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解析】高化人教新版必修1第一章 1 物质的分类及转化(1)物质的分类同步训练

文档属性

名称 【精品解析】高化人教新版必修1第一章 1 物质的分类及转化(1)物质的分类同步训练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87.6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19-08-27 14:34:26

文档简介

高化人教新版必修1第一章 1 物质的分类及转化(1)物质的分类同步训练
一、单选题
1.(2019高一上·吉林期末)下列物质属于纯净物的是(  )
A.漂白粉 B.液氯 C.水玻璃 D.盐酸
【答案】B
【知识点】物质的简单分类
【解析】【解答】A.漂白粉的主要成分是CaCl2和Ca(ClO)2,属于混合物,A不符合题意;
B.液氯是指液态的氯气,只含有一种物质,属于纯净物,B符合题意;
C.水玻璃是指Na2SiO3溶液,属于混合物,C不符合题意;
D.盐酸是HCl的水溶液,属于混合物,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根据纯净物的概念分析。纯净物是指只由一种物质组成。
2.(2019高一上·长沙期末)分类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方法。氢化物是指只由两种元素组成且其中一种元素是氢元素的化合物。下列物质中不属于氢化物的是(  )
A.H2SO4 B.H2O2 C.NaH D.NH3
【答案】A
【知识点】物质的简单分类
【解析】【解答】A、由H、O、S三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不属于氢化物,故A符合题意;
B、由H、O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其中一种元素为氢元素,属于氢化物,故B不符合题意;
C、由H、Na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其中一种元素为氢元素,属于氢化物,故C不符合题意;
D、由H、N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其中一种元素为氢元素,属于氢化物,故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氢化物分为金属氢化物和非金属氢化物,都是由两种元素组成,且其中一种为氢元素。
3.(2018高一上·薛城期中)下列各组物质,按化合物、单质、混合物顺序排列的是(  )
A.干冰、氢气、冰水共存物
B.洁净的空气、液态氧、天然气
C.纯碱、氦气、漂白粉
D.酒精、氯水、氢氧化铁胶体
【答案】C
【知识点】物质的简单分类
【解析】【解答】A、干冰是CO2,是化合物,氢气是单质,冰水共存物仍然是水,属于纯净物,A不符合题意;
B、洁净的空气属于混合物,液态氧是单质,天然气是混合物,B不符合题意;
C、纯碱是碳酸钠,属于化合物,氦气是单质,漂白粉是混合物,C符合题意;
D、酒精是乙醇,属于化合物,氯水、氢氧化铁胶体均是混合物,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本题考查的是物质分类的理解。只含有一种分子的物质称为纯净物,若纯净物只由一种元素组成,则该纯净物为单质,如O2,H2,若纯净物由两种或两种以上元素组成,则该纯净物为化合物,如CO2、H2O;若某种物质由含有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分子则是混合物,如空气、溶液。
4.(2019高一下·岳阳月考)溶液、胶体、浊液三种分散系的本质区别是(  )
A.分散质粒子直径大小 B.是否有丁达尔效应
C.是否均一、稳定、透明 D.是否能透过滤纸
【答案】A
【知识点】分散系、胶体与溶液的概念及关系
【解析】【解答】溶液、胶体、浊液三种分散系的划分依据是分散质粒子直径的大小,故三种分散系的本质区别在于分散质微粒的直径大小不同,A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溶液、胶体、浊液三种分散系的划分依据是分散质粒子直径的大小。
