他吧”,让儿子参军;这些表现了他的民族大义。而送儿子参军又引出儿子的人生经历和父子之间的矛盾冲突;此为推动情节发展。这一情节充分体现马长远的豪迈,和晚年的落寞形成对比,耐人寻味,从而丰富了小说的意蕴。
2.A.“失落之情”错误。表达的是对传统技艺的自豪和坚守,不是失落。
B.“是为了……表达对环境遭到破坏的忧伤”错误。“早些年,他说爹跟我去天津吧,你看白洋淀都干裂了,芦苇也不长,荷花也不开,你造的船也用不上了,连吃喝都挣不上”,可见但没提到环境破坏,也不是小说要表达的目的。主要目的是突出其晚年的落寞,这才是忧伤之处——手艺五处施展,传统文化不知何去何从。D.“‘造船’是贯穿全文的中心情节”错误。小说没有一个贯串全文的情节,而是多个片段构成的。
3.本题考查学生鉴赏作品的文学形象的能力。
分析人物形象首先应结合着文中叙述性的语句,从身份、地位、修养、气质等总体上把握小说人物形象特点,然后根据小说中描写这个人物的言行举止的语句以及作者的议论或者作者借作品中其他人物对他的评价的语句直接提取或概括即可。
由文中内容“马长远造船有三个绝活。一绝是……”可看出他技艺高超。
由“马长远说,船什么钱?打完鬼子再说”,马长远知道造船是打鬼子后不要钱,可知他有民族大义。
由马长远不愿住楼房、喜欢水路,以及一屋子子精巧细腻的鹰排子、鸭排子、枪排船的木船模型,可理解他能坚守传统。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