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2017秋)科学六年级下册 2.6 古代生物的多样性 教案(表格式)

文档属性

名称 教科版(2017秋)科学六年级下册 2.6 古代生物的多样性 教案(表格式)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4.8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教科版(2017秋)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2-06-08 21:36:3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古代生物的多样性》教学设计
学习目标 1.远古时期地球上存在着不同的生物。2.有些古代生物已经不复存在,一些现存生物与古代生物相似。3.化石保留了古代生物的相关信息。4.能够通过观察化石推测古代生物的特征,认识古代生物。5.能够通过观察比较、查阅资料等方法收集证据,推测一些古代生物与现存生物的关系。6.表现出探究古代生物的兴趣。7.能基于证据表达自己的观点。8意识到对古代生物的研究有助于我们认识生物及其地球环境的发展变化,体会科学研究的意义。
重点 根据化石信息分析出古代生物的多样性。
难点 学生知识储备量较小,能否通过观察比较、查阅资料等方法收集证据,并对古代生物的多样性进行正确汇报,影响到学生对古代生物多样性的认识。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前测导入 一:聚焦:出示前测:学生对古生物的了解情况学生知道的古生物很少,大多是通过课外阅读(间接认识)怎么样的方式了解古生物最直接—引出化石(板书)出示前测学生对化石的认识引导学生认识化石的概念—这节课我们就扮演小古生物学家一起来通过化石来认识古代生物。(点题)
教学过程 二:探索1.郑老师想办一场“教室版古生物展”,东西都准备的差不多了,买的古生物的图鉴因为疫情原因快递停在路上到不了。任务前置—编写古生物图鉴2.逛展馆展馆一:猛犸象之旅第二站:与恐龙同行第三站:识石寻踪四:小组讨论展示古生物图鉴1.学生展示交流图鉴2.师生共话古代的生物多种多样,古生物生活的环境多种多样,古代生物的演化(遗传)多种多样。 古代生物的多样性(点题)五:研讨研究化石的意义六:拓展让更多的人可以参观古生物馆(一校一展馆)怎么样才有更多的化石,我们学一学做一个化石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