5.(2019高一上·宿迁期末)将直径在1 nm~100 nm之间的食盐晶体超细粒子分散到酒精中,激光笔照射能看到丁达尔效应,所形成的分散系是(  )
A.溶液 B.胶体 C.悬浊液 D.乳浊液
【答案】B
【知识点】分散系、胶体与溶液的概念及关系;胶体的性质和应用
【解析】【解答】能形成丁达尔效应的分散系为胶体,B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能形成丁达尔效应的分散系为胶体;
6.(2018高一上·广州期中)下列分散系能产生“丁达尔效应”的是(  )
A.稀硫酸 B.硫酸铜溶液
C.氢氧化铁胶体 D.酒精溶液
【答案】C
【知识点】胶体的性质和应用
【解析】【解答】胶体分散系能产生“丁达尔效应”,稀硫酸、硫酸铜溶液、酒精溶液均是溶液分散系,氢氧化铁胶体是胶体分散系,能产生“丁达尔效应”,
故答案为:C。
【分析】胶体分散系能够产生丁达尔效应,判断是否属于胶体即可。
7.(2018高一上·舒兰期中)朱自清在《荷塘月色》中写道:“薄薄的青雾浮起在荷塘里……月光是隔了树照过来的,高处丛生的灌木,落下参差的斑驳的黑影……”月光穿过薄雾形成的种种美景的本质原因是(  )
A.空气中的小水滴颗粒直径大小约为10-9m~10-7m
B.光是一种胶体
C.雾是一种胶体
D.发生丁达尔效应
【答案】A
【知识点】胶体的性质和应用
【解析】【解答】雾是一种胶体,所以月光穿过薄雾形成的种种美景的本质原因是空气中的小水滴颗粒直径大小约为10-9m~10-7m,
故答案为:A。
【分析】本题考查胶体的相关知识。 溶液、胶体和浊液这三种分散系的分类根据的是分散质粒子的直径大小,溶液(小于1nm)、胶体(1nm-100nm)、浊液(大于100nm);丁达尔效应是胶体的特征性质;
8.(2018高一上·杭州期中)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FeCl3溶液、Fe(OH)3胶体与Fe(OH)3沉淀的本质区别是有没有丁达尔效应
B.根据分散系的稳定性大小将混合物分为胶体、溶液和浊液
C.将几滴汽油加入装有10mL水的试管中,用力振荡形成胶体
D.胶体、分散系、混合物概念间的从属关系可用右图表示
【答案】D
【知识点】分散系、胶体与溶液的概念及关系
【解析】【解答】A.溶液、胶体、浊液的本质区别是分散质微粒的直径大小,A不符合题意;
B.溶液、胶体、浊液的分类标准是分散系中分散质微粒的直径大小,而不是稳定性,B不符合题意;
C.汽油与水不互溶,形成的是浊液,C不符合题意;
D.分散系属于混合物,胶体属于分散系,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A.根据分散系的分类标准分析;
B.根据分散系的分类标准分析;
C.汽油与水不互溶;
D.根据胶体、分散系和混合物的概念以及从属关系分析;
9.(2019高一上·中山期末)“分类”是一种思想方法,在化学发展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Na2O和Na2O2均能与H2O反应生成NaOH,故二者都是碱性氧化物
B.根据分散系是否具有丁达尔现象将分散系分为溶液、胶体和浊液
C.醋酸、纯碱、明矾和石灰石分别属于酸、碱、盐和化合物
D.碱性氧化物一定是金属氧化物,酸性氧化物不一定是非金属氧化物
【答案】D
【知识点】物质的简单分类;胶体的性质和应用
【解析】【解答】A.能和酸反应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为碱性氧化物,Na2O是碱性氧化物,而过氧化钠和酸反应时除了生成盐和水,还生成氧气,故不是碱性氧化物,故A不符合题意;
B.根据分散质粒子直径大小将分散系分为溶液、胶体和浊液,不能根据丁达尔效应判断溶液和浊液,故B不符合题意;
C.纯碱是碳酸钠,阳离子是金属离子、阴离子是酸根离子,故是盐,而不是碱,故C不符合题意;
D.碱性氧化物一定是金属氧化物,但酸性氧化物可能为金属氧化物,如Mn2O7等,故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A.过氧化钠不是碱性氧化物;
B.分散系的分类标准是分散质的颗粒直径大小;
C.纯碱是碳酸钠的俗名,属于盐。
10.(2018高一上·扶余期中)下列关于胶体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布朗运动是胶体特有的运动方式,只用肉眼就可以区别开胶体、浊液和溶液
