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课 冷战中的对峙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4课 冷战中的对峙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9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3-05-11 18:05:3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33张PPT。雅尔塔会议三巨头 :丘吉尔、罗斯福、斯大林我们没有永恒的朋友,
也没有永恒的敌人,
只有永恒的利益。
——丘吉尔 “战时,要保持团结并不太难,因为有一个打败共同敌人的目标,这一点谁都清楚。艰难的工作在战后,那时,各种不同的利害关系往往会使同盟分裂。” ——斯大林第七单元 战后世界格局的演变一、冷战政策含义:
美国带领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对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采取了除武装进攻之外一切手段的敌对行动,以“遏制”共产主义。这种政策被称为冷战政策美国白宫 用一句话概括美国当时在世界上的地位。二战期间美国实力增长情况简表二战后美国军事、经济实力居于世界第一位。美国杜鲁门总统的一段话:
“美国在世界上处于领导地位。……凯撒、成吉思汗、路易十四、拿破仑或其他任何一个伟大的领袖所担负的责任,都不能同美国总统今天所担负的责任相比拟。”
此材料表明美国什么野心?它称霸世界的野心日益膨胀。 在二战中,苏联大大扩展了疆土,解放了大片东欧领土。战后初期,苏联总兵力接近美国,有近1 200万人的武装力量。1949年9月25日,正式宣布第一颗原子弹制造成功。进一步增强了国际威望和对世界事务的影响。苏联成为战后唯一能与美国抗衡的政治军事大国。苏联莫斯科克里姆林宫冷战出台的背景①二战后,美国的经济、军事实力居于世界第一位,
②它称霸世界的野心日益膨胀,
③但美国又不得不正视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④二战刚刚结束,人们对战争深恶痛绝,和平成为时代的主题,美国不敢妄然发动战争。
_____年__月,杜鲁门在国会发表的国情咨文中提出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纲领和政策,被称为“杜鲁门主义”。
它的出台标志着______________ 正式破裂,标志着美苏之间______的开始。冷战的开始:“杜鲁门主义”19473遏制共产主义干涉别国内政加紧控制其他国家美苏战时同盟关系“冷战”冷战的表现杜鲁门主义出台推行马歇尔计划建立北大西洋公约组织政治方面经济方面军事方面 美国国务卿马歇尔在_____提出“_____________”,主张乘战后欧洲经济困难之机,援助西欧各国复兴经济。这项计划称为“马歇尔计划”。“马歇尔计划”1947年欧洲复兴计划迅速恢复经济控制西欧各国 目的是,一方面是帮助西欧各国 ,防止革命爆发;另一方面是通过美国的援助, ,
。 打开西欧门户 1955年5月,苏联、保加利亚、匈牙利、波兰等8国在华沙签订《友好合作互助条约》,通称《华沙条约》,成立了华沙条约组织,总部设于莫斯科。签订《华沙条约》苏联的目的:加强与东欧
各国的合作,与美国抗衡。华约的成立华约北约和华约标志着二战后欧洲出现了两个敌对的军事集团,以美国的资本主义阵营和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之间的“冷战”对峙局面最终形成。冷战的最终形成北约华约华约北约两极格局由此形成社会主义阵营资本主义阵营对 峙二、美苏争霸第一阶段(五六十年代)第二阶段(七十年代)第三阶段(八十年代)美苏争霸紧张—1962年古巴导弹危机。 (肯尼迪)
缓和—赫鲁晓夫上台后访问美国。(赫鲁晓夫)1.争霸第一阶段:(五六十年代)特点:既有缓和又有紧张,但优势在美国
(美攻苏守)突出事件美苏争霸美国总统尼克松访问中国;从越南撤军。
苏联全力发展军事力量;1979入侵阿富汗。
(勃列日涅夫)2.争霸第二阶段:(七十年代)特点:美苏争霸达到高潮;苏联处于攻势,美国处于守势。 (苏攻美守)突出事件美苏争霸苏联从阿富汗撤军;1991年苏联解体。
西欧和日本崛起。(里根—戈尔巴乔夫)3.争霸第三阶段:(八十年代)特点:苏联负担沉重,美国遇到激烈竞争。
(双方有所缓和)突出事件两极格局随之结束1991
苏联解体形成一超多强局面, 世界格局向多极化发展小结 1.美苏争霸的三个阶段双方呈现不同态势,究其原因,关键是双方经济、军事等实力(综合国力)的对比变化。可见,决定国际关系变化的主要原因是各国实力对比是否发生重大的变化,而一个国家在国际关系中的地位,归根到底是由一个国家的实力决定的。2.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是我国外交的基本国策!
小法官: 甲:美苏争霸的实质是不同社会制度之间的竞争。乙:美苏争霸的根本原因是为了各自国家的利益。想一想,谁说得对?答:乙对.
