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清镇市第二中学2012---2013学年02学期半期考试七年级历史试卷

文档属性

名称 贵州省清镇市第二中学2012---2013学年02学期半期考试七年级历史试卷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07.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3-05-11 17:52:4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清镇市第二中学2012---2013学年02学期半期考试试卷
七年级 历史
(时间:60分钟;总分:100分)

座位号 得 分
一、选择题 (每题2分,共60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答案
题号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答案
1、隋朝是我国历史上一个继往开来的朝代,它的建立者是( )
A、禹 B、嬴政 C、刘邦 D、杨坚
2、“北通涿郡之渔商,南运江都之转输,其为利也博哉!”此话说明开凿大运河的重大意义是( )
A、巩固隋朝的统一 B、方便隋炀帝南巡
C、促进南北经济交流与发展 D、加强北部的边防
3、隋朝灭亡的根本原因是( )
A、隋炀帝的暴政 B、土地兼并严重 C、权臣当道 D、隋末农民起义
4、唐太宗重视纳谏,重用敢于直言的人,其中最为著名的是( )
A、房玄龄 B、杜如晦 C、魏征 D、姚崇
5、后人基本上对武则天的统治给予肯定,最主要是因为( )
A、她是我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 B、她帮助有病的唐高宗处理国政
C、她勤于政事善于纳谏 D、她重用人才,继续推行发展生产的政策
6、“政启开元,治宏贞观”的皇帝是( )
A、隋炀帝 B、隋文帝 C、唐太宗 D、武则天
7、陶瓷业在唐朝很发达,其中闻名于世界的艺术珍品是( )
A、彩瓷 B、青瓷 C、白瓷器 D、唐三彩
8、“贞观之治”和“开元盛世”的不同点是( )
A、使唐朝进入全盛时期 B、政治比较稳定 C、经济繁荣发展 D、国力强盛
9、唐朝时期,既是各民族交往的中心,又是国际性大都市的是( )
A、洛阳 B、长安 C、扬州 D、成都
10、作为小历史学家,如果要研究唐朝时印度半岛和中亚的历史,最好的参考书籍是( )
A、《史记》 B、《三国演义》 C、《西游记》 D、《大唐西域记》
11、右图所示农具是唐朝时发明的,它属于( )
A.纺织工具 B.灌溉工具 C.交通工具 D.耕作工具
12、唐都长安城宏伟壮丽,城中有市、坊,“市”是( )
A、商业区 B、住宅区 C、政府的官署所在地 D、商业区和政府的官署所在地
13、敦煌莫高窟堪称世界最大的艺术宝库之一,主要原因是有( )
A、精美的彩塑和壁画 B、大量的碑刻书法C、建筑具有独特风D、大批宝物被劫掠到国外
14、导致李白、杜甫两人在诗歌创作风格上不同的主要原因是( )
A、生活背景不同 B、所受的教育不同C、阶级出身不同D、艺术追求不同
15.科举制度正式诞生于以下哪个皇帝统治时?
A.隋文帝 B.隋炀帝 C.唐太宗 D.唐玄宗
16、“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最能体现唐太宗这一思想的举措的是( )
①与吐蕃和亲,送去手工艺品和医药、生产技术等书籍 ②令玄奘西游天竺
③命东突厥首领管理旧部,朝廷里大量任用突厥贵族为官 ④鉴真东渡日本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③
17、下列语句中,反映长江流域已成为我国古代经济重心的是( )
A.“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唐·杜牧)
B.“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唐·杜甫)
C.“苏湖熟,天下足。”(宋·谚语)
D.“唐蕃已和同为一家了” (吐蕃·尺带珠丹)
18、宋代时期,全国最重要的粮仓在( )
A、黄河流域 B、淮河流域 C、珠江流域 D、太湖流域
19、“市井经济之家……夜市直至三更尽,才五更又复开张。如要闹去处,通晓不绝……”材料反映的现象发生在( )