B.一般的胶体微粒具有较大的表面积,能吸附某些离子而带电荷,故在电场作用下会产生电泳现象
C.向Fe(OH)3胶体中加入过量的稀硫酸,最终使胶体发生聚沉形成沉淀物
D.胶体不稳定,静置后容易产生沉淀
【答案】B
【知识点】胶体的性质和应用
【解析】【解答】A.布朗运动是指分散质在分散剂的作用下做无规则运动,布朗运动是分散系的性质,不是胶体特有的运动方式,A不符合题意;
B.胶体微粒由于具有较大的表面积,因而能吸附某些离子,从而使得胶体粒子带电荷,因此在电场的作用能发生定向移动,称之为电泳现象,B符合题意;
C.Fe(OH)3胶体中胶粒带正电荷,加入稀硫酸后,由于正负电荷的相互吸引,胶体会发生聚沉形成红褐色沉淀,由于酸碱中和反应,沉淀会进一步溶解,C不符合题意;
D.胶体具有介稳性,静置后不易产生沉淀,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此题是对胶体性质的考查,结合胶体的性质进行分析即可。
11.(2018高一上·昆明期中)按照物质的树状分类法和交叉分类法,对于H2SO4的分类正确的是 (  ) ①酸 ②氧化物 ③弱酸 ④强酸 ⑤含氧酸 ⑥难挥发性酸 ⑦一元酸 ⑧二元酸
A.①②④⑤⑥⑦ B.①④⑤⑥⑧
C. ①②④⑤⑥ D.①④⑤⑥⑦
【答案】B
【知识点】物质的简单分类
【解析】【解答】H2SO4中的阳离子全部是H+,故属于酸;其在水溶液中完全电离,因此属于强酸;H2SO4中含有氧元素,故属于含氧酸;硫酸不具备挥发性,故属于难挥发性酸;H2SO4在水中完全电离产生两个H+,故属于二元酸;因此对H2SO4的分类正确的是①④⑤⑥⑧,B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此题是对物质分类的考查,根据不同的分类标准,同一种物质可划归到多种类别中。
12.(2019高一上·郑州期末)下列现象或技术应用中,不涉及胶体性质的是(  )
A.在江河入海处容易形成三角洲
B.向豆浆中加入石膏制成美味的豆腐
C.在饱和氯化铁溶液中加入浓NaOH溶液,产生红褐色沉淀
D.清晨,在茂密的森林中,常常可以看到从枝叶间透过的一道道光柱
【答案】C
【知识点】胶体的性质和应用
【解析】【解答】A 河流本身携带的泥沙以胶体形式存在,由于入海口处海水中含电解质(氯化钠为主),使得胶体溶液发生聚沉,涉及胶体性质,A不符合题意;
B.石膏是电解质,而豆浆是蛋白质溶液,属于胶体,该胶体遇到电解质溶液就发生聚沉,涉及了胶体的性质,B不符合题意;
C.在饱和氯化铁溶液中加入浓NaOH溶液,生成了氢氧化铁沉淀,没有涉及到胶体的性质,C符合题意;
D.看到从枝叶间透过的一道道光柱,是胶体的丁达尔现象,涉及了胶体的性质,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A.入海口三角洲的形成与胶体的聚沉有关;
B.由豆浆制豆腐体现了胶体的聚沉;
C.产生的红褐色沉淀为Fe(OH)3沉淀;
D.光柱是胶体的丁达尔效应;
二、综合题
13.(2018高一上·孝感期中)现有下列12种物质:①Fe;②CO2;③空气;④CaO;⑤HNO3;⑥Ca(OH)2;⑦碘酒:⑧CuSO4·5H2O;⑨乙醇:⑩NaHCO3; Fe(OH)3胶体:
(1)属于混合物的是   (填序号,下同);
(2)属于氧化物的是   ;
(3)属于酸的是   ;
(4)属于碱的是   ;
(5)属于盐的是   ;
(6)属于(或含有)有机物的是   ;
(7)可出现丁达尔效应的是   。
【答案】(1)③⑦
(2)②④
(3)⑤
(4)⑥
(5)⑧⑩
(6)⑦⑨
(7)
【知识点】物质的简单分类
【解析】【解答】(1)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组成的是混合物,属于混合物的是空气、碘酒、氢氧化铁胶体;(2)由两种元素组成,其中一种是氧元素的化合物是氧化物,属于氧化物的是CO2、CaO。(3)电离出的阳离子全部是氢离子的化合物是酸,属于酸的是硝酸;(4)电离出的阴离子全部是氢氧根离子的化合物是碱,属于碱的是氢氧化钙;(5)由金属阳离子或铵根离子与酸根离子组成的化合物是盐,属于盐的是CuSO4·5H2O、NaHCO3;(6)属于(或含有)有机物的是碘酒和乙醇;(7)可出现丁达尔效应的是Fe(OH)3胶体。
【分析】①Fe是金属单质;②CO2是非金属氧化物,也是酸性氧化物;③空气是混合物;④CaO是金属氧化物,也是碱性氧化物;⑤HNO3是含氧酸,一元强酸;⑥Ca(OH)2是二元中强碱;⑦碘酒是溶液,属混合物:⑧CuSO4·5H2O是结晶水合物,是纯净物;⑨乙醇是有机物,纯净物,溶于水,但不电离,是非电解质:⑩NaHCO3是酸式盐; Fe(OH)3胶体,是一种分散系,是混合物。