二战结束后,美苏从战时盟友关系转变为战后的敌对关系。虽然由于意识形态的不同,使冷战含有“不同社会制度之间的竞争”,但是这只是一个表面现象。
美苏争霸的根本原因是为了各自的国家利益。
美苏争霸的实质是美苏两国对世界势力范围的重新划分。 20世纪50―80年代,美苏之间展开了长达30多年的争霸战争。美苏争霸给美苏两国经济及世界局势带来怎样的影响?从美苏争霸中你得到了哪些启示?纵深分析
影响:
对美:长期推行霸权主义政策造成军费开支过大,财政困难,成为世界上最大的负债国。也是美国战后资本主义世界霸主地位动摇的原因之一。
对苏:国民经济军事化程度过大,造成农轻重比例严重失调,加剧经济困难,激化社会矛盾,为苏联解体埋下祸根。
对世界局势:引发一系列地区冲突,加剧了世界局势的紧张和动荡。 我们要热爱和平,
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感情升华判断思考:1、美苏对峙中,美国一直利用的是冷战方式。
2、世界两极格局形成的标志是杜鲁门主义的出台,冷战开始的标志是丘吉尔“铁幕演说”。
3、在美苏长达30多年的争霸中,美国始终处于优势。错,朝鲜战争、越南战争等都属于热战错,世界两极格局形成的标志是1955年华约的成立,冷战开始的标志是1947年“杜鲁门主义”的出台错,在第二阶段中,美国因深陷越南战争中,处于劣势1、二战结束后,美苏两国从盟友变为对手。美国为了扫除称霸世界的最大障碍,对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实行了“冷战”政策。开始推行这一政策的总统是
A.杜鲁门 B.尼克松 C.奥巴马 D.克林顿
2、二战后,以美国为首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为了遏制共产主义,在军事上采取的重要措施是
A.成立华沙条约组织
B.建立北大西洋公约组织
C.提出杜鲁门主义
D.实施马歇尔计划
AB自我评价 3、二战后初期,美国“冷战”政策的表现有:
(1)杜鲁门主义的提出 (2)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的建立
(3)马歇尔计划的实施 (4)丘吉尔的“铁幕”演说
A、(1)(2) B、(1)(2)(3)
C、(1)(2)(3)(4) D、(2)(3)

B4、有人认为“马歇尔计划远不只是一项经济援助计划”。这句话的含义是:
(1)它是美国全球战略的重要组织部分
(2)企图通过经济手段控制西欧的作用
(3)它是以美国遏制苏联为目的
(4)起到了巩固欧洲资本主义秩序的作用
A、(1)(2)(3) B、(2)(3)(4)
C、(1)(2)(3)(4) D、(1)(3)(4)

C5、方明同学在学完“冷战”内容后,整理笔记如下,其中有一项错误,请你找出来。
A.目的:遏制共产主义
B.范围: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国家之间
C.方式:采取一切手段
D.开始标志:杜鲁门主义出台C6、尼克松上台执政后,在与苏联争霸中实行战略收缩,其主要原因是
A、深陷越南战争之中
B、苏联采取积极进攻战略
C、美国债务负担沉重
D、西欧和日本经济的冲击A7、这是一场特殊的战争,它存在于两种不同的社会制度之间,既威胁了世界和平又维持了世界相对的和平。这场特殊战争开始于
A.杜鲁门主义出台 B.马歇尔计划实施
C.北约组织成立 D.华约组织成立
A8、二战初期,罗伯特·奥本海默曾说:“我们或可以预料一下这样的情形,两个大国都可以毁灭对方的文明和生机,虽然自身也处于危境。”这里的“两个大国”指的是
A、英国和德国 B、美国和苏联
C、德国和日本 D、英国和法国B9、小亮准备找“冷战”的有关知识,可以用下列哪组关键词在网上进行搜索?
A.杜鲁门主义、《北大西洋公约》、苏联解体
B.《北大西洋公约》、马歇尔计划、科索沃战争
C.雅尔塔会议、杜鲁门主义、《北大西洋公约》
D.珍珠港事件、马歇尔计划、欧共体A10、二战后初期,美国总统杜鲁门指出:“世界已分为‘极权政体’和‘自由国家’两个敌对堡垒。”杜鲁门在这里把世界分成“两个敌对堡垒”的标准是
A.国家社会制度的性质 B.社会经济发展水平
C.在国际舞台上的作用 D.是否推行霸权政策
A11、“对于欧洲或北美一个或数个缔约国的武装进攻,应视为对缔约国全体之攻击。”这段话出自于
A、《北大西洋公约》 B、杜鲁门的国情咨文
C、《华沙条约》 D、欧洲复兴计划A12、王涛同学从历史课本中选取了以下一组历史漫画,它们反映的相同主题是
A.英国衰落
B.大国争霸
C.两极对峙
D.世界大战B