A.秦都咸阳 B.汉都长安 C.隋都长安 D.宋都东京
20、两宋时期,景德镇开始成为( )
A、纺织业中心 B、棉织业中心 C、造船业中心D、著名的瓷都
21、两宋时期在港口设立的管理海外贸易的机构是( )
A、市舶司 B、外贸 C、转运使 D、蕃市
22、宋代时期纸币产生的最主要原因是( )
A、商业发展和城市繁荣 B、政府的规定 C、宋代造纸业相当发达D、政府支持发展纸币业
23、北宋的“瓦子 ”,是一种( )
A、家庭聚会B、街上围观人群C、娱乐和经营商业的场所、D手工业作坊
24、我国历史上西藏成为中央政府管辖的正式行政区是( )
A、汉朝 B、唐朝 C、宋朝 D、元朝
25、崔致远和马可·波罗是与古代扬州有关的两个外国人,他们来到扬州的时间分别是( )
A.秦朝和汉朝 B.汉朝和唐朝 C.唐朝和元朝 D.元朝和清朝
26、我国现在的56个民族中,元朝时才形成的是( )
A、蒙古族 B、回族 C、维吾尔族 D、朝鲜族
27、七年级(一)班本月负责学校文化长廊的黑板报设计,他们选定的主题是“唐代的中外交往”,并拟定了如下四个标题,请你帮他们指出哪一项是不恰当的( )
A.文成公主与松赞干布成亲 B.鉴真东渡宣扬中国文化
C.玄奘西游天竺取经 D.日本派遣唐使来华
28、图示法是学习历史的一种好方法,下面能正确反映北宋与少数民族政权并立的示意图是( )
29、中国古代经济中心南移的最后完成是在( )
A、从南北朝到唐朝中后期 B、从唐朝中晚期到五代
C、隋唐时期 D、宋朝
30、唐太宗多次说:“君,舟也;人,水也;水能载舟,亦能覆舟。”这说明唐太宗( )
A、认识到君与民是因果关系的 B、得到了人民的信任
C、代表人民群众利益 D、看到了人民力量的伟大
二、材料题
31. 阅读下列材料:(10分)
古人谈到指南针在航海上的应用,写道:“舟师识地理,夜则观星,昼则观日,隐晦则观指南针。”
请回答:
(1)从哪一朝代开始,“隐晦则观指南针。”(2分)
(2)早在战国时期,我国人民利用磁石制成的指南仪器叫什么?(2分)
(3)何时何人把指南针传到欧洲?有何意义?(6分)
32、阅读下面材料(14分)
材料一 有一次,他见到新科进士从金殿大门鱼贯而出,得意的说:“天下英雄,入吾彀中矣。”
材料二 赵嘏诗曰:“太宗皇帝真长策,赚的英雄尽白头。”
1、你知道材料一中“天下英雄,入吾彀中矣”这句话的意思吗?(3分)
2、材料二中的“长策”指什么制度?(3分)
3、你能说一说 “长策”是怎样完善吗?(6分)
4、从材料看,这种制度获得受益最大的是谁?(2分)
33、阅读下列材料(16分)
材料一 世祖忽必烈,因累世之业……至元八年,始改称元。摧灭弱宋,遂一天下。
材料二 元朝疆域图
请回答:
1、材料一 “至元八年”是哪一年?“遂一天下”是怎么一回事?(4分)
2、从材料二中可以看出,元朝的疆域空前辽阔,那么,元朝为了对全国实行有效的统治,采取的一项对后世产生深远影响的制度是什么?图中的“宣政院辖地”指的是现在哪一地区?(4分)
3、“琉球”指的现在哪一地区?“大都”指的今天哪一个城市?它在当时的地位如何?(6分)
4、观察材料二,假如你生活在元朝时期,并生活在今天的贵州地区,那么你有可能会受到图中哪及个行省中的某一个管辖?(2分)
初一历史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60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答案 D C A C D D D A B D B A A A B
题号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答案 D C D D D A A C D C B A C D A
二、材料题
31、10分
1、北宋(2分)
2、司南(2分)
3、南宋,阿拉伯人,为后来欧洲的航海家的航海活动创造了条件。(6分)
32、14分
1、天下有才之士,都被我收罗了(3分)
2、科举制(3分)
3、唐太宗大大扩充了国学规模 武则天开创殿试增设武举 唐玄宗把诗赋作为进士科的主要考试科目(6分)
4、统治阶级(2分)
33、16分
1、1271年 ,1276年(4分)
2、行省制度,西藏 (4分)
3、台湾,北京,既是全国的政治中心,又是闻名世界的商业大都市(6分)
4、云南行省、四川行省、湖广行省(2分)
A 班级 姓名 考场号
密 封 线
宣政院辖地
琉球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