1 / 1高化人教新版必修1第一章 1 物质的分类及转化(1)物质的分类同步训练
一、单选题
1.(2019高一上·吉林期末)下列物质属于纯净物的是(  )
A.漂白粉 B.液氯 C.水玻璃 D.盐酸
2.(2019高一上·长沙期末)分类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方法。氢化物是指只由两种元素组成且其中一种元素是氢元素的化合物。下列物质中不属于氢化物的是(  )
A.H2SO4 B.H2O2 C.NaH D.NH3
3.(2018高一上·薛城期中)下列各组物质,按化合物、单质、混合物顺序排列的是(  )
A.干冰、氢气、冰水共存物
B.洁净的空气、液态氧、天然气
C.纯碱、氦气、漂白粉
D.酒精、氯水、氢氧化铁胶体
4.(2019高一下·岳阳月考)溶液、胶体、浊液三种分散系的本质区别是(  )
A.分散质粒子直径大小 B.是否有丁达尔效应
C.是否均一、稳定、透明 D.是否能透过滤纸
5.(2019高一上·宿迁期末)将直径在1 nm~100 nm之间的食盐晶体超细粒子分散到酒精中,激光笔照射能看到丁达尔效应,所形成的分散系是(  )
A.溶液 B.胶体 C.悬浊液 D.乳浊液
6.(2018高一上·广州期中)下列分散系能产生“丁达尔效应”的是(  )
A.稀硫酸 B.硫酸铜溶液
C.氢氧化铁胶体 D.酒精溶液
7.(2018高一上·舒兰期中)朱自清在《荷塘月色》中写道:“薄薄的青雾浮起在荷塘里……月光是隔了树照过来的,高处丛生的灌木,落下参差的斑驳的黑影……”月光穿过薄雾形成的种种美景的本质原因是(  )
A.空气中的小水滴颗粒直径大小约为10-9m~10-7m
B.光是一种胶体
C.雾是一种胶体
D.发生丁达尔效应
8.(2018高一上·杭州期中)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FeCl3溶液、Fe(OH)3胶体与Fe(OH)3沉淀的本质区别是有没有丁达尔效应
B.根据分散系的稳定性大小将混合物分为胶体、溶液和浊液
C.将几滴汽油加入装有10mL水的试管中,用力振荡形成胶体
D.胶体、分散系、混合物概念间的从属关系可用右图表示
9.(2019高一上·中山期末)“分类”是一种思想方法,在化学发展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Na2O和Na2O2均能与H2O反应生成NaOH,故二者都是碱性氧化物
B.根据分散系是否具有丁达尔现象将分散系分为溶液、胶体和浊液
C.醋酸、纯碱、明矾和石灰石分别属于酸、碱、盐和化合物
D.碱性氧化物一定是金属氧化物,酸性氧化物不一定是非金属氧化物
10.(2018高一上·扶余期中)下列关于胶体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布朗运动是胶体特有的运动方式,只用肉眼就可以区别开胶体、浊液和溶液
B.一般的胶体微粒具有较大的表面积,能吸附某些离子而带电荷,故在电场作用下会产生电泳现象
C.向Fe(OH)3胶体中加入过量的稀硫酸,最终使胶体发生聚沉形成沉淀物
D.胶体不稳定,静置后容易产生沉淀
11.(2018高一上·昆明期中)按照物质的树状分类法和交叉分类法,对于H2SO4的分类正确的是 (  ) ①酸 ②氧化物 ③弱酸 ④强酸 ⑤含氧酸 ⑥难挥发性酸 ⑦一元酸 ⑧二元酸
A.①②④⑤⑥⑦ B.①④⑤⑥⑧
C. ①②④⑤⑥ D.①④⑤⑥⑦
12.(2019高一上·郑州期末)下列现象或技术应用中,不涉及胶体性质的是(  )
A.在江河入海处容易形成三角洲
B.向豆浆中加入石膏制成美味的豆腐
C.在饱和氯化铁溶液中加入浓NaOH溶液,产生红褐色沉淀
D.清晨,在茂密的森林中,常常可以看到从枝叶间透过的一道道光柱
二、综合题
13.(2018高一上·孝感期中)现有下列12种物质:①Fe;②CO2;③空气;④CaO;⑤HNO3;⑥Ca(OH)2;⑦碘酒:⑧CuSO4·5H2O;⑨乙醇:⑩NaHCO3; Fe(OH)3胶体:
(1)属于混合物的是   (填序号,下同);
(2)属于氧化物的是   ;
(3)属于酸的是   ;
(4)属于碱的是   ;
(5)属于盐的是   ;
(6)属于(或含有)有机物的是   ;
(7)可出现丁达尔效应的是   。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B
【知识点】物质的简单分类
【解析】【解答】A.漂白粉的主要成分是CaCl2和Ca(ClO)2,属于混合物,A不符合题意;
B.液氯是指液态的氯气,只含有一种物质,属于纯净物,B符合题意;
C.水玻璃是指Na2SiO3溶液,属于混合物,C不符合题意;
D.盐酸是HCl的水溶液,属于混合物,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根据纯净物的概念分析。纯净物是指只由一种物质组成。
2.【答案】A
【知识点】物质的简单分类
【解析】【解答】A、由H、O、S三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不属于氢化物,故A符合题意;
B、由H、O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其中一种元素为氢元素,属于氢化物,故B不符合题意;
C、由H、Na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其中一种元素为氢元素,属于氢化物,故C不符合题意;
D、由H、N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其中一种元素为氢元素,属于氢化物,故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氢化物分为金属氢化物和非金属氢化物,都是由两种元素组成,且其中一种为氢元素。
3.【答案】C
【知识点】物质的简单分类
【解析】【解答】A、干冰是CO2,是化合物,氢气是单质,冰水共存物仍然是水,属于纯净物,A不符合题意;
B、洁净的空气属于混合物,液态氧是单质,天然气是混合物,B不符合题意;
C、纯碱是碳酸钠,属于化合物,氦气是单质,漂白粉是混合物,C符合题意;
D、酒精是乙醇,属于化合物,氯水、氢氧化铁胶体均是混合物,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本题考查的是物质分类的理解。只含有一种分子的物质称为纯净物,若纯净物只由一种元素组成,则该纯净物为单质,如O2,H2,若纯净物由两种或两种以上元素组成,则该纯净物为化合物,如CO2、H2O;若某种物质由含有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分子则是混合物,如空气、溶液。
4.【答案】A
【知识点】分散系、胶体与溶液的概念及关系
【解析】【解答】溶液、胶体、浊液三种分散系的划分依据是分散质粒子直径的大小,故三种分散系的本质区别在于分散质微粒的直径大小不同,A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溶液、胶体、浊液三种分散系的划分依据是分散质粒子直径的大小。
5.【答案】B
【知识点】分散系、胶体与溶液的概念及关系;胶体的性质和应用
【解析】【解答】能形成丁达尔效应的分散系为胶体,B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能形成丁达尔效应的分散系为胶体;
6.【答案】C
【知识点】胶体的性质和应用
【解析】【解答】胶体分散系能产生“丁达尔效应”,稀硫酸、硫酸铜溶液、酒精溶液均是溶液分散系,氢氧化铁胶体是胶体分散系,能产生“丁达尔效应”,
故答案为:C。
【分析】胶体分散系能够产生丁达尔效应,判断是否属于胶体即可。
7.【答案】A
【知识点】胶体的性质和应用
【解析】【解答】雾是一种胶体,所以月光穿过薄雾形成的种种美景的本质原因是空气中的小水滴颗粒直径大小约为10-9m~10-7m,
故答案为:A。
【分析】本题考查胶体的相关知识。 溶液、胶体和浊液这三种分散系的分类根据的是分散质粒子的直径大小,溶液(小于1nm)、胶体(1nm-100nm)、浊液(大于100nm);丁达尔效应是胶体的特征性质;
8.【答案】D
【知识点】分散系、胶体与溶液的概念及关系
【解析】【解答】A.溶液、胶体、浊液的本质区别是分散质微粒的直径大小,A不符合题意;
B.溶液、胶体、浊液的分类标准是分散系中分散质微粒的直径大小,而不是稳定性,B不符合题意;
C.汽油与水不互溶,形成的是浊液,C不符合题意;
D.分散系属于混合物,胶体属于分散系,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A.根据分散系的分类标准分析;
B.根据分散系的分类标准分析;
C.汽油与水不互溶;
D.根据胶体、分散系和混合物的概念以及从属关系分析;
9.【答案】D
【知识点】物质的简单分类;胶体的性质和应用
【解析】【解答】A.能和酸反应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为碱性氧化物,Na2O是碱性氧化物,而过氧化钠和酸反应时除了生成盐和水,还生成氧气,故不是碱性氧化物,故A不符合题意;
B.根据分散质粒子直径大小将分散系分为溶液、胶体和浊液,不能根据丁达尔效应判断溶液和浊液,故B不符合题意;
C.纯碱是碳酸钠,阳离子是金属离子、阴离子是酸根离子,故是盐,而不是碱,故C不符合题意;
D.碱性氧化物一定是金属氧化物,但酸性氧化物可能为金属氧化物,如Mn2O7等,故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A.过氧化钠不是碱性氧化物;
B.分散系的分类标准是分散质的颗粒直径大小;
C.纯碱是碳酸钠的俗名,属于盐。
10.【答案】B
【知识点】胶体的性质和应用
【解析】【解答】A.布朗运动是指分散质在分散剂的作用下做无规则运动,布朗运动是分散系的性质,不是胶体特有的运动方式,A不符合题意;
B.胶体微粒由于具有较大的表面积,因而能吸附某些离子,从而使得胶体粒子带电荷,因此在电场的作用能发生定向移动,称之为电泳现象,B符合题意;
C.Fe(OH)3胶体中胶粒带正电荷,加入稀硫酸后,由于正负电荷的相互吸引,胶体会发生聚沉形成红褐色沉淀,由于酸碱中和反应,沉淀会进一步溶解,C不符合题意;
D.胶体具有介稳性,静置后不易产生沉淀,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此题是对胶体性质的考查,结合胶体的性质进行分析即可。
11.【答案】B
【知识点】物质的简单分类
【解析】【解答】H2SO4中的阳离子全部是H+,故属于酸;其在水溶液中完全电离,因此属于强酸;H2SO4中含有氧元素,故属于含氧酸;硫酸不具备挥发性,故属于难挥发性酸;H2SO4在水中完全电离产生两个H+,故属于二元酸;因此对H2SO4的分类正确的是①④⑤⑥⑧,B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此题是对物质分类的考查,根据不同的分类标准,同一种物质可划归到多种类别中。
12.【答案】C
【知识点】胶体的性质和应用
【解析】【解答】A 河流本身携带的泥沙以胶体形式存在,由于入海口处海水中含电解质(氯化钠为主),使得胶体溶液发生聚沉,涉及胶体性质,A不符合题意;
B.石膏是电解质,而豆浆是蛋白质溶液,属于胶体,该胶体遇到电解质溶液就发生聚沉,涉及了胶体的性质,B不符合题意;
C.在饱和氯化铁溶液中加入浓NaOH溶液,生成了氢氧化铁沉淀,没有涉及到胶体的性质,C符合题意;
D.看到从枝叶间透过的一道道光柱,是胶体的丁达尔现象,涉及了胶体的性质,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A.入海口三角洲的形成与胶体的聚沉有关;
B.由豆浆制豆腐体现了胶体的聚沉;
C.产生的红褐色沉淀为Fe(OH)3沉淀;
D.光柱是胶体的丁达尔效应;
13.【答案】(1)③⑦
(2)②④
(3)⑤
(4)⑥
(5)⑧⑩
(6)⑦⑨
(7)
【知识点】物质的简单分类
【解析】【解答】(1)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组成的是混合物,属于混合物的是空气、碘酒、氢氧化铁胶体;(2)由两种元素组成,其中一种是氧元素的化合物是氧化物,属于氧化物的是CO2、CaO。(3)电离出的阳离子全部是氢离子的化合物是酸,属于酸的是硝酸;(4)电离出的阴离子全部是氢氧根离子的化合物是碱,属于碱的是氢氧化钙;(5)由金属阳离子或铵根离子与酸根离子组成的化合物是盐,属于盐的是CuSO4·5H2O、NaHCO3;(6)属于(或含有)有机物的是碘酒和乙醇;(7)可出现丁达尔效应的是Fe(OH)3胶体。
【分析】①Fe是金属单质;②CO2是非金属氧化物,也是酸性氧化物;③空气是混合物;④CaO是金属氧化物,也是碱性氧化物;⑤HNO3是含氧酸,一元强酸;⑥Ca(OH)2是二元中强碱;⑦碘酒是溶液,属混合物:⑧CuSO4·5H2O是结晶水合物,是纯净物;⑨乙醇是有机物,纯净物,溶于水,但不电离,是非电解质:⑩NaHCO3是酸式盐; Fe(OH)3胶体,是一种分散系,是混合物